分享

为啥头颅CT平扫用非螺旋扫描而不用螺旋扫描,未来非螺旋扫描会被淘汰吗?

 二师兄学影像 2021-12-01

前几天上班时突然想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给病人常规检查头颅CT平扫时,用的非螺旋扫描而不是螺旋扫描,那么为什么头颅用非螺旋扫描而不用螺旋扫描呢?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第二问题:科室现在常规项目只有头颅用非螺旋扫描了,而其他常规项目都是用螺旋扫描,这又是为何呢?

                         

仔细想一想,其实这两个问题也是相辅相成的,有那么些联系。非螺旋扫描肯定有非螺旋扫描的好处,螺旋扫描肯定有螺旋扫描的优势。当我们明白了非螺旋扫描和螺旋扫描时,也许问题不是那么的难懂和深奥了。

其实头颅CT平扫用非螺旋扫描而不用螺旋扫描。这句话是不准确的,并不是所有的CT头颅平扫都是用非螺旋扫描,那些外伤病人,需要后重建病人及CT头颅DBS病人都是需要螺旋扫描。

搞懂上述问题,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非螺旋扫描和螺旋扫描?

首先,我们都知道我们CT机一般情况下是有两种数据采集方法的,一种是一层一层采集的,叫非螺旋扫描(轴扫或序列扫描);另一种是连续旋转曝光采集的,叫螺旋扫描(容积扫描)。

非螺旋扫描(轴扫或序列扫描)是X线球管和探测器同时启动,然后曝光采集数据,接着停止旋转,患者移到下一个扫描层面,重复进行下一次扫描,直到全部设定的部位扫描完成。

螺旋扫描(容积扫描)是在扫描过程中,X线球管围绕机架连续旋转曝光,曝光同时检查床同步匀速运动,探测器同时采集数据,直到全部设定的部位扫描完成。

那么,非螺旋扫描和螺旋扫描的各自优缺点有哪些呢?

非螺旋扫描(轴扫或序列扫描)

优点:1.由于使用重建的图像比同等剂量的螺旋扫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图片质量更好。2.由于非螺旋扫描不需要像螺旋扫描插值来获取数据,并且扫描的射线全部落在探测器上,剂量相对更有优势。

缺点:1.时间相对较长,比如像四肢关节这种扫描就显得很慢。2.有可能会造成检查部位病灶的遗漏,比如像胸腹扫描由于病人需要吸气憋气不一致。3.无法后重建,造成阶梯状伪影。4.增强检查时,由于不断的启动和停止,会影响对比剂显示的最佳时期。

螺旋扫描(容积扫描)

优点:1.扫描速度快,检查时间相对缩短。2.容积扫描,不会造成病灶的遗漏。3.可进行后重建。4.增强检查时,提高对比剂的利用和显示最佳时期。

缺点:1.容积效应2、同等图像质量情况下,剂量更高。

另外在查询了相关文献资料及咨询了高年资老师后,对非螺旋扫描及螺旋扫描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非螺旋扫描中,头颅扫描通过设定窄准直检查,用来防止部分体积伪影和低图像噪声,从而允许检测低对比细节。

采用非螺旋扫描,整个梯形剂量剖面可以贡献给探测器信号。因此,非螺旋扫描相对剂量利用率可以接近100%,这样图像质量更好。

从医院放射科CT检查项目来看,大部分都是需要进行后重建的,并且增强和功能成像项目也是越来越多,扫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螺旋扫描这时候就派出用场了。

从人的角度来看,CT扫描项目大部分都是需要进行吸气憋气的,并且四肢关节检查等都是肢体长度很长的。另外有些病人是外伤的、神经有问题的、醉酒难以配合的,所以CT扫描是越快越安全。

随着医疗公司的未来发展科研来看,CT扫描算法是越来越好,探测器也越来越好,如光子探测器在头颅轴扫和非螺旋扫描已经基本上看不出差别了。

所以,

科室现在常规项目只有头颅用非螺旋扫描了,而其他常规项目都是用螺旋扫描。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喜欢。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思考的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讲的东西也很表浅,没有具体分析。有讲的不正确的地方请指正,谢谢。

觉得内容不错,欢迎关注点赞、分享、打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