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 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 下班路上,一个推着电动车的妈妈在路上不停地往前走,后面是一个6、7岁大的小女孩边哭边紧追不舍地跟在后面哭喊。 随着妈妈骑行速度加快,小女孩哭得越大声,嘴里说着:“妈妈等等我,我听话……”妈妈一脸严肃地训斥:“再听不听话了,还要不要买了?再乱买东西就不要你了!” 小女孩就这样哭喊着,随着前行的电动车大约走了一百多米后,才等到妈妈停下来重新坐到车上,扬长而去。 其实,这样的母子之间矛盾的案例并不少,长春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话89685000(24小时)也接过类似的案例。 很多妈妈反映,多想做一个温柔的妈妈,知道对孩子发脾气不好,可是每天面对无休止的琐碎的日常事务和工作及人际关系中的烦心事,遇到孩子不听话或者没有按自己的要求做到,就是忍不住想发火。每次发完火以后又总是自责,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温柔一点,于是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行为表象背后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孩子学会顶撞父母,对抗和逃避父母,并不是他们长大了,他们翅膀硬了才这样,而是他们从小就已经积攒了很多这样的负面情绪。 懂得分寸感和共情的孩子,都有一个好脾气的妈妈;缺乏安全感和暴躁不安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个坏脾气的妈妈。这虽然不是百分百吻合,但是每个孩子所表现出的情绪里,极大部分都和妈妈的秉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长春市心理医院心理 危机干预中心专家提醒 不要试图去改变孩子原有的样子,也不要用恐吓和不要孩子的口气去教训孩子,不要让孩子成为你希望成为的样子。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因为当父母想要改变孩子时,无论出发点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在传递:爸爸妈妈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你应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这个改变对方的能量本身,就会让对方抗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