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人单位恢复员工手机信息并作为案件证据,法院:不予采信

 昵称UZWbF 2021-12-02

用人单位恢复离职员工工作手机的微信记录,对照账目后,起诉员工要求支付11万元的账目差额。然而,由于侵犯了员工隐私权,取证方式不合法,这一证据最终没有被法院采信。12月1日,丰台法院通报了该起案件的审理结果,该公司全部诉讼请求被驳回。

小汪曾是北京某家政服务公司员工,在工作期间公司发给小汪一部工作手机和一个手机号进行业务的推广与联系。小汪用公司配发的手机号注册了微信号,用于与客户沟通并收取客户支付的服务费用,每天对收到的费用向公司进行报账和登记。后小汪离职,将工作手机中的信息删除后,与手机卡一并交还给了公司。公司在核对账目时,怀疑小汪收取的服务费用数额与实际向公司的报账数额不一致,便自行找技术公司恢复了小汪工作手机中的微信记录。通过比对小汪的收付款记录,发现与公司账目存在出入,便起诉要求小汪支付其收付款记录与公司账目的差额11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司提交的微信收付款记录与公司账目中的金额无法对应,存在未记入账目的微信收入、账目记载微信收入而微信无记录、账目与微信记录金额不符等情况,虽然该手机系公司配发给小汪的工作手机,但公司并未告知小汪会对该手机的微信记录进行数据恢复,或已就恢复其手机数据取得小汪的明确同意,故对于恢复的微信记录的合法性不予认可,对该证据不予采信。另外,微信记录并不具备完整性、客观性,且与公司账目、微信收入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最终法院驳回了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该判决现已生效。

法官表示,工作手机信息同样涉及个人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隐私的范围包括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本案中,工作手机虽为用人单位配发,用人单位拥有工作手机的所有权,但在劳动者经许可使用该工作手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涉及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的微信记录、通话、信息等,亦属于个人隐私,享有未经本人许可,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

此外,证据的取得应当遵循合法性原则,公司未经员工同意便自行恢复手机中的信息,已构成对其隐私权的侵害,该证据的取得不符合合法性的原则。

法官也提醒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管理和监督亦应当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如向劳动者配发通讯工具、办公设备时未明确仅限于工作用途,对于上述设备数据的获取应当向劳动者履行告知义务,必要时应当征得劳动者的书面同意,充分尊重并保护劳动者的隐私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