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社会工作生活的日子里之十六/作者:哈永年/主播:枫韵

 博尚文苑 2021-12-02

评定技术职称

在科研单位工作,都非常注重技术职称。尤其对待高级技术职称上,每个人都很用心。因为高职不但是身份的象征,而且还和自身利益挂钩。在我们“祖研”,正副研究员的职称更为重要,一般省级和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不是高级职称是申请不下来的。就依1994年我们单位评正研究员为例吧!那时的职称评定流程是这样的:先由晋级个人填写申请表;然后将论文和科研成果一并上报单位职称评定办公室;职称评定办公室按规定初审打分;公布申请晋级人员的总分数及名次;大家无疑议后,送单位职称评委小组(五人组),评委小组再根据申请人的诸方面情况打分,按总分排序晋级。其公布原则是,按打分名次由高至低晋级。我们“祖研”上报的16名晋级人员,只有前4名能晋级。按着这一标准,我当时初审公布的分数为第一名,应该说晋级没有问题。可是最后公布评定结果时,晋级却没有我。后来听一位知情的同事说,我在评委小组评分时,为单位第二名,至于为何没晋级他也不清楚;他还劝我到省厅晋级办公室找一找,如果一找百分之百可晋级的。我思前想后,还是没有去找。原因就是怕这么一找,把领导们全得罪了。这还不算,如果省厅为这事再追查下来,有些领导说不定还会受处分呢!

后来省厅为奖励我们单位一名中年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又增加了一名“高职”晋级名额。结果我单位职称评委小组在评定时,却给他投了零票,至于为何投零票,一两句话说不清,只知职称评委小组的5人之中,一位是他老科室的主任,一位是党支部书记,还有一位是药局的负责人,余下的两位是外请的评委。

仅从如上的职称评定情况看,那时的职称评定工作还属“长官制”,科研成果和资历只是参考,一句话,那就是领导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

2021·7

创作者简介

哈永年,1935年生,原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副所长,中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在职期间,是省“中研院”学术委员,省科委专家组成员,国家派往非洲的中草药专家等。退休后喜欢写作,爱运动。人生信条:快乐活着就是胜利

主播 枫韵(原名耿芹),黑龙江省大庆人,喜欢舞蹈弹琴,朗诵,在夕阳中舞动乐章,在诗歌文字的海洋里徜徉。

作者稿酬和朗诵者报酬说明

1、赞赏15元以上30%付作者稿酬,20%付朗诵者报酬,其余金额用作平台运营。

2、赞赏15元以下以及10天以后的赞赏用作平台运营。

3、作者稿酬和朗读报酬次月15日结算。

4、本说明最终解释权归博尚文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