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背后的历史逻辑

 何处天下 2021-12-02

最近读了刘润的《商业简史》。

冒昧分析,他是这样的逻辑线。

首先定义概念,即“啥是商业”?作者认为,商业的本质就是交易。

既然是交易,那天然存在两个阻碍:信息不对称(双方掌握信息不同),信用不传递(很远的人不信任彼此)。

为了破除阻碍,需要付出交易成本,这些成本包括搜寻成本、比较成本、测试成本、协商成本、付款成本、运输成本、售后成本。

如此说来,商业史就是用越来越低的“交易成本”,不断破除上述两个阻碍的历史。

如何降低“交易成本”,破除“两个阻碍”,历史上出现的集市、铁路、公路、海运、电报、互联网等给我们启示,即增强连接,增加网络密度就可以。

由此,历史上出现了,甚至现在也一直存在着“线段型商业”“中心型商业”“去中心型商业”,最终的目标是“全连接型商业”。

线段型商业:一个个首尾相连的连接,一次次承上启下的交易,最终促成一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价值交换。

中心型商业:一些交易节点因为地理优势、政策优势、技术优势等成为超级节点,从而造就了中心型商业。

去中心型商业:网络密度增加,会带来超级节点;网络密度的进一步增加,会消灭超级节点,而成就很多副中心节点,这就形成去中心型商业。

全连接型商业:理论上的商业,信息完全对称,信用完全传递,交易成本接近理论最低。

如果你要从商,试着从以上角度思考一下自己事业的切入口。

如果你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商人,那么你就需要朝着“全连接型商业”迈进,而到那一天,世界也就不再需要商人了。

我将无我,将成为商人最美的墓志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