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识新书:《欧洲史》

 LXPCN 2021-12-03

畅销二十余载,全球十四种文字出版

英国传奇历史学家、中东欧史专家诺曼·戴维斯代表作

从史前到当代,从西欧到东欧

全景式呈现欧洲的起源、诞生、冲突与融合

图片

《欧洲史》

《欧洲史:古典时代(史前—公元337)》

《欧洲史:帝国时代(约330—1493)》

《欧洲史:转型时代(约1450—1914)》

作者:[英]诺曼·戴维斯

译者:刘北成 、郭方 等

定价:274元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欧洲史》是英国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的代表作。它为欧洲历史设计出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系统,呈现出难得一见的整体史印象。它将传统叙述方式与特写结合,容纳了经常被严肃历史学家忽略的各种奇特事物和思想,成为近年来深具价值和说服力的欧洲通史作品。

图片

《欧洲史:古典时代(史前—公元337)》讲述的是“欧洲”正式亮相之前这片陆地的历史。欧洲不是独立的“大陆”,而是一个“半岛”。地貌、气候、地质和动物群落共同营造了一个良性的环境,这是理解欧洲历史的基础。欧洲历史上从未再出现过一个像希腊这样如此有生命力的阶段。希腊并不是缓慢地、有条不紊地滋长出来的,而是蓬勃燃烧着迸发出来的。而罗马具有一种内聚性品质,是希腊文明所不具备的。罗马人将天赋投射到法律、军事组织、行政管理和工程领域,罗马政权的内部张力则催生了高度的文学和艺术敏感性。吸收了希腊文化的罗马,成了一个文化混血儿,主宰了此后数百年的罗马帝国政治文化生活,直至新的文化基础——基督教出现。

图片

《欧洲史:帝国时代(约330—1493)》讲述的是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世纪的中心主题,是将基督教重新组织成一种新的帝国制度:第一步是查理曼加冕,最后一步是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自称沙皇。而这种新制度的基础,与维京人、马扎尔人、蒙古人等周边民族的活动密不可分。随着新民族的加入,基督教共同体不断扩大,这个共同体的内部则酝酿着分裂与衰败。到中世纪晚期,人们认识到基督教会已如疾病缠身,但对于如何医治它却束手无策,黑死病被当成上帝对基督教世界的罪恶的惩罚。不过,黑暗的社会里已蕴藏着变化与革新的倾向,可以说,中世纪晚期的欧洲人是生于灾患的婴儿……

图片

《欧洲史:转型时代(约1450—1914)》始于文艺复兴,止于“一战”。文艺复兴粉碎了中世纪文明的精神力量,启动了欧洲向现代蜕变的过程。宗教改革之后,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协调并未出现,政治上进入“绝对主义时代”。但绝对主义最终被证明是一场令人沮丧的失败。作为绝对主义君主的代表,法王路易十四创立的“旧制度”以革命而告终,这场革命使得整整一代人陷入混乱、战争和令人不安的革新运动之中。随着革命的平息,现代化开始发挥作用,欧洲进入高歌猛进的19世纪,蒸汽机车、煤气厂和发电机广泛普及。到了20世纪,身处迅速变化的世界,人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脆弱,渴望回归虔诚与修行,基督教文化有复苏之势,传教士与工程师一道踏遍世界的各个角落……

图片

Credit Copyright is  Norman Davies 

作者简介:

诺曼·戴维斯(Norman Davies)

英国-波兰籍历史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伦敦大学学院荣休教授,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荣誉教授,知名中东欧史专家。著有《欧洲史》《消失的王国》《上帝的游乐场:波兰史》《另一片天空下》等17部著作,作品被翻译成波兰语、德语、法语等十几种文字。因对历史研究的贡献,戴维斯获得了英国圣米迦勒及圣乔治三等勋章,波兰国家勋章、白鹰勋章。

早年的成长岁月塑造了戴维斯终生的欧洲视野。1958年,19岁的戴维斯和几个毕业生从故乡兰开夏郡启程,开车穿行欧陆,到达伊斯兰布尔。青年时期的戴维斯求学生涯遍及英、法、意、波等欧洲国家。与多数学者不同,在开启学术事业之前,戴维斯做了四年的中小学教师,这段经历为他简单而清晰的叙述风格奠定了基础。此后,他在伦敦大学学院、牛津大学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系统出版关于中东欧和欧洲历史的著作,并参与电视节目制作,广受欢迎。从学术岗位退休后,戴维斯继续旅行、写作、演讲,不断获得世界各地的荣誉。

本书卖点:1.英国传奇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代表作,久经市场检验的欧洲史经典

诺曼·戴维斯是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伦敦大学学院荣休教授,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荣誉教授,知名中东欧史专家。《欧洲史》是诺曼·戴维斯应牛津大学出版社之邀,历时九年打磨的一部全面体现东西欧的通史著作。《欧洲史》上市之后即被各家媒体评为年度图书,26年来,该作品先后以14种文字出版,畅销全球。2.弥补既往欧洲史著作之不足,关注少数群体和无国家民族,全面理解东西欧

《欧洲史》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叙述,用明确的线索帮助读者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欧洲如何从无到有,从分裂到融合。除了常规的史实外,戴维斯对斯拉夫人的关注弥补了既往欧洲史著作的不足,还关注常被忽视但对欧洲发展不可或缺的少数群体和无国家民族,如犹太人、吉卜赛人、麻风病人、异教徒等。3.三重视角,全景式呈现欧洲的起源、诞生、冲突与融合

主体叙事,以一章为一个时期由快到慢向前推进。每章的结尾选取特定时空位置进行全景式特写,历史细节和想象尽皆呈现。随文出现的知识窗涵盖60个门类的知识,囊括常不见于严肃著作的前沿成果和历史逸闻,辅以严谨的考据,有趣又有料。4.语言生动有趣,戴氏幽默贯穿全书,300个知识窗容纳60个门类的知识,堪称欧洲小百科

戴维斯文笔甚佳,且了解读者,浅易生动的文风和妙语连珠的观点让原本有些枯燥的历史大放异彩,考据的话题新鲜有料,别具一格, 300个知识窗容纳60个门类的知识,堪称欧洲小百科,读完既长见识又增谈资,让人有想去实地一探究竟的冲动。5.详尽梳理欧洲历史研究与书写情况,为读者阅读欧洲历史提供科学参考

在《欧洲史:古典时代(史前—公元337)》里,戴维斯不仅提供了自己的写作理念,还将欧洲史研究和书写的路径、趋势、方法以及派系、弊端一网打尽,读者不仅能为自己的阅读找到方向和切入点,还能掌握欧洲史书写的发展动向,为进一步阅读提供科学参考。●名人、媒体推荐

戴维斯无疑是过去半个世纪里英国数一数二的历史学家,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蒂莫西·斯奈德(Timothy Snyder)

美国历史学家,《血色大地》《黑土》作者//

同时具有高质量和重要意义的书是不多见的,诺曼·戴维斯的《欧洲史》就是其中之一。本书是一个辉煌的成就,它是以惊人的才智、明晰的语言和令人敬畏的知识广度写就的。这是一部人人应该阅读的巨著。

——A. C.格雷林(A. C. Grayling)

英国哲学家,《罗素:牛津通识读本》作者//

在这个过度专业化的时代,《欧洲史》却是好读的,戴维斯的作品兼具文学与历史的优点。

——安妮·阿普尔鲍姆(Anne Applebaum)

专栏作家,《古拉格:一部历史》作者//

诺曼·戴维斯关于欧洲这个大陆的完整传记影响深远。它充溢着学识,遍布常识,闪烁着智慧,充满了洞见。

——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Felipe Fernández-Armesto)

英国历史学家,《改变世界的观念》《大地上的文明》作者//

戴维斯的叙事线索明确,读者借此可以轻松穿越欧洲错综复杂的千年历史。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欧洲史》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史诗级作品……《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的评论以“吉本东行”为题,并非虚言。

——《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

英语世界没有哪部欧洲史像这样公平地对待东部和西部……鲜明的特征、生动的细节、犀利的观点、令人信服的分析,让它精彩纷呈。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中文版序言

欧洲— 一部历史,从史前到当代

亲爱的读者们:

中国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对于我的书将迎来许多中国读者感到极为高兴。我非常感谢本书的两位主要译者—郭方教授与刘北成教授,希望我能比其他欧洲史学家结交到更多的中国朋友。

遗憾的是,我自己无力评判中文译文。为预备当一个欧洲史学家,我必须学会许多语言,但不包括中文。我劝告我的两个儿子补上我所缺的这一课。

尽管如此,我知道译者们承担的不是一个容易的任务。这个主题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许多国家、许多文化和许多时期。我的另一位译者,一位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的女教授,她将《欧洲史》译为波兰文,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翻译我这本书的各种困难。尽管如此,我坚信一位优秀的作者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深奥的概念,使广大的读者能够理解。在成为大学教授之前,我有作为一位学校教师的可贵经验,并且我仍记得我首次给孩子们讲历史和学习它的重要性时感到的巨大喜悦。我相信本书的中国译者们会将这种激动与兴奋同样传达给也许对欧洲历史的许多方面并不熟悉的读者们。

不用说,对于中国人和欧洲人之间应当互相理解的必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如今只有一个超级大国,但不会一直是这样。历史给我们的教训之一就是,政治权力不是永久的,强国有兴有衰。欧盟已经比美国有更多的人口和更高的经济生产力,虽然它不是主要的军事力量。中国在财富与影响力方面也将持续增长,如同欧洲一样,它将在21世纪起主要作用。今天,欧洲与中国之间没有引发冲突的严重根源,但如果它们不打算了解彼此的历史和问题,将是一个重大的错误。

我只在1983年春天访问过中国一次。我受邀就我的专业主题(东欧史)做系列讲座。北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朋友们对于波兰“团结工会”运动出现后,铁板一块的苏联集团以可见的速度增大的裂缝特别感兴趣。同时,他们在适应“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所发生的变化,并且告诉了我许多我不知道的有关中国当代情况的趣事。

离开北京后,我去了开始迅速发展的上海,还去乡村做了几次迷人的远足。我清晰地记得,在路上我让司机停车,与一个村庄的男孩们进行了一场即兴足球赛。在北京我曾骑着自行车环游城市,周围是数千名微笑的骑车者,这让我兴奋不已。归国的途中,我在香港做了短暂停留,那时它还由英国人统治。

然而,让我感触最强烈的是另外两件事。首先,我为中国朋友们的热情友好所感动,他们老练周到,让我备感亲切。我知道他们的个人生活通常是艰苦的,但他们的开朗乐观和幽默很能打动人。拜访我的翻译倪先生(他的英语近乎完美)的家,并受到他全家人的盛情款待,是我这次访问的一个高潮。

其次,作为一位历史学家,我对中国文明的悠久感到无比激动。来到英国的美国人经常对英国的历史比美国长五六倍感到吃惊。而去中国的欧洲人对于当欧洲还是个婴儿时中国已经成熟这个事实也会同样感到吃惊。不管将来发生什么,没有人能赶上中国人!我曾将《欧洲史》描述为“一部欧洲所有部分、所有国家和所有时期的总体史”,它按三个层面撰写。每一章按年代叙事,以一个描述详细的关键时刻的“快照”结束,再以一系列“知识窗”介绍广泛多样的有趣题目,这些内容通常在通史著作中是没有位置的。我真诚地希望,中国的读者们在驶过主要章节的“海洋”和探索“快照”与“知识窗”的“岛屿”时,会发现许多信息和乐趣。我祝愿你们所有人“旅途”愉快!

诺曼·戴维斯

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

2003年10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