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松鸦 编辑:冷小军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冷热防务(ID:militaryhistory) 大多数武器都有一个阳刚甚至凶猛的绰号:“猎鹰”、“枭龙”、“台风”……但在历史上,却有一款武器是以一个小女孩的名字命名的。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发射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苏联歌曲《喀秋莎》,歌中所唱的叫做喀秋莎的女孩正是喀秋莎火箭发射器的绰号由来。当时沃罗涅日工厂在生产喀秋莎火箭发射器时,在其侧面喷涂了大大的“K”字标记,而这被许多苏联红军士兵调侃为“喀秋莎”(Katyusha)。一传十十传百,这个可爱的绰号就流传开来。这款绰号还挺可爱的武器,在战场上的表现可一点都不“可爱”。虽然苏联人将其称为喀秋莎,但在对面的纳粹阵营中,因为其独特的尖啸声而将其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这种尖啸甚至令许多德军官兵感到恐惧,以至于它拥有一定的心理战作用。由此可见,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有多么惊人。很多军迷都知道,喀秋莎起初并不是一款陆战用的武器,而是一款空射火箭弹。早在1931年,莫斯科研究局就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亮相的早期空射火箭开始着手研发RS-132尾翼稳定火箭弹,并于1937年正式以M-13的代号进入部队服役。第二年,也就是1938年的6月,莫斯科喷气推进研究所接到了苏联炮兵部队的授权,要求研究所基于现成的航空火箭弹,研发一款能够装载到ZIS-5卡车上的地面火箭发射器,以补充炮兵部队的火力支援力量。但当原型车被造出来后,苏联炮兵部队却颇为不满:“它发射时精度恶劣,装填时间需要50分钟,射速远逊色于现有的榴弹炮。”甚至有苏联炮兵部队军官声称“它只是传统大口径榴弹炮的廉价临时替代品,很快就会被淘汰”。但很快,事实证明他们错了。在德国入侵苏联时,苏联仅仅建造了40台喀秋莎火箭发射器。但到了二战结束时,该系列火炮的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万辆左右。相比起传统的拖曳式榴弹炮,安装在ZIS-6、ZIS-5等卡车平台上的喀秋莎火箭发射器有更强的机动性。更重要的是,它的价格足够低廉,同时生产门槛特别低,不需要重工业设备的支持就能大量生产。毕竟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也就只是一个卡车底盘加上一部钢制火箭弹发射架罢了。但是,令德军畏惧的显然不会是这东西的产量,而是它难以匹敌的巨大威力。1941年7月14日,苏德两军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发生交战,为了测试该武器的实战威力,苏军调来了一批喀秋莎火箭发射器对占领了鲁德尼亚镇的一支德军步兵单位进行了七次实验性的齐射。但喀秋莎的表现出乎了几乎所有苏军官兵的意料。曾亲眼目睹此次“测试”的苏联学者安德烈·萨普罗诺夫曾写道:“它巨大的威力几乎要将德军的阵地整个掀翻,所有的房屋被摧枯拉朽地变成废墟,大量的火箭弹爆炸让我们看不到敌人的身影……最后,我看到他们狼狈地撤离了阵地。”喀秋莎火箭发射器的装填时间长达惊人的近一个小时,而且它的精度也确实不尽人意。但是,每一个由4辆喀秋莎火箭发射器组成的炮兵连,能够在短短的10秒内向一个0.4平方千米大小的阵地上倾泻最多192枚火箭弹,爆炸当量超过4.35吨,威力甚至超过了72门常规大口径榴弹炮的齐射。这种火力极端强大的武器,使苏联当局迅速掌握了一种新的战术:凭借其优越的战场机动性迅速进入发射位置,在对德军阵地进行火力压制后再迅速撤到后方进行装填。事实证明,斯大林这套打了就跑的鸡贼战术相当的有效,以至于德国人被打出了心理阴影。“得益”于喀秋莎那标志性的低沉尖啸,每当战场上响起这种声音,就会极大地打击德军官兵的战斗意志,因为他们很清楚,再过那么几秒钟,自己可能就会被这些大口径火箭弹炸得粉身碎骨。到了后期,甚至有德军官兵不敢反攻那些装备了喀秋莎火箭发射器的单位,生怕自己一抬头,就看到几十上百枚132mm大口径火箭弹带着尖啸落向自己的头顶。事实证明,喀秋莎作为苏联第一款广义上的“自行火炮”是很成功的,以至于在战争结束后,苏联乃至现在的俄罗斯仍在不遗余力地发展同类型的武器(按照惯例,苏联将此类武器统称为喀秋莎)。在二战结束后,苏联就使用口径更大、威力更强的BM-14火箭发射器取代了早期的BM-13。当然,冷战开发的几款“喀秋莎改进版”可能更加广为人知:BM-21“冰雹”火箭发射器和BM-27“飓风”重型火箭发射器。前者在越南被我国缴获后,改进为了81式火箭发射器及其后继改进型;而后者则在苏联入侵阿富汗、车臣战争、俄格战争等地区冲突中有着非常优秀的战术表现。在苏联之外,喀秋莎也有着更广阔的活跃空间,别忘了,它最大的优势就是造价低廉、容易生产和威力巨大,这使得它广泛受到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乃至武装组织的青睐。例如在乌干达-坦桑尼亚战争中,坦桑尼亚就使用了一批BM-13S火箭发射器;而在黎巴嫩战争期间,真主党用喀秋莎发射了至少3900枚火箭弹;时至今日,反美武装和巴解势力仍在用喀秋莎有事没事就炸一下美国大使馆或以色列阵地,更别说打得乱七八糟的叙利亚战场……不得不说,一款二战时期问世的武器,参与了从冷战至今的大多数武装冲突,时至今日仍活跃在战斗的第一线,这已经非常客观地反应了它的成功之处与强大之处。当然,在大国战争日益智能化的当下,这种“力大砖飞”的老派苏式武器除了少数高科技改进型,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实战价值,但在贫穷且混乱的那些动荡地区,这名“老将”恐怕还将长期活跃在第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