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从谢太守,宾客宛陵城。”宣城太守两年,谢朓“继汉开唐”,赋诗占其传世之作四分之一。“宣城丽句启唐风。”诗圣杜甫自称“诗接谢宣城”;诗仙李白更是“一生低首谢宣城”,七访宣城,写下八十多首诗歌。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李商隐、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名流贤士,纷至沓来,留下无数佳作。宣城本土也涌现出以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诗人。追随先贤足迹,寄怀千古诗人之地、中华诗词之市,新时代的安徽诗人,也一定能创作出动人诗章。 领衔:孙正军 收录:黄爱玲 初审:徐超(律)、朱正樵(律)、产金来(绝)、王明志(词)、徐惠君(曲) 终审:宋信群 制作:徐杰 云水逸 音乐: 张晓红 - 古筝笛-泛爱众![]() 领衔作品 沁园春 宣城 八皖东南,千古诗乡,锦绣纷呈。看敬亭芳径,徜徉雅韵;桃花潭水,洋溢深情。云岭军魂,祠山大帝,遍地梅花亮汗青。光和热,促人文鼎盛,歌舞升平。 神州虎跃龙腾,追梦想,东风惠宛陵。喜田园五谷,飘香溢彩;文房四宝,激浊扬清。绿雪香芽,老春小窖,馥郁乾坤悦友朋。常携手,共北楼远眺,沃野勤耕。 乐在诗人地 昌黎别业清湘画,太白青山小谢楼。 鱼米丰饶添锦绣,人文鼎盛涌风流。 炎黄圆梦兴诗教,宾客盈门亮古州。 一展鸳鸯君请看,金针度我纵情讴。 主编作品 梅清(古风) 叶如强 渐江、石涛、梅清乃新安画派三巨子,贺天健先生曾云:“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得黄山之质。” 家训祖风梅氏后,青山秀水蕴英灵。 慕贤束发功书史,江左诗文负盛名。 会试北行终不第,稼园屏迹寄幽情。 玄晖翠岭敬亭月,歌罢挥毫写宛陵。 相契石涛盘道入,黄山得影画坛惊。 群峰孤寺云烟锁,深涧飞泉漱玉鸣。 郁郁寒松藏气质,龙蟠虬卷现心形。 蒙蒙雨意情如许,栖鹤伏龟忘不平。 荟萃百家祗顷刻,点皴万品竞生成。 苍浑老辣多慷慨,清逸萧森独靖冥。 画派肇开三巨子,新安故里念梅清。 后来少俊当承继,时代风光入抱膺。 宣州谢朓楼 左会斌 青萍之末寒风起,忽见蒹葭雪满头。 太白当年追小谢,真人那日览高楼。 酒酣堪羡敬亭韵,琴乱犹怜宛水秋。 山色斑斓明灭处,如诗如画是宣州。 宣纸 董万英 稻草青檀用料真,薄如蝉翼色如银。 挥毫有迹分明显,折玉无痕今古陈。 方寸数行留雅韵,寻常一卷见清纯。 千年饮誉千年守,墨宝能传百世春。 宣城怀古 耿汉东 我借诗山一缕云,文耕染尽千秋翠。 西周曾是五猖乡,东晋已然三宝地。 谢朓楼前赋古风,苏梅苑内书新类。 爰陵读遍众卿卿,最羨刘惔倾酿醉。 胡适与曹诚英 宋信群 踏春西子游,玉靥泛娇羞。 觥盏邀明月,清欢纵小楼。 临堤迎晓日,逐浪眺银鸥。 天际芳心漾,丛中绮语丢。 三思循旧约,两泪洒新愁。 浮世鸿名累,空闺遥念囚。 谁人悯花谢,何处复风流。 诀别飘洋去,痴情一笔勾? 宣城 贺云祥 江南最美属宣城,自古骚坛享盛名, 谢李诗风承世泽,沈梅佳话振家声。 五湖史笔留遗迹,万里吟鞭寄梦萦。 若问逍遥何所往,敬亭山色远相迎。 望敬亭山怀李白 柯其正 青山一道坐宣城,不以峰高论纵横。 岭上云涵迁客泪,楼前鸟似谪仙生。 诗人独去乘黄鹤,后辈俱来拾落英。 千载临风凭吊处,相思泉里隐多情。 ![]() 本期选读 ![]() 桃花潭凭古 胡琴 不见诗仙揽胜舟,桃花十里尽悠悠。 踏歌隐约风中起,情载江潭万古流。 吟宣纸 钱钟 一泼丹青酣万年,柔毫相念墨流连。 案头倘若非斯物,谁敢贸然称玉笺。 敬亭山 王意中 云去云来云未空,春山寂寂杜鹃红。 经年一阙相思意,都与敬亭烟雨中。 游桃花潭 郭本志 似识清源阔,来征渡口风。 波光遥映岭,云影静涵空。 欸乃歌无别,桃花诗不同。 那逢文酒客,直作谪仙翁。 敬亭山 程源红 翠岚葱郁有灵根,声势齐同五岳尊。 出岫云腾林野外,鸣山泉映石涛门。 谪仙不厌题千首,骚客纷来抹一痕。 四季花开红十里,昭亭流韵总含温。 沉吟敬亭山 徐杰 盘桓太白楼前石,一缕诗魂有与无? 忍见闲云欺倦鸟,怕经乱棘弃高途。 幽栖或忘胸中卷,沉醉空余手底壶。 过客皆谈山不厌,他乡谁解此心孤。 敬亭山怀李谢 李业清 宛陵野望画图中,竹海桃林共舞风。 双塔相拥留墨客,一峰兀立揖苍穹。 云飞鸟散诗情远,鹤独人孤宦路穷。 隔代前贤何处去,青山依旧杜鹃红。 宣纸 张世芳 宛陵物产越千千,绝妙书图数诺宣。 布字犹题昌谷句,传书偏爱薛涛笺。 羊毫落处烟云起,徽墨凝时浩月悬。 铺雪楮英临小楷,撩人诗思梦魂牵。 注: 诺宣,最好品牌的宣纸。 破阵子 宣城 陈俊昌 大雅丹青笔意,前贤韵略诗风。聪慧玲珑师谢朓,大赋歌吟李白雄。施梅开五宗。 千古敬亭百句,万家酒店多盅。刻石留文传世久,潭水桃花透碧空。客游傲紫穹。 蝶恋花 宣纸 鲍世勇 肤似乳皮坚洁密。柔韧通晶,搓折无虫迹。谁把春冰丝纺织?絮云朵朵镶蝉翼。 韵味雕龙飞采奕。骨气心言,千寿存真笔。浓淡浑雄侵润墨。暗香清梦留文客。 八声甘州 登谢朓楼 郭子华 正危阑静倚复徘徊,宣城矗名楼。揽敬亭苍翠,华阳青霭,宛句清流。寻迹高斋郡治,吟啸听猿愁。太白醺酣处,妙墨千秋。 堪赏飞檐翘角,念北楼叠嶂,劫后重修。仰六朝逸士,百代竞诗酬。弃功名、山泉风翰,枉忠良、仕隱祸难休。凝眸处,绮霞残照,江左归舟。 注: 宛句指宛溪与句溪。 满庭芳 宣城文房四宝吟 王明志 紫竹虚心,胸怀天下,锋尖恣意腾羁。疏凉黛,分付墨中驰。共约兰亭作序,研皖水、画叠清辉。纵横里,烟消日出,鬼斧见神奇。 楚音风雅颂,千斤笔力,方寸心知。砚耕处,青山许嫁芳菲。一曲宛陵吟卷,江南韵、皴染春姿。时空越,文房瑰宝,飞渡古今诗。 ![]() 诗友作品 ![]() ![]() 胡开文徽墨 操礼端 宣城探艺吾怀古,天柱玄圭最可心。 泽润春深人独好,芬芳日久蛀非侵。 临池昌硕存真迹,奔马悲鸿赠旧琛。 文化传承多助力,蜚声中外到而今。 宣城 韩彩娥 宛陵湖碧似银盘,过往骚人另眼看。 太极神工藏洞底,郎溪石佛立云端。 沉迷四宝文风厚,浅醉群峰月色寒。 未必诗乡真要捧,今朝一咏倍欣欢。 游敬亭山 徐尧林 正是江南三月天,敬亭坡岭杜鹃妍。 几惊山水风光秀,又听游人笑语连。 太守楼前怀太守,诗仙像下拜诗仙。 当初谢李歌吟处,我步名家再结缘。 宣城抒怀 马建勋 诗词歌曲赋宣州,雅客先贤律韵留。 功筑沧桑魂犹在,色经岁月梦清悠。 山川江险多风雨,楼阁溪声一叶舟。 壮观奇葩疑蜃景,文人挥墨尽情讴。 游泾县桃花潭赋 代文英 览胜寻芳赏古泉,名君史册有遗篇。 三秋潭水画楼映,十里桃花烟柳绵。 武库堂前陪酒圣,文昌阁上祭诗仙。 亭台绕榭云霞耀,林壑涵山鸟雀翩。 渡口登高辞别事,至今挥泪忆千年。 梦游谢公楼留吟 陈桂枝 高斋屡做梦身临,飞翼扶摇列碧岑。 帘挈烟霞生焕发,杯衔二水复豪吟。 丹墀槛外文星聚,屐齿阶前野色侵。 明月清风皆旧识,争来拖拽故人襟。 探访泾县茂林古村落 王安信 山环水抱茂林村,粉壁长廊大宅门。 绿树含窗花浸月,幽禽啭语夜销魂。 满天瑞气生灵景,遍地膏粱泽子孙。 五凤齐飞开盛世,六鳌驾海接西坤。 注: 茂林在明清两代,先后出现了诸如“五凤齐飞”“六鳌驾海”“父子同科”等盛况。 咏敬亭山(孤雁格) 毕道成 龙盘虎踞敬亭山,十里巍峨柱九天。 雾绕峰峦萦紫气,溪流涧壑起苍烟。 鸟鸣云影迷居士,花绽林红醉谪仙。 多少骚人经此处,不无感慨绪千千。 春访敬亭山 杨水生 谷幽鸟啭木葱茏,有约东风访旧踪。 溪水一湾衔大地,杜鹃满径对群峰。 日沉湖柳烟霞起,月出江城画意浓。 太白诗魂何处觅?敬亭山上雾千重。 宛陵风韵 彭德和 宣州魅力素无穷,迁客骚人齐聚融。 纸墨争书南国秀,词章竞颂宛陵隆。 尧臣着意赋幽径,太白真情哭纪翁。 二谢吟开山水韵,桃花潭漾宋唐风。 走进宣城 查忠华 溪水叮咚奏管弦,九天音律逐清泉。 楚辞汉赋情陶醉,宋韵唐风意缠绵。 且听潭边词婉约,又看山里画翩跹。 千年珠宝光辉耀,守护传承责在肩。 注: 潭指桃花潭,山指敬亭山。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观感 刘忠信 岩深峰直岭松青,见证藏龙卧虎名。 抗日举旗争地险,保家热血染河清。 老街烽火已消散,新馆丰碑记历程。 先辈辉煌英烈史,精神鼓舞后人行。 咏宣城 汪汉云 水复山重一旅程,吾人着笔赞宣城。 词中韵律尽佳语,句里音符皆美声。 李白诗仙留足迹,汪华越国诰封名。 江南古镇多豪杰,翰苑文风天下行。 咏宣城 唐爱民 名城历览几经秋,盛景盈眸尽咏讴。 李白钟情宛陵域,牧之逸韵谢公楼。 敬亭芳信滋余脉,云岭军魂壮九州。 欲借宣笺施笔墨,好将雅致展风流。 题胡适(新韵) 胡勇 五四洪流不事哀,学坛论战几登台。 新文化里浪潮涌,尝试集中风气开。 品味诗行看白话,赍嗟旗手付尘埃。 应知思哲多呈献,何废公评贯斗才。 敬亭山(新韵) 宋平 雄伟三峰出敬亭,飞泉流瀑玉金声。 四时湖水浮云落,五夜僧庵烟火明。 谢脁有缘题锦字,李白无梦觅瑶筝。 遥临暮色苍茫处,满目青山夕照晴。 宣纸 方晓舜 生来质朴貌平常,为练真功入作坊。 水洗碱蒸坚骨骼,雨淋日浴瘦皮囊。 一身洁白姿容美,两袖清风正气扬。 肯与丹青成绝配,千年至宝纸中王。 游宣城汀溪水墨 汪侠 北合南宣历史彰,汀溪水墨尽春光。 山川自媚呈辉远,物色人迷得静芳。 养气深闺花径翠,开怀旅馆竹林香。 农家土宴邀宾醉,惬意漂流众客狂。 咏宣州 陈柏林 地处皖南偏一隅,敬亭山里集贤儒。 方欣李白留诗意,复喜尧臣遗玉珠。 绮丽风光招墨客,繁华禹甸耀东吴。 借来梦笔添油彩,再画宣州最美图。 宣城咏 张四海 敬亭山立茂林高,宛水溪弯泛碧涛。 杜甫浩然投笔咏,王维太白赋诗豪。 江南烟美铺奇景,海内村墟独领骚。 学士清吟声不绝,宣城雅饮语言滔。 桃花潭题记 殷红波 碧水幽潭如媚眼,人间一醉似天堂。 谪仙诗咏千年唱,五柳桃源世外藏。 欲棹闲舟观烟雨,且听鸟语润心房。 万家酒店非夸口,十里桃花侍燕觞。 游宣城碧山龙泉洞 祝军 三百万年留杰作,引来骚客兴吟哦。 层层梦幻迷花眼,步步虚空隐洞河。 绝磴当头诗句暖,飞流直下画图多。 龙腾泉涌千般彩,余憾词穷淡了歌。 咏宣城 何君 八皖东南千古乡,田园锦绣鸟高翔。 桃花潭水深情在,芳径人踪雅韵长。 云岭山深寻往事,老春窖小溢清香。 升平盛世休歌舞,楼外江山放眼量。 漫游宣城 章爱华 昭亭李白留遗迹。广教犹存两塔名。 圣喻安居成旧国,文公处所已新城。 花潭影映先贤乐,云岭烟消后辈荣。 客旅依栏全境览,开怀对景咏真情。 水东古镇 洪业掌 千年古镇起徽商,水埠繁荣货运忙。 永感明君添御井,西来使者建神堂。 时迁店旧今惊世,雨后街新更散香。 府邸丝弦声入耳,淳风厚德载辉煌。 宣城吟 吴芳云 遗韵诗乡岁月磨,青山照水柳婆娑。 文房四宝馨华夏,太白七游多咏歌。 陟顶谢楼迎旭日,入湖倩女采香荷。 千年古镇寻春色,窅眼舒怀感慨多。 游宣城 杨东市 青山绿水誉神州,墨客文人到此游。 李白题诗消万古,陶潜弃世不言愁。 敬亭一部乾坤史,胜迹千寻故土丘。 驻足惊观唐宋月,觅珠摘玉兴难收。 走进宣纸文化园 黄开平 世间景色千千万,却爱猷州文化园。 馆內藏宣传历史,案头作画溯来源。 锤捞技艺夸声众,敲拓功夫赞语繁。 富裕年年何足贵,诗心舞意寄名藩。 注: 泾县,古称猷州。 三临敬亭山有怀 张西宁 胜境伊谁挂印哉,松风泉水涤尘埃。 溪边醒醉此生乐,云际登临双目开。 岂独诗仙看不厌,仍多俗客别重来。 玄门旦暮梵钟响,公主坟前月照苔。 注: 公主系指唐玄宗胞妹玉真公主,传追寻李白于斯,至香消玉殒。 宣纸 胡国俊 青檀树皮沉灰渍,稻草纤维煮晒长。 舂杵抡锤和拌料,打匀洗涤搅融浆。 帘捞压榨似蝉翼,面挂焙干呈帛霜。 绵韧润柔毫墨染,千年寿纸韵神藏。 赞绩溪抽水蓄能电站 方桐辉 登河流域喜空前,抽水蓄能书巨篇。 峡谷高填碧湖叠,彩虹横架翠峦连。 飞扬银凤踏云舞,腾跃祥龙揽月跹。 绩溪人民圆美梦,徽源故里换新天。 敬亭山 赵敬芳 画里敬亭诗韵美,山光绮丽润青瞳。 春花烂漫邀莺舞,秋水凌波映信鸿。 雨后千峰云雾绕,晴时万壑玉姿融。 飞檐双塔丛林掩,太白书楼墨迹蒙。 咏宣城 谷卓义 爰陵不只敬亭山,竹浪松涛碧水潺。 黛岭连绵云豹跃,明池潋滟锦鱼闲。 川飘霭气青禾壮,洞隐仙宫玉径弯。 贾旺商勤财路广,生机勃勃尽新颜。 江南览胜抒怀 王贵育 欲作佳篇不必愁,大观景点在宣州。 深情最是桃潭重,厚意权当砚墨酬。 唐代寻踪吟李杜,宋时遗迹诵苏欧。 敬亭山水多风彩,谢朓曾经妙笔勾。 宣城记忆 周银河 风华求学叶家庄,结识宛陵情未忘。 古塔遗风留倩影,敬亭名句入诗乡。 军旗几度双桥上,日伪数名长坂亡。 李谢若知今日景,春心更比昔时狂。 采风宣城绩溪龙川村 邹焰 春雨江南景色娆,青山如嶂水迢迢。 俊才沃土船形地,凤道龙街虹彩桥。 胡氏宗祠藏古韵,中华绝技有三雕。 犹言勤政亲民众,今日龙川分外娇。 夏霖印象 何生苗 层峦叠嶂麓斑斓,溪涧蜿蜒崖壁环。 水泄苍苔飞白练,坡生野蔓锁青山。 鸟啼声急惊前客,云起影稀飘后湾。 身远尘凡三万事,来随曲径片时闲。 敬亭山 王立新 三峰迤逦抱青丘,双塔峥嵘名自留。 独坐楼中皆可醉,宛陵湖上亦闲游。 云翻雾绕情难断,水激烟迷唱不休。 多少先贤遗足迹,往来宿士诉风流。 宣州 徐超 小谢高情效未迟,江南秀色尽成诗。 山游太白长看后,潭忆汪伦惜别时。 族有千歌匝畬岭,笺经百序出檀皮。 茂林翠谷硝烟散,犹恨当年燃豆萁。 宣城咏 王茹 文风阜胜尽遗篇,四宝嘉声共与传。 谢朓楼名扬四海,桃花潭水颂千年。 牧之太白频留迹,墨客骚人竞慕贤。 欲觅诗思题赋咏,敬亭独坐酿心泉。 宣纸(孤雁格) 章河生 乌溪两水孕其身,赖借陈玄草檄文。 薄似蝉纱肤胜雪,滑如缎锦软欺云。 含章蕴藻书千载,走马裁霞色几分。 前世腐薪堪可记,诗风雅韵古今殷。 过宣城 李世剑 诗乡自古竟风流,曾引贤才雅趣游。 山揽词联惊后世,雨敲赋曲耀春秋。 敬亭不厌常来客,尘世情牵小谢楼。 远眺画廊查济唤,桃花潭水涌心头。 绩溪行吟 章万福 先前只是听言传,此刻身临果不然。 皖韵兹时初领略,徽风垂老得真诠。 人文底蕴尤深厚,商贾奇花更艳妍。 古色今香融合恰,青山绿水碧蓝天。 宣城风光 李天生 宛陵雁过入清秋,雾绕龙川惹客愁。 太极洞藏长寿水,敬亭山望大江流。 徽杭古道奔千里,峡谷幽声飞万丘。 思绪烟波生浩淼,风光旖旎尽情收。 宣城 张松琦 宛陵山水四时幽,名迹人文谢朓楼。 狂客登临疏望眼,白云来去擦夷由。 建安风骨南碑跋,天籁和鸣长夜抔。 七次谪仙寻化境,只因崇尚觅源流。 印象宣城(通韵) 刘成杰 三山两水会爰陵,一道一佛望敬亭。 自古风光临楚越,历来俗世近江宁。 桃花潭镇酒仙醉,叠嶂楼台谢朓行。 百代文人膜拜地,千秋诗赋颂宣城。 宣酒 王安兵 洞窖经年佳品藏,绵柔宣酒曲琼香。 敬亭泉洌汲幽远,古法工精磨久长。 杜牧醉心于宛水,青莲牵梦在仙乡。 丰承觥宴倾瑶盏,泽以黎生呈瑞昌。 吟敬亭山 章东林 峰峦叠翠森林茂,草长莺飞二月天。 岭上朱栏祠宇静,路旁水榭酒楼连。 青山小屋逢行客,绿树繁花宿杜鹃。 相看孤云有遗句,神游几度问诗仙。 游广德太极洞 胡积林 太极壶天洞景幽,神工鬼斧诧凝眸。 千奇钟乳缤纷色,百态瀛仙绚丽帱。 虎啸山崖威涧谷,龙盘石柱傲云楼。 登临宫殿烟桥路,探险阴河泛小舟。 昔日登宣城麻姑山观日出(新韵) 项田夫 麻姑晓日古驰名,久慕先贤赞宛陵。 同志夜风薄露踏,兴怀山路曙星迎。 侵晨气象掩青涧,千里烟云隐碧峰。 忽见东方飞火跃,江南万物绚丽盈。 春日归家过宣城感怀 许实明 文房四宝诗人地,三省毗邻鱼米丰。 日出莺歌迷柳绿,花开燕舞恋春红。 风光未必京华里,岁月何堪道路中。 如醉如痴皆有憾,忽闻杜宇叫声隆。 桃花潭寻幽 金京 宛陵何处可寻芳,青弋江头胜景藏。 潭水飞红堆锦绣,林泉流曲响山冈。 汪伦好客斟醇酒,李白长歌诗一章。 最喜轻舟摇菡萏,清风拂柳燕穿杨。 春游宣城 丁祖平 神州何处觅清词,请步宣城拜大师。 子美凝眸成圣手,青莲俯首作仙辞。 桃花潭水铺红朵,茶叶铜山着翠披。 自古骚人来此地,欣观造化必吟诗。 查济古镇遐想 童天明 春行查济老街衢,光照苔痕麻石铺。 天地清幽宜学海,古今通贯出文枢。 新生泼墨枝头月,谢朓归舟天际途。 心向江城翻记忆,梦回唐宋问虚无。 注: 新生指柳新生。 宣城 侯颖 江南一郡六朝长,晓月斜阳蕴墨香。 水碧鱼翔馨稻菽,山苍竹翠润诗昌。 谪仙揽胜留瑰宝,诗圣凭贤著杰章。 誉溢乾坤镶锦绣,寄怀千古领群芳。 赞龙川胡氏宗祠 赵颖 坐北朝南三进堂,巍然屹立碧溪旁。 木雕仙卉承丰乐,门卧神狮纳吉祥。 祖德宗功青史载,祠规家训美名扬。 徽风建筑驰中外,淳朴清涵透古香。 王稼祥故居感怀 张斗桥 先驱本自泾县郎,少小离家求学忙。 笃定初心循马列,投身革命赴疆场。 遵城会议举高见,万里长征更导航。 治国安邦肩大任,功勋卓越美名扬。 宣城印象 郭素珍 宛陵如画山灵秀,墨砚文房纸巨魁。 太白沉吟留古迹,骚人叠趣酌新醅。 太平湖上欢弦济,独坐楼前雅韵徊。 双塔争容辉九域,诗家接踵踏歌来。 勾勒金宝圩 凌毓和 宝圩金垸水连家,横竖蜿蜒好泛槎。 秋夏凫盆采菱藕,冬春钓篓逗孙娃。 牧童牛背笛芦叶,浣女池边嬉晚霞。 锄罢疲归沽乏酒,凉床当桌有鱼虾。 注: 半个多世纪前,余作为知青曾在宣城水乡金宝圩劳动生活了四年。诗中所述均为当年印刻心中的真情实景。 宣城 朱正樵 千古诗词地,风流数宛陵。 孤云虽独去,一脉却相承。 骚客经年有,佳吟历代增。 至今思小谢,常把北楼登。 咏谢朓 周定洪 太守谢宣城,诗家竞慕名。 谪仙称仰首,子美誉佳声。 高韵吟山水,新风创“永明”。 锦章启唐宋,才笔九州横。 注: 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 游宣城梅溪公园 叶家旺 溪水缓声鸣,通津紫气萦。 坡斜铺绿毯,竹叶助风声。 宝阁青天立,参微圣主倾。 梅花开不败,传后满宣城。 欲拜谢朓楼留宿文苑山庄 于娜 昨夜酒酣兮,晨开慵眼迷。 晖盈飞鸟静,树掩折檐低。 深院藏幽梦,晚秋催偶题。 高斋还未拜,诗意已成溪。 敬亭绿雪 钱静 白毫如雀形,一叶露芽青。 吹雾幽香散,呼汤爽气馨。 浮沉皆契阔,舒卷不凋零。 肺腑醇和沁,珍茶喜敬亭。 游敬亭山 檀基宽 敬亭天下秀,山色欲流苏。 景点奇峰列,岚光芳径铺。 青莲遗墨迹,子美泼真珠。 千古斯文地,今朝貌更姝。 初冬游敬亭山 石友明 绿色铺原野,清风拂面来。 山头亭阁靓,路畔菊花开。 古迹随心赏,佳章信手裁。 宣城如画卷,折得满车回。 参观宣城敬亭山酒厂 赵可畏 旷野绿悠悠,平房一望收。 曲花香过客,泉水盼行舟。 酒好千秋醉,鱼肥万里游。 敬亭山上看,鸟去梦还留。 敬亭绿雪吟 杨德来 三十多年前,寄宣州特产“敬亭绿雪”茶给台湾长辈。回信谓其夜烹乡茶,袍泽聚饮,后登楼北望而泣。 太白情深处,茗香敬亭山。 百年誉绿雪,千里寄台湾。 忧国乡茶品,思亲袍泽潸。 何期桑梓地,把盏对苍颜。 ![]() 敬亭山远望 洪光明 敬亭山上览无穷,四面群楼在画中。 试问谪仙今到此,白云飞鸟可相同? 茂林一叶吟 耿治国 '千古奇冤'云岭呻,'江南一叶'恸寰宸。 诗书直透将军气,白塔东流觅故仁。 注: 白塔,泾县烈士塔。东流山,皖南事变事发地地。 宣酒赞 周陶胜 田园肥沃产金粮,富接东乡亲浙杭。 宣酒开瓶香出省,万家喜宴醉新房。 春登谢脁楼 章晋玉 来至江城一日游,陵阳太守谢公楼。 眼前有景难吟句,李白题诗在上头。 赋宣城(中华通韵) 产金来 自古文人客宛陵,畅怀山水寄心声。 纵然旧胜妆新色,岂敢题诗在敬亭。 忆游敬亭山诗赠孙正军先生 周月友 满目青葱眺敬亭,诗仙遗著石碑铭。 湖光笛影涟漪起,烟市风帆快迅霆。 咏宣城敬亭山 丁厚凯 江城如画望晴空,林壑幽深泉水淙。 李谢诗魂今古在,群山簇拥翠云峰。 宣纸 彭志存 皮浆草料巧为膏,纤结池中白浪滔。 一脉丹青千古帖,挥毫泼墨展风骚。 敬亭山 黄爱玲 久慕名山可拾遗,提毫阅典却无辞。 宛陵仙迹今安在?一到亭楼便有诗。 游敬亭山 程义松 楼阁亭台时隐现,云遮雾绕亦晴天。 恨无妙句来增色,李白题诗在眼前。 青龙湾红杉林 丁亚中 不期花信不期芳,自有亭亭傲玉霜。 一夜西风吹岭过,万千佳丽著红裳。 叶挺将军颂 黄连生 北伐先驱立首功,南昌枪响战旗红。 整军报国灭倭寇,云岭长松傲骨雄。 敬亭山(新韵) 万渐根 气韵萌发冒紫烟,蜂来旷世古今贤。 诗存李杜佳绝唱,墨宝高张沫若篇。 注: 郭沫若为敬亭绿雪题匾。 宣纸 尹李学 光鲜古朴逸檀香,纤韧轻柔存久长。 一脉相承留瑰宝,挥毫润墨韵飞扬。 咏宣州 徐高超 徽乡鱼米遍宣州,翠麓峰回叠嶂楼。 太极洞天龙韵酒,桃花潭里断云流。 宣城印象 梁永坚 徽云供养文房盛,纸墨柔毫甚载名。 每引魁星纷沓至,总能笔底留豪情。 忆游宣城泾县桃花潭见汪伦墓碑文 冯和荣 十里桃花友约游,万家酒店解君愁。 踏歌赠别真情在,千古流芳绝唱悠。 云岭壮士吟 石春利 云岭崇阿气不群,八千英烈建奇勋。 硝烟流尽杜鹃艳,遍地繁花犹见君。 敬亭山 许筱兰 敬亭美景列奇峰,双塔飞檐隐翠松。 太白书楼骚客聚,吟诗作赋酒香浓。 游敬亭山随笔 巩超 霞牵远雁向黄昏,杖拄钟声过寺门。 九月敬亭山半老,深红帽子压青痕。 登宣城谢朓北楼 潘朝林 行旅宛陵登北楼,古城山水景全收。 遥看永塔环群秀,遗迹寻诗畅胜游。 咏宣城 李忠波 天然翡翠嵌金玉,粒粒晶莹动画情。 今昔几多风雅客,慕名纷至谢宣城。 敬亭山 丁宪杰 山不抚云誉满天,诗魂圣理寄千年。 征帆度鸟怀双塔,执酒郊亭自化篇。 咏宣纸 章新最 千年寿纸宣州产,妙用迎来翰墨香。 工艺空前为国宝,飘洋过海美名扬。 向往宣城 章万福 久已心仪览敬亭,宣州向往梦曾经。 山川诗韵无缘赏,千古文言远细听。 敬亭山抒怀 何克斐 众鸟高飞此结缘,敬亭岭处总留连。 欣逢寒翠光堪摘,浅酌清吟作谪仙。 咏宣城 潘美琴 烟雨江南嵌宛陵,人文名迹久传承。 敬亭拥翠舒灵秀,古道徽杭商贸征。 宣城吟 阮元 弃工经贸棹商舟,店铺琳琅客驻留。 独坐敬亭窥闹市,相看宛水笑中流。 宣城怀古(新韵) 朱家龙 鸿飞鹤舞宛陵游,趁兴登临谢脁楼。 敬请诗仙吟雅韵,生花妙笔绘宣州。 诗意宣城 张晓燕 吟诗古有赞宣城,涌现唐风雅韵生。 泼墨抒情呈画境,引来骚客吐心声。 泛舟桃花潭 蒋梅岩 幽深潭水映青山,夹岸桃花春日妍。 昔日李白吟丽句,而今四海客留连。 宣纸 江继安 小岭檀皮韧而润,沙田稻草洁还纯。 孔丹辛苦创宣纸,五丑千年画亦新。 咏宣纸 吴荫根 源自山林野地田,体轻色白质柔坚。 成形百折何辞苦,献与人间结墨缘。 宣城查济古镇闲游(通韵) 吴小平 查济初游心自闲,明砖清瓦老藤悬。 小桥流水云蹊绕,庙宇宗祠奉圣贤。 游桃花潭 王恒五 夹岸桃红十里新,一潭水绕又千春。 芳菲不是当年色,依旧多情笑路人。 咏宣城 周鸿飞 谪仙拜谒谢公楼,痴恋敬亭羁旅休。 净水青山如圣境,结庐揽胜再无求。 宣城吟 阮元 弃工经贸棹商舟,店铺琳琅客驻留。 独坐敬亭窥闹市,相看宛水自奔流。 泾县月亮湾漂流 姚明宏 翠竹临溪碧水柔,峡湾漂荡任风流。 心随绝巘清漪漾,白鹭惊飞动棹舟。 桃花潭(新韵) 方守庆 久闻泾县有仙潭,十里桃花隐翠岚。 醉卧万家天宇暮,星辰约我上归船。 宣城咏 王薇 昔日骚人纷至来,江城锦绣聚英才。 玉章唱和惊天地,谢朓诗风万世开。 夏日过桃岭公路 吴小涛 盘旋绕岭越峰巅,险峻高寒腾紫烟。 谈笑不知弯几道,群山已远访名贤。 泾县春韵 罗其富 柳烟深染晓莺愁,一夜东风起暮楼。 燕子不来门半掩,隔墙犹见杏香流。 梦游宣城 李康满 满城秋色满城诗,步步回头人尽痴。 江畔扁舟浮碧水,媪翁白发看垂丝。 绩溪之春 李英 白鹭青螺一缕烟,翠流雨陌菜花妍。 古溪桥畔敲砧女,心与重山远水牵。 诗意宣城(新韵、鹤顶格) 丁建国 诗仙醉敬亭,意念谢翁情。 宣笔招贤俊,城乡杜牧行。 宣城文房四宝 张祖风 独具匠心成,能工巧发明。 文房堪四宝,万载誉芳名。 咏纸 张祖风 赫蹏霜雪妆,铺就筑华章。 虽薄如蝉翼,悠悠万事装。 登敬亭山 张新红 楼塔嵌图中,祥云绕碧空。 谪仙今若在,况味岂相同。 题敬亭山广教寺 邢梅虹 梅苏邀佛印,广教众贤趋。 百页开新貌,留芳罗汉图。 游宣城 李维焕 宛陵秋色美,贪赏暮归迟。 梦绕昭亭景,晨吟太白诗。 谢公楼 周鑫 小谢留踪处,诗乘李杜来。 文星争慧笔,楼阁映霞开。 宣酒 王久芝 绵柔馨逸雅,余味亦悠长。 小窖匠心致,开瓶十里香。 咏宣城一二 沈守华 宣城名早远,纸墨此中佳。 亘古人皆敬,如今更大牌。 ![]() 鹧鸪天 咏宣城 韦化彪 一纸千秋俱载名,九州莫可共峥嵘。绩溪县里繁英物,月亮湾中荡笑声。 人厚朴,酒招迎,桃花潭水最深情。天花合彩诗人聚,吞吐烟霞啸敬亭。 注: 英物:杰出人物。 南乡子 祭皖南事变死难烈士 吕习武 抗战一奇冤。云岭生魔起乱烟。同室操戈何太急,谁怜。天地悲哀夜不眠。 凄怅悼英贤。翠柏垂眉泪水涟。旧地将兵今不见,茫然。待到花开此梦圆。 注: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安徽泾县境内。 清平乐 宣城咏 叶守松 山青水秀,觅韵宣城走。梦入桃花潭折柳,欲拜高斋太守。 江左美景奇葩,小桥流水人家。墨客敬亭相聚,诗情巧润梅芽。 水调歌头 游宣州 张子耀 宣州诗人地,山水蕴毫端。今来游旅,敬亭山上念才贤。如画江城春色,烟柳平桥花灿,一派好天然。陵阳双溪映,看虎踞龙蟠。 远峰叠,近水激,起紫烟。鸟歌深树,幽谷流涧捕渔船。曲阁斜廊相倚,云彩畲歌互动,历代续承传。诗赋书宣纸,砚墨绘河山。 一剪梅 忆游泾县桃花潭 靳贞来 十里桃花雨雾蒙。野渡轻舟,万店旗风。轻云潭北杏花村,波也粼粼,绿也葱葱。 碧水岚烟寄客衷。踏岸歌声,远掠归鸿。青山叠翠掩村居,竹叶窗前,古韵仙翁。 注: 桃花潭位于泾县桃花潭镇,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赠汪伦》而著名。万店指万家酒店。 家山好 戏说敬亭山 杨兆根 敬亭声望九州闻,看风景,觅诗魂。先贤后哲超伦往,远嚣尘。献佳作,把琴樽。 谪仙何故钟情此?不厌七亲巡。因山秀美,追崇谢朓作吟神,还为恋玉真。 沁园春 敬亭山 钱义贵 脉理黟山,竞秀江南,坐拥一峰。仰长冈短岭,群星拱月,奇花异草,古柏凌风。林壑幽深,烟霞焕朗,满目清灵造化功。澄岚处,见溪流道道,泉水淙淙。 南齐谢朓先封,谪仙步云游意独钟。慕声名有致,登临叹赋;情怀别具,寄旅寻踪。双塔犹存,孤楼健在,绿雪茶坊饮几盅。昭亭歇,是相看不厌,敬谒亲躬。 鹧鸪天 游敬亭山 李效林 峻岭峭耸接九天,水阳江畔隘雄关。翠云庵下碑林立,古昭坊边佛塔连。 广教寺,竹溪泉,神龙卧伏守云端。幽深林壑如仙境,千首诗文佚史篇。 行香子 敬亭山行 胡鹏 心往诗山,三友偕行。穿曲道溪涧阶屏。霞飞松壑,泉响金泓。仰云齐阁,双塔寺,最高亭。 凭欄远眺,江天一色。引风吟禅唱钟鸣。探奇不厌,遣寄幽情。步梅尧臣,李太白,谢宣城。 浣溪沙 颂宣城 林淑琴 晓月夕阳照敬亭,三山两水会金陵。桃花潭镇谪仙名。 幽谷飞烟修竹隐,奇峰倒影绿波生。千秋诗赋颂宣城。 苏幕遮 宣城颂 王金成 雾茫茫,风细细。皖水东南,邀友欣烟翠。小窖醇香游客醉。千古诗乡,墨客文人汇。 敬亭山,峦旖旎。怪石嶙峋,松柏群峰缀。谁绘风光如此美,幽谷飞泉,世外桃源地。 破阵子 宣城吟 丁景玉 酒店万家翠映,桃花十里情缘。相看孤云留遗句,几度神游寻迹难。圣贤请问天。 汪友墓前垂泪,敬亭山上生烟。路转峰回川藏线,吟诵唐诗问谪仙。宣城千古传。 卜算子 宣城采风有吟 詹承炯 乘兴赏梅溪,难舍尧公别。赶往东华景绝佳,拾级攀登悦。 碧水映峰峦,四野青葱叠。诗友交流志趣投,彼此心尤惬。 ![]() [中吕·山坡羊]敬亭山游感 张明高 春光明媚,江南山翠,采风诗友人陶醉。过山隈,觅诗碑,谪仙借酒来宽慰,留下诗篇同月辉。天,霞片飞,山,香气吹。 [正宫·塞鸿秋]宣州吟 周曙彬 敬亭五月诗山媚,杜鹃十里骚人醉。欣将宣纸轻描绘,犹闻美酒难成寐。桃花潭水深,小谢高斋邃,江城一抹书香味。 |
|
来自: 昵称7767690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