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逆四物四君子,加加减减记方子(上)

 新用户7198kM7p 2021-12-05

今天讲几个带四,又比较好用常用的方子,尤其四君子汤在后世方里面有类似伤寒里面桂枝汤一样的位置,就是说基于它的变方特别多。

一,当代人最适合用的四逆汤

四逆汤出自伤寒论,方名四逆,药却只有三味,所以有一种观点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把回抄成了四,本名应该是回逆汤才对,回阳救逆的意思。当然也有人解释为“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温也……此汤中发阳气,却散阴寒,温经暖肌,是以四逆名之”。

方子里面的三味药,甘草,干姜,附子,都是阳药,附子又是阳中之阳的药,大热。干姜和炙甘草除了补阳还可以制约附子的毒性。BTW,伤寒金匮里面绝大多数方子都是药物量很少,其实很多时候可以认为用药越多水平越次,我见过一个庸医开药,一个方子里面30多味药材,病人吃了一个月还没啥变化的,药物越少,功力越精,大道至简的道理。

四逆汤的加减:

①在本方的基础上加人参,名四逆加人参汤,具有回阳救逆,益气生津的功效

②加人参、茯苓,名茯苓四逆汤,能宁心安神,健脾利湿,共成回阳益阴,化气利水之剂

③去甘草加葱白,名白通汤,是为少阴虚寒严重,阳气下脱而下利者而设。如下利甚,四肢独厥逆,脉微欲绝,倍用干姜,加强温中之力,名通脉四逆汤。

四逆汤虽在伤寒论里面归于少阴药,现实中不必拘泥,只要症见阳虚,都可以酌量加减应用。

中医名家李可四逆汤使用心法:
四逆汤是用来排除体内寒邪的。寒邪排除了,才能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才谈得上养生。所以并不存在“养生的”四逆汤,只有”排病”的四逆汤,也就是说,四逆汤是用来治病的,不是用来养生的。现代人生活习惯,饮食等等各方面导致现代人普遍阳虚,寒邪入体,所以李可才推荐常喝四逆汤保健。四逆汤没有大小剂之分,按照《伤寒论》的标准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5克,生附子15~20克,六碗水用小火煎1到1.5小时煎成2碗,一天内服完。平时就可以按这个剂量服用。但是这是汤是药汤不是广东人煲的菜汤,所以可服不可服。也就是说,可以隔三差五地服一两剂来去除体内的寒邪或者补阳气,但绝不能误以为这是养生汤而天天喝,一喝就是大半年。

四逆汤的补阳效果发挥一下,用途不止是去寒或者补阳气,甚至可以应用在抑郁症思路上。这点李可有过医案,感兴趣的可以参考一下。

本方里面的附子有毒,所以一定要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这个不是好玩的,不要自己胡乱用药,那些看了些乱七八糟的公众号文章或者电视养生专家说了就自己抓药乱吃的,不仅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也是对中医药的误解误会。

tips:有个名字很相近的方子叫四逆散。那个可不是四逆汤做成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子。四逆散是由柴胡枳实白芍甘草做成的作用在肝胆上面的方子,临床上治疗胆结石的方子很多都是基于四逆散,这里不絮诉了。

二,四物汤

四物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它是把金匮要略里面的芎归胶艾汤去掉里面的三味(阿胶艾叶甘草),保留了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四味,所以称为四物汤。

被滥用的四物汤: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大堆狗屁不懂,一知半解的半吊子公众号们,东拼西凑一些文章,也可能是为了利益,开始无脑推四物汤,平常喝,月经结束后也喝,好像是有益无害越用越好的样子。在这里就这泼冷水一下了:

月经期间四物汤不要用,芍药有收敛的作用,川芎有活血功效。前者会导致本来该三天流完的废血因为收敛作用而该排没排出,后者可能会导致出血量增加,很多女生本身就已经贫血了,再增加出血量,本来想补血的反而造成出血更多(少出血还是出血过多取决于体质气血),岂不

图片

是不是南辕北辙?

那日常保养呢?日常保养也要看体质,四物汤方子有两种药材,一种用熟地,一种生地。前者如果用好的熟地当然没啥,但是真正地黄要做到九蒸九晒(用黄酒和砂仁地黄一起拌炒,炒以后把它放蒸笼里面蒸,蒸完以后再放到太阳底下曝晒,晒完迟再蒸,如是重复九次)特别费工费材料,基本上市面上买到的能有一两次蒸晒就很厉害了。而这样的熟地吃以后很容易导致嗝腻,就是吃下去感觉消化不动,闷闷的感觉。而芎归胶艾汤里面用的是生地,生地没有熟地的嗝腻弊端,但是因为性凉,对于本身胃就寒的来说可能导致腹泻。

日常补血,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或者当归补血汤更加适合些。

前者之前公众号文章说过,可以自己搜索,后者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当归一,黄芪五的比例,煮水或者煲汤都行。

有人就说既然叫当归补血汤,为什么补气的黄芪比当归还多了那么多?

为了显露中医的博大精深,先用一段比较书面的解释

吴昆《医方考》卷3:“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黄芪则味甘补气者也,今黄芪多于当归数倍,而曰补血汤者,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内经》曰:'阳生阴长’,是之谓尔”。

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这些是不是听起来挺有逼格的样子。

其实用大道至简的方法解释就比较简单些,阴从阳,阳是动能,要运转得动,才能补得进去。

不论宇宙中(宇宙的质量可见物质占了4% 左右,剩下都是不可见物质)还是人体,一定要阳多过阴,才能动得起来。所以血虚补血的时候要同时补气,除非阳太盛的血阴,那种情况下才可以用纯补阴的,比如六味地黄丸那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