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成长》一起成长

 江月之声 2021-12-05

无论您远走何方

让我们一路同行

篇篇原创首发,无一转载

每一行文字都是作者心底的声音

小品《成长》是我第一次参加市里组织的小戏小品比赛作品。近日,包括《成长》在内的获奖小品的录制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顾起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收获颇丰。

2021年4月,启动。

春暖花开时节,安阳市文广体旅局艺术科科长尹宏杰,和市戏剧研究的专家们就2021年的舞台艺术创作选题方向及创作方法做了具体指导,一部分青编班的创作者参加了会议。

安阳市青年编剧研修班,简称青编班,是由安阳市文广体旅局策划、安阳市艺术研究所筹办、由国家一级二级编剧组成的专家具体指导的文化艺术团体。它成立于2019年4月,目的是打造出一个融创、导、演为一体的戏剧创作体系,以反映世间百态,凸显人物精神,展现时代风貌。

我是在2020年末,加入到这个团队的。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浓厚的艺术研究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特别地融洽。专家们经验丰富,倾囊相授;学员们勤奋好学,讨论热烈。说真话,干实事,有一股纯纯的文艺风。

2021年3月——9月,创作。

特别感谢我的辅导老师——国家一级编剧赵秀琴,正是在她一点一滴的引导和帮助下,我才对舞台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第一次见到赵老师,是在一次诗社的采风活动中,大家相约到砚花水村参观古民居。那天,赵老师身着水蓝色外套,系白色丝巾,很有艺术范儿。后来我们渐渐熟悉,和她聊天,每每如沐春风。她极具个人魅力,什么场合,看她衣着,就知道什么叫得体雅致;什么氛围,听她言谈,就知道什么叫做恰如其分。聊天时,她温和得让人亲近;一拿起剧本点评,则一丝不苟,令人敬畏。

我写的小品《成长》,取材于身边的现实生活,讲述了一个失业的单亲妈妈和一个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之间的冲突与和解。写完后,我请赵老师指正,她言辞犀利,使我很受启发。

她说:“戏剧就要表现出矛盾冲突,但有了冲突,如果表现得不充分,也是失败!语言一定要生活化,不能文绉绉的,要用口语!人物要鲜活,舞台得闹起来。你的语言功底不错,好好琢磨下,改过后我再看!”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曾以为自己懂得一点戏剧常识,又为班级、为学校编导过一些所谓“耳目一新”的课本剧或小品,听赵老师一席话,顿觉到自己离真正的戏剧舞台还有不小的距离!正好在暑假,于是有充分的时间反反复复地琢磨人物,家人看我整日里口中念念有词,就调侃说:真是着了魔了!

一次次改稿,每次我都感觉尽全力了,差不多了,改不动了,再听听赵老师的一番指点,就有了新领悟:“对话扣得还不够紧!动作设计得还不到位!你选的教育焦点的定位很好,但越是沉重的话题,放到舞台上就越不能沉闷,要把趣点和泪点结合起来!”每次与赵老师交流,都有醍醐灌顶之感,我就又发现了新的修改空间,又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

2021年9月,研讨。

2021年安阳市小戏小品剧本评比结果出来了。陈俊丽副所长在安阳市两馆的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剧本研讨会,列席的专家评委对获奖的每一个剧本都进行了深入的点评,这,也是对创作者最好的帮助。

我喜欢这种风格的研讨会。专家们与创作者相对而坐,单刀直入,坦诚交流。没有什么套话,也不拖泥带水,该赞扬时毫不吝啬,该批评时绝不留情。关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台词的设计,场景的安排,再深入到舞台艺术的理论指导,完全是放开了谈,每个人都在听,在想,并不时地交换着意见,——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开会的样子。

郭虎寅老师说:“如果用唱词的话,就一定要用好它,既可以在情感高潮处抒情,也可以在矛盾冲突中交代原因。唱词何时长,何时短,是否合辙押韵,一定要安排好,让演员唱起来不拗口,才适合演出。”赵秀琴老师说:“写本子,既要善于抓住矛盾冲突,还必须让矛盾的点集中起来,这样才聚神,千万不要分叉,否则,主题就立不起来。”程光林老师说:“剧中的人物关系一定要捋顺,最初性格是怎样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在什么点上促成了变化?要给观众一个明确的交代。”

陈俊丽老师在点评我的《成长》时说了一番话,对我触动很深:“祝贺你的小品获得了一等奖,当时评选时评委们纷纷说好,因为你的选材抓住了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不过呢,人物塑造方面还需要着力去表现。比如母亲的两面性,在孩子面前,她很要强,充满了正能量;但在背后,其实是她不堪生活的重压,临近崩溃的边缘。再比如孩子,他既有天真可爱的一面,又有懵懂无知的一面,所以在语言上就要表现出他时而讲道理时而不讲道理的特点。孩子的父亲虽然没有出场,但在你心里,认真去想过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他对母子二人的现状产生了什么影响?把这些戏里戏外的问题都想明白了,即使舞台上不出现这个人物,你也会知道下面到底该怎么写。”陈老师谈话时总是直视着对方的眼睛,有了这些眼神的辅助,再加上语调的一些变化,她的语言往往更加清晰,也更有说服力。——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与我交流《成长》这个剧本,在我困惑的时候,她不止一次地耐心解答我提出的问题,并给予了非常明确的指导。

2021年11月,颁奖及录制。

11月初,市文广体旅局副局长张国芳为2021年安阳市小戏小品剧本获奖作者颁发了证书,随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谈了几点看法:“文艺创作,是情感的表达,我们要把最丰富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想干事,就要慢慢积累,只有不断学习,就能干成事;不要在纷繁的世界丢失了自己,要耐得住寂寞,要做永远的文艺青年。”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1月底,由市文广体旅局主办、市艺术研究所、市群众艺术馆、市豫剧团承办的2021年度安阳市青年编剧班获奖剧本朗诵会在市群艺馆剧场成功录制。

在此过程中,小品《成长》得到了总导演张璐老师的悉心指导。录制时,张璐和樊煜航的示范朗诵感情饱满,引人共鸣。尤其是张璐导演,充分展现了表演艺术的专业素养,对台词的节奏把握,对情感张力的诠释,都有很强的感染力。

演出前一周,我和刘金芳老师着手排练了胡靖欣和樊煜航的学生版表演。两个孩子很努力,利用课余时间背台词练动作,一次比一次表现出色;又请张新柯和张艳芳两位老师帮忙剪辑音乐,虽是一番忙碌,但还是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021年11月29日,两个版本的《成长》终于呈现在了舞台。 

演出结束后,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安阳市话剧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平原先生作了点评。

他说:“看了小品《成长》,我很感动。我认为这个作品比较成功,无论是编剧还是舞台表演。先说编剧,有三个方面把握得非常好:第一,它反映的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我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恨铁不成钢”,可如何教育孩子成长?又如何在舞台上呈现出来?这个剧不仅反映了教育的方法问题,也提出了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我觉得,如果把这个本子放在学校、放在社会上去演的话,一定会给人带来很多的思考和启发。第二,我特别注意到,在这个作品中,没有一个字的口号,而是非常生活化。人物不多,就娘儿俩,他们之间的冲突按说大家都能想得到,创作者在剧中把矛盾放大了,但没有一点刻意雕琢的痕迹,这很难得。第三,矛盾冲突明显,而且贯穿全剧。有的作品已经开始五分钟了,还没有进入矛盾点,脖子太长。这个呢,不仅进入很快,而且运用了误会法,使矛盾冲突特别地激烈。

“再说表演。刚才张璐导演示范了一下,她的情绪非常饱满。在这里我主要评价一下两个孩子的表演。首先是人物定位特别好,孩子在舞台上呈现的就是孩子的状态,是本色表演;扮演妈妈的演员年龄虽然小(问:你多大了?你不到20吧?答:14了。众人笑。)但演的就像妈妈。其次,语言功底不错,情绪比较饱满。抑扬顿挫啊,喜怒哀乐啊,比如,妈妈该什么时候急,该什么时候痛,孩子该什么时候顽皮,什么时候懂事,把握得都比较到位。另外,戏剧的包装比如配乐很吸引人,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剧情。但是,演出时也存在舞台调度方面的问题:比如,妈妈打电话的时候,生气的时候要在舞台上站定了再发火,不能随意地走来走去;妈妈打孩子的一幕要注意姿态,要保证舞台演出效果;出现误会时,要尽量加些动作或台词,给观众一个更清楚明白的交代。”

嗯嗯,言辞恳切,这是殷殷鼓励,我明白,这剧还需要继续打磨。

戏是磨出来的

“戏是磨出来的。”

“不成魔,不成活。”

“在创作中,就是凭感情,每一次都把自己烧进去。”

读着这些戏剧创作的至理箴言,我总是被深深地打动。戏剧艺术是多么诱人多么奇妙多么美好啊,它给人带来丰富的体验,给人展示出世间的百态,更促人思考,进一步叩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哲学问题。

没有谁能活出几辈子的人生,除非,是在如梦似幻的戏里。

2021年12月4日  

【备注】文中摄影图片由陈俊丽、杨强、刘红、高素玲等老师提供,也有的是青编班的朋友们拍摄,在此深表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