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弟子规》,提升孩子情商

 何墨 2021-12-06
图片

一个人要想成功,不仅取决于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根据专家的统计,成功的因素中,情商占百分之八十。

以前觉得孩子聪明,将来一定不错,有出息。现在你仔细一琢磨,聪明未必能办成大事,有时候它误事啊。过去成立什么“少年大学”、“少年班”,后来经统计,他们在十二三岁的时候是“神童”,到十七八岁的时候是个正常青年,等到三十来岁毕业的时候呢?他成长太快,其他方面跟不上,仅仅智力因素占绝对因素,其他的德育或情商跟不上,使得他最后也变为平民啦。

所以说,一个人要想成功,情商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心理学认为,情商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图片

(1)认知自己的情绪处于什么水平。

(2)要管理自己的情绪。

现在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做得很差,情绪控制不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稍不称心就暴跳如雷,暴跳如雷达不到效果就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是最厉害的,我们的家长谁也不敢尝试。离家出走再达不到效果呢?到这个时候,我们的家长基本就妥协了,“孩子你回来吧,什么我都答应你。”

(3)自我激励。

我们的学生自我激励的意识很差,什么原因?我也琢磨了。这几年提倡“赏识教育”,赏识出这么些孩子,以至于一点儿挫折都受不了。从小在赞扬中长大的,将来受到一点儿挫折,都不能从低谷当中走出来,他自我激励的能力也非常差。

所以说,教育这一代孩子,赏识太多了也不行啊。过去不是还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说法吗?我们不提倡这样,但是赏识过多了也不行。

(4)认知他人情绪。

这是与他人交往的一个前提。但怎么让孩子认知他人的情绪?他自己都弄不明白呢。他在做事的时候,根本不管你的情绪,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我们的孩子需要改善的。

(5)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人、与人合作的能力。

我们的孩子都想领导别人,但与别人合作的能力一直比较差。从哪里能看出来?从打游戏就能看出来。一人一台电脑,各打各的。

过去讲与人合作,做游戏的时候,大家一起来制订规则。但是现在我们的孩子游戏比较少,尤其是集体自创的游戏非常少,所以他们的合作意识非常差,或者合作不了。

这五方面能看出我们的孩子情商比较低,在生活当中表现为:

图片

对人不感激,没有感动,也没什么感悟;

做事不努力,“身子受不得苦,脸受不得热”,尤其在学习上,不想努力学,万一批评他,他还受不了;

对物不爱惜,你看有多少矿泉水喝一半扔了,零食吃到一半撒一地;

对己不克制,这是最明显的,说发脾气就发脾气,说离家出走就出走。

情商比较低,它将严重制约我们孩子今后的发展。用什么来改善?用《弟子规》。

《弟子规》主要是培养恭敬心。对人有恭敬心,对事物有恭敬心,那么以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图片

在这里我想起了一句话,“执虚器,如执盈”,简单理解,就是拿那些空的容器就像满的一样,要非常小心,比如端水,别弄洒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恭敬心,对物的恭敬心。因为每件物品来得不容易啊,它也需要很多人的辛苦劳作才能形成,你“啪嗒”一下把它弄碎了,就是对物不恭敬。

恭敬心用《弟子规》是怎么培养的呢?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这是不是我们孩子现在缺乏的?路上遇见长辈,“叔叔好”、“大爷好”、“大爷吃了吗”,打个招呼基本能看到。

“长无言,退恭立”,这就不容易了。除非性格内向的孩子,打完招呼不吱声了,这是碰巧,愿意说话的孩子,这是绝对办不到的,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完了,等长辈想再说时,他走了。要说先听听长者、老人要说什么,然后再发表你的意见,办不到。

而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逐渐改善这种情况。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穿衣、戴帽,这块儿我也是这几年才意识到。

原来在学校,夏天我上身黑的,裤子黑的,再穿个黑鞋,人家看到,“你不热啊?”穿衣戴帽,那可不光是你个人的事,一要尊重自己,二要树立良好形象示人,这是尊重他人。你穿着黑衣服、黑裤子,看着的那个人都热,他难受啊。

当然,个人有个人的爱好,这个问题还是不大的。最严重的是大庭广众之下赤背。你凉快吗?不凉快。别人舒服吗?不舒服。你不尊重自己,也得尊重别人嘛。

“袜与履,俱紧切”,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凉鞋不当凉鞋穿,当拖鞋穿。这个变化就反映出一个人思想的变化,懒散啊。

可能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通过这种懒散缓释一下压力。但是你的形象因此就受到破坏了,穿着拖鞋,在大庭广众之下出现,那是不尊重他人。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我们要多多赞美别人的好处,这个才是“赏识教育”。当面去表扬一个孩子,他会非常高兴,因为孩子的心毕竟是比较纯正的。

如果你再通过一个别的渠道去表扬他,比如跟A同学谈话的时候,顺带再表扬一下B同学, B同学早晚会知道的,因为他们之间的联系比和老师之间的联系要密切。他知道你在背后表扬他,他能记你一辈子。所以人前需要表扬,人后也需要表扬。

这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也很重要,成年人毕竟被社会污染了这么多年,或者说我们比较世故一点儿,你当面赞美谁的时候,但凡有一点儿智商的人,都不会太把它当回事儿,觉得仅仅是个恭维的话。

但是在人后表扬的时候,人们就很在意:“啊,他对我原来是这个印象。”所以“道人善”,人前要做,人后也要做,尤其人后要做,一来他是真善,另外也表现出说话的这两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我们如果真这样做了,我们与人合作的能力能不提高吗?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不要说别人的不好。比较正常的成年人,一般都不这么做。

平时闲唠,问“你们单位某某怎么样啊”,如果说“还行吧”,我估计这个人就不太好。如果“还行吧”后面能举出一些事例,那这个人可能比较正常。举事例举个没完,那可能真的挺好。问“你们单位某某怎么样”,谁也不会把“罪状”罗列一大堆。

这个现象,或者是我们的道德素质真的提高了,不“扬人恶”了,或者是我们比较世故了,谁也不说真话了。我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记住一句话:“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这个人本来就不太好,你再痛恨他,一点儿遮拦没有,你不自找麻烦吗?麻烦有多大,就看这个人能耐有多大了,大则乱国啊。他实在没啥能耐,找个人收拾你不行吗?

所以我们学习《弟子规》之后,发现人家有恶,我们可以劝告他,以去引导他,但绝对不能把他痛恨起来没完。

《弟子规》也告诉我们,“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发现别人有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要袖手旁观、幸灾乐祸,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方法使他改正。如果你不去批评指正的话,倒是你的不对。朋友有善了要扬,有恶了要去劝,不劝是我们的过错。

有了这些态度,再去跟他人共事,你与其他人的合作能力能不高吗?你的情商能不高吗?

有这么句话,“尊重自己,将获得自我;尊重长者,将获得品格;尊重朋友,将获得友情;尊重兄弟,将获得快乐;尊重领导,将获得机会;尊重同事,将获得合作。” 

“尊重领导,将获得机会”,你尊重领导,在水平都一样的前提下,当然机会给你了。有了自我,有了品格,有了友情,有了快乐,有了机会,还有合作,你想不成功都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