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路骑行日记099:沿着天山流浪到达坂城

 超人的旅途分享 2021-12-06
昨天得到好消息,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文说不让过度防疫,不得随意隔离或劝返乌市人员,看来进入吐鲁番有希望了。

今天一早赶快拔营,离开乌鲁木齐县,直奔乌市最南端的达坂城。就在我们整理行李的时候,林场的工作人员看到我们在他门口露营了两晚,就好奇的过来跟我们聊天。我们很无奈的说,因为乌鲁木齐县奇葩的防疫政策不让住宿,搞得我们只能被迫露营在林场门口。他却似乎司空见惯了,又问我们接下去往哪去?我们说往达坂城骑,接下去到吐鲁番。他给指了一条小路,走小路从托里乡再上大路,这样车少,一路沿着天山骑行风景优美。

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天山脚下,放眼望去,天山顶上是皑皑白雪。我们昨夜的气温起码也有零下十度左右,瓶子里的水都结冰了。正是因为这里的高处不胜寒,在附近有建了不少冰雪小镇,还有滑雪场,成为特色的冰雪产业。但是,这可苦了我们,在山下受冻了两晚。

我们骑行来到位于天山脚下的托里乡,和其他重新改造的乡村不同,它还保留了比较原始的风貌,但是却有一个很现代化的建筑很突兀的立在村子中间,走近一看,原来是个气候研究所。

中午,我们在托里乡十字路口吃了午餐,大盘鸡用的是土鸡,格外鲜嫩,再加上最佳搭档皮带面,一真好个下午就能量满满了。可是,过了不久我就后悔吃得太早了……

过了托里乡,很快的我们便进入了风车阵。从乌市到吐鲁番之间是中国最著名的风区,新疆最大的风力发电站就在这里,这一带曾经多次发生过大风吹翻火车的事故。如果不注意天气预报的话,连人带车被吹到天上也是正常的。

在新疆骑行,最怕的不是爬坡,而是逆风,只要遇上逆风,就是生无可恋的节奏。逆风不仅骑行起来比爬坡累,而且影响方向操控,最严重的是容易导致失温,甚至死亡。

我骑行进入了一望无际的风车阵,一直顶风骑行了差不多二十公里,才又重新并入G312国道。国道两旁的厚厚的防风林把大风减弱了很多,终于可以消停一阵。路旁出现了“吐鲁番葡萄沟140公里”的路牌,吐鲁番已经很近了,但是我能如愿进入吗?

当骑行到地窝堡时,路旁的“辣子鸡”店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延绵几十家店。原来辣子鸡是这里的特色美食啊,只可惜刚刚吃过午饭,只能留着下次再尝。

上了G312国道后,竟然出人意料的还有点侧顺风,后面的四十多公里明显比之前顺利多了。很快的,我们就被风吹到了达坂城。

达坂城位于新疆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南部,距乌鲁木齐市区86公里,312国道在城中穿过。它原来只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城,风沙是这里的常客。据达坂城的老居民介绍,解放前夕,这里只幸存几棵榆树和二十几户无处躲藏的人家。是一曲《达坂城的姑娘》使这里名扬天下,享誉海内外。

《达坂城的姑娘》是王洛宾在兰州整理编曲的第一首维吾尔族民歌。也是现代中国第一首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民歌。《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唱响国内外,成为世界各地人民都喜爱的歌曲。

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

两个眼睛真漂亮

达坂城的姑娘

你要是嫁人

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带着百万钱财

领着你的妹妹

赶着那马车来

进入镇区后,我指着西大寺对刘双说,你看!他淡定的回道,不就是个民宿吗?我说,你再看,那排宣礼塔就直接融合在墙面上,远处还有洋葱头,很明显就是座清真寺,宗教和世俗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我们好不容易漂泊到第三晚,终于可以入住酒店了。老板听说我们要去吐鲁番,给我们浇了一盆冷水:她的亲戚早上从托克逊到达坂城来,因为行程码上有了乌市,回家的时候就不让进了,吐鲁番应该也是一个样。

不管怎么说,明天到检查站碰碰运气再说呗。饭总归是要吃的,因为路上看到的都是辣子鸡,所以晚上就点了,味道果然不错,希望明天能如愿进入吐鲁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