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应急领域的大数据应用

 yanyahoo 2021-12-06
今天应急大家谈分享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应急信息化的建设的主要目标,第二是应急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框架,最后是分享智慧应急解决方案。
图片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波

01

应急信息化的建设的主要目标

应急管理部是2018年3月成立的,其中从5月份开始到2019年年初,都在进行整个应急管理信息化的整体设计,建设目标是较为宏大的,希望能在2020年达到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2022年实现信息化的国际领先水平。2020年应急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一支科技人才队伍,提升整体的技术创新实力,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化工作机制,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实现应急管理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而当时面临的现状和挑战是,应急管理部是由多个行业,9个部委的多个部门组合而成的,当时这些部门整体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数字化方面,缺少数据智能的基因。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基本达成,从底到上建设了一套相对完备的感知网络和通信网络体系,同时建设了以应急部为中心的大数据中心和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基本实现了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的目标。从现在开始到2022年,这一年的时间中,主要目标是实现智能化,例如进行全面的数据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扁平快速精准的应急指挥、快速处置、精准监管、人性服务等,这是应急行业整体对业务的发展方向,要全面形成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为构建现代应急管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而支撑这一业务目标主要是依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手段。

02

应急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框架

应急信息化的整体框架可以归纳为四横四纵。

四横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四横,分别是1、全域覆盖的感知网络:应急管理这个行业主要是针对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两个大领域的事件事故的处理、预警、预防,所以建设一套完整的感知网络,特别是实时数据的传输网络非常重要。

2、建设天地一体的应急通信网络:例如遇到强的自然灾害——地震,传统的应急通信网络就会容易毁坏。举个例子,4G网络手机信号在遇到地震的时候就会失去作用,这时候就需要一些窄带或者卫星通信来进行整体的救灾支持。

3、先进强大的大数据支撑体系:智慧应急就是以数据为中心支撑上面的应用,通过数据来对业务进行一个智能化的改进。

4、智慧协同的业务应用体系:总的说来目标就是建设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支撑中国特色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

四纵主要是一些工作机制的建立:

1、建设统一完备的信息化工作机制;

2、建设严谨全面标准的规范体系:从底下的网络规范到云规范到4G应用等一系列的规范体系;

3、建设安全可靠的运维保障体系;

4、建设创新多元的科技力量的汇集机制:有很多的创新力量一块儿进来,例如科学院所、大学、企业一同完成多元的科技力量的汇聚。这是应急管理建设的四横四纵的整体框架。

图片

我们最终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或者价值呈现,我们是希望各个业务实现协同、智能、高效,我们可以看到治理平台实现的是数据供应的功能,从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监测数据、应急救援队伍、地理空间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方面,完成数据供应、加工;通过数据智能平台中的各个组件,比如智能搜索、知识图谱、全息档案、标签魔方、风险评估模型等组件对上层业务实现精准的决策支撑,包括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四个阶段。在应急行业,有一点非常重要,不管是安全生产的风险预警还是自然灾害比如台风、地震这一系列的监测预警、风险预警做到精准决策、风险评估、日常执法的监督管理,这是事前的。到事发,能够紧急响应、信息分发、指挥调度,这是事发需要支撑的业务场景。事中,需要指挥救援、资源调配。到了事后,主要是灾后评估、调查报告的处理以及怎么去改进,对人员进行查处整治等。这是智慧应急在业务侧的价值呈现。

03

智慧应急的解决方案

数梦工场智慧应急的整体理念是数链为基,数脑为用,构建一体化智能化数据平台。数链是一个面向数据全域共享,解决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数据流通和治理,提供一体化、智能化解决之道的数据服务平台,助力形成全域数据资产体系,助力构建公共数据平台,支撑灵活快捷的业务创新,是城市/行业/产业数据大脑建设的基石。数脑是以数链为基础,面向政务、程视、产业现代化综合治理需求,通过实时、高质量的数据归集、治理和分析,构建数字化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并基于数字驾驶舱,驱动全场景业务应用智能化、智慧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推动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支撑业务运行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科学决策,推进政务、城市、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链DSC通过提供数据查询、数据汇聚、数据推送、比对订阅等数据服务的能力,支撑全域应急业务,如监督管理、决策支持、监测预警、指挥救援、政务管理等。

图片

当前应急指挥工作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前期对应急资源、应急队伍、重大危险源、防护目标可能不是很清晰,监测无法在线及时,发生事件后无法快速综合协调和高效处置,事后的恢复和重建也是难点。

通过数链DSC提供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服务能力,实现行业资源一盘棋,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标准在线,保障数据供应质量,面向使用场景,开箱即用;具备实时采集、处理、分发数据的能力;云化数据交换,性能无极限,可以免去前置机和中心库,节省资源。

数链DSC产品遵循欧洲研究数据联盟(RDA)提议的数据开放共享FAIR原则:Findable(可发现)、Accessible(可访问)、Interoperable(可互操作)和Reusable(可重用)。这个原则的目标就是让数据的流动和服务更加便利、安全。

纵向链解决跨层级、跨地域的数据实时数据汇聚,为应急管理部收集地方物联感知数据提供了强力支撑,目前已累计收集各地方上报的物联感知数据60亿条,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清洗、处理、计算,形成多项成果数据,为危险化学品风险监测预警,尾矿库风险监测预警,危化品企业停复工分析等提供了数据支撑。横向协同跨部门的智能指挥体系使地方应急管理部门通过数链DSC的数据协同功能实现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消防等部门的应急指挥联动,大大提升了应急指挥的效率。数链DSC通过横向和纵向级联大大降低了应急管理部部本级和各地方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难度,实现了目录共享、标准共享、服务共享。

数链DSC提供了丰富的面向场景的丰富能力。传统的共享交换是面向过程的,前置机和交换配置等都是面向数据配置和实施人员的,和业务使用场景脱节。数链DSC针对应用对数据的不同使用场景,提供了数据汇聚服务、数据推送服务,敏捷查询服务,比对订阅服务等一系列的服务清单,应用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服务方式。

数链DSC提供了实时高效的数据分发能力,能够支持跨多节点的数据传输秒级延迟,每天支持TB级数据传输能力。对于需要实时数据传输的场景,例如危化品感知数据的实时汇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的实时通知,应急指挥指令的快速下达等场景都可以通过数链DSC的实时传输通道高效准确触达。

我们以应急指挥的辅助决策场景为例。需要一张图展示的当前应急救援的实时进展情况,包括受灾范围,受灾人数,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分布情况等,实时显示物资运输和分布的动态进展,跟踪风险隐患点处置等。实时动态的监控救援现场情况,提出救援路线和跨区域的救援力量的调度建议等。

作者介绍

王波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主持大数据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工作。

2018年开始担任应急、减灾、生态、消防等行业解决方案的设计和拓展工作。授权发明专利10余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