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故事」李永安血战铁营洼

 茂林之家 2021-12-06

文|张居明

「抗战故事」李永安血战铁营洼

抗日战争时期,在位于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县(今乐陵市)东南10余公里处,一个叫铁营洼的地方,曾发生过一场异常惨烈的战斗。我八路军和县委县大队300余名机关干部战士,被几十余倍的敌人包围,除十几人突出重围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这其中就有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李永安。

李永安,1912年出生,字国瑞,宁津县杜集乡李麻村人。1931年,在宁津师范读书时,因思想进步,积极进行爱国宣传活动,被地下党组织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因此,也于1933年被学校开除,回到家乡后继续开展党的工作。1935年,任宁津东区区委副书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家国存亡的生死关头,他毅然参加了张策平等人组织的武装起义,后在改编为抗日救国军的刘子芳中队任指导员。

1938年春,李永安任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22路政治部主任,在宁津县、南皮县境内开展抗日游击活动,曾在王尖庄击溃反动地方民团武装,缴获一批枪支弹药。1942年,李永安任阳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同年调入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担任副司令员,率部开展游击斗争,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943年初,日军纠集济南、天津、惠民、沧州、德州等地的日伪军两万余人并配备骑兵、装甲部队对冀鲁边三军分区根据地铁营洼进行“大扫荡”。

2月3日,李永安与科长罗柏森带领一个手枪班到铁营洼视察工作,与“扫荡”的敌人不期而遇。大敌当前,他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当即组织军民分散转移,并鸣枪把敌人吸引到自己附近。他亲率手枪班在混战中杀开一条血路,退守到铁营村西的一片荒地里,又被日军骑兵追踪包围在白家北边的古窑附近。他们子弹打光了,就从敌人尸体上寻找子弹再战,刺刀捅弯了就用牙咬断敌人的耳朵和喉管,还有的战士抱着敌人拉响了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战斗从拂晓一直激战到中午,为军民突围脱险赢得了时间。最后,终因寡不敌众,李永安被敌人团团围住,面对像黄蜂一样密密麻麻的敌人,他怒目而视,大义凛然,誓死不做俘虏,毅然把最后一颗子弹射进自己的头颅,壮烈殉国,时年31岁。

1952年,李永安遗骸被迁葬于石家庄华北革命烈士陵园。在1994年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李永安名列其中。

作者简介:张居明,男,山东省宁津县人。德州市作协会员,痴爱文学,发表作品数百万字,多次在全国征文中获奖。

壹点号 玉河微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