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9. 多维竞争力

 火日立加煤 2021-12-06

嫉妒多数情况下不是一种好的心态。过于激烈的竞争对人的发展方向也有严重的干扰。但是说归说,有没有什么具体可行的措施或者心法,可以避免嫉妒,降低竞争,提高自尊?

我在高中毕业后一直有意识的在养成这种心法。只不过当我看到李笑来老师“多维竞争力”这个概念的时候,这种心法才拥有了姓名。当事情拥有了姓名,它也就拥有了灵魂。

多维竞争力这一概念是我大学收获的最有价值的心法之一。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多维带来诡异竞争力

单维度的竞争是红海竞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最典型的单维竞争就是高考。所有的同龄考生只能在极为单一的一个考试成绩上比较。人数足够多,竞争维度足够单一,注定导致胜出的人只有极少数人。大多数人体会到的不是成绩,而是挫败。

单维竞争还有一种惯性。习惯了单维度竞争,人们就容易变得乐于从众。上了大学之后仍然倾向于和别人在单维度上竞争。和别人考一样的证,学最热门的专业,别人考研我也考研。走向社会比挣了多少钱,买了几套房,买的什么车等等。

总爱跟人比较就是一种单维竞争的心态。在这种心态指引下,生活中事事不顺心,每个人都值得嫉妒。

 

多维度竞争是蓝海竞争自造跑道。按照李笑来老师的说法,培养多维竞争力是一个人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

每一个人都是参差多态的,根据自己形成的多维竞争力自然会千差万别。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应该向内求,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发展自己的多维竞争力之后,我们就会形成一种诡异的竞争力。

《睡眠革命》的作者尼克·利特尔黑尔斯研究睡眠,同时研究运动,因此成为了曼联和NBA球队的运动睡眠教练

之前提过的斯科特·亚当斯,由于深谙办公室政治同时爱画漫画,创作出的呆伯特系列办公室漫画风靡39个国家;23.关于我为什么开公众号和其他

有多少银牌得主苦练多年而难以突破。就算是奥运金牌得主,又有几个人能被铭记呢?这是单维度的局限。反观郎平和李宁,他们都在原有的已经做到足够好的维度上又开发了新的维度,这才让他们获得了新的成功。

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的竞争力组合几乎不可能重合。当我们形成了自己独特清晰的竞争力组合时,我们就新建了一条跑道,这条跑道上既通畅又宽阔——这世上有几个运动睡眠教练,有几个人专职画办公室政治漫画,有几个奥运金牌得主有自己的品牌,有几个又能唱又能演又能做饭的谢霆锋?

每一项都打不了100分没关系,就算每一项只有20分,但是由于维度多,每次跨界带来的增长都是几何级数的而不是线性的。

只专注单维度的人可以得到一百分,专注多维度的人可以得到1000000立方米。

 

每一件事情上培养多维竞争力

做同一件事情时也可以有有意识的培养多维竞争力。

李笑来老师的例子是:同样是看专栏,有的人从来不为知识付费,有的人买了但是不看,有的人只听音频,有的人一字不落的阅读。到此为止,我们几乎可以断定,一字不落阅读的人已经超过了90%的人。再进一步就是看完以后做笔记,每篇留言,甚至总结写成自己的文章。这样几乎可以超过95%的人;

同样是背单词,有人盯着背,有人边看别写边读,有人编口诀,有人记英文歌词,有人觉得单词书编的太差自己着手做背单词软件,最终可以靠这个软件吃饭;

同样是准备考研英语,把往年卷子都做一遍,和把往年卷子做上十遍的人比,单维度的分数就比较低。但是就算把卷子的题都做会了,都打了一百分,也只是单维度上的竞争力。有的人不光是做题,更把所有的阅读文章逐字逐句翻译;

准备托福考试的时候,有的人把所有的托福题库文章都写了一遍。只是随便做点题的人,最好最好的结果,不过就是考试分数高一点罢了。把所有托福题库文章都写过一遍的人,在托福写作这一项上,可以超过全世界百分之99.9%的人,这个维度扩展的价值就是,不仅能通过考试,而且可以轻轻松松获得一份新东方托福写作教师的职位,并且吊打全国的托福写作老师。

 

李笑来老师当年的单词书我考托福竟然也用过

同样做一件事,大家的竞争维度却不一样。然而大多数时候还是自己主动放弃了扩展维度的机会。

扩展维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相反大部分时候只需要非常简单的动作。

看闲书的时候拿起铅笔写下心得笔记;面试的时候除了简历再带几份面试没有要求的推荐信,甚至是装一个精致的袋子;发邮件的时候花一点小心思在邮件里做一个边框;上课的时候主动坐在前排(经常看到文济这么小的教室里面上课前三排一个人没有,那些天天嚷着想要高分的人,为什么不赶紧去坐在第一排呢?这一个动作带来的分数增长不知道比考试做对多少道题还要管用),几百号人没人回答一个弱智问题的时候举个手回答一下等等。

非常简单的改变就可以让我们在一件事情上超过90%以上的人,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有时甚至让我们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先深打井,再广挖坑

培养多维竞争力的正确顺序是:先单维度突破,深打井,再多维度发展,广挖坑。

人的知识结构有一种很出名的T字形结构。

“一竖”代表术业有专攻,在自己专业领域深耕;“一横”代表自己知识的广度。培养多维竞争力,首先要把这一竖画得足够长,其次才是把一横画得足够长,甚至再多画几个短竖线。竖线就是这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横线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根基。

李笑来老师自己拿自己举例:当年在新东方,词汇量、口语、学历都只有20分,但是他清楚自己在“有效传递知识”这个维度上可以打95分;

林书豪先是NBA球员,然后才是会弹钢琴,会拉小提琴的哈佛经济系学生;

类似的,企业也是先打自己的主营业务。手机公司首先是做手机,然后才是卖周边,得到首先是卖知识服务,其次才是优质商品的销售;微信首先有了自己的社交软件,然后才是搭建在其上的各种其他功能。

我们其实从来不缺兴趣。如果让我自我批评,我的横线自认为画的还算长,但是竖线就不够深。大多数兴趣都是浅尝辄止,骗一骗外行还可以。李笑来老师在课程里提问:“你在哪一方面能在人群中打到80分?”我觉得几乎没有。

所以说,第一部分说的几个20分的组合其实很难奏效。会一点点英语,会一点点乐器,会一点点编程,会一点点篮球。这些会一点点再多也不会形成一个足以让自己找到合适生态位的核心竞争力。

几十个20分配合起来都不能让一个人脱颖而出,只有一个核心竞争力辅以其他多维竞争力的打法才足够有成效。

去除嫉妒,摆平心态,提升自尊

多维竞争力可以有效的让人减少嫉妒,提升自尊,让人更能看得出别人的好

刚刚举了高考的例子。在人数足够多,竞争维度足够单一的环境中,人的心态最容易被异化。

考试基本天天有,每天看着你分高了我分低了,很难不产生嫉妒之心,甚至勾心斗角,结下梁子。

坦白讲,我在高中时候就深受单维度竞争之害,不爱竞争的性格加上完全竞争的环境,导致脾气暴躁,心态波动。

上了大学,我开始慢慢明白多维竞争的道理。我开始懂得向内求,毫不顾忌的发展个人兴趣的道理,努力提升在每一个领域的分数。

再相像的两个人兴趣点和天赋也很难一样,因此竞争力也很难一样。这样,如果每个人都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天赋,世界上参差多态,也就有了幸福,有了互相赞美互相欣赏。

有人考证考得好,有人工作找的好,但是另一个玩赛车的人并不见得会对那些会计金融证书刮目相看。你很好,我也不错。

 

写在后面:

社会不应该鼓动所有人都一头扎向红海。就像我之前一篇文章中讲的,不可能所有人都适合考试,所有人都适合考证,考研。57. 打游戏和考证 人的兴趣虽说不是均匀分布,但至少不会形成显著的扎堆态势。这种扎堆只能解释为从众,从众的背后可能是社会的引导或是属于这个时代特有的心态。

但是我们要明白这一点,跳出红海,自建跑道,在培养多维竞争力的过程中提升自尊。这是我大学又一大收获,我想也是面对未来选择非常有用的做事态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欢迎留言写下你的想法。你们的反馈是我学习的来源,尝试输出也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参考:

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