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5. 六度分隔的小世界

 火日立加煤 2021-12-06

柯南剧场版的月光,改编的如此之好~

1.六度分隔理论最早由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提出。Stanley Milgram以具有争议的“服从权威”实验出名(受试者听从权威对他人进行电击)。1967年,Milgram又进行了著名的小世界实验。他随机选取奥马哈,内布拉斯加等地的志愿者送信给波士顿的一名股票经纪人。最终296封信只有64封成功到达目的地。平均路径在56之间。

2.2003年,另一位著名社会学家邓肯·瓦茨Dunkan Watts)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他招募了60名志愿者去发送邮件给18个在10个不同国家的随机收件人。这个实验再次确认了六度分隔理论。

3.随后,FacebookTwitter都进行了类似的实验,最终得到的平均路径在34之间,说明世界人们的平均距离正在变小。我认为这组实验的神奇之处是,他们罕见的测试了连接我们每个人但又看不见的社交网络,加深了人们对于人类社会的规律的认识。

4.六度分隔理论重点不是揭示了6这个数字,而是揭示了社交网络的一个特性:分散性+聚合性既分散又聚合,才是小世界现象(small world phenomenon)的根本原因。

5.分散性:如果社会网络足够分散,那么信息就会以指数速度传播。比如微博热搜是由于网友这种弱联系之间的转发和关注使得一个新闻迅速引爆中文世界。又比如一首新歌上榜,通过下载量和收听量形成信息瀑布,一开始的好运气可能影响一首歌曲的最终排位。

聚合性:我们大多数时候其实生活在强联系圈子里。朋友圈只会被几个朋友看到,自己的爱豆也仅仅是圈子内讨论,传播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传播。


6.在《六度分隔》这本书中,Watts做了一个比喻。他将人与人之间联系完全分散的社会称作索拉里社会Solaria Communities),(这个比喻取自阿西莫夫的一部小说)将紧密联系的社会称作洞穴社会。这两种社会是两种极端情况。

7.同时,Watts和他的合作者Strogatz还在一篇发表在Nature的杂志上,用数学模型描述了这种比喻。他们用p代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随机连接的概率。在现实世界中,p代表我们在社交网络中拥有共同好友的概率

p=0时,描述的是索拉里社会,人们之间的联系完全规则(regular)对应生活中的弱联系;当p=1时,描述的是洞穴社会,人们之间的联系完全随机(Random),对应生活中的强联系。经过实验,Watts得出人类社交网络的p值在01之间并发现p更接近0也就是更加分散。

8.六度分隔理论有两种应用途径。一种是阻断传播,一种是加快传播

阻断传播的核心是切断随机联系,也就是切断弱联系强联系由于会形成一个闭环,并不会造成广泛传播。例如疾病传播,如果疾病只在强联系之间传播,那么顶多一家人一起感冒。但是候鸟或者一个旅行者把疾病带到了另一个大陆,那么疫情就难以控制。所以在疫情爆发的时候,重要的减少出门,政府阻止游客去疫情国家旅游,机场加强体温监测。

9.加快传播是阻止传播的反问题。加快传播的核心是建立弱联系。例如我的微信公众号,只在朋友圈转发,看到的人只会是亲朋好友,信息被阻断在强联系里面。要想提高关注度,还需要院长,老师,或者其他弱联系人群的转发,才会形成一两篇爆款文章。例如微信,以前的公众号文章只能点赞,后来成为在看,并且推送好友在看的文章,虽说还是强联系,但是直接将信息的传播等级提高了一个高度。例如拼多多,要想拼单,用户需要在各个群里面进行转发,由于群里有很多弱联系,所以很容易形成一个商品的引爆。

10.几周的阅读下来,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一句话。刘润老师在采访社会网络学家和社会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A. Christakis)时,克里斯塔基斯说:网络社会学就像当年的天文学一样,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已经积累了足够丰富的行星运行数据,就差开普勒来总结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了。 


更多清单体回顾 (有效降低阅读负担)

读书笔记|少即是多

读书笔记|选择

读书笔记| 高能量姿势

87. B2B B2C C2B C2C傻傻分不清楚

旧闻|P2P是什么?

新闻|政府为何关门

新闻|缩表和印钞?

新闻|啥是全面降准?

另外,推荐一本最近听的书《第三道门》,讲了一个普通的大一新生如何动用人脉一口气采访到比尔盖茨,巴菲特,扎克伯格,斯皮尔伯格等一众牛人的故事。

参考:

Milgram, S., 1967. The small world problem. Psychology today, 2(1), pp.60-67.

Watts, D.J. and Strogatz, S.H.,1998. 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networks. nature, 393(6684), p.440.

Watts, D.J., 2004. Six degrees: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 WW Norton & Company.

Watts, D.J., 2011. Everything is obvious:* Once you know the answer. Crown Business.

得到每天听本书《六度分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