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历:汪育真,老三届。曾被评为全县科学技术先进分子代表受到嘉奖。是一位业余徽学研究者,整编了《徽州名居和义堂》,主编志书《采白故里西溪村文化志》,编著《歙县西乡方言》。2013年被歙县人民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一年当中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分别各有六个节气。这二十四个节气的具体时间是按照阳历来推算的,周而复始,年年大体上相同,有些仅仅走动天把而已。民间农事上还有一些特殊的节气,例如:社日、入梅、伏等节气。它们没能像二十四个节气那样被人们关注而载入历书,但却是农民们的朋友,如大家都能熟知其推算的方法,那农民们就方便多了。 “社”分“春社”和“秋社”,在日常生活当中春社要被人们注重些。习俗上每年清明祭祀,新坟要赶在春社前,有“新坟不过社”的说法;而老坟除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外,无论哪天都行。每年春社的具体时日是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指“干支纪日”中的“天干”),这天是古代农民向土地爷祈求一年丰收的祭祀日,现今已不再时兴!秋社是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则是古代农民报谢秋收的祭祀日。 “入梅”亦作“入霉”,指每年梅雨季节开始的那一天;“出梅”亦作“出霉”,指每年梅雨季节结束的那一天。这段时间便称之为“梅季”或“五月黄梅天”。这期间阴雨连绵,空气非常潮湿,室内东西也极易发霉。由于每年的天气形势变化异常,所以每年“梅季”的具体时日都有所不同。按规定入梅是在“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出梅是在“小暑”后的第一个“未”日,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样的规定与每年实际的梅雨期往往有所差别,所以民间又有“梅里十天伏,伏里十天伏”的说法。 出了“梅”就入“伏”,“伏天”有“初伏”、“中伏”和“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令。同样也是用“干支纪日”法来确定的。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三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十天,“初伏”到“中伏”的时间是十天,“中伏”到“末伏”的时间因秋后有一伏,所以有些年是十天,有些年则是二十天,这要看每年“初伏”的日期是早还是迟。 2021年“春社”日是3月21日,“秋社”是9月21日,“入梅”是6月7日,“出梅”是7月10日,“初伏”是7月11日,“中伏”是7月21日,“末伏”是8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