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乡情丨我所知道的辽西某地丧葬习俗

 友声访古 2021-12-08

人这一辈子,会经历好多事,但是,有两件事却是最重要的,一个是生,一个是死。

人们对于死,是有颇多忌讳的,往往避而不谈,究其原因呢,无非是源于对死后未知的恐惧,以及由恐惧而衍生出的敬畏。

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人们对死亡不断的渲染,不断的描绘死后的情形,当然了,这一切的标准都是以现世的生活作为参照。也就是死后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是一样的,或者说,死后的世界是活人世界的倒影。

所以,视死如生的观念,不断深化,让我们的潜意识去接受,去认同,那就是真实存在的。那是另一个世界,充满鬼怪传说的世界。

而这一切,就是从人的死亡开始的,或者说,在死亡之前,就已经拉开了帷幕。

下面记录的就是辽西某地的丧葬习俗,我不认为这是封建迷信,只不过是人们对死者的敬重,以及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死亡,有时是一瞬间的,如各种意外,有时,又是缓慢的,如因病卧床,三个月,五个月,或者三年,五年。像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熬心血了,直至油尽灯枯为止。

最后,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衰退,各种症状不断出现,比如,昏迷,胡言乱语,大小便失禁等,这种情况当地人称之为“添景儿”,到了此时,也就到了准备后事的时候了。之后,每天夜里,都要安排专人值守,查看情况。

人一旦到了弥留之际,好多都是陷入意识不清的状态,直至去世,但是,有的却是非常清醒,虽知大限将至,却顺利的交代后事遗言,这应该就是人们说的“回光返照”了,乍一听,感觉很神奇,但事实就是如此。

以前,我有一个二爷,就是这样的。人已经不行了,兄弟亲朋都守在旁边,当时老爷子意识是清醒的,对五爷说:“老五啊,二哥要先走一步了”。之后对大家说,把灯闭了,点着灯,走不了。众人就把灯关了,过了一会儿,再开灯的时候,就见老爷子,头一歪,人就不行了。

在这里要说一下,当人快咽气的时候,要把窗户打开,人们认为,一个人去世,是有“人”来接的,开了窗以便他们和死者的灵魂出入。再有就是希望,殃,能落在外面。

所谓“殃”,就是人活着的时候,呼出的最后一口气。传言,这口气非常厉害,如果落在人身上,轻则头昏脑热,重则大病一场,如果落在植物身上,那么这株植物必定枯死。所以,在死者将要咽气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会尽量脱离呼吸的范围。有一个词叫“病病殃殃”,就是形容人体弱多病的。

以前,有一个老人去世,说殃落在了窗外的一株桃树上,结果第二年,桃树就枯死了。大家可能认为这是巧合,但是,这个巧合就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当人快要去世的时候,子女亲朋都会守在周围,站在死者的角度看,生前对他照料有加以及陪伴他走完生命最后旅程的人,称之为“得济”。即死者“得了某某人的济”。古语云“百善孝为先”。如果不能尊敬父母老人,别人会作何评价,自己又于心何安呢?

话题沉重,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