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状腺腺瘤

 文炳春秋 2021-12-08
绞兔亦三窟,甲状腺腺瘤难治愈的原因不在于患者的放纵,三天,8味药,这个方剂打破了行业的常规。
 
甲状腺腺瘤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大家称为“大脖子病,”属中医“气瘿”范畴,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常见内分泌疾病。
 
病因多是因为肝郁脾虚,肝郁化火,脾虚聚湿生痰,痰气交结,蕴结于颈项,或凝结于眼部。肝火盛则耗气伤阴,或下及肾阴,或横逆犯胃,所以会出现各种症状。
 
你见过在医院去看病开药,回来吃完一点效果都没有的病症吗?有,甲状腺腺瘤,有时候治疗完全0效果!这不是夸张,我在医院见过很多这样的情况,但这是个小病症,也没人太过关注,没效果也不可能找你麻烦。
 
为什么这个病这么难治?官方的回答是,病因复杂,并没有准确针对其治疗的药物,所以根治只能采用手术切除,但是容易复发,我问过几个西医朋友,他们说是因为很多患者不遵循医嘱,服用海鲜,不忌口。
 
我说千万别这么对患者说,一个医生治病,如果几十年都治不好,难道得让患者忌一辈子口?
 
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我有时候觉得西医就是这样的,很多病症只能“大炮打蚊子”,纯赌运气,当然了,中医有时候可能连这个“大炮”都没有。
 
看到这里,有人要问了,西医难治的东西,中医就行了吗?你别说,还真有!
 
之前门诊有位患者甲状腺(颈项)肿大,还有轻微的目突,同时还有多食、消瘦、怕热、心悸、急躁易怒等症状。
 
之前在医院诊治,医生建议切除,当时做了切除手术,但是术后仅半年就有再次复发,再去诊治,依旧建议手术,不愿再次手术,所以找到中医来诊治。
 
治法以舒肝滋肾,软坚散结。拟下药方,柴胡、白芍、生龙骨、生牡蛎、玉竹、茯苓、甘草、桑葚。
 
患者服药一天后,肿节开始变软,变小,目突恢复正常;第二日,缩小明显,看上去已不再明显,多食、急躁易怒等症状也有所减轻;共服三日,肿瘤消失不见,诸症皆去。
 
这个方子就是从《伤寒论》中化裁而成,对于甲状腺腺瘤,它不说百治百灵,至少是甚少失手,所以,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方子,虽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它依旧可以治疗很多的患者,所以我们为什么不多多支持中医呢?
 
我们在临床上可以本方为基本方,酌情加减:
 
如气虚明显者,加党参、黄芪;
 
项肿较大者,加鳖甲、浙贝母,夏枯草,或昆布、海藻、半夏、桔叶、去甘草;
 
失眠者,加酸枣仁;
 
内热偏甚,加黄芩、元参、栀子;
 
汗多,加浮小麦、柏子仁;
 
震颤,加当归、木瓜;
 
面肿,加通花根、臭草根。
 
新病宜用汤剂,久病宜用丸剂。病轻者药量宜少,病重者药量宜大,总之,根据具体病情,方药亦随之应变。
 
一张简单的方子,仅8味药,但是通过各种加减,却可以有如此多种变化,而且可以治疗这么多种不同的症状,这难道不就是我们中医的神奇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