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佑子‖五寨气候印象

 砚城文苑 2021-12-08

▲五寨梯田(摄影 潘晓华

我居住在五寨四十多年了,于家乡气候有着不解的情缘。不惑之后印象渐渐明晰,主要体现于视觉、感觉。风疾,干燥,寒冷乃主体印象。有诗云:

五一国庆分水岭,

五一未到无暖日。

国庆以后天始寒,

一年两段囊四季。

儿时以为,文学作品里的春暖,夏热,秋凉,冬寒"近似代表了家乡四季的特点。而实际有差异。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发芽,乍暖还寒际,冬衣未褪,春阳煦暖时,伙同数人扛锹上山,于山崖边掏甘草。几经劳累,汗流浃背,遂褪去棉袄,赤膀上阵,不觉寒冷。近午时分,捆扎甘草,荷锹而归。午间阳婆,火辣难奈,晒得人晕晕欲睡。加之劳累疲倦,小腿似灌了铅一般沉。

至家,特想倒地一卧不起。春之早晚,寒气逼人,穿冬衣,不觉热,午间略有不爽。往者种籽入土前,黄风肆虐,天晕地暗,不见天日,可见度仅数百米。至捉苗时风方歇。如今四季可见蓝天白云,沙尘肆虐收敛许多。

五一过后,天气渐暖,方换单衣。早晚犹凉,需秋衣御之。至盛夏,气候宜人,凉鞋短袖登场。大小暑,酷热难耐,太阳一露头,地上仿佛有火。午间两点半,气温至最高,近30℃。农人皆歇晌,三点起,装水,荷锄至当街小歇,方至地。挥锄汗即流,汗流口便渴。锄地时脱鞋子,如踩毛毯,不凉不热,甚爽。暮归气温尚好。

昔日秋天开学季,黄土数寸堆于院内,脱鞋,伸土中,烫脚。课间,众人坐于土上,抓石子,如坐炕头,暖暖的,好不舒坦。而今那种暖暖的记忆不再。秋天阴多晴少,常常秋雨连绵。

中国的四季冷暖、节气都是给庄稼人设定的。地一了,就再没有好日子。阴晴变幻,雨雪无常。

往年,农历十月一过,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室外温度经常零下30摄氏度以下。下雪后,人工"滑擦擦"一旦制成,可玩数日,而今想都不敢想。地上会出现深深的裂缝。行走在户外,北风呼呼作响,刺骨,寒气逼人。说话间,直冒白气。

而今,冬天变得温和许多。整个冬天,超过零下20度的天气历历可数。甚至,天上为雪,落地变雨。

气物两候有变化:

 往 昔

黄纱帐中苦中行,

大暑小暑灌犵狑。

天高云淡抢收成,

万籁俱寂度严冬。

 如 今

黄风不再春天刮,

大暑小暑雨不怎。

秋水连绵无绝期,

隆冬时节雪雨加。

END           

【作者简介】 佑子,原名管佑,网名一杯清秋,祖籍山西省五寨县管家湾。因生活教书,因梦想写作。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星河》《清涟碧波》《荷叶飘香》《西部散文选刊》及《中国作家网》《散文精选大全》《文史艺苑》《砚城文苑》等多家网络文学平台。独立编著《管家湾村志》《动能晨语》。 



彭海燕‖那山,那情

2021-10-22

周月‖红枣情

2021-10-21

徐茂‖【南山之歌】绿色的创伤

2021-10-20

《 砚城文苑 》第280期  

编辑|徐茂 微信XU1569866718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