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巴特尔 风,从远古吹来·脑木更山考察记

 caoyuanhuyang 2021-12-08

启程文学

公众平台以文结缘,以文会友。以原创文学作品为主,不定期发表具有史料价值的文章。注重作品质量,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讴歌真善美,以发表小说,故事,散文,随笔,诗歌,评论为主的文学作品。小说可连载。

本平台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谢巴特尔    风,从远古吹来·脑木更山考察记

图片

图片

图片

风,从远古吹来

·脑木更山考察记

文/谢巴特尔


从远古吹来

一双

看不见的翅膀

宛若

穿过黑夜的精灵

焉知

东西南北

轻掠红尘

瞬间

越过寂静的

“萨满祭台”

从远古吹来

捎来

祖先的讯息

层层叠叠的年轮

长夜

把所有的

梦境覆盖

从远古吹来

每一行脚印

都铭记在

戈壁原野

那个

五十年前

踏青的少年

把末秋

当作早春

追寻

曾经心动的节拍

从远古吹来

假如

乘着长风的翅膀

向着远方飞翔

远方

等你的归来

……

      为了赶行程,小弟弟敖特更呼的车开得很快,二弟弟谢青海提议让大哥看看大红山,看看脑木更乌拉和附近的古代遗迹。于是我们临时改变原来的行程,开始向脑木更山进发。“脑木更”是历史上的蒙古语原名,后来移民来的汉族老乡给脑木更乌拉起了一个汉语新名<大红山>。

图片

图片

图片

    车上一路放一首蒙古歌曲《Khongor Ur Mini》(我亲爱的孩子)。

这是一曲咏叹悲歌,重现三百多年前蒙古人失去故土的情景,借古喻今,呼吁保护环境,珍惜草原!

歌词大意:

“我亲爱的孩子哟,

你们去了哪里?

六部八旗的亲戚哟,

你们都去了哪里?

草原上的骟马哟,

你的伙伴去了哪里?

......

一路颠簸,车终于拐上了一条新修通的柏油公路。

    二弟谢青海介绍,顺着这条公路一直向东便是“苏尼特右旗”的“赛汗塔拉镇”了。这时,借着夕阳斜照,一座沙堡式的金红色的台地,从眼前的茫茫戈壁滩上巍巍升起,一改一路上平坦、贫瘠的戈壁景观。

在灰褐色的戈壁沙海中,陡然升腾起了烧焦的火红色砂岩,此景此情,顿时令我心头一震!

二弟谢青海介绍,这就是四子王旗著名的丹霞地貌带“脑木更乌拉”

~~~大红山!

首先在地平线上出现的是一个陡峭的独立孤山,山顶上是一个萨满[博]祭天敖包。

二弟弟介绍,这个孤山就是著名的<脑木更敖包>山。

      脑木更敖包山的具体位置在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乌兰席勒嘎查与苏尼特右旗交界处美丽的丹霞地貌红色大山脑木更乌拉山东南侧的独立山体上。

坐标为:东经111.66412°,北

纬43.02738°

海拔为:1084米。

    脑木更敖包原本是古代萨满[博]祭祀天坛。17世纪后藏传佛教传入四子王旗,脑木更敖包慢慢改由佛教与萨满[博]共同祭祀。

     脑木更敖包的独立山体直径约100米,高度约50米,山顶主敖包为两级式石砌敖包,“脑木更宝格达席里敖包”1966年突然中断祭祀。

    1984年,在当地长者卫拉特杜尔伯特裔蒙古人罗布桑金巴老人的组织下恢复了中断近二十年的蒙古族传统敖包祭祀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脑木更敖包每年农历五月初三为佛教祭祀日期,五月初五为萨满[博]祭祀日期。正月初四也有牧民零散上敖包祈福,脑木更敖包为全羊荤祭敖包。

     据笔者掌握的史料,四子王旗大红山的这个独立孤山<脑木更敖包山>在古代另有一个名称:<翟森·陶勒盖>。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今天汉文资料里,却没有找到这个蒙古古山名。

脑木更敖包是一个有2300年文化史的萨满祭天敖包。

翟森·陶勒盖,据说是古代匈奴名称,意思是:“离开母亲的独立山头”。相似地名在蒙古人生活的草原上还有多处。

    2013年,作者在俄罗斯赤塔州的一个傍山的独立山头,据当地生活的老人讲,独立山头过去有一个古代契丹人的山名,居然也叫<翟森·陶勒盖>(汉拼)。

      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南山叫<宝格达山>(成吉思汗祭天的遗址就在宝格达山南山湾里,遗迹保存完好)。这里也有一个叫<翟森·陶勒盖>的古山名。

     这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遗址,翟森·陶勒盖,蒙古今名叫<翟森·乌拉>,山上还有萨满祭祀活动遗迹,而且祭祀并没有停止过,只是祭祀活动地址挪到了几百米外的山脚下了,因为山头建了一个<二战纪念碑>,原来的萨满祭天敖包,被迫挪了一下位置。

       难怪西苏旗的叫苏依拉的亲戚,看到<脑木更敖包山>的照片,随口叫出了<翟拉森·陶勒盖>的这个名字。

    这说明,脑木更乌拉这个独立山头的“翟森·陶勒盖”的古名早已存在,只是清代史料地图上没有标注罢了!

       1928年,美国人“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1884年1月26日-1960年3月11日),以科考探险之名,取得中国政府认可,并派兵护送来到四子王旗脑木更山等地,从而得到了许多重大发现,并首次发现了“脑木更恐龙蛋化石”。

      他们在戈壁滩上发现一处2.25亿年前的硅化木化石,美国人拿回去其中深度玉化的几块树干化石,经科学分析,玉化树干年轮清晰可辩,从而证明2.25亿年前地球上一天只有约22小时,一年398天左右。

有趣吧?

     脑木更山总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是一处珍贵的丹霞地貌带,蕴藏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

     脑木更山,有五层古近纪标准剖面,自上而下分别是:

1,呼尔井组;

2,乌兰戈楚组;

3,伊尔丁曼哈组;

4,阿山头组;

5脑木根组。

总厚度约为292米,是亚洲出露最为完整的古近纪标准剖面。 

哈哈!朋友们,这绝对是亚洲之最!

/2021.10.2

图片

作者授权发表

编辑嘉怡

图片

谢巴特尔,曾用名谢青山,四子王旗人,在蒙古国两所大学兼职带学生,现任四子王旗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图片

稿件请发微信,并附作者简介和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