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天顺青花人物故事纹罐

 永宝斋 2021-12-09

     如不是看过翟建民先生团队的展示,我对我的明天顺青花人物故事纹罐还不是那么有信心。现在我只好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

明·天顺青花人物故事纹罐   永宝斋藏

     今天拿出此空白期的青花罐,一是有了新的资料,二是今天是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故宫博物院藏明正统青花携琴访友图罐   永宝斋藏  (图片来源于不远山房)

      故宫所藏的明正统青花携琴访友图罐和我的青花罐器型一致,从图片上看分段接胎工艺都处理的比较好。装饰纹饰皆是四层,肩部都画有天马,相对来说我的天马要稚拙些,这也正是有些古代画师的绘画特点。

明天顺青花携琴访友图罐  国家博物馆藏      (图片来源于不远山房)

     国家博物馆藏明天顺青花携琴访友图罐和我的青花罐在青花料的晕染程度上比较相似,画面让人感觉有点模糊不清。这些应该是烧造工艺所制,又或许是年代久远分子运动的结果。

明空白期民窑青花仕女图罐   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藏的明青花仕女图罐虽是民窑品,可以看出整体的风格是差不多的,青花料稍稍有点偏黑,但人物纹饰、流云及山石草虫等都应具有同时期的特征。我觉得最大的不同是我的青花罐写有“大明天顺年制”六字款。

明·天顺青花人物故事纹罐   永宝斋藏

     我的青花罐这面所绘画的阁楼是在这个时期经常表现的。这些亭台楼阁包裹在温润的釉面里,永不腐烂的瓷画上得以永久的保存。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这么幸运的。

北京城墙(西直门段)

     这段北京城墙就再也看不到了。书里听王小波先生提起过,王小波先生是这么说的,“这说明城墙顶上不但能跑汽车,肚子里还能修仓库。像这样的城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可惜已经被拆了个精光。”我们也都应知道有一个人曾经拼命想保护它,它是中华民族的财富,即使是留在照片里。

国之栋梁  梁思成先生

     我说的这个人就是梁思成先生。

   “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

1933年梁思成测绘山西大同善化寺普贤阁

     这道梁林徽因曾经穿旗袍上来过。

1937年7月林徽因测绘佛光寺唐代经幢

    时间拨回1937年7月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时刻,林徽因在佛光寺爬梯测绘。

1928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婚后游历欧洲途中

1939年梁思成考察测绘四川雅安高颐阙

1940年梁思成在四川李庄中国营造学社工作室

     抗战全面爆发后,梁思成在后方工作。

1947年梁思成在纽约与国际著名建筑师们讨论联合国总部大厦方案

     梁思成将中国建筑智慧贡献给联合国总部大厦。

1950年梁思成在病床上与林徽因讨论国徽设计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

山西应县木塔

     当今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建于辽代。

塔顶和十几米高的塔刹

     为了测绘,梁思成冒着极大的危险顺着这条铁链爬上塔刹。

林徽因病中

      1953年中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这三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建筑被拆除,之前林徽因曾哭着说:“如果拆了这三个门,我就去上吊。”于是林徽因拒绝吃药,病情急剧恶化,享年51岁。

北京地安门 卒于1954年底, 北京皇城四门之一。   

    1954年北京地安门随中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而去。

林徽因与梁思成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

明·天顺青花人物故事纹罐   永宝斋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