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三阳病篇总结(No.1-272)

 海女407 2021-12-09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阳病篇到此就全部结束了,三阳病中的表、半表半里、里三个层面就都讲清楚了。

三阳病的传变规律,分为合病和并病,临床中要详细判断是否有这两种情况,亦或是完全传入某一经病,其治疗大法都是不一样的,其中涉及定法(大规律)如下:

1、表里证兼有时,里证为里实证,先解表再攻里。(特殊情况需急下之除外)[《伤寒论》试解No.164]

2、表里证兼有时,里证为里虚证,先温里再解表。[《伤寒论》试解No.91]

3、涉及少阳半表半里证时,无论是合病还是并病,统统必须以和解少阳为第一要务(可以单方可以合方)。[《伤寒论》试解No.99]

4、兼有水气病时先治水。(特殊情况如表证兼里水证时先解表再以十枣汤攻里,此时按照“大规律1”)

5、兼有瘀血时必须同治瘀血。

6、太阳表证标准治法为发汗解表(患者津液不足时应以桂枝汤微微发汗而非麻黄汤),少阳半表半里证标准治法为和解少阳,阳明里证标准治法为清热/泻下(患者机能不可而有可下之证时应缓下)。

7、胃虚时只可少少饮水逐渐吸收,不可大量饮水化湿。

太阳表证分为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证)太阳伤寒证(麻黄汤证),按照津液盛衰的程度列一条横线的话的话,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分别在线段的三等分点处,按照临床中所见到的津液盛衰具体情况使用这两类方子,同时根据特定的病位以及特殊的症状,将这两类方子进行加减。

桂枝汤类方包括:桂枝汤桂枝甘草汤(弱化通阳下气)桂枝加葛根汤(伴肩背颈紧张僵硬)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伴喘咳)桂枝去芍药汤(气上冲)桂枝加桂汤(气上冲甚)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气上冲兼阴病)桂枝二越婢一汤(兼阳明)桂枝加附子汤(兼阴病/里虚)桂枝人参汤(兼阴病胃虚)小建中汤(兼津血虚寒)炙甘草汤(兼津血虚不养心)新加汤(兼津血里寒)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兼津虚烦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兼阴证惊狂)、、;

麻黄汤类方包括:麻黄汤葛根汤(伴肩背颈紧张僵硬/兼阳明症)葛根加半夏汤(伴呕/胃虚停水)

同时涉及二者包括:桂枝二麻黄一汤(发小小汗)桂枝麻黄各半汤(发小汗)

太阳病兼水气病方:桂枝去白芍加茯苓白术汤苓桂术甘汤(水气上冲)苓桂枣甘汤(水气聚脐下)苓桂姜甘汤(茯苓甘草汤)(水逆口不渴)五苓散(水逆口渴/通治)大青龙汤(太阳阳明合病)小青龙汤(表里寒饮)文蛤汤(邪热兼水郁表)桂枝附子汤(太阳阳明兼水之肢节烦疼)桂枝附子汤去桂枝加白术附子汤(太阳阳明兼水之肢节烦疼+津液亡脱)桂枝附子汤加桂枝减附子(太阳阳明兼水之肢节烦疼+津液不衰)甘草附子汤(太阳阳明兼水之肢节烦疼-重型)

其他如葛根芩连汤(太阳阳明下利)麻杏石甘汤(太阳阳明喘而发热)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虚胀)黄芩汤(太阳少阳下利)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太阳少阳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太阳伤寒+阳明+水气之黄疸)

少阳半表半里证主要分为柴胡证心下(胃)痞证

前者以柴胡剂作为主要治疗方剂进行加减,包括: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太阳少阳并病)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并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少阳阳明并病-以阳明情绪症状为主)柴胡桂枝干姜汤(三阳并病/少阳阳明并病)

后者以半夏泻心汤类方(胃虚邪凑型)和三黄泻心汤类方(胃不虚邪凑型)进行加减半夏泻心汤类(胃虚邪凑型)主要包括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吐泻为主)甘草泻心汤(虚寒为主)旋覆代赭汤(邪气上冲为主)黄连汤(邪热盛)三黄泻心汤类方(胃不虚邪凑型)主要包括大黄黄连泻心汤三黄泻心汤(邪热盛)附子泻心汤兼陷入阴病除了两大主流划分,其余病位在胸腹间(半表半里)其余部分的证型也属少阳,随证治之。

阳明里证按照邪气结实程度可分为阳明外证(清热治法)阳明腑实证(泻下治法),按照其程度不同:

阳明外证(清热治法)中分为栀子剂(轻)、白虎汤类(重),包括:栀子豉汤(食管/胃/心余微热)栀子甘草豉汤(兼少气)栀子生姜豉汤(兼呕)栀子厚朴汤(清热消胀)栀子干姜汤(兼阴病)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兼胃中津虚口渴)白头翁汤(热利)

阳明腑实证(泻下治法)分为陷胸汤类(热/水热结心下)、承气汤类(实热结为燥屎)、麻子仁丸类(热盛津虚)、外治法(蜂蜜栓等)类(热盛津极虚),包括:小陷胸丸(病位-心下一点)大陷胸丸(程度最轻)大陷胸汤(病位-胸腹一片)调胃承气汤(泻热)小承气汤(小泻热大消胀)大承气汤(大泻热大消胀)麻子仁丸(胃津虚)蜜导煎塞肛/猪胆汁、土瓜根汁灌肠(胃津极虚)

阳明病兼有水气病方:猪苓汤茵陈蒿汤(热重于湿黄疸)茵陈五苓散(湿重于热黄疸)栀子大黄汤(热重于湿黄疸)栀子柏皮汤(热重于湿黄疸)

阳明病兼瘀血结方:桃核承气汤(中度)抵当丸(中度)抵当汤(重度)

阴病范畴提到甘草干姜汤(弱化回阳)四逆汤(回阳)人参四逆汤(回阳生津)茯苓四逆汤(回阳生津宁心)赤石脂禹余粮丸(回阳涩肠)涉及阴病兼水气病真武汤茵陈术附汤(寒湿黄疸)

同时还有凡病皆可用的芍药甘草汤(津虚抽筋)十枣汤(里水)、;特殊吐法瓜蒂散(食物中毒/痰饮久积:机体自发想吐而吐不出时)

大的框架清楚以后,临床中遇见病人从八纲到六经到方证,逐层剖析,能多问诊就多问诊,越多的信息,越少的误差可能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