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冬冬

 新用户7906BykL 2021-12-09

冬冬(人名)是一个水果贩子,我知道他名字是因为在买他的水果时,用手机微信扫收款二维码,二维码上备注名为“冬冬水果”,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应该叫“冬冬”。他的年纪看着并不大,三十出头的样子,人长得挺瘦小精干的,听口音像是北方人。

冬冬在磨式口(地名)卖水果应该有一些时日了,从流露出的形态可以看出来,他已经很熟悉和适应这个地方的气氛了。他总是习惯性把一辆小四轮货车停在小区大门右边的一个角落里,便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派头,不是一声不吭玩手机,就是低着头抽烟。他明显不像其他商贩那样主动,一上场就抑扬顿挫地叫卖一通,引起周围路人的注意,好把大家都招徕过来,营造出一个热热闹闹的生意场面。但他不一样。

他夏天卖西瓜、葡萄、油桃,冬天卖苹果、冬枣之类,一年四季都贩卖着时令水果,十块钱三斤的蜜桔,十块钱四斤的冬枣,足斤足俩,味道还不错,远比超市的水果要物美价廉,这是一个水果贩子最大的优势。同样,他也有着明显的劣势,如有人过来问询价格,他永远都是不冷不热地回应一声,对方买也好不买也好,他都显得很淡漠,买的话,他会称量一下,算出个价钱,再抹去零头,让你自己扫码,不买的话,他从不会多说一句话。总是一个两不相欠的态度,对谁都是爱答不理,一点都没有生意人的那份活络和热情,好像这些水果不是用来卖的,只是摆在那里也挺好,这多少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二十年前,我比他还小,只是一名初入道的菜贩子,我在涟源钢铁厂(地名)卖蔬菜的时候,也差不多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我常自顾自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对所有的主顾都不咸不淡。那些钢铁厂的工人在买我的萝卜白菜时,她们有时会显得很大度,说“萝卜贵一两分钱都不要紧,但你得帮忙送回家”,对于这个要求,我很少应允过,不知当时是出于什么心理,为了所谓的颜面还是经济效益?自己现在都说不清。而这种举动在别的菜贩子眼中,是不可思议的,人家都巴不得菜能贵一点,能早一点卖出去呢。

某天晚上,我看到冬冬在卖猕猴桃,问过价格后,我摸了摸猕猴桃,说挺不错的,等一下过来买,就几分钟的时间。他回复我说你得快点过来,过一会就要去其它地方了。我说你就等个七八分钟,我马上就回来了。等我办理好其它事情回来时,前后也就不超过十分钟,他已经毫不犹豫就走了。我感觉这个年轻的水果贩子,貌似对赚钱这码事并不是那么热衷,比我当年还不可理喻的。

院子里那个喜欢养鸟的老人不知是何时搬走的,那些鸟儿还是习惯围着老人家的窗户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叫一个上午没反应,叫一个下午没反应,连续叫了好几天,还是没有叫出一粒米来,早已饥肠辘辘,也就只得放弃。鸟儿们开始整日东游西荡觅食的日子,从一棵树树飞到另一棵树上,再从另一棵树上飞回来,无非是想找一点吃食,但冬天了,能找一点下嘴的东西并不是那么简单。

一天早上,我突然发现一棵树下面散落着几个烂苹果,明显不是树上掉下来的,那些鸟儿正兴奋地啄食着苹果,看得出来,鸟儿是真饿了。

冬冬手里拿着一个兜子,正拿着手机在旁边拍照。

我:你这苹果舍不得卖给我,喂鸟还挺大方的啊。

冬冬还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鸟吃也是吃,人吃也是吃,人少吃一点,鸟就多吃一点。

我:鸟是你亲戚啊?

冬冬不笑。

冬冬:你也不是我亲戚。

我真想狠狠地骂他一句,但还得着急出门赶路。

后来,院子里那些鸟儿叫得并不那么急促了,偶尔叫几句,听得出来,透出些许饱食终日的韵味。冬冬还是把车停在那个老地方,等着有人积极主动来买他的水果,但看得出来,这个很有个性的水果贩子,他并不是对所有生命都无动于衷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