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就一个字,“熬”就完了。

 云说职场 2021-12-10

星标并回复『福利』 送你一套成长资源包

文丨小云    来源丨云说职场

全文约 3400字,建议阅读时间 6分钟

你好,我是小云。

最近,《令人心动的offer3》开播了。

第一第二季都是律师行业,这一季是医疗行业。

相比前两季的实习生,这一季的实习生年纪略微偏大,原因是医疗行业学习周期很长,有一句顺口溜是这么说的:

五年本科,不能少。
三年规培,社区跑。
再加三年,学专硕,二级医院入门了。
如果预期去三甲,专心学医十四载,三甲才能把你招。
所以,这一期的实习生们,起步就是研究生,有些是博士在读,有的甚至是博士后在读。

而这些学生,几乎没有实战经验,初入职场自然觉得有点熬人。

当李不言在夜班结束后,录了一段vlog,用了一个“熬”字形容自己的状态时,演播间的孟非坐不住了。


他说,如果一份工作用到“熬”字,恐怕就干不长了。

你同意孟非的观点吗?


1
难熬的实习生们

《offer3》呈现了医生的真实工作状态,让大众更了解医生的工作流程,以及从医学生到医生需要付出的努力。

难熬的夜班。

医学生们都要值夜班,从早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连续工作24小时。

印象最深的是李不言,电话随时on call,一晚上没消停,连续作战24小时后,又跟着其他几个实习生一起出门诊,因为打哈欠,还被带教老师开小课了。

汪苇杭连续工作24小时候,还进了手术室,帮主刀医生扶手术镜。
如果夜班只是考验体力,那技术和经验就更难熬了,这些要靠智识、实践和阅历。

难熬的技术。

第一次上手术台,就被从手术台赶下来,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手术台上,严主任让王蕊给患者缝合伤口,王蕊刚拿上器械,转了三圈,就被叫停了。严主任直接说算了吧,你还不合格。

汪苇航在手术中帮严主任扶着镜子,但他扶的不够稳,老晃,导致主刀医生无法操作,严医生直呼自己都要晕船了,直接将他换了下来。


难熬的经验。

临床和出门诊是非常需要经验的,需要医生快速给出自己的判断。

李不言第一次临床查房,本来十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情,他做了一个小时。原因是他的操作没有针对性,给患者来了套360的体检,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病人的无奈。

王蕊第一次出门诊,给患者开了抗生素,患者问她怎么吃,她在看了用药指南后告诉患者吃14天,患者说其他医生说这个药只能吃7天,她又改口了。


初入职场是真的尴尬,然而想从医学生到医生到死要走多少年呢?

医生的职称分四级,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从一个实习生到主任医师,幸运的话,15年。

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至少5年,从主治医师到副主任医师至少5年,从副主任医师到主任医师至少5年。

成长就是这样,要一步一步熬,一个5年接着一个个5年熬,熬夜班、熬技术、熬经验,最后熬成自己最职业的样子。

陶医生,大家想必都很了解了,就是那个被患者砍伤手,现在还不能上手术台的陶医生。

一般人要花至少15年时间才能做到主任医师,他只花费了8年,是他天赋异禀,聪明过人吗?

是,也不是。

然而,他说起自己当年第一台手术的场景,也并不比节目里的实习生好到哪里去,那场手术,他被小自己好几岁的学弟替换了下来,自己愤然离开了手术室。

谁也不是一入职场,就是职场大拿,主任医生、教授,总经理、董事长。

每个人都是从一个职场小白开始学起,用时间换成长,用付出换资历。

职场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2
人生何尝不是一步一步熬出来的

上周五下午六点多,我姐在家庭群里,发了一张照片。

是外甥在车上睡着的照片,而他们正在赶往补习班的路上。


外甥今年上初一,从初一开始就要为重点高中做努力。

基本上,周五下课后,吃过晚饭,就要去补习班,然后上课到晚上十点多,回到家还要写作业。

经常写到夜里一两点。

到了周末,总算可以休息了吧?

别想好事了,周六全天,周日半天的补习班课程。

再加上还有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初一的学生,早早就开始了007的生活,比程序猿还可怕,特别卷。

更为要命的是,他还有兴趣班,报了吉他课,每周都要去练习一个小时。绘画、毛笔字什么的,都因为时间不够用,叫停了。

我有时候感慨,现在的学生比上班族还辛苦,上班族还有个盼头,周五晚上放肆嗨一下,或者周末出去走走。

但是学生不行,没有自己的周末,没有自己的夜晚。

偶尔打个游戏,看个小说,都要被劈头盖脸一顿骂。

我忽然想到自己高考那一年,每天都在紧急备战。

就算是周末没有安排课程,你也不能睡个自然醒。

因为宿舍所有的人,周末一大早就会到自习室读书、学习、做卷子,如果你睡到自然醒,你知道会是什么感觉吗?负罪感。

明明自己还没有别人聪明,却还没有别人用功,那是种自责和愧疚,担忧和害怕。

就像在剧场看电影,你坐着看的好好地,前面的人都突然站起来了,你能不站起来吗?

于是,无论多困、多想休息,还是会一如既往的早起去教室,即便睡觉,在教室的课桌上,枕着书本睡觉才会来的更踏实。

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内卷这个词,现在知道了,学生们,比打工人卷的更厉害。

上学的时候,老师说,等你们考上大学就好了。

上了大学,老师说,等你找到好工作就好了。

找了好工作,才发现,喔,原来世界并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


3
熬是人生的常态
关键是熬的有没有价值

学生时代,我们要熬,熬,才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有个好出路。

工作时期,我们要熬,熬,才能拥有技术、能力和经验,有个好前程。

我们之所以熬,一定是因为熬到尽头,能看到价值。

如果学生再熬,也看不到考进重点的希望,他还会熬吗?

如果员工再熬,也看不到升职加薪的希望,他还会熬吗?

前两天,微博发起了一个话题,你觉得应该熬吗?

我觉得应该熬。

几乎可以说,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过熬,才能得到最终的成果。

如果陶医生离开手术室后,就自行选择了放弃,那就没有今天的陶医生了。

离开手术室后,他开始冷静下来,重新说服了自己,才又回到了专业上。

在一次又一次的手术里,熟悉各种器械,各种技术,各种手术,最后才成为了大家所知道的陶医生。

一个别人需要熬15年,他只熬了8年就做到了主治医生的人。

当然,他们能熬,我相信,他们心里是有光的,也能看到熬过去自己可以获得的东西。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工作中,无论如何熬,都无法熬出成绩,熬出成长,熬出经验,或许,你就不应该在这份工作里熬着。

你可以选择换个地方,接着熬。


4
如果看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怎么熬下去呢

有人可能会说,他们能熬,是因为他们能看到未来。

可是自己无论多么努力,都看不到结果,如何熬,怎么坚持呢?

我现在就正在经历这种情况,我想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但是无论我每周投入多少时间看书写文章,或者给予自己多少肯定,还是没法快速积累用户。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跑步机上跑步,虽然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感觉还是在原地踏步。

我唯一擅长的事情就是,试图将自己看到的、经历的,用文字写下来,传达出去。

但我最近看了一个自由职业者的故事,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在看不到结果的事情里,如何坚持下去的方法。

他在自己要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时候,做了这四件事情,最终获得了成功。

一是为自己重新设定一个评估日期。

他说,很多时候,我们的劳动成果,就像是一座冰山,只有一小部分在水面上可以被人看到,但是在水面以下,一座巨大的冰山正在形成,即便你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他们还是被掩盖水面下面,不为人所知。


因此,为自己的目标重新设立一个评估日期就很有必要。

可以是3个月,半年,一年,这样可以避免自己过早的退出或者放弃。

我现在为自己设定的评估日期是一年。

二是把所有的挫折和失败都当做自己的学习经验。

正因为自己没有在这方面获得成功的经验,所以才要在失败和挫折中形成自己的经验,一旦你知道自己的失败经验,你就知道可能要稍微调整一下方向。

爱因斯坦正是在这种思维下,通过失败10000次,最终在10001次获得了成功,发明了点灯。

所以不妨庆祝自己的失败吧,那说明你距离找对方法又近了一步。

三是专注于享受着做事的过程。

试着把目标忘记,把做事看作一场游戏,享受其中的谜题,以及打怪的乐趣。

四是庆祝每一次进步,即使是很微小的。

博客有了100个阅读量,庆祝。有一个潜在客户来进行面谈,庆祝。赚了1000美金,庆祝。

就连稻盛和夫也曾经说过,他会为自己每次的小小进展感到兴奋和快乐,甚至在实验室蹦蹦跳跳,还不被同事理解,至于吗?

但正是因为享受这些胜利的时刻,才让我们保持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5
写在最后

谁的人生不需要熬呢?

驴皮熬成了阿胶,价格和量级就完全不同了。

重点是驴皮能成为阿胶。

所以,不要傻傻低着头熬,熬的时候,看看熬的是否有价值?

然后再运用一些方法,就可以让你距离想要的人生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