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如此精练一式肘底看拳,可知缠丝劲矣

 tjboyue 2021-12-10
图片
动作节解

胸向前含,蓄住劲。意要虚灵。左肘屈住。五指朝天。眼看左肘下右拳。提肛,顶劲领起,周身精神皆能振起,耳听身后。有人由后来攻,是出其不意。来势猛则风先至。其心不测,不得不加意留神。两肩松下。右手捋拳,藏到左肘下。右肘外撑,外方内圆形。腰劲下去,屁股微上泛,不然前裆合不住劲。裆撑圆,中虚。右足踏实。左足趾点地,是虚为下式。

图片

引蒙

何谓肘底看拳?左手率起,手指同肘直上下对照。右手捋拳,落在左肘之下。目视拳,故名也。此式承上式,上接背折靠。足趾向东北。此变用足趾扭转向西,全足平踏。左手先向上,斜下而上倒转一圈,肱屈,五指朝上,掌心向右。左肘屈,向下沉。左足收回,膝屈,足尖点地,与右足齐,腿肚向外掤,合膝。右手顺转一圈,捋拳落在左肘下,成式。

讲意

肘底看拳,左手为阳,右手为阴。手背为阳,手腕为阴。人皆知之,但左手由下倒转至外向内缠,是内劲也。静非徒绕一圈由动劲至静已也。右手由东而西、由外而里顺转一圈,卷涉下去,落到左肘之下。亦非由动至静已也。盖左手用倒缠劲倒转,由指肚内起,由外向里斜缠至腋,复由腋转回,自里往外斜缠到指肚止,是谓一周。右手由东收回到胸前,亦用缠劲。是由指肚外往里顺缠至腋,复返而斜缠,自外而里至指肚(五指以中指为主,食指、无名指与小指紧靠,大指另行变化)止。与左手意思相仿,合住劲。须用缠法,不用则貌合而神不合。故谓两手非为空转,实由心意在两手中运转、缠绕,无一息停止。至所谓静者,不过较于动时气稍缓耳,非止而不动也。何况天地阴阳变化,岂有停止之时哉?如夏至一阴生,阴本静也,自阴生至冬至,阴气渐长,故未曾停止。即冬至之后,阳气渐长,阴气渐消。由冬至夏至,阳长方盛,阴气消极衰。然亦此不撇空,未尝停止也。衰极而复始,循环不已。阳气之动,当然动极生静,静极生动。天地之气故然,况拳之运动乎?如人之方睡,一呼一吸,何尝停止?故所谓每一式将终,不可停止。然时运行较前更慢,局外者不知也。惟精运动者知之耳。

故学者用功,当遵规矩,徐徐运行,不可慌张,慌张则气粗浮,其中节节理犹。如不细心揣摩,则不能得其奥妙。由前经后,式式皆如此,不必再费笔也。孟子曰:“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巧妙是(真否)人学习之恒,又在用时之灵。心之温和,气之柔横,礼之顺逆,事分轻重,情之亲疏,教之否正,时乎短长,敬中不静。性有温、和、强、礼、中、曲、折、顺、横,谁能识其贤愚?否则师傅不正。良禽择木而栖,何况人性?师生最爱,忠实务本,五年否见真情。我今一生愚昧,不知人生暗明。傅受本是一礼,否则其中可庸,下笔不知浮沉。余观人性难明,青白终而可论,谁能再过百冬?此为人情多变,不相指南为凭。天有日月风云,人否是事分清。愚蒙,金鳌拙想。归正论,巧是心之理。学习人皆同场,恒否自悟耳。人学之艺,不可自盈,盈则必损。歉恭为本,守本不过让则为高。谁心指南,恐不犹人可笑。

内劲

内劲者,周身肱骨、筋骨之精也。此静劲由何而发其始?由于一缕心,即孟夫子“浩然之气,天地之正气”也。此气一动,遂率丹田之气(是肾气也)运于周身,骨髓之中,以运于肌肤,毫末充足。气不由心中丹田而发,则气无所本,而失于狂妄。气不充肌肤毫末,则功夫不纯,则其中不正。日久认真规矩。度数断练者,必不盈,久而得之,功夫短少而气歉,气歉则外强中歉,必败。此内劲不可不研练,否则神技乎?虽笔下走动,否则有知。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