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完饭就犯困,多半是身体这里发出的警告,中老年人要当心!

 闲庭絮语 2021-12-10
有个网友向我咨询了一件怪事:她爷爷八十多岁了,经常在吃饭过程中“昏睡”过去,有时甚至要掐人中才能醒过来。

这让家属十分不解:老人一辈子身体硬朗,连高血压都没有,怎么会在饭间“昏过去”呢?


图片
饭后疲倦易困
多半是脾气虚弱

网友口中的“怪事”,其实俗称为“醉饭”,它有点类似醉酒,主要表现为饭后困倦难忍,大多和这顿饭吃什么有关。

不同的食物,吃进胃中停留的时间长短各异,淀粉类食物约停留2小时,蛋白质4-5小时,脂肪则需要7-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消化掉。如果这一餐脂肪类食物过多,消化吸收时间就要延长,中医则认为,这无形之中加重了对脾胃之气的消耗。

图片

中医的脾胃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升清降浊”。所谓“升清”,意思是脾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降浊”指的是胃受纳的饮食腐熟后下注小肠,其糟粕由大肠传导而出,其水液部分由膀胱而排出。

脾胃功能正常,才能清升浊降、气机通畅;若脾胃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见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容易困倦,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开篇说的“昏睡”问题。


图片
香砂六君子 生脉饮
健脾和胃补心益气

脾虚的人有个特点,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是否也这样:午饭晚饭荤腥油腻越多,饭后困得越厉害。相比之下,吃完早饭就没有那么爱犯困。

原因很简单,早饭以淀粉类食物为主,如果犯困到了早饭之后都要打盹儿的程度,那说明已经是明显的脾气虚了,应该及时就诊,以免伤身。

清代医学家沈金鳌在《沈氏尊生书》中记载:“食方已,即困倦欲卧,脾气弱,不胜食气也,俗名饭醉,宜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

图片

意思是说,脾虚“醉饭”,中医常用“香砂六君丸”来调理(含木香、砂仁、陈皮、制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全方8味药配伍,不仅健脾益气,更增加了消食化湿的力量,帮助消化系统“减负”的同时,还可以让全身气血充盈。

如果你有脾虚易困倦的问题,平时还要注意增加心肌的力量,适合用的中成药是“生脉饮”。方含麦冬、五味子、人参,饮用后上火的人,可以改用10克西洋参泡茶,这样补心就没有上火之弊了。


图片
昏睡也可能是中风先兆
有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

另外再提个醒,文章开始提到的老先生就餐时“醉饭”,困倦程度也比常人严重,他和家人其实更该警惕的是中风。

图片

中风是中医病名,西医称之为脑卒中,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一旦发病,及时有效的治疗仅有“黄金4.5小时”。

所以,当发现家人突然感到头晕、一侧肢体麻木、口角歪斜、吐字不清,或者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整天昏昏欲睡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