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笑问题再探,应不是氨或酵母菌的原因

 风声之家 2021-12-11

 haolizanyong 认知的规律

 2021-07-31 15:02

这是《发笑问题,瘫软,原理方法和问题,05.01》的姊妹篇,也是我重新考虑酵母菌问题的第一篇文章。

关于发笑的基本原理和实践证明上文已述,参见下面两段引文:

第三版的时候,我花了大把的精力来阐述了酵母(广义)的核心特征:有氧条件产氨气,无氧条件产酒精。广义酵母菌过量是孩子身体中氨的主要来源之一,氨是体内关键神经递质NO(一氧化氮)的原料,我还找到了:过量NO的情况下会合成少了N2O(一氧化二氮,“2”应该是N的脚标,下同),也即笑气。

去年(2019)快年终的时候,我实际新开了两个群(已终止),一个是发笑问题。。。。。。。大约65,6个孩子(请原谅我没有去查确切数字),全部解决了问题。

解决办法参见上文(这里不赘述的原因是:一定要读懂原理,误操作有风险!)


实际上,上文的办法是一种对症下药的处理方法。其本质是处理烟酰胺,烟酰胺核苷酸类相对不足,或者过多消耗,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对NO抑制失效只是其中一个问题。

其它问题包括:

能量不足(NAD烟酰胺二核苷酸是能量的主要载体)导致的瘫软;

干扰甲基化循环,引发甲基化不足,进而影响人体蛋白质合成,细胞合成,重金属排除,解毒,抗氧化能力,造血功能等等;

NO本身是一种核心的神经递质(信使),它出问题,必然导致神经递质、激素信号等的正常传导,诱发神经紊乱和内分泌失调;

进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糖皮质激素的分泌的紊乱。

所以,纠正发笑问题是极其关键,且刻不容缓的!

由于烟酰胺其前体烟酸,是人体不能自己生产的维生素,所以,正确补充烟酰胺是必须,方法见前文。


言归正传:

对于发笑问题,实话实说,我找到的这一个方法,已经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上,在临床上处理咱们这样孩子的问题了。但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指导实践,还是应该对“犯罪链条”进行严谨仔细的梳理:

以下是我的核心推理过程:

1. N2O是笑气,能是人发笑,并有一定的麻醉和致幻的作用。

2. 过量的NO产N2O,

3. 烟酰胺或烟酸抑制NO的过量产生,

4. 通过烟酰胺能够处理发笑问题。

每一步推理,都经过理论和实践的证明。

关于第1个命题,实践表明,孩子的持续的莫名的发笑的同时,往往同时兼有痛觉不敏感的情况,也即N2O所具有的麻醉作用。所以判断孩子是否是这种“病理性”的发笑,在他笑的时候掐一下,看看敏感度,就可以判断了。

反过来,人的发笑,是否都是N2O引起的呢?不确定。

首先,内啡肽也可能引起发笑,也可能是N2O引起发笑的下游物质,我在有的文章看到这种说法,但不是权威,我也无从验证。

其次,我知道,过量血清素引发的愉悦,至少部分与它引发的NO释放有关,通过补充烟酰胺能够抑制,但我知道的也仅此而已。

关于第2,3,4的命题,本身没有什么好说的。它们都是被实践验证的直接命题。但是,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什么原因导致NO的过量?是氨过多?NO未被及时代谢灭活?对NO合成抑制的不足?以及烟酰胺(烟酸)抑制NO生成的直接机制是什么?(后文再述)

显然,NO的未及时代谢灭活,是它积聚并自我合成N2O的直接原因。我在生化书上找到:NO产生后会迅速的被红血球捕捉灭活。那么显而易见,灭活的主力就是血红蛋白。我在最苦恼的那段日子里,给孩子努力提高血红蛋白的水平。然而,血红蛋白提高后,发笑问题会缓解,但不能解决,而且,依然会恶化。表明问题不是出在灭活能力上,而是NO生产的太多了,来不及灭活!

为什么会有NO的过多产生,是它的原料——氨过多了原因?还是产生它的酶失去了抑制,过度活化?

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关键问题:


氨的来路:

氨在人体实际来源于:肠道吸收,氨基酸的代谢(作为能量,脱氨基作用),胺类物质的代谢等。

肠道吸收,主要就是指的广义酵母菌对氨基酸的脱羧基(生成胺类)和脱氨基的作用,这个我们已经讲过很多遍了。

另外两个则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尤其是我发现,我们这样的孩子大多数并没有鹅口疮之类的明显的真菌类感染,测试念珠菌,酵母菌等的标志也是正常的。为什么嘴里还有氨气味呢。而有的孩子嘴里没有氨气味也会发笑呢?

我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这样的孩子基本很挑食,蛋白质,肉类摄入几乎占了饮食的百分之七八十,甚至百分之百!(许多是咬合力不足,咬不断,咽不进去蔬菜)

当摄入的糖类、脂类提供不了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分解的氨基酸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的时候,氨的大量产生就不可避免了。氨基酸分解的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氨。

而且,如果体内的脱羧基作用较为强烈,比如有大量的磷酸吡哆醛(vb6),氨基酸脱羧基所产生的胺类,会干扰神经递质系统,而且它们的代谢过程也会产生氨基和氧自由基。


氨的去处:

合成蛋白质(谷氨酰胺转肽酶),

尿素(谷氨酰胺提供氨基,尿素循环)排出体外,

合成一氧化氮(NOS一氧化氮合酶),进一步硝酸化,变成硝酸盐排出体外;

可以看出,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的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处于,氨基的获取、转运的核心地位。

一氧化氮NO的合成过多则是引发我们孩子发笑的关键问题。可以看出,足够的谷氨酸可以帮我们结合游离的氨基,减轻发笑问题;而谷氨酰胺的摄入,则是向身体内提供了额外的氨,会加重发笑的问题。

当然,一定要注意,什么东西都有它的两面性,对症下药,过量则是有害的。而且,补充谷氨酸并不是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我们需要的是抑制NOS合酶,即抑制NO的过量产生,比如前文所述的烟酰胺;以及人体自身对谷氨酸的持续合成。


是氨过多了的原因么?是酵母菌产氨气的原因么?

我们上面已经解释,并且被实践证明了:发笑问题的原因是NO过量,灭活不足 ,进而产生了笑气,从而引起发笑。而氨则是合成NO的原料,那么会不会是氨过多的原因么?酵母菌在肠道无氧的情况下产氨气,溶于水即是氨基,是酵母菌产氨导致的么?

氨基的过量,血氨高导致的应该是“氨昏迷”,也叫“肝昏迷”,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病。我们这样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没出现过这个问题,绝大多数血氨水平正常。另外一方面,肝昏迷的人也没有典型的发笑症状。

这说明:由于“氨多了”大多数并不导致发笑,而血氨并不超标的孩子却有发笑的问题。

这就说明,发笑问题的主要矛盾不在原料上,而在产NO上。而我们通过抑制NO的生成也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同时也就排除了“酵母菌产氨气导致的发笑”这一说法。

当然,显然过量的氨是有害的。而且,减少氨的水平,比如促进尿素循环,减少养酵母菌的食物的摄入等等,都能够减轻减少发笑的问题,这些也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

但是,过少的氨的水平,进而过低的NO水平对人体也是有害的。而由于长期禁食引发的营养不良,也是不能忽视的。单纯通过降氨来处理发笑问题,原理上不可取,长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小结:

对于发问题来说,本文证明了主要的矛盾不是“氨过多”,而是“产NO过多”,用烟酰胺的方法能迅速处理问题。同时,对已经出现了发笑的孩子,减少氨的水平是必要的,这样也可以减少对孩子的损伤。


额外的话:

在本文写到一半的时候,我找到了烟酸抑制NO生成的更直接的机制机理,在下一篇文章详细说明吧。

同时,我也发现ALA(α硫辛酸)原理上也能够处理发笑问题。这是一个成熟的疗法,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值得参考和试一试。

-结束-

免责声明:我不是医生,我的建议只能作为您的参考。任何相关的医疗行为您都应该自己已知晓利害,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