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生活:菜市场的小贩

 爱悦慧心理 2021-12-11

12月4日 6点47分 菜场

1

早起,原本打算去菜市场买菜。

临出门,想起镇海区的疫情:封区一周仍有新增确诊;便打消念头折回屋中。然后拿起手机,在买菜APP上,购买了鲜花、果蔬、肉类。

半个小时左右,快递小哥,将货品送到我手中。来去匆匆,十分快捷。

这让我想到上周遇见的女老板,因为疫情,这周她的生意估计不会太好。毕竟像我这样,顾虑疫情,不去菜市场的顾客会有很多。

上周六,7点不到去菜场,买菜的、卖菜的,已人头攒动。

此时,牛肉、猪肉,都很新鲜。我问卖牛肉的大姐,哪种肉可以用来包饺子,哪种可以炖汤,哪种能烹炒。大姐虽然拿着切刀、身材壮硕、声音粗犷,但她有生意人特有的和蔼态度,满脸笑容、耐心介绍(生意不易),即便心理鄙夷我这种生活白痴,面上也没露出半分。

我问,牛肉能包饺子吗?她说,太能了。她自己是回族,从小到大就只吃牛肉饺子。果不其然,回家后做成的牛肉饺子,味道还不错,就是卖相差了点。

12月4日 6点37分 菜场旁的小吃店 

2

买了牛肉,又转去蔬菜摊。老板是一位十分年轻的女子,年龄或许比我还要小几岁。她的菜摊前人不多,偶尔有几个在扫码付钱。

我是被她菜摊上的大白萝卜所吸引,凑上前去。她见我拿着白萝卜掂量,赶紧说,“这时候的白萝卜可好吃了,汁多味甜,煲汤、干炒都不错。”我挑起一根递给她上秤,她麻利接过。

23,你先扫一下支付宝红包,据说今天的红包都挺大的,有的人扫出5/6块呢。”

果真我也扫出了1.2元,虽然不够大,也购买半个白萝卜了。

买了萝卜,见她摊位前暂时没顾客,我就与她闲聊了几句。

“你做这生意几年了?”

“有三年了”

“怎么想到做这个呢?”

“哎,有两个小孩要养。还想让他们在宁波上学,就要买房,老公一个人负担不起呀。”

“嗯,也是。那这些新鲜蔬菜,都是蔬菜公司直接给送过来吗?”

哪有这么好的事,我们小本经营,拿的货少,我老公每天凌晨2点多去奉化拿的

他送过来,我摆好卖,他就上班去了

“哦,那很辛苦呀。”

“还好,他不用上整个白天,有时间补觉。”

“那你几点来菜市场呢?”

(凌晨)3/4点就得过来

“这里人流量大,成本应该不低吧。”

“成本是不低呀,每年摊位费45,水、电、物业、清理垃圾另算。”

“哦?那譬如这个电,怎么算?”

“按灯泡个数算。你瞧头顶上的灯泡,120块。”

“是每年吗?”

“当然是每个月,1个月160。”

(我粗略估算了一下,电费每月160元,水费、物业费、清洁工垃圾处理费加起来也要200来块,再加上摊位费,一个月成本至少4000元。)

“那还有赚头吗?”

“比在厂里好一点。”

“但是压力更大,到点没人给你发工资,生意不好的时候,想着这么多成本在这,我就揪心。”

苦点累点不怕,就怕生意不好呀

……

看到手中,快递小哥送来的新鲜蔬菜,年轻老板的担忧,言犹在耳。

有时候,努力真的不一定有回报。

疫情期间,生意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譬如镇海,封区已经一周,小摊贩出不了摊,成本却仍然得支出;即便不在镇海,鄞州区这位年轻老板,也会因为人流量的下降而忧心。

疫情之下,无完卵。

但愿疫情早点过去,还大家一个清清静静的奋斗空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