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洁癖

 冰心茉莉图书角 2021-12-11
说说洁癖

譬如洁癖,就是比较常见的心理疾患之一。我的一个亲戚即患此症,任何人不能碰触她的东西,家里来了客人,走后要将客人坐过的东西反复擦洗。曾有乡下亲戚去作客,在她床上坐了一下,她满心不爱,当面拉下床单去洗。大冬天为了不用手接触门,她用纸隔离。她的车,任何人不能乘坐,一旦有人坐过,她就要用酒精、药棉擦拭无数遍。单位发的东西也从来不去领,都是送给同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多大方呢。此病虽多方求医,但效果并不明显。
洁癖在中国可称得上是个古老的疾病,古代凡得此病的以文人士大夫为多,可能是他们觉得满腹学问,于是有了自命不凡或是高人一等的感觉吧。 
  元代山水画家倪云林是一个最经典的洁癖。他家的厕所建在半空中,用香木搭好格子,下面填土,中间铺着洁白的鹅毛,“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不闻有秽气也。”
有了洁癖不但别人觉得讨厌,患者本人也觉得痛苦不堪。因为他们能察觉自身的问题,却没法自我摆脱,在长期、慢性的焦虑中,也有人曾不堪煎熬而自杀,以寻求解脱。近读《清稗类钞.异禀类》就有一则关于因洁癖而自杀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马葵好洁致死”。说的是清道光、咸丰年间,京师阜城门外三里河有一个人叫马葵,人长的十分漂亮,就是太爱干净,成了洁癖。他的衣服上从来没有一点灰尘。一到盛夏,因为讨厌汗渍,每天要换好几次衣服。他爱吃西瓜,只要看到卖瓜的衣服整洁,瓜筐干净,就不论瓜好不好都要买来吃。马葵妻子早丧,“井臼自操,”什么事都自己干,所有器物从不让别人动,凡是别人动过的东西,他都弃之不用。偶尔到酒店小饮,也必须让店中伙计重新洗碗刷筷,而且自己要远离其他客人,独占一张桌子,方才食用。如果有人在他旁边吐咳痰或者唾沫横飞,马上推碗不再吃,然后嘟嘟囔囔,拂袖而去。

严重的洁癖被认为是强迫症的一种,突出表现为不信任这个世界上有洁净的东西,医学和心理学家认为洁癖的主要原因是遗传,也就是说它是天生的。
这不由得使人想起繁华多样这个词,好久以来人类赖以协作、合作的抱团取暖态势使我们长时间忘记了个体、个性,连生理学通过实验都证实的差异性,在社会学领域被刻意地忽略掉,那样才能取得同一性。
上学的时候,无意中读到这样一句话“物质世界没有纯粹的东西”,令我记忆至今。很长时间以来,每当我遇到无法忍受的一些事情时,总是想想这句话,内心似乎平复了许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句话渐渐不能自欺欺人地解决问题了。于是,一种极度排斥的不能忍受的状态出现了。
它不在物质领域,恰恰在于精神层面。于是我渐渐理解了洁癖者的感受,对自己的洁癖给别人带来的不便心存歉疚。而有的人精神层面的洁癖,无所谓歉疚可言,甚至是一种爽快淋漓的拒绝、抛弃、遗忘的快感。
那种状态是无言说的,就如一块你心爱的透明玻璃,当你看见一只污浊的手要去触摸它的时候,你遇见到它要被染黑、融化,你能做的是什么呢?将这块干净的玻璃保护起来,如果实在不可避免,那就与它同归于尽、玉碎了这一切。
精神的洁癖是对骗子的恶心、对无知的厌倦、对华丽的逃避、对虚假的唾弃、对形式的反感、对仪式的憎恶……
是难以言说的状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