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板有眼,不算是褒义

 奉啸敏 2021-12-11

学校于今天利用一整天的时间举行了一次学生集体活动。

八九年级是班级篮球赛,七年级是乒乓球赛。

我去旁观了,而且是从一而终。

坦率地说,比赛质量都不怎么高。

篮球比赛,有些班级连组成一个五个人的队伍都不容易,需要他们有高质量的比赛当然就难。

更别奢望谈什么配合和战术了。

七年级的乒乓球比赛也是如此。

虽然乒乓球这项运动在我国算是群众基础最广泛的,但是农村孩子绝大多数是没有得到什么系统训练的。

他们的比赛大多数也就是推来挡去,谈不上什么回旋,也鲜见有什么扣杀。

不过,也有偶尔。

偶尔有个别学生来个三步跨篮,或者有学生来个三分、盖帽什么的。

这时往往会引起围观学生的欢呼和赞叹。

也有工作人员会流露出对学生“有板有眼”的评价。

同样,乒乓球比赛中偶尔有个别学生来一次远台进攻,或者来一次削球,比赛裁判也会给予赞许的眼光,也有“有板有眼”之感叹。

从这两个有板有眼来看,农村学生的运动项目开展得还是不多。

只要有,只要能做出最基本的动作,就可以算是有板有眼。

虽然确实有点不容易,但这个有板有眼实在算不上什么褒奖。

在观看算是最精彩的那场九年级强强对抗的比赛时,我跟身旁的同事疑问了一句,现在的学生,能组织一只队伍跟老师们打一场比赛么?

同事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队伍是能组织一个,但要能达到跟老师比赛的程度,估计够呛。

同时同事也说明了原因,他们没有系统的训练,更谈不上有什么配合。

这时,同事顺带地朝篮球场上呶嘴道,你看,他们十个又抱到一起去了。

我笑了笑。

这种篮球比赛,十个人抱成一团去抢一个球的场面经常会出现。

而且还有另外一种场面也经常在比赛中出现,一方队伍,连续抢篮板,连续投五六次,都进不了球。

说到这一点,我想起了多年以前的一次比赛。

学校带领女篮校队去隔壁镇作比赛交流,上半场打完,比分是2:00。只有主队进了一个球。

觉得好笑,却又笑不出来。

说了这么多,老奉其实并没有嫌弃这种学校的体育活动。更没有贬低和嘲讽这种比赛质量太次的意思。

相反,我还觉得这样的比赛非常有举行的必要。

这样的比赛既增强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更是对孩子们学习压力的释放。

并不需要你认真地感受,啦啦队孩子们声嘶力竭地呼叫,学校广播里兴奋地加油声,班主任在旁边焦急地跺脚,这样的场面就足以让你觉得他们都在参与着。

学校广播里时不时会传来xxx(人名),xxx班加油,或者是xxx,你是最棒的,yyds,或者是可以输,但不能放弃等鼓劲的话语,确实也会让人觉得这些孩子们集体荣誉感是那么地强烈。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比赛活动对孩子们这么有益,比赛质量却又不高呢?

答案很简单。

孩子们平时几乎没有专业的训练。

学校在日常几乎很少组织这样的比赛。

这里面其实就是一个经济因素。

平时的训练,谁来参加,谁来指导,训练能不能收费,指导人员有没有训练津贴?

日常举行一次比赛,谁来做工作人员,安全怎么保障,如果学生在比赛中受伤了,怎么善后?

对于前一个问题来说,没有哪所学校有专门的体育训练经费保障,更不能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所以,也就谈不上专业的体育项目训练。

甚至还出现过县级比赛中能够晋级下一轮的,故意输掉比赛以提前出局来节约比赛经费的荒诞局面。

对于后一个问题来说,最怕的就是学生在比赛中受伤。那样的话,学校与家长,特别是不讲道理的家长就会有扯不尽的纠纷。

所以,更多的学校索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便举行学生集体活动也尽量不举行体育活动。

如果你能仔细地品味,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这样说来,尽管学生在运动比赛中偶尔的有板有眼不值得褒奖,但学校能够举行这样一次体育运动活动,这种勇气还是值得褒赞的。

也有人奇怪,好多学校都有学生体育活动,甚至还有校运动会呢,怎么现在的学校举行一次篮球乒乓球比赛就值得这么大惊小怪了。

也是。不应该大惊小怪。

不过,现在的很多农村学校不想也不敢搞集体运动比赛活动的事实也不是个别现象。

值得重视,更值得反思。

双减,任重道远。

2021-12-11   214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