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雪芹风筝艺术(本帖发表在阳光风筝驿站20140111)

 泰山taishan 2021-12-12

目录

  • 返回

  • 《曹雪芹风筝艺术》介绍

  • 《曹雪芹风筝艺术》全文

  • 《曹雪芹扎燕风筝图片考工志》

  • 曹雪芹佚著《废艺斋集稿》命运之多舛

  • 曹雪芹佚著《废艺斋集稿》命运之多舛(续)

  • 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

  • 《南鹞北鸢考工志》的成书年代

  • 一本书引发的风筝纷争

  • 《废艺斋集稿》注评 摘选

  • 曹雪芹与北京风筝

  • 曹雪芹《红楼梦》的风筝文学

  • 《曹雪芹风筝》一书的三个贡献

  • 曹雪芹在香山

  • 解密曹雪芹(1-10)

  • 档案:北京城中的曹雪芹足迹

  • 附:程英华访孔祥泽先先生

  • 深切缅怀一代宗师风筝泰斗孔祥泽先生

  • 曹雪芹风筝博物馆正式启动

本帖最后由 驿站编辑 于 2021-9-15 20:19 编辑

曹雪芹风筝艺术


作     者 孔祥泽孔令民孔炳彰 供稿,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整理
出 版 社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3-1  

《曹雪芹风筝艺术》
本书中所展示的[曹氏风筝],无论在扎制工艺上,还是绘画艺术上,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风筝历来有南北之分,南方称[鹞],北方称[鸢]。《南鹞北鸢考工志》结合两地风筝的不同特点,继承以往流传下来的各式风筝的形制,经过排比、研究和改进,创立了[曹氏风筝]这一流派,形成中国风筝艺术中的集大成者。 风筝是一门综合艺术,[曹氏风筝]尤其注重其情趣。从工艺上看,它讲究扎、糊、绘、放四艺。在扎糊技术上,其[三停三泄]之法符合力学原理,而且结构骨架均因时、因地,分不同种类,或大或小,或寒风凛凛之时,或和风习习之日,均能扶摇直上青云之天;在绘制艺术上,它讲求[意匠]和[迷笔]手法。尤其是扎燕风筝,更采用拟人画法,不仅画面色彩鲜艳,令人赏心悦目,而且笔法细腻多变,刻画形象夸张而逼真。同时,还讲究升空与直观相统一的艺术效果;在放飞技巧上,它注重实际放飞效果,讲究根据不同风力、风向,运用不同的手法,同时讲求风筝的静中有动态之美,使风筝达到[以天为纸]、[将云拟水]、遨游天宫的神奇境界。总的来说,[曹氏风筝]具有科学性、观赏性、形象美、韵律感和运动意义等极高的艺术价值。 对于本书中收入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乃至《废艺斋集稿》,红学界历来有不同意见;岂止《南鹞北鸢考工志》。鄙人非[红学]中之专家,无暇考证其虚实,但认为,问题关键在于[曹氏风筝]本身是否有艺术价值。正如本书作者孔祥泽先生所认为,在未见到《南鹞北鸢考工志》 一包括《废艺斋集稿》一实物之前,所有的争论都是不切实际的,重要的是目前保存下来的该书、部分内容的客观价值,并不会因为它是否为曹雪芹所撰写而有所增减。如果这部分内容有价值,无论是谁写的,也一样值得研究。当然,如果只从红学角度出发,自然又当别论了。诚然应作如是观。




前言
第一章 曹氏风筝的由来
一、《南鹞北鸢考工志》与《废艺斋集稿》
二、《南鹞北鸢考工志》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曹氏风筝的发现与复制
一、《南鹞北鸢考工志》的发现
二、一九四三年复制的风筝图谱及歌诀
三、曹雪芹风筝歌诀与《此中人语》

第三章 曹氏风筝的分类及特点
一、四十三类风稳简介
二、目前恢复的十四种风筝扎糊技术简介
三、曹氏风筝的特点(扎糊绘放四艺)

第四章 风筝的制作工艺
一、肥燕的制作
二、软翅蝴蝶的制作
三、硬翅(萝卜、白菜)
四、蘑菇伞(和合二圣)的制作
五、筛子底(喜蛛)的制作
六、脱胎工艺的制作
曹氏风筝图谱

附录
一、《南鹞北鸢考工志》部分原文
二、曹氏风筝的传承与发
后记


相关资料: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
更多资料: 图书馆->闲野之家 ->分类: 《风筝大观》
PDF文件下载

[hide]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5Kt0U6sGIuBQkkrxG97w









曹雪芹资料扎燕下载孔祥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