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广孝助朱棣登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何赏赐?姚广孝:放一个人

 嘟嘟7284 2021-12-13

在很多记载中,朱棣身边一直跟着一个和尚,据传著名的靖难之役就是他谋划的。此人名叫姚广孝,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比肩张良,亦不输刘伯温。只不过此人有个不雅号的绰号“妖僧”,听上去颇为诡异。

姚广孝活着的时候,立下丰功伟绩,很受朱棣信任,朱棣甚至让他做了皇长孙朱瞻基的导师。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极有分量的人,却在即将撒手人寰的时候,才敢向朱棣要求放一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要从建文帝削藩时说起。

一、建文帝削藩

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年号建文。即位之初,朱允炆在黄子澄、方孝孺等大臣的辅佐下,采取了一系列温和的改革措施,比如减轻赋税、减轻犯人的量刑等等,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在对各项制度进行微调之时,朱允炆对他的叔父们也极为警觉。因为,作为大明王朝的藩王,他的叔叔们在各地的势力也在一天天增强。这些人都有着自己的武装力量,对中央权力构成很大的威胁。怎么办呢?建文帝想到了削藩。

于是朱允炆找来大臣齐泰、黄子澄,共同商议削藩之事。当时,藩王中势力最强的是燕王朱棣,可是朝堂上的大臣们认为朱棣曾跟随先帝立下赫赫战功,先拿朱棣开刀的话很可能会引发激励抗争。于是,朱允炆先瞅准了几个势力较弱的藩王,对他们或者关押,或者废为庶人,起初并未受到过多的阻挠。

朱允炆这么做,让朱棣非常担忧自己的命运。然而,他并没有下定造反的决心。毕竟,朱允炆才是明面上继承正统的人,他拥有最多的兵力和拥护,自己造反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为此,朱棣很是犹豫不决。就在这时,他手底下的僧人姚广孝站了出来。

二、决心“靖难”

在建文帝削藩开始之前,姚广孝就经常出入燕王府,只说一件事,那就是鼓动朱棣夺取皇位。建文帝削藩的时候,姚广孝看准机会,再度劝朱棣起兵。朱棣当时迟疑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则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就这样,他逐渐帮朱棣下定了决心。

一开始,朱棣为了给起兵做准备工作,白天装疯卖傻,到了晚上,便和姚广孝一起商讨对策。这期间,建文帝朱允炆不相信自己的叔叔疯了,还专门派人到北京的燕王府一探究竟。据说使者竟然看见朱棣狼狈地住在猪圈里,言语错乱地不知道说些什么,于是便回去向朱允炆复命。朱允炆由此认为叔叔确实是疯了,这才对朱棣放松了警惕。

朱元璋生前虽然有过规定:藩王不得私自入京,但也有一点例外,那就是朝中若出现奸佞之臣,藩王便可以“靖难”的名义“清君侧”。而朱棣正是借着这一点,发动了靖难之役。他让姚广孝和儿子朱高炽镇守北京城,自己则带兵出征。

靖难之役中朱棣也打了很多败仗,尤其在山东聊城一战损失惨重,手下大将张玉战死,朱棣备受打击,甚至都想退回北京了。然而,此时姚广孝却再度出现,他一句话点醒了朱棣:“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要想办法直逼南京。”朱棣恍然大悟,于是重新起兵,并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了南京。

三、临终求情

南京城陷落之时,“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尽管后来当了皇帝,心中却一直有一个心结解不开,那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莫名失踪。

朱棣十分担心朱允炆东山再起。为此,朱棣还特意派人四处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不过,姚广孝对于寻找建文帝这类事情很少过问,也从来没有摆出过一副功臣的架子。朱棣登基后,曾多次想给姚广孝豪宅、金银等赏赐,却都被他如数退还。朱棣还曾劝姚广孝“蓄发还俗”,后者却依旧每日退朝后换上僧服,住在寺庙里吃斋拜佛,让朱棣敬佩不已。

后来,朱棣几次征伐蒙古,姚广孝便留在南京辅佐太子。公元1407年,他又再次接到朱棣任命,开始教导皇长孙朱瞻基。姚广孝一生受尽朱棣赏识,直到1418年一病不起。临终前,朱棣多次前往其住所探望,问他还有什么心愿。这时姚广孝才说出了一个愿望:“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意思是希望朱棣赦免一个名为溥洽的僧人。

很多人对溥洽这个名字可能不熟,也会心存疑问:为什么姚广孝隐忍一生,却在临终前说出这个人的名字?那么,溥洽到底有何威望,能让居功至伟的姚广孝独念皇帝为他开恩?

四、溥洽法师

为何姚广孝一生不要赏赐,却为溥洽破例呢?

溥洽字南洲,号迂叟,生于浙江,他少年时聪颖过人,因“志慕出世法”,于普济寺剃度。之后,他受邀上天竺寺,谒东溟禅师,得到了禅师的器重推崇。不久,他便从如玘禅师于普福寺,宣讲佛经,自此名扬天下。明太祖朱元璋在世时,曾称赞其“东鲁之书颇通,西来之意博备”,并召其为僧录司右讲经,命主天禧寺。

那么,朱棣为何要关押这位僧人呢?关于这一点,史书的记载是:“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溥洽坐系十余年。”

意思是,朱棣刚入南京时,有传言说建文帝削发为僧藏了起来,溥洽知道其下落,甚至有可能就是他把建文帝给藏了起来,但他就是不说。于是,朱棣便找了一个借口,把溥洽囚禁起来,而且一下就囚禁了十几年,中间没有给他任何伸冤的机会。

那么,姚广孝为何要救溥洽呢?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在释门中溥洽有着极高的地位,同时他还是姚广孝的前任上司,与姚广孝有着很不错的“友谊”。同时,姚广孝认为溥洽被囚禁,自己也有脱不开的干系,因此,在人生晚年,他便向朱棣提出了释放溥洽的要求。

五、朱棣反应

听到姚广孝的要求后,朱棣念及眼前这位老人的一世之功,又想到他一生别无他求,于是便答应放了溥洽法师。溥洽出狱后,来到了姚广孝所在的寺庙,跪倒在他床边感激道:“我的余生都是您赐予的。”

不过,此时的建文帝仍没有被找到,也没有证据证明溥洽就是被冤枉的,朱棣为何就敢“草率”放了他,难道仅是为了回报姚广孝一生的功劳吗?显然不是。其实,朱棣之所以答应姚广孝,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时机的确也已成熟。

早年间,建文帝的确是朱棣心中的执念,因为不管他如何勤政治国,始终掩盖不了他谋朝篡位的事实。即便他君临天下,但天底下的臣民还是有不服他的,待他死后,这些人就有可能再次拥护建文帝上台。在此情况下,朱棣当初才要对这些人赶尽杀绝,哪怕是有藏匿建文帝嫌疑的溥洽,他都不放过。

然而,姚广孝建言释放溥洽时,已经是在朱棣当皇帝十六年后,这时候朱棣的皇权已经彻底稳固。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方面,朱棣都已经做得出类拔萃,通过十几年的治理,他也已经赢得了民心,这个时候再揪着建文帝不放,也就毫无必要了。

因此,与其说是在姚广孝的建言下朱棣释放了溥洽和尚,不如说是姚广孝消除了朱棣心中关于建文帝的执念,如此他才能如愿以偿。

参考资料:《明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