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肾病,又不想做肾穿,如何明确诊断呢?

 肾之正道 2022-09-05 发布于河北

如果你因为体检或不适,去医院检查发现了肾脏病,只要没有禁忌症,医生都会建议做肾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肾穿刺检查主要有两个目的:

1.明确病理类型,而且肾穿刺是唯一的金标准。

2.根据病理表现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考虑到肾穿刺存在的风险而拒绝做肾穿刺,如果只是单纯的肾脏病变,诊断的范围要小一些,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在不做肾穿刺的情况下,如何判断是上述哪种原因导致的肾损伤呢?还是慢性肾炎合并了上述两种病症呢?



可以通过对患者病史的分析,及某些化验检查结果进行初步判断。

1.问发病经过

这个问题是针对病史比较明确的患者,患者很明确的知道自己是什么时间得的糖尿病,什么时间得的高血压,什么时间发现的尿蛋白、潜血。这样的人一般是坚持每年定期体检的,才明确的知道每种病的先后顺序

如糖尿病已经10多年了,血糖控制的也不是很好,高血压才发现2年,现在又检查出来了肾脏问题,那么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无论是糖尿病还是高血压导致的肾脏病变,一般至少都有5-10年以上的病史。如果才两三年的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病史,一般不考虑是这两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病。

2.看临床症状

如病因是糖尿病,那么除了肾脏病变,一般还伴随着糖尿病的周围血管和神经病变,如手脚冰凉、肢体末梢麻木感、间歇性跛行。

如病因是高血压,夜尿增多是它的特征性表现(需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夜尿增多),这里的夜尿增多指的是夜尿量增多,而不是次数。夜尿量达750ml以上或者超过白天的尿量称为夜尿增多。同时可能还伴随着高血压性的心脑血管病变。

3.尿常规

糖尿病肾病的尿蛋白量往往比较大,到第4期一般都是3+,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在3g以上,可达肾病综合征水平,尿红细胞阴性或量很少,尿比重正常。

高血压肾损伤的尿蛋白量比较少,一般不超过2+,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1.5g,尿红细胞阴性或量较少,尿比重明显降低<1.015,甚至低于1.010。

慢性肾炎的尿蛋白范围较大,从小于1g的少量蛋白尿到大于3.5g的大量蛋白尿均可出现,尿红细胞比较明显,高倍视野下十几个到满视野不等,甚至有肉眼血尿,而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伤极少会出现肉眼血尿。

4.眼底镜检查

如果是糖尿病或者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伤,查眼底镜即可帮助鉴别。因为眼底微血管和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粗细级别是一样的,血糖高或者血压高损伤了肾脏的血管,没理由不损伤同一级别的眼底血管吧。所以无论是糖尿病还是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伤,都是和眼底血管病变是同步的,肾穿不易做,但眼底镜检查却很简单,无创伤和痛苦,就像拍个胸片一样简单。

眼底镜检查显示的如果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就支持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如果是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就支持高血压肾损伤。

如果眼底镜未显示糖尿病或高血压性质的病变,那么很可能就是慢性肾炎合并了糖尿病和高血压。

5.尿蛋白电泳

在第3条中讲了尿常规的区别,那么尿蛋白电泳就是更进一步的鉴别,尤其对尿蛋白量不大的情况最有意义。

尿蛋白电泳是将尿蛋白按分子量大小排序分组的一项检查。

如果结果显示尿蛋白主要为小分子量蛋白,则支持高血压肾损伤的诊断,因为高血压肾损伤早期时以肾小管间质损伤为主的,小分子量蛋白较多。而糖尿病和慢性肾炎的蛋白尿都是以中大分子蛋白为主的。

提示:

1.列举的上述5条依据是需要综合分析及参考的,不能靠单一的一条就明确诊断。

2.今天的介绍只是为不愿做或者强烈拒绝肾穿的患者大家提供了一种方法,并不能完全替代肾穿刺。如果经过上述分析还是不能明确诊断,而且不能明确原发病对治疗影响很大,还是建议行肾穿活检,毕竟肾穿只是一项检查,而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才能决定你的病情是否能够缓解。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