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5.如何判断市场的顶部和底部?看这三大指标

 耐心是金 2021-12-13

更新提醒 

本节目每周一、三、五更新,总期数大于50期。不定期有热点解读、大咖直播等福利内容掉落。

上节课我们讲了股票投资的本质,其中一点讲到对于价值投资来说,市场是股票投资的工具。长期来说,股价只与公司的内在价值相关,但短期来说,无论公司多么优秀,股价都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因此,市场波动就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低价买入和高价卖出的机会。所以,我们就有必要学会判断市场的顶部和底部,以便能够及时抓住机会。

我所在的前海开源基金在过去6年当中,做到4次成功抄底和逃顶。很多投资者都想知道我们能够精准把握市场趋势的原因。甚至有投资者说:“是不是前海开源基金会算命?”


我们确实不会什么算命,但是我们总结了一些指标来判断市场的顶部和底部,为了方便大家的分析,我把这些指标简单归纳为3个:基金销量、市场成交量、以及沪深300的市盈率


下面,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个指标是基金的销量,特别是新基金的发行量。因为新基金的发行量代表了投资者的入场意愿,在牛市时,投资者入场意愿非常强烈,很多基金一天就能卖100亿元,甚至几百亿,这就是市场见顶的信号,这个情况在2007年的6000点和2015的5000点,都出现过。


反过来,在市场低迷时,投资者往往不愿意买基金,很多基金出现发行失败的现象,这时候往往就是市场的低点。例如,历史上几个著名的历史大底,998点、1664点以及1849点,还有2016年的1638点。


基金的销量是很容易观察的,每只新基金发行都会公告。我的经验证明,这个指标是非常灵敏的,几乎屡试不爽。因为中国基金持有人中90%都是散户投资者,基金的销量其实代表了散户投资者的入场意愿。在2007年时,最多的一次是有一支基金一天卖了900亿元,接着市场就到了6000位的高点,一直到今天还没有回到那个点位。所以这个指标我们一定要重视。


第二个指标就是A股的成交量。A股的成交量表示的是场内资金交易的意愿。在牛市时,炒股票有强大的赚钱效应,大家炒作的意愿都非常强烈,市场的换手率极高。


在2015年牛市时,市场每天的成交量超过2万亿,这个成交量超过了美国市场一天的最大成交量,也刷新了人类股市的历史成交量记录。而当时A股的市值只有50多万亿,也就是说当时每天的换手率达到了惊人的5%。这就表示市场已经达到了极度疯狂的状态,其实这已经是最好的离场时机。


而在市场低点时,投资者的交投意愿跌倒了低点。甚至有的投资者把账户关掉,发誓以后再也不碰股票。市场的成交量萎缩到高点时的20%以内。相当于5000点的高点,2万亿的成交量,20%就是4000亿,也就是说当成交量萎缩到4000多亿元时就是“地量”。所谓“地量见地价”,这就是市场见底的一个信号。


第三是看价格指标,也就是沪深300的市盈率。我为什么选沪深300的指数来看它的市盈率呢?因为沪深300的成分股主要是优质蓝筹股,蓝筹股比较稳定,它的估值是有意义的。


从过去来看,沪深300的市盈率的波动区间,大概就是在9倍到45倍,平均值大概是18倍左右。虽然沪深300在高点的时候,市盈率有很大的弹性,每次都不一样。但在历史的低点,每次都跌破10倍,大概是9倍左右。


当沪深300的市盈率跌破10倍,是什么概念呢?这时候买入沪深300ETF,相当于每年现金分红可以达到3%,同时还送你一个看涨期权,这是有套利的机会,这时候买入,其实风险非常小。我们过去6年3次抄底的时候,沪深300都已经跌破了10倍。


A股市场只有30年的历史,还不太成熟,因此市场波动比较大。又加上散户投资者的占比比较高,市场的羊群效应很明显,牛市的时候非常牛,熊市的时候非常熊。所以在A股做投资还是要踩准节奏,往往走对一步就步步走对,走错一步就步步走错。


很多人在2015年牛市时赚了很多钱,甚至很多人自称是股神,特别是那些加杠杆的投资者,在牛市的时候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到股灾时,很多人都没有逃掉。有的人躲过了第一轮没有躲过第二轮,躲过了第二轮没有躲过第三轮。股市有一句话叫“新股民站在高点上,老股民死在抄底的路上”,很多投资者对此深有体会。


在市场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之后,我们就要果断地顺势而为,而不能跟趋势作对。刚才给大家讲的判断顶部和底部的方法,实际上是判断市场的拐点。往往在市场的拐点的时候,多数人是错误的,只有少数人正确。也就是说,市场拐点的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但是在市场趋势的过程中,那么大家顺势而为即可,除非看到拐点的信号。


例如在2014年初,当时前海开源基金联席董事长王宏远先生提出,A股将迎来特大牛市。果不其然,在2014年7月,A股市场就开启了一场特大牛市。那在这个牛市过程中,我们一直持有券商、军工等高弹性的板块,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直到2015年5月21号,我们看到A股市场泡沫非常大。当时创业板的市盈率超过了120倍,那么当一个泡沫产生的时候,可能会吹得更大,你无法判断哪一天泡沫破裂。这时候需要一根针把泡沫扎破,而这根针就是清查场外配资。


那么2015年5月,正是政府清查场外配资的时候,我们判断,市场见顶已经很快了,所以当时果断地进行了清仓,前海开源基金也一战成名。


那么在市场发生股灾之后,我们一直是空仓应对,而没有抢反弹。为什么呢?因为在熊市的过程中,市场已经形成了下行的趋势,一轮是不能充分地把利空反映完的,可能会有第二轮、第三轮。一直跌到2016年的春节前后,A股市场无论从估值还是从市场人气来看,都已经明确有了见底信号,这时候我们才果断地进行了加仓。


上面给大家介绍的这3个指标,对A股市场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大家可以回顾一下A股市场这20多年的牛熊转换,几乎都可以用这三个指标来看。


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对A股市场波动趋势的把握是在A股取得成功投资的关键要素。我结合A股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特点,以及历史的经验,将判断市场顶部和底部的指标总结为3个,即基金销量、市场成交量以及沪深300的市盈率。


而这3个指标都是比较容易获得的指标,只要你对这三个指标进行密切的跟踪,一旦发现市场到了拐点的时候,那么也许你就能成功地实现逃顶和抄底,跑在别人的前面,做到投资心中有数。这对提高我们投资业绩大有裨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