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D打印枪支的隐患

 云蔚志读书 2021-12-13

3D打印枪支的隐患

前言

美国司法部在 2018 年 8 月 1 日批准了一项暂时阻止在网络发布3D 打印枪支图纸的申请,此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不法之徒有可能通过3D打印技术来获得无注册编号、普通安检系统难以探测的枪支,成为威胁公共安全的隐患。以下对这一现象作简要分析。

13D打印枪支的方法

2013年,两名英国《每日邮报》的记者记者携带了一把由3D打印机制作出来的真枪,成功通过安检,登上了“欧洲之星”列车。


使用下载的图纸和3D打印机,完全是外行的他们用了不到36小时就打印出一把0.38毫米口径的塑料手枪,其中仅有撞针是金属的,详见下图。

23D打印枪支的特点及危害

从以上的事例中可见3D打印的枪支有如下不同之处:

制造容易
仅需一台电脑和一台3D打印机,按照网上下载图纸就可以快速制造一支半自动枪。

现在非营利组织Defense Distributed提供了消费级3D打印机,可以实现在个人车库打印出更加可靠的金属枪械。

扩散迅速
借助网络,模型图纸可以随意下载、跨国传播。

2013年,美国的科迪·威尔逊成功测试了世界上首款3D打印手枪,并在网上分享他的图纸,在欧美和日本等地的累计下载量超过10万次。

无法检测

现有的金属探测装置无法检测塑料。

美国《不可探测枪支法案》规定枪支的钢铁含量不得低于3.7盎司,这有助于更容易地探测出打印枪支。

无法追溯
3D打印枪支无需生产许可证,没有年龄限制,不需要接受背景调查。枪支本身上也不会刻上序列号,执法部门根本无从知晓其来源和去向。
此外,塑料枪支还能在几分钟之内融化,几乎不会留下任何犯罪线索。

33D打印枪支的监管困境

虽然目前3D打印枪支的精度合强度等还不足,使用寿命也仅仅达到发射几十发的程度。这仍对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并存在监管上的难题。因为3D打印是新兴的热门科技,已经得到广为应用,而生成的最终成品非常广泛,可能是机器零件,艺术品,生活用品等。

2014年,日本最大印刷公司Dai Nippon Printing发布了用来检查3D数据的“安全程序”,旨在禁止打印与手枪数据相似的图纸。这种程序还可以用做版权保护,如禁止打印受版权的卡通形象。

如此,通过在线认证的方式,控制3D打印机的输出,可能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思路。

后记

科技的快速发展可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其他意想不到的影响,人们也无须因噎废食,将其完全否定。相信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检测技术的进步,这一切都会有所控制和改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