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是抗战的基础、对国民政府抗战的历史评价---读《中国抗日军事史》(1)

 云蔚志读书 2021-12-13

在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希望不仅仅从军事角度,而是从经济政策、军事战略、政治动员等方面作出立体分析,探讨国民政府、国民党何以能够持久抗战并取得对日胜利的原因。该书特别指出,国民政府制定了持久战的策略,非常重视游击战,实施经济改革及产业转移,发挥特务机关对抗战的积极作用,值得一读。

一,经济是抗战的基础

在持久抗战面临严重物资匮乏的1941年3月,蒋介石在五届八中全会上说,今后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经济七分,军事仅占三分”。

1,稳定财政收入

由于沿海、沿江各城市相继失陷,国民政府几乎失去了关税、盐税、通税(对特需产品及重要物资征收的货物税)等占财政收入七成左右的主要财源。为了筹集资金,国民政府把税收重点由间接税改为直接税,开始重视所得税、遗产税、过分利得税和印花税。而税收等仅收入七八亿元,不到国库收入的四分之一,其余的要依靠发行公债来补充。

田赋是省县财政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占各省财政岁收的1/3、县财政岁收的六成以上。田赋收归中央后,原来分为中央、省、县市的三级财政改为中央和县市二级财政,省财政从属于中央,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田赋征实充实了国民政府的财政,缓和了物资匮乏,对坚持抗战贡献颇大。但也因为强制用工、税负沉重、大地主转嫁负担等原因,直接侵占了农民利益,诱发了包括中小地主在内的农民的反抗。

2,迁移和发展内陆工业

为坚持持久抗战,必须在西南(四川、西康、贵州、云南、广西、湖南六省)和西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绥远六省)这两大内陆建立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国民政府成立了西南经济建设委员会,下设中央迁厂委员会,将沦陷区的大批工厂迁到了内陆。政府在加强对民营工厂统制的同时,提供低息长期的贷款支持。

在西北、川康、东南、西南、云南等地的工业合作社生产了上百种军需品和生活用品,强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持久战。

在农业方面,随着金融网络的扩展,政府对水利及垦殖工程也积极投入资金。为促进农业生产,行政院特设了农产促进委员会,扩大了耕地面积,保障了粮食生产和丰收。这也是国民政府能够坚持抗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3,金融改革

依据1939年9月的“巩固金融办法纲要”规定,党政军机关必须严格管理经费,清理重复机关,削减支出。

1940年1月,为防止浪费和加强经济统制,实施了“中华民国公库法”。国民政府的国库和地方政府公共资金的现金收支原则上统一到了中央银行,即税收直接上交中央银行,一切支出由中央银行发放,基本上实现了国库收支的统一管理。

1942年7月,原为四家国有银行所有的法币发行权被集中到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专营国际汇兑,交通银行主要向工矿、交通行业贷款和投资,中国农民银行则主要进行农业信贷。中央银行开始发挥信用中心、“银行的银行”即最终信贷机关的作用,金融的中央集权也由此基本实现。

为了阻止日本“以战养战”,同时防止内陆经济因物资匮乏而崩溃,政府大力推行通胀政策,以获取日本的产品。通胀导致法币贬值,阻止了日本利用法币,也严重打击了基础较弱的工合以及民营工厂。

4,争取外援

国民政府通过缅甸公路获得最低限度的英美援华物资。

在滇缅公路关闭后,唯一的国际通道就只剩下通向苏联的西北。中国通过出口茶叶、钨、锑,从苏联获得了飞机等作战武器。

二,对国民政府抗战的历史评价

1,成功的经济政策

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既没有做日本的傀儡,也没有投降,一直抵抗日本侵略直至最后的胜利。作者认为,对其坚持抗战应予以正面评价。

国民政府在抗战的同时,也致力于战时经济建设,并在人力、资金、生产、金融等方面成效斐然。日本占领了天津使原来的“亲日派”丧失了他们的经济基础,继而转变为抗日派,并主导了战时的经济建设。国民政府通过低息长期信贷等政策手段投入大量资金,促使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力持续增长。在此基础上,再施行田赋征实和收归中央政策,有力地维持了抗战时期的财政。在金融方面,国民政府改组了“四联总处”,实现了法币发行权向中央银行的集中,打垮了南京汪伪政权发行的储备券,赢得了货币战的胜利。

以重庆为中心的内陆经济持续增长,成为了坚持抗战的物质基础。所以,有人评价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失败了,而作者认为这些政策无疑是成功的。

2,集权统治

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谋求独裁,希望集中统辖全国的抗战力量,并力图以武力手段强行进行中央集权。

在政治方面,国民党党员的发展十分顺利,中央集权在云南得到加强。蒋介石不仅削弱了龙云在云南的统治基础,且在云南的中央军已经四倍于滇军。但是,这种以武力为后盾的中央集权政策加强了龙云等地方军阀的反蒋意识。

然而,中国的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思想复杂多样,决定了中国抗战的特点不在于统一性,而在于其广泛性。所以,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参政会等框架下,国共之外的第三方势力、工合以及农民、工人、民族资本家、地主等力量一方面团结抗日,同时又分别独立打击日本的侵略。

3,掠夺失去民心

国民政府的财源来自对民众的掠夺,具体手段为发行公债、制造通货膨胀、施行田赋征实等。虽然国民政府据此成功地建立起了抗战财政,发展了内陆经济,增强了抗战力量,但是掠夺也使民众在抗战末期开始抛弃国民党。

通胀政策、优先向国营及公营工厂分配资源的管理和统治、对自由的限制等,疏远了城市民众、中小民族资本家以及工合活动家们。以武力手段推行中央集权,又招致地方军阀的反抗。田赋征实则又导致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农民,包括中小地主,的暴动。以上各种因素的互相作用,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

城市民众纷纷要求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逐渐抛弃国民党并转而支持共产党。国民政府丧失了民众的支持,就是在自掘坟墓。国民政府在国共内战时期被共产党打败,最终走向崩溃,其重要原因也在于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