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历法:干支历

 大山860 2021-12-13

中国传统历法:干支历

-1-

干支历,又称星辰历、甲子历、节气历或中国阳历等,是一种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古老历法。

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

(60甲子)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干支历年长为一回归年,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

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一节一气为一月,一年就是一个回归年,一共十二个月。

相对阴历来说它能稳定而准确地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和物候变化。

二十四节气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全由太阳运动决定,与太阴月相无关。

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如公历)不同,公历的月长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关;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需通过人为调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规律的一部历法。至今干支历依旧流行于万年历等书,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

-2-

《尔雅·释天》:

太岁在曰阏逢[ yān féng ] ,在曰旃蒙[zhān méng],在曰柔兆[róu zhào],在曰强圉[qiáng yǔ],在曰着雍[yú hù],在曰屠维[tú wéi],在曰上章[shàng zhāng],在曰重光[chóng guāng],在曰玄黓[xuán yì],在曰昭阳[zhāo yáng]。──岁阳。

太岁在曰摄提格,在曰单阏[chán yān],在曰执徐[zhí xú],在曰大荒落[dà huāng luò],在曰敦牂[dūn zāng],在曰协洽[xié qià],在曰涒滩[tūn tān],在曰作噩[zuò è],在曰阉茂[yān mào],在曰大渊献[dà yuān xiàn],在曰困敦[kùn dūn],在曰赤奋若[chì fèn ruò]。

(《尔雅》是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它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中国古代的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尔雅》是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

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在后来的传承中,黄帝时代(有说是汉代)把干支之名简化为一个字,简化后的'干支'。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古称十日,十二支古称十二辰。

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所以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

宫有女、虚、危三宿;

宫有斗、牛二宿;

宫有尾、箕二宿;

宫有氐、房、心三宿;

宫有角、亢二宿;

宫有翼、轸二宿;

宫有柳、星、张三宿;

宫有井、鬼二宿;

宫有觜、参二宿;

宫有胃、昴、毕三宿;

宫有奎、娄二宿;

宫有室、壁二宿。

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义也是来源于此。

最完整的干支表要算《甲骨文合集》第37986片甲骨(见图)。这版甲骨是商代末期纣王帝辛及其父亲帝乙在位期间的刻辞,此为一牛胛骨。在发现的商代甲骨文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内容都是与占卜相关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甲骨卜辞'。

-3-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干支历以每年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为岁首,二十四节气中的节为月首。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太阳历范畴。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为方便记忆,有《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

干支纪年

干支历的纪年以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为年分界线,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进行标注。从甲子到癸亥,循环更替,以至无穷。纪年的该组干支可称为年柱。

例如:

2021年2月3日立春,阴历:腊月二十一干支历:辛丑庚寅月壬午日

2021年2月2日,阴历:腊月二十;干支历:庚子己丑月辛巳日

民国以前,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干支历岁首,叫春节(立春节);由于是春天的开始,我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把立春作为节日来过,是一个重大节日。

-5-

干支纪月

以十二支纪月,叫做'月建'。十二辰(即十二支)的意义在《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和《释名》都载其语源的说明,可以说是大同小异,都表示万物从发生,经过繁茂、成熟、衰减,乃至胚胎新萌芽的状态。

以上古籍记载把十二辰都描述为物候的周年变化,这充分说明干支纪月的阳历性质。

干支历以二十四节气来划分出一年中的12个月份,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单数序列的节气又简称为'节',双数序列的节气又简称为'气'或'中',就是说二十四节气由12'节'加12'气'组成)。又以交立春节气当日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月份即寅月(有的书籍又同时标注为1月或正月,用以辅助理解,其余类推)的起始,于是每一个'节'加一个'气'就为一个月,每个'节'可代表上半月(约15天),每个'气'可代表下半月,这样每个月就包含了两个节气。不需设置闰月。

二十四节气、干支历月、公历和太阳位置:

干支历月、一年四季和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干支纪月除十二支固定外,十干是依次排列的。于是,从甲子到癸亥,60组各不相同的干支循环更替,每5年一个周期。纪月的该组干支可称为月柱。人们根据干支年、月柱的出现规律作出了能快速获知干支纪月的推导口诀:(知道了年干,就可算出当年的月干)

五虎遁年起月诀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岁首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

若言戊癸何方求,甲寅之上好追求。

例如:

2022年壬寅年。口诀“丁壬壬位顺行流',也就是说明年立春开始到惊蛰之间是”壬寅月”;惊蛰开始到清明之间是“癸卯月”;清明开始到立夏之间是“甲辰月”,以此类推。

2018年戊戌年,口诀“若言戊癸何方求,甲寅之上好追求”,也就是说立春开始到惊蛰之间是“甲寅月”,甲后面是乙,寅后面是卯,下一个月就是“乙卯月”,以此类推。

-6-

干支纪日

干支历的纪日用60组各不相同的干支进行标注。从甲子到癸亥,不断循环记录。纪日的该组干支可称为日柱。

干支纪日法是中国历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以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所以历算家都以甲子为不变的尺度,考古家也借甲子以定古代月日的真正间隔,否则经过多次的改历,古代岁月将无法整理。

干支纪日是现今历史上最长的纪日法,据传在殷墟甲骨卜辞中载有大量用于纪日的干支记录,但因材料的缺失,我们并不能完整串联到商代的干支纪日。

后来延续的纪日干支是根据古代历史典籍《春秋》中所记载的日食时间,即从春秋时候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开始起算至今的。

《左传》隐公三年

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

三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三月二十四日,周平王逝世。讣告上写的是庚戌日,所以《春秋》也记载死日为庚戌,即十二日。

-7-

干支纪时

《史记·历书》已以十二支纪时。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辰,每辰分为八刻,一昼夜为九十六刻。清初引用西方历法,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因而一辰等于2小时。每辰两小时,遂有初正之分,每时等于四刻,每刻等于十五分钟。

子时: 23点至1点

丑时: 1点至3点

寅时: 3点至5点

卯时: 5点至7点

辰时: 7点至9点

巳时: 9点至11点

午时: 11点至13点

未时: 13点至15点

申时: 15点至17点

酉时: 17点至19点

戌时: 19点至21点

亥时: 21点至23点

在古代由于历书中都不标记干支纪时,于是人们根据干支日、时柱的出现规律作出了能快速获知干支纪时的推导口诀:(十二个时支为已知不变,就推排时干)

五鼠遁日起时诀: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是。

戊癸何方觅,壬子是真途。

天干是甲和己的日子,第一个时辰是甲子时

天干是乙和庚的日子,第一个时辰是丙子时

天干是丙和辛的日子,第一个时辰是戊子时

天干是丁和壬的日子,第一个时辰是庚子时

天干是戊和癸的日子,第一个时辰是壬子时

后面时辰依此类推

例如:

今天2022年12月13日星期一

阴历:十一月初一

干支历:辛丑年庚子月乙未日,第一个时辰是丙子时。

五虎遁年起月诀:“丙辛岁首寻庚起”,今年时辛年,第一个月时庚寅月,现在是11月,天干一共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第11个月庚子月。

乙未日,五鼠遁日起时诀“乙庚丙作初”,所以第一个时辰是丙子时,后面是丁丑时,以此类推。

所说的八字只是用干支历记录的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以及时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