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mingzhu786(转载)hbliuchanghai(商务)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在近日发布的《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0—2021: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发展态势、面临挑战与提升举措》中,有关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调查结果,特别有意思。比如,女教师的幸福感高于男教师;高级教师的幸福感最高,二级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低;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高,普通高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低,等等。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最高,县城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最低,乡镇教师和城市教师居中。作为县城教师,笔者尝试和大家探试一下县城教师“不幸福”的地方。我觉得,县城教师觉得“不幸福”,第一个是身份有些尴尬。县城虽然被称为“城”,但在大一点的城市的居民眼里,仍然还是农村。就算在农村人的眼里,县城也只是农村的一个中心而已,腿上的泥还没有洗干净,和城市还有距离。而且,现在除了少数年纪较大、一直在农村居住的教师,大部分乡村教师也都在县城买房安家,除了去乡村上班,其实也是城里人。不管是从个人的外在形象,还是学历见识,县城教师其实都和农村教师更加接近。所以,从地域上来讲,县城的教师可能少了一些认同感,有些“两不靠”。大城市的学校不用说了,班容量一直符合标准,而农村学校由于城镇化的原因,学生越来越少,班容量也相当小,经常一个班才二三十人甚至十几个人。而大量学生进城,使得县城学校的班容量居高不下,一个班五六十人是常态,有时更多。当过老师的都知道,不同的班容量,教学难度和管理难度天差地别。乡村学校学生都是来自农民家庭,教师从收入到社会地位,都比家长更高一些。而县城教师恰恰相反,学生家长很多都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我们知道,在所有的公职人员当中,教师是最无职无权的一类,学生家长但凡有点能量,都可以和学校的领导对上话。表面上,家长可能很尊敬老师,但在内心深处,其实并不把你当回事。一旦觉得老师哪里做得不好或不合心意,可能直接就上大招,让你防不胜防。如果是大城市,没有了县城这种熟人社会的影响,情况反倒会更好一些。教师工资和地方经济直接相关,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教师的收入也高,这不用说了。虽然乡村教师补贴只有几百元,但跟整体并不高的工资总额相比,也不是小数。由于政策的倾斜,乡村教师评职的条件比县城更加宽松。教师工资和职称是直接挂钩的,评上高一级职称,收入又上去了一大截。很多县城教师,眼睁睁看着许多资历比自己差很多的乡村教师晋升了高级职称,而自己却总是遥遥无期。对于教师来讲,评职是人生的大事,这样的现状,无疑也降低了县城教师的幸福感。既然县城教师如此不好,乡村教师如此好,为什么不把自己调到乡村去呢?这个问题,就像有人说结婚不好,就反问他为什么不离婚一样。离婚不是办一个证书那么简单,离了婚也不全都是好处。同样,县城教师想去乡村,也不是你想去就能去,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而工作调动对生活带来的影响,也涉及到方方面面。其实当老师,在哪儿都差不多,只不过县城教师可能槽点相对多一些罢了。很多时候,不满意是比较出来的。只要不和别人比,甘于平淡,热爱本职,在县城做一名教师,也挺幸福。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