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练六字诀的方法

 尚武智者 2021-12-14

上下面介绍几个古人编成总结性的歌诀,用以表达分字练功配合的姿势,动作和各经有病的症状与应用方法。


  ㈠六字姿势总歌诀:


  肝若虚时目睁睛,肺知呬气手双擎;


  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


  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寒热卧嘻宁。


  这个歌诀告诉我们,练吐枘补泻法时,练某一经应该用什么姿势及字法。这六字歌诀的每字练法前面巳经谈过,现在详述其具体姿势和动作:练肝经时的“目睁睛”,就是要把两眼睁开;肺字一句内的“手双擎”,就是双手举起,手心向上托,练时在吸气默念“二”字时,随吸气应快应慢之速度举起,呬气时(亦即呼气)缓缓放下;练心经时要“顶上连叉手”,就是双手指相交叉,手心向上放于头顶,具体动作与手双擎同;练肾经的动作是“抱取膝头平”,就是在吹气时随之下蹲,双手平抱双膝,换气时起立;练脾经时“须撮口”,是在随着呼气自然地把嘴唇撮缩,留一小口,将气呼出;练三焦经是仰卧而练。


  另外在练肺经的“双手擎”和心经的“连叉手”时,也可将双手上托或双手交叉,放于头顶不动(即顶上连叉手),按规定次数呼吸完毕后,再把手放下,不随呼吸上下举动。练肾经的“抱取膝头平”,也可吹气时随之下蹲不动,按呼吸次数完毕再起来。


  如在练功中,感到配合动作姿势不太方便或不太舒服,就不必配合动作,只静坐(站,卧,亦可)按法练之,同样是会生效的。


  ㈡分字歌诀;分字歌诀是根据五脏所属经络的不同疾病,分别表达其症状及防治法。练功方法前巳详述,至于各种疾病的症状,歌内不可能应有尽有,亦非练功的主要内容,故只介绍歌诀以供参考,不加解释。


  ①肾:


  肾为水病主生门,有病尫羸气色昏。眉蹙耳吗兼黑瘦,吹之邪妄立逃命。


  ②心:


  心源烦躁急须呵,此法通神更莫过。喉内口疮并热痛,依之目下即安和。


  ③肝:


  肝生龙涂位号心,病来还觉好酸辛。眼睹赤色兼多泪,嘘之病去立如神。


  ④肺:


  嗯嗯数多作生涎,胸膈烦满上焦炎。若有肺病急须呬,因之目下自安然。


  ⑤脾:


  脾病属土号太仓,有疾急教尽择方。泻痢胀鸣并吐水,急调呼字定丹成。


  ⑥三焦:


  三焦有病急须嘻,古圣留言药最奇。若或通知去雍塞,不因此法又何知。


  ㈢孙真人四季行功养身歌:


  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呬定知金肺润,肾吹唯自坎中安。


  三焦嘻却除烦恼,四季长呼脾化餐。切忌出声明口鼻,其功尤胜保神丹。


  这个歌诀根据阴阳五行和人体各经络的属性,简明地指出按季节练功的方法。譬如“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就是说春天应该多练肝经,夏天应该多练心经。春天木旺,肝属木,在这个时候应多练肝经;夏天火旺,心属火,在这个时侯应多练心经。其它如肺、肾、脾、三焦等,亦均照歌内所指出的季节练之。


  歌诀最后还告拆我们,要想收到练功之效,行功时“切忌出声闻口鼻”,即是说作吐纳时呼气默念的字,一定不能出声。按季节作吐纳的练法巳如上述。但是这并不是说平常不能练其他各经。按季节练固可收到一定之效,平时或为治病或为保健亦可按五行相生的顺序分练或合练。按季节的练法是说明根据各经的属性、季节的特点,专练或多练某经,效果更好一些。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循序练之,绝无流弊。


  其次,再谈一下分症分窍练功法。前面谈的是以口鼻呼吸的气为字音的练功法,适用于临时发生的一般小病,或经常性的保健。这里谈的分窍练功法,是为治疗各种顽固性的慢性疾病,分症专练的方法,比前一步功夫又深了一步。这种方法不是用口鼻呼吸,而是用分字分窍以意引气呼吸的练功方法。除口鼻呼吸以意封闭,不配合动作,不进行单补单泻,而只补泻兼练和六字不合练者外,其余皆与上述方法基本相同。兹将其练功方法详述于下:


  无论哪一脏腑及其所属经络有病,必须在基本功练到打好基础以后,才能按此法练功。先以心脏为例,心脏及其所属经络有病,练的是呵字,窍位在上丹田,在每次练功开始,不论练动功或者练静功,可先练此法。练功开始,按意守丹田法先意达丹田,静守片刻,然后移至上丹田,即由此窍用意引气而进行呼吸,先呼后吸;吸时默念“二”字,由上丹田向中丹田引吸,肚脐动与不动,以及如何在动,都不去管它,当意引之气吸的不能再吸,就由中丹田向上丹田往外呼(仍是意引)呼时默念“呵”字,呼的不能再呼就再吸,一吸一呼为1次,如是进行,由开始6次逐渐增加到36次,练完后,即按基本功的练法,静守丹田(或命门、会阴),或动或静均可。


  其他如肝脏及其所属之经络有病,练的嘘字,窍位在夹脊;脾脏练的是呼字,窍位在中丹田;肺脏练的是呬字,窍位男人在膻中,女人在肺俞;肾脏练的是吹字,窍位在会阴;三焦练的是嘻字,窍位在命门。练功的方法与呵字练法同。无论在哪一窍位和练哪一个字,在吸气时都是向中丹田,呼气时由中丹田向相关窍位(但脾脏在中丹田呼吸)。


  ②分经定数法:这种练功法的原名叫生成数,是按照天地阴阳生成之数,由丹田进行呼吸的方法(不是口鼻呼吸)。为了易于了解,故称之为分经定数法。经是指心、肝、脾、肺、肾等脏腑及其所用之经络;数是分别不同脏腑、经络,在丹田呼吸时,按照天地阴阳生成之数,每一息分几次吸回和呼出一口气的数目。这个生成数及所属经络为: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肾经、膀胱经。守窍:会阴)。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心经、小肠经。守窍:祖窍)。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肝经、胆经。守窍:夹脊)。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肺经、大肠经。守窍:膻中)。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脾经、胃经。守窍:中丹田)。


  这套歌诀素为中医针灸在临床上补泻之根据,生数为补,成数为泻。用在气功方面亦可如此补泻。


  ㈠一般练功法:首先根据疾病所属之脏腑、经络、确定练一项或数项,实火即泻,虚寒则补。或遵医瞩,该泻的泻,该补的补,或者补、泻兼练均可。每次练功,不要注意口鼻呼吸,而专注意在窍内呼吸,将意定在中丹田,稍停,达到心平气和,呼吸均匀,即开始练功。方法是:如肝经有病,即在中丹田吸3下,然后在夹脊呼8下,练1—3次,意守中丹田,可扶正气,泻肝经之邪气。当此法练熟之后,即改为在夹脊吸3下,呼8下,练1—6次,意守夹脊。其他各经的练法准此。平时练习,可分经练一、二个部位,也可按生成数的次序合练1次后,以中丹田向内吸9次,呼6次,意守命门。收功法同主要功之收功法结束。


  ㈡分窍练功法:上面所谈的一般练功法,是不分病症都在丹田呼吸,适用于临时发生的一般小病或经常性的保健,分窍练功法,是一种治疗各种顽固性的慢性疾病分症专练的方法。比前—步功夫又深了一步。练功方法二者完全不同,前一种是在丹田按不同脏腑经络生成之数,一息气分几次吸回和几次呼出,以丹田的回收和外出来表示吸与呼。这一种不仅在分窍呼吸与前者不同,就是具体的呼吸方法也不一样,不是一息气分几次吸回和几次呼出,而是按生数若干吸若干次,成数若干呼若干次。


  以心经为例,心经是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吸两次呼7次。其窍位在上丹田,练功开始,意守丹田,静守片刻,然后移至上丹田,由此窍用意向中丹田吸气,当吸的不能再吸,就换吸第2次,也吸到不能再吸,两次吸气即告完毕,就由中丹田用意向上丹田往外呼气,呼的不能再呼,就换呼第2次,如是共呼7次。这算一遍。练完后,意移中丹田静守(或命门、会阴),当意移丹田的同时,将口中津液下咽,随意送至丹田。


  练功时切记只用意而不用气(口鼻呼吸)。初练阶段,可只练一遍,以后逐渐增加,最多不超过三遍。这是补泻兼练的方法。


  单练补者,只以生数吸而不练成数呼,单练泻者,仅用成数呼而不用生数呼。


其他如肝、脾、肺、肾等各脏腑、经络的窍位与六字歌诀法相同,按规定生成之数,照上法练之。惟三焦生成数中没有包括,其窍位在命门,吸九呼六,亦照上法练之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