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电影|艺术|真知 观影日记|蒂姆▪波顿为电影艺术语言体系,建立了造梦典范前几天,写电影《大鱼》影评,修改再三,仍未定稿。本来,我是想用《大鱼》这部电影,来梳理一下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最大价值。即:电影倒底是为了讲好故事,还是呈现真实,抑或塑造人物,再或其他?从大众心理学角度观赏电影《大鱼》,便看到了一个有关父子和解的故事。这是一个正确的观影方法,至少是符合大众潮流的。但我以为这是个外在内容,其更深层次是电影的“言外之意”,如果这部电影只是把目光放在了简简单单的父子和解的故事上,就显得太过于抒情了。而抒情本身,对于此片来讲,是不那么重要的,至少导演并未刻意去渲染此道。毕竟,那些光怪陆离的场景,那些荒诞不经的故事,那些华而不实的人物,并非是为抒情而设的。小津安二郎曾说:“导演要的不是演员释放感情,而是如何压抑感情。”本质上,《大鱼》的抒情艺术也是在压抑式的,毕竟它刻意回避了现实“真实”,而追寻现实之外心灵“真实”。《大鱼》并非常规的影像作品,而是由导演蒂姆▪波顿创设的拥有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的影像模版,即探索电影本身的造梦的可能性。导演并非不追求“真实”,而是重新构架了“真实”这种词汇的艺术认知语言。这在其后的诸多电影里可见一斑,不管是《睡梦医生》还是《小飞象》抑或动画片《科学怪狗》,都具有浓郁的“梦幻真实”。发展至今,电影已逾百年,早已形成了一整套的各色的语言体系,如诸题材,剧本,摄影,导演,表演等等,但这些作为基础,还存在诸多的可能性等待挖掘。蒂姆▪波顿在造梦的方向,走出了自己的路径。当然,如果想就《大鱼》进行评析,仅仅是观赏几遍片子是远远不够的。电影最终的面貌,因为放映渠道的不同,是存在不同的版本的。这就说明了,电影本身所具备的大众传播性和必要的娱乐性,给评析带来困扰。因为,想探讨电影的哲学和影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有可能招来笑话。然而,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艺术创作之“我”又是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之中的附庸。一种思潮的养成抑或一种现象的出现,并非是绝世而独立的,它一定有其本源。蒂姆▪波顿的艺术风格之形成,也全赖当时世界范围内的新思想的产生和介入的结果。我们尚且无法确定影片和某些哲学主张的直接关系,比如荒诞主义,女权主义,立体主义,结构主义等等。但是,如果能从这些哲学批评的角度,切入这个片子的主题研究就太棒了。跨 | 界 只 | 做 | 原 | 创 | 内 |容 文 学|电 影|音乐|艺术|文本 践 行 时 代 人 文 使 命 策展|小说|剧本|版权|项目|推广
出版|诗歌|散文|评论|IP 联系平台|JIYUNXUAN88 因艺术相知,处江湖两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