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58. 诸葛北伐之余波:魏延被诛族、杨仪被自杀

 衣赐履读通鉴 2021-12-14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这一回,我们讲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蜀汉政权内部的火并。这场火并,导致魏延被诛杀,杨仪被自杀,使得本就人才落寞的蜀汉政府,更加捉襟见肘。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失去了诸葛亮的情况下,倘若没有发生这场火并,蜀汉政权是否能够继续存在二十九年,还真不好说。



魏延字文长,是从荆州起就追随刘备的老人儿,打仗很猛,善用奇兵,在孔明时代,称其为蜀汉第一悍将,应该没人反对。魏延屡立战功,被刘备所赏识,任命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这道人事命令一下,史称一军尽惊。在诸葛时代,又以军功累进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封南郑侯。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建安中(汉献帝年号,公元196年至公元220),杨仪是荆州刺史傅群(魏国任命的刺史)的主簿,逃离傅群,投奔了关羽。关羽任命杨仪为功曹,派往成都谒见刘备。刘备和杨仪讨论军国大计、政治得失,一经交谈,刘备大悦之,立即任命为左将军兵曹掾。刘备称汉中王之后,任命杨仪为尚书。
衣赐履说:关羽从公元211年开始独自掌荆州,刘备于公元219年称汉中王,杨仪叛魏归汉,当在此期间。在刘备的心目中,杨仪在哪个层次呢?我们以刘备对另外一些牛人的态度作个比较。对彭羕,刘备“亦以为奇”;对廖立,刘备“素识待之”;对刘琰,刘备“厚亲待之”;对庞统,刘备“大器之”。而刘备对杨仪是“大悦之”,隐然与庞统相若诶。
刘备称帝后,杨仪和尚书令刘巴尿不到一个壶里,就挂了个闲职,做了弘农郡(河南省灵宝县东北)太守。为什么是闲职?因为弘农是魏国地盘,此为虚领,也就是说,这一时期,杨仪基本上闲在家中,没事儿打个小麻将、涮个小火锅唔的。
公元225年,诸葛亮把杨仪召进相府,任命为参军,并带着他征讨南中地区。公元227年,杨仪随诸葛亮到汉中。公元230年,升任丞相长史,加绥军将军。
杨仪为人干练机敏,很有能力。诸葛亮数次出军,杨仪常规划调遣部队,筹办粮谷。杨仪做事最大的特点就是来得快,不假思索,须臾之间,一切搞掂,还从来不出错。史称,军戎节度,取办于仪。就是说,诸葛大军的节制调度,都由杨仪办理。
魏延戎马半生,勇猛过人,作战经验丰富,善养士卒,但是,性情矜高,眼过于顶,除了诸葛亮,他谁都看不起。大家都知道魏延的爆脾气,三句话不对就要动手打人,全都避让着他,只有杨仪不吃这一套,经常跟魏延呛呛,搞得魏延很是忿恨,两人可以说是水火不容。诸葛亮爱惜杨仪的才干,又需要倚仗魏延的骁勇,对这两个家伙的互掐行为非常恼火。据说为了给他俩做思想工作,孔明亲自作了一篇《甘戚论》,指望两人看了之后,能够冰释前嫌,然而,毛用都没有。
有一次,魏延和杨仪又碰到一块儿了,立即开掐。先是打嘴仗,魏延是武将,哪吵得过杨仪啊,吵着吵着,魏延突然拔出刀来,比划着要剁了杨仪,杨仪当场放声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幸亏费祎就在旁边,冲了过来,往两个人中间一坐,隔开他俩,又好言相劝,才平息了事端。诸葛亮在世时,能够让魏延、杨仪尽心尽力干工作,没出什么大事儿,费祎居间调停,功不可没。
【魏延:杨威公,老子今天剁了你!】

魏延、杨仪不和的事,不但在蜀国内部家喻户晓,就连外国友人都听说了。有一次,费祎出使吴国,孙权请使节团吃饭,酒过三巡,孙权喝得有点飘了(也许是装得喝飘了),对费祎说:
杨仪、魏延,就是两个小人,虽然也有点鸡鸣狗吠的本事,但是都身居高位,各有势力。一旦哪天你们诸葛丞相不在了,这两个家伙一定会惹出大祸!你们真是糊涂,不知道早做防备,难道要把祸事留给子孙吗?
费祎说:
杨仪、魏延不和,只是私忿,他们并没有英布、韩信那样的叛逆之心。如今的要务是扫除强敌,统一华夏。功业的建立,靠的是人才,如果为了防备他们而弃之不用,就如同为了防备风浪而把舟船都烧掉一样,并非良策啊。
衣赐履说:孙权论杨、魏事,见于《三国志·董允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说是孙权抛出问题,直接把费祎问得大脑短路,是副使董恢提醒他该如何作答。《通鉴》可能为了简洁,把董恢给P掉了。
公元234年,诸葛第五次北伐,魏延、杨仪都随军出征,魏延担任前锋。魏延在距诸葛大营十里处扎营,晚间做梦,脑袋上长出角来。第二天就让随军占梦师赵直给解梦。赵直说,麒麟有角而不用,这是不战而贼兵自破的征兆啊。赵直出来后对别人说,角这个字,是刀下面一个用,意为头上用刀,那是胖大婶的纹胸——大凶之兆啊。
衣赐履说:赵直大约是在蜀汉政府里有编制的占梦师,给不少官员解过梦。魏延之为人可见一斑,赵直未必故意要骗他,可能是怕了魏延的爆脾气,不敢说实话而已。
蜀、魏两军在五丈原对峙了好几个月,也没怎么打仗。大约在七月前后,诸葛亮重病,后主刘禅派尚书仆射李福前来探病,顺便询问国家大事。李福与诸葛亮谈话完毕,辞别而去。过了几天,李福又回来了。诸葛亮说:
我知道你回来的意图,上次虽然谈了不少,但还是遗漏了一些重要事情。你要问的事,蒋琬适合。
李福致歉说:
上次确实不曾询问此事,如您百年之后,谁可以担负重任,所以返回。那么,蒋琬之后,谁可接替他呢?
诸葛亮说,费祎。
李福又问费祎之后呢?
诸葛亮就不再回答了。

诸葛亮眼见病势愈发沉重,就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开了个会,安排死后退军事宜,确定由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军队便自行出发。
不久,诸葛亮去世,杨仪秘不发丧,让费祎去魏延处探察他的意向。魏延说:
丞相虽然去世了,还有我魏延啊!相府的亲信和官属,可将丞相遗体送还归葬,我自当统率大军攻打贼军。怎么能因为一人之死而废弃天下大事呢!况且我魏延是什么人,凭什么要受杨仪节制?杨仪是什么东西,要我魏延为他断后?
于是,魏延就拉着费祎一块儿,重新制订了军队撤留计划,并让费祎和自己一块儿签名,传告手下诸将。
费祎签了字之后,对魏延说:
现在,命令已经发出,恐怕杨仪那边会有想法,我还是回去一趟,当面向杨仪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杨仪是文官,没有军事经验,他一定不会违抗您的命令。
费祎出得魏延营盘,策马狂奔。魏延旋即后悔,但已追不上费祎了。
衣赐履说:关于孔明临终前召开会议商议退军的事,后世大约有三种判断:一是认为孔明根本就没召开这个会议。比如,史学大家吕思勉、黎东方两位先生,都不信此事,陈迩冬先生在《闲话三分》中则表示,很可能是杨仪等人假传“丞相遗命”。二是认为孔明精心设计,要除掉魏延。三是认为孔明根本无意杀魏延,但是有意放弃他。
关于第一种看法,孔明根本就没召开这个会议。孔明并非暴死,他大约病了有一两个月之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应该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十万大军的进退走留,事关蜀国国运,孔明不可能不早做准备,因此,不管这个会是以什么形式开的,一定是开过,李福前来探病的时候,孔明已经交待了朝廷人事命令,撤军这么大的事儿,不可能不作安排。至于说杨仪假传丞相遗命,更是无稽之谈,实在是高估了杨仪的能量,当时军中可不只杨仪一个,还有费祎,还有姜维,还有马岱,还有王平,甚或还有吴壹,给杨仪一百个胆子,他敢!
关于第二种看法,孔明精心设局,就是要除掉魏延。我个人认为不太可能,这种手段实在太过低劣,太low了,而且还不能保证一定能办得了魏延。倘真要杀魏延,就让他来开会好了,魏延是那种掖不住、藏不住的人,如果不同意撤军计划,必然会当场反对,到时候一根绳子就给他捆了,要杀要抓,都可以,孔明何必设这个局?还什么精心设局!
我倾向于第三种看法,即,孔明并不想杀魏延,但也不能保证魏延会听众命令。召开撤军会议,其他人都不会抗命,但魏延就不好说了,他职务高(魏延是征西大将军,除了诸葛,在蜀军中他的职务最高),资历老,能打仗,有脾气,很可能当场反对撤军,搞得会议没办法开下去。人家不是跟费祎说了么,丞相死了,还有我魏延啊,我们不能因为死了一个人,就废弃天下大事啊!因此,我个人认为,诸葛临终召开这个会议,是专门没叫魏延的,就是随他去吧。我们在前面多次讲过,一个人,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到临死的时候,哪怕是天子这个层面的人,内心也往往充满了无奈,刘邦如是,吕后如是,刘彻如是,曹操如是,刘备如是,诸葛亮不会比他们死得更自信。五次北伐,寸功未立,他已经很绝望了,心中的无力感挥之不去,他深深知道杨仪和魏延的矛盾,然而,怎么办?没办法。杨仪比魏延还听话一点,那就让杨仪率军撤退,如果把权力交给魏延,没准儿这个货就直接要跟司马懿开战了,那才是蜀汉政权真正的危机——灭国的危机,所以,那小子爱回就回,不回也由得他吧,我管不了那么多了。
魏延派人窥探杨仪在干嘛,发现部队正按照诸葛亮既定的计划,严肃紧张地作撤军准备——根本没人搭理他和费祎搞的那个计划。魏延勃然大怒,当机立断,抢在杨仪没有出动之前,率领自己部队撤回,进入褒斜谷,所过之处烧绝栈道。
蜀军撤退,魏国大将军司马懿得到汇报,率军追击。本来应该殿后的魏延先走了,杨仪大军直接面对司马懿。姜维让杨仪下令,大军调转举旗方向,擂起战鼓,摆出与魏军拼命的架势(姜维令仪反旗鸣鼓)。司马懿于是退军,不敢再追。
过了几天,司马懿确定蜀军是真的撤退,就率大军循斜谷追击。
《晋书·宣帝纪》载,关中多蒺藜,司马懿派两千士卒穿着软材平底木屐在大军之前行进,蒺藜都扎在木屐上,直到清理干净,步、骑兵才顺利前行。司马懿追到赤岸,才知道诸葛确实死了,于是退军。
衣赐履说:我看有些文章说,司马懿根本就是害怕诸葛亮,故意找各种理由拖延不追,否则,关中有再多的“蒺藜”,你司马懿走不得,蜀军就走得?难道蜀军士卒都长着铁脚丫子?可见司马懿多么胆小,多么狡诈,云云。

不少人读史都有一种不太好的倾向,喜欢谁,就一定要从史料中挖出这个人高风亮节学雷锋做好事来;讨厌谁,就一定挖出黑材料来,甚至有意无意曲解史书记录。比如此处,“关中多蒺藜”,明显是蜀军为防备司马懿追击,专门抛在路上阻挡魏军的。这玩艺儿叫铁蒺藜,或称扎马钉,相传就是诸葛亮发明的对付骑兵的一种武器,由铜或铁铸成,有四个锋锐的钉刺,钉刺两两之间夹角一百三十度,大的重约十五克,刺长2.7-3厘米;小的重八克,刺长1.5厘米。扎马钉独特的造型使得它无论如何抛掷,落地后总是三刺撑地,一刺直立向上,对步、骑兵都存在很大的威胁。据说现在陕西勉县一带,时不时就能挖出这东来。
赤岸又名赤崖,据《读史方舆纪要》卷56《陕西五·汉中府南郑县》记载,赤崖,在府城西北,亦曰赤岸。武侯屯汉中,置赤岸府库以储军资。赤岸是蜀汉在褒斜道上的前哨阵地,诸葛北伐时,在赤岸建立军事据点,储备物资给养。据史料显示,此处极为险峻。赤岸以北是蜀魏两国的中间地带,魏军来侵时不会遇到顽强的阻挡,但是到了赤岸便是蜀国的势力范围,有重兵驻守,不会让司马懿轻易通过。据当代考古学者调查,赤岸在今陕西留坝县柘梨乡北十五里处,山石皆呈红色,人们称为红崖或赤崖(引自朱子彦《司马懿传》)。
魏延、杨仪一先一后进入褒斜谷,都向朝廷上表说对方造反,两封举报信同一天送达成都。刘禅一看,杨仪、魏延究竟谁造反了啊,搞不清状况啊,就把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叫来询问。史称,琬、允咸保仪疑延。董允和蒋琬都表示可以担保杨仪不会造反,但对魏延嘛,就不那么放心了。
衣赐履说:此处有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魏延、杨仪都指控对方造反?他们造什么反了?第二,魏延先进了褒斜谷,并烧毁栈道,杨仪被远远隔在后面,他两人的举报信,为什么会在同一天送达成都?杨仪的信使难道长翅膀了?或者干脆就是信鸽,飞越褒斜谷,直达成都?我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双方的举报信都是在他们撤军之前送出的,也就是说,在双方都没有撤军的时候,就已经认定对方造反了。此时,能够论为造反的事,只有一件,就是认为对方不听军令。杨仪指控,丞相遗命魏延断后,魏延不听;魏延指控,丞相死后,军中我的职务最高,应该听我调度,但杨仪不听。
另外,蒋琬、董允为什么保杨仪而疑魏延呢?照理,蒋琬、董允应该建议派出调查组前往调查,一查不就清楚了吗?但是,他们偏偏没有,而是把魏延往死路上逼。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此时,蒋琬已经被内定为孔明的接班人了,杨仪是文官,魏延是武将,而且是资格老、功劳大、职务高、牛逼闪蛋的武将,手上还有兵,你要是蒋琬,这俩人儿,你保谁?
杨仪等人命令士卒砍伐树木,抢修栈道,日夜兼程行进,跟在魏延之后。魏延出得褒斜谷,把守谷口,派兵迎击杨仪等人,杨仪命讨寇将军王平迎战。王平怒叱魏延的士卒说:
丞相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怎敢如此!
魏延的部众知道魏延理亏,不愿为他卖命,都四散逃走。魏延独自和他的儿子等数人,逃往汉中。杨仪派马岱追上魏延,砍了首级送回。杨仪把魏延的首级扔到地上,又是踩又是跺,痛骂道:
你个狗奴才,看你以后还敢作恶!
后来,魏延被诛灭了三族。

此时,朝廷也派蒋琬率领宿卫部队北上汉中,刚走出几十里地,魏延被杀的消息就传回来了,蒋琬于是回军。
衣赐履说:有人认为,王平到阵前痛斥了几句,魏延的部队就溃散了,与史称的魏延“善养士卒”相矛盾。我觉得,恐怕并不矛盾。两条理由:第一,魏延人太少,士卒信心不足。《三国志·魏延传》载,魏延每次跟诸葛亮出征,就想请兵万人,与诸葛两路出击,会于潼关,就像当年韩信和高祖刘邦那样,但诸葛亮不许。也即是说,魏延随诸葛亮出征时,诸葛给他的兵只有数千人,而杨仪率十万之众,以数千对十万,士卒恐惧,实属正常。第二,魏延的部队并非他的嫡系部队,不够忠诚。虽然魏延善养士卒,但恐怕他没有一支像岳家军、戚家军那样的铁杆儿部队,士卒的忠诚度不够。为什么这么说呢?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我们可以判断,蜀军的兵制,大将没有私兵,不像东吴的部曲制,是谁的部曲,就始终跟着这个人。我推测,蜀军恐怕采取的是将兵分离制,即,每有作战任务,到了战前才指定哪个将领带哪支部队,这样,不管魏延有多么“善养士卒”,也无法与士卒建立个人依附关系,对敌问题不大,但对自己人动手时,一哄而散则不足为奇。
而魏延之所以堵在褒斜谷南口,正是考虑到他人少无法与十万大军抗衡的实际,利用地势之利,堵死杨仪。
魏延为什么要堵住斜谷南口呢?我猜测,此时,魏延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不堵谷口,杨仪出来就会吃掉他这几千兵;率军回成都,则更有造反的嫌疑。只能孤注一掷,堵住杨仪,妄图通过这种方式,吓破杨仪的胆,或者激起杨仪部队兵变杀了杨仪,这恐怕是魏延认为的唯一活路了。
那么,魏延究竟有没有造反的意思呢?应该没有。陈寿在《魏延传》明确指出,魏延根本没想过投降曹魏,他只是想杀了杨仪等人,希望通过舆论使自己接替诸葛亮的位置罢了。
所以,我们说,魏延一死,蒋琬这些人当真舒了一口长气啊,不管魏延功劳有多大,他的死,是蜀汉政权高层干部的共同心愿啊。
杨仪杀掉了魏延,立即抖起来了,他自认为本就功劳等身,此番又立大功,朝中大臣,没一个能比得上自己的,心里这个美啊,丞相的位子,非我杨仪莫属啊!
岂料,他哪里知道,在孔明那里,他不过就是一个人形工具而已,孔明生前早就跟刘禅交待过了,杨仪这个人,胸襟狭窄,性情急躁,不堪大任,我若不幸,还是由蒋琬来接替为好。
于是,刘禅任命蒋琬为尚书令、益州刺史,总统国事。以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事。以费祎为后军师,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邓芝为前军师、领兖州刺史,张翼为前领军、并典军政。而杨仪,则被任命为中军师,而且根本没有分配给他具体工作。
【孔明的接班人】

衣赐履说:大家看哈,后主刘禅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算是接过了孔明肩上的担子,但是,刘禅把丞相这个岗位给撤编了诶!并且从此,蜀国再也没有设过丞相。刘禅心里是怎么想的?刘禅的智商真的在正常值以下吗?刘禅当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吗?以后讲到他时,我们再讨论。
杨仪成天闲得没事儿,自己这么大的功劳,说被拿下就被拿下,这口气一直顺不下来。想当初,侍奉先帝刘备时,杨仪就担任尚书,而蒋琬当时只不过是个尚书郎。后来,虽然两人都担任了丞相参军、丞相长史,但杨仪每次都随诸葛亮行动,任务繁重,功劳很多,不管讲资历还是讲才干,他蒋琬也不是对手啊!于是,各种不服打心眼儿里蹦出来,一想起蒋琬,气就不打一处来。杨仪去上班,见到同事就一把揪过来,跟祥林嫂似的,说我杨仪功劳多么多么大,他蒋琬有什么功劳,凭什么当尚书令,云云。杨仪老这么干,搞得同事们一见到他就躲,没人敢和他来往。只有费祎,一如既往地问候他、安慰他。杨仪是真把费祎当亲兄弟啊,经常倾诉自己的不满和怨恨,有一次,他对费祎说:
小费啊,我真后悔啊!丞相去世的时候,我如果率军投降魏国,又怎么会落到现在这般田地呢?唉,可惜人生不可重来啊!
我估计费祎坚持与杨仪来往,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费祎一扭脸儿就把杨仪的话报告了朝廷。
公元135年,正月,刘禅将杨仪免职,贬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四川省名山县北)。杨仪到达流放地后,继续不服,上书诽谤,言辞激烈。于是,刘禅下令郡政府逮捕杨仪,杨仪在狱中自杀。
【某种角度看,魏延、杨仪之死,这位费爷脱不了干系】

衣赐履说:魏延被诛杀,杨仪被自杀,应该说是一场悲剧。这两个人,一个是军事奇才,一个是后勤奇才,但在政治上,都是小白,上不能得领导欢心,下不能得同僚支持,关键是自我感觉都好得不得了,以为凭着自己的专业素质就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真是蠢得可爱啊。
二人之死,既冤且悲,但对蜀汉政权而言,却未必是坏事。没有刘备和孔明这样能够压得住他们的人,他们手中一旦有了权力,其结果殊难预料。
【二位,如果能够重新来一回,您二位会怎么样?】

衣赐履读通鉴《三国鼎立》单元,已经写了五十八回,三十五万字,纯粹出于篇幅的考虑,这一回是本单元的最后一回,从下一回起,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单元——《司马时代》——司马懿的时代。
在三国时期众多的英雄豪杰中,诸葛和司马,显然是最为杰出的两个,甚至可以说,他们的能力、魅力、影响力,与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帝王处于同一层次,也并不为过。这两人有如双子星座,遥相辉映,如果不将两人作一番比较批评,似乎孔明就还没有结束。我打算把司马懿写完之后,就来做这件事。到时顺便把曹操也拉出来比对一下,毕竟,魏武一生,并未称帝,说起来还是汉朝的臣子。

音频版《衣赐履读通鉴》已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订阅收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