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达加斯加,浮光掠影几逍遥

 海棠海平_行者 2021-12-14

If you have a dream for looking at the different people and the colorful world, you can't miss Madagascar. Please bring your money, your courage, your strong heart and your smiling to come here as soon as possible, before the pristine people and views change.


Madagascar is very kind and friendly. This may come as a surprise if you're already experienced of Africans (incl. Egypt).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view, such as forest, the rainforest, sea & beach, mountain and canal. Look at these, excellent views and nice people. What I can say, except one word: PERFECT!

马达加斯加

非洲岛国

马达加斯加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能踏上的国土,出发前根本不知道它在哪里,甚至连梦工厂2005年推出的动画片《马达加斯加》都没看过,就这样踏上了这个我原本一无所知的非洲岛国。

千百万年前,彗星撞击地球,使得这里从此脱离了非洲大陆,也正是因此,在这个孤岛上保存了与今天的非洲大陆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这里有侏罗纪地貌,这里有很多来自远古的独特物种,这里还有当今世界上已为数不多的原始部落。温暖浩瀚的印度洋孕育了这里,淳朴好客的人民成就了这里,独特多样的植物生长在这里,可爱迷人独一无二的丛林动物栖息在这里,这就是马达加斯加。它可与亚当夏娃的“伊甸园”相比,它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世外天堂”。

此外,热带岛国的风光也一样不会缺少细白的沙滩、纯净的大海和蔚蓝的天空,这里的沙滩和阳光也足够让你独享与回味。而那些足够原始的自然和恬淡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让你忘记时间的存在,仿佛人类的文明与这里无关。

千百年前,这个距离非洲大陆仅几百公里的岛屿却首次被亚洲人登陆,从此,亚裔血统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保存至今。

夜里,马达加斯加是从外太空看不到灯光的地方,正是在这片土地上,你很容易就能发现和捕捉到那些单纯质朴的画面:砍伐树木制炭和生火变成家常便饭、露天叫卖的熙熙嚷嚷人群、独具法式风情的殖民建筑、蓊郁广袤的原始森林⋯⋯这一切都在红色大地的映衬下而显得光彩照人。

一旦你踏上这片土地,就会记住了它的美丽,而忘记它的贫穷、落后和战争。

鸟瞰马达加斯加

在马达加斯加的上空能够清楚地发现,这里是一片葱绿和橘红,是印度洋上最为鲜艳的标志。那橘红色的土路蜿蜒曲折地分割着一片片葱绿的农田与五颜六色的屋顶。没有高速公路和摩天大厦,稀疏的居民区散落在梯田的缝隙里。降落,正式开启新一段的旅程!

对马达加斯加的感官,且容我慢慢道来……

人文篇

Antananarivo

傍晚抵达马达加斯加首都Antananarivo的简陋机场,坐着关不上门的摆渡车出关。

马国允许办理落地签,手续很原始,竟然什么资料都无需出示就顺利获签,只是等候时间有点长,但也还能忍受,反正也要等行李。

马国曾是法属殖民地,官方语言是法语,在这里英语基本是行不通的,见面打招呼记得要说:Bonjour!

马国货币叫Alialy阿里亚里,1Euro=3325Alialy,换完钱,瞬间变成了百万富翁!

我犯了常识性错误,以为非洲就一个字“热”!事实上,8月是马国每年最冷的时候,白天的平均温度在22度左右,早晚必须穿外套。此时国内人民正在抗击橙色高温,这里就一个爽啊!悲催的是,御寒外套木有带呀,行李箱里一水儿都是短袖,冻屎个淫啦~~~后悔没带羽绒服!

初识

首都Antananarivo给我最初的印象。

这是都市还是乡镇?

这是非洲还是东南亚?

几乎所有的公路都是以Antananarivo为起点辐射出去的。


女王宫 & 总理府

LE PALAIS DE LA REINE女王宫,是马达加斯加为数不多的入选UNESCO之一,雄踞在首都的山岭之上, 俯瞰整个塔那市, 是当年伊美利那王国女王统治权力的象征。

女王宫是典型的19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宫殿主体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内宫主体是基本由紫檀木建造的宫殿,外部的城墙全部由花岗岩石砌成,整体巍峨挺拔,最高处达40米,气势不凡。

令人痛心的是,女王宫在1993年被一场火灾焚毁,之后由政府出资进行修复,目前由于经费不足,一直处于停工状态。

LE PALAIS DU PREMIER MINISTRE总理府,在与女王宫仅相隔数百米的另一处山岭上,始建于1872年,砖石结构。

可悲的是总理府在1976年时也曾失过火,但所幸扑救及时,没有造成太严重的破坏。从1985年重修后,现在的总理府已经改建为马国历史博物馆,保存的史料和文物主要体现了从古伊美利那王国到殖民时代的历史。

 感受马达加斯加的市井生活气息……

 
 
 
 
 
 
 

手工艺品

用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来形容“原始乐土”马达加斯加无比诱人的手工艺品毫不夸张。

塔那的手工艺品市场就像一个浓缩版的马达加斯加:各种宝石、珍贵的鹦鹉螺化石、草编篮子、草编狐猴、草编面包树、木雕,还有纺织品,当地的特产一网打尽……

 
 
 
 
 
 

精美的木雕可以不要,水晶、玛瑙可以不要,但一定不能错过只有马达加斯加才能买到的鹦鹉螺化石,果断入手!但离境时却意外被海关扣下了……

鹦鹉螺化石也称菊石,是早在亿万年前已经灭绝的腔肠类动物形成的古生物化石。鹦鹉螺化石出土后去掉覆盖在表面的泥土,就能露出石化表面。如果表面有隆起的菊石,基本就保持原状,不用去打磨;如果是扁平的,大都需要打磨,只有经过打磨才能露出它真正漂亮的外表。有的因为清晰地显现出海草的印记而受人喜爱。

 

最受人(尤其是亚洲人)追捧的是那些表面形成了釉状的红蓝绿等光彩的鹦鹉螺化石,这就是斑彩螺。据风水学考证,斑彩螺之所以能形成斑彩,是因为吸取了天地精华和能量,所以具有强大磁场,是改运增财的最灵验的宝石,所以香港人又喜欢把它叫做“发达石”。有机会来到马达加斯加的你一定不要错过哦。

非洲淳朴笑容

没能洗干净的脸、没穿鞋子的脚、铺上一层黄土色的破旧衣物,这些都掩盖不了他们脸上最淳朴的笑容。出于对他们的好奇,我拿出相机不断地按下快门,充满现代性的工具,引发他们的极大新鲜感,当看着自己出现在液晶屏幕时更是乐不可支。简单的满足,无上的快乐!

马国孩子纯朴、可爱,他们没有想过要问你要钱,只是对你好奇,想和你亲近点,喜欢看到照片里的自己。不像非洲大陆上见到的,只会上来就抓着你的衣服擦手,只会上来就要钱,你不理他们就骂人。

相同的笑容

传达出相同的快乐

风景篇

Mahambo

清晨,漫步在海滨小镇马汉布迷人的海滩……

Club Paradise @ Sainte Marie

印度洋,湛蓝如宝石,湛蓝如天空,海面上泛起的白色的浪花,一定是大海的恋人,轻巧灵动却美丽如云。

 
 
 

清晨,海边,云霞,阳光幻化出美景,静美的海滩……一个人漫步,寻找自己眼中的美景~~

Club Paradise,一对法国夫妇在Sainte Marie开的旅馆,把法国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在非洲落地得淋漓尽致!

 
 
 

猴面包树

植物王国中的“老寿星”Baobab,一般能活4000~6000年。全世界有猴面包树8种,在马达加斯加种类最全,土生土长的有六种,而Morondava地区则是为数不多可以看到成片猴面包树林的地方。

 
 
 
 
 
 
 

猴面包树长相奇怪,体型巨大,树皮光滑,感觉是根长到了树冠层,中间一根粗大的树干,顶端枝叶茂盛,造型奇特。到了果实成熟的时候,猴子和阿拉伯狗面狒狒都很喜欢吃它,所以得名猴面包树。一般树干高不过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2米以上,树冠直径可达5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粗的树种。

 
 
 
 

猴面包树还被誉为非洲旅行者的“生命之树”,因为这种古老的树种最大的特色就是耐旱,雨季的时候根系大量吸收水分,储存在粗大的树干里,甚至说树干构造也是最适合储水的,而到了旱季,猴面包树会把叶片脱落减少水分蒸发,同时使用之前储存的水,度过旱季。因此以前在非洲旅行的徒步者看到了猴面包树,就等于找到了水源,据说在树干上挖一个洞,就可以收集到一桶水。

 
 
 
 
 
 
 

大车过河

马达加斯加版船载大车过河,交渡费30000阿里亚里,超原生态,原始气息相当浓厚……

贝马拉哈国家公园

Tsingy de Bemaraha National Park贝马拉哈国家公园,在马达加斯加众多保护区中是最独一无二、不容错过的,大自然的狂野与柔和在这里完美结合。

Tsingy指这里的石头结构尖利,在这里你不能赤脚通过。石林里充满了坚固、耐旱、锋利、陡峭的剑壮岩石,迷宫般千奇百怪,可谓世界上最壮观的岩石结构奇观。尖岩林挺拔林立,高耸的山峰、山脚下壮丽的马南布卢河和周围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经过规划一样整齐密集的排列着,壮观而神奇。

马拉哈国家公园同样是很多珍稀动物和植物的王国,因为园区的这些石灰塔顶部裸露而干燥,底部则聚集雨水和土壤,为罕见的植物提供了养分;同时由于石林易碎、防火等特性,又使这里成为许多珍稀动物和鸟类的天然避难所。

 
 
 
 
 
 
 

在这里,我与袖珍的BoengaGidro、白色的Sifaka和棕色的Gidro三种狐猴不期而遇。

飞拉达

攀上“锋利无比”的贝马拉哈石林的尖峰,需要足够的体力,计划外的“飞拉达”攀岩,让我在马达加斯加意外实现了一次飞檐走壁的梦想,与喀斯特地貌和石灰岩丘陵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最后必须要说明,抵达贝马拉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来这里的人非常少,没有4驱车根本就不能走,每年只有5-10月期间可以通行。从穆隆达瓦到贝马拉哈德钦吉的178公里国家公路,实际上基本上就没有路,还要过两条河(马尼亚河和马南布卢河),所谓的国家公路是欧盟出资修建,就是车在红土上碾压出来的,如果是在雨季,根本就不能行车。

一路上,剧烈的颠簸和漫天的灰尘伴随着我,当然,马达加斯加的无限风光也伴随着我,绝对不虚此行!

动物篇

Whale Watching

马达加斯加的Sainte Marie,每年7-9月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座头鲸大批滴由南向北回游到这附近的海域交配分娩产子嬉戏。

包快艇出海观鲸喽!海不平无海棠,无海棠不鲸鱼,海上观鲸鱼,飞一般的感觉!

远处依稀可见它们的翻腾和嬉闹,有独自卖萌的,也有母子情深的,更有结队欢愉的;有浅吟低唱的,也有引吭高歌的。渐渐地,也就逐渐摸出了一些追寻它们的门道。鲸鱼是哺乳动物,靠肺呼吸,所以即便是潜入水下,还是会有呼吸气泡浮出水面,在海面上形成一个个巨大的水晕,而水晕的形成路线就是鲸鱼游动的路线,只要跟在水晕的后面就会很容易在较近的距离观赏到座头鲸飞身跃出水面的精彩场景了。

那庞然大物呼吸的声音,穿过空气,足以震撼你的心灵。那庞然大物喷水的声音,渗透你的耳鼓,足以叫你记忆一生。那庞然大物开心的跳跃,叫你深深的体会到它们对海洋、对阳光、对生命和自由的热爱和享受。

看鲸归来,在印度洋边的La Varangue餐厅享用了一顿法式海鲜大餐。 

狐猴

在Mahambo初遇马达加斯加三宝之一的特殊生灵—狐猴。雪白的披毛,修长的四肢,样子有点像猫,又带有松鼠与狗的形态,身姿轻盈地穿行绿树丛中,犹如中国武侠小说中的白衣大侠,或者山中高士。好好玩!

一亿六千五百万年前,马达加斯加与非洲大陆分离,成为独立的岛屿,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形成了许多特有的物种。自从看了"马达加斯加的企鹅",我就对狐猴“朱立安国王”喜爱有加,而Andasibe自然保护区就生活着14种不同的狐猴,马岛体型最大的狐猴Indri就是其中之一。来Andasibe探险,寻找Indri的行踪就成了这次旅行的“必修课程”。

马达加斯加是狐猴最后的避难所,除了这座岛屿,这种长有一双美丽大眼睛的灵长类动物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

走进狐猴的神秘世界,在Parc National Andasibe探秘寻找狐猴。跟随富有经验的向导,穿行在热带雨林中,在各种鸟类和狐猴的鸣叫声中仔细分辨,眼睛在树叶间搜寻。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幸运地与不同的狐猴家族相遇。看他们悠闲地享用美食,打情骂俏,在树林中穿梭跳跃……

听,它们在召唤你!快来与狐猴共舞吧~好好玩!

Parc National Andasibe

在Parc National Andasibe,与充满原始趣味的森林进行零距离接触。

 
 
 
 
 
 
 

除了狐猴,Andasibe保护区还生活着100多种鸟类,15种哺乳动物,和众多变色龙及稀有植物。

清澈的世界,美丽的植物,可爱的动物,喜欢这纯纯的自然气息,喜欢这饱含原始的美丽……

 
 
 
 
 
 
 

夜行动物

入夜,顶着头灯、打着手电,沿着Parc National Andasibe外的公路,在丛林里搜寻夜行动物又另有一番趣味。

小变色龙"自挂东南枝",只有45克重的鼠狐猴瞪着一双大眼睛东张西望。还有狐猴和包括白蛙、变色龙在内的其它夜行动物,太过瘾了!看图中的它们,你都认识吗?

Parc Exotique

蝴蝶谷是法国人经营的私人保护区,饲养了众多马国独特的爬行、两栖和昆虫类动物。形形色色的变色龙、异常凶猛的鳄鱼、为食斗殴的食蚁兽、酷似西红柿的青蛙、看着就令人作呕的千足虫、超乎想像的蜥蜴、大开眼界的昆虫(蝴蝶、蝙蝠),还有蛇。

只是可惜,木有看到传说中的白色DancingLemur跳舞狐猴。

变色龙

以前不知道变色龙是夜行动物,也不知道马达加斯加是世界上80%的变色龙的老家,更不知道变色龙的学名叫避役,这次总算开了眼界,见到了原生态的变色龙,也喜欢上了这些漂亮的小家伙!那一尾尾静静的奇异的变色龙,还真的会变好多种颜色耶~~

 

在马岛旅行,无论是在海上观赏鲸鱼,还是在林中与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最大的感触就是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

着实难得!

 
 
 

美食篇

 
 
 
 

品味舌尖上的马达加斯加……

一路行一路吃,各色美食。

一趟非洲下来,非但没瘦,还有长胖的倾向,也是醉了~~

归来篇

前后一共23个小时(含转机等候10小时),行程数千公里,飞跃赤道,终于从南半球回到了北半球!

2015年|夏

看惯了幸福满溢的日出日落,看惯了清澈透亮的蓝天白云,看惯了繁星满天的浩夜当空,真不知道如何在灰蒙蒙的天空下,钢筋水泥的丛林间生活。也许只有等到再次面对,才知道什么是让我在都市里生活的理由……

  相信  

趁它还没被大规模开发前,都去看看吧,值!

Believe

浓情毛里求斯

走进蓝色的失落天堂―马尔代夫

行走肯尼亚,最原始的狂野

“除了雪,上帝给了她一切” | 初遇斯里兰卡


攻略

如果需要,

联系我,

我的攻略愿与你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