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旬邑石窟 | 人神共居,沧桑千年

 海棠海平_行者 2021-12-14

旬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古称豳,秦封邑,汉置县,周人先祖后稷四世孙公刘在此开疆立国,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

旬邑民间自古至今流传着一首顺口溜:“石山土盖头,汃水向西流;发财不长久,做官不出头。”后两句道出了旬邑的人文特点,论经商,这里出过商号遍布13省的鼎鼎大名的唐家,至今其宅院唐家大院还是旬邑人引以为豪的人文景点之一。论做官,这里出过东汉宰相(大司空)第五伦,唐朝宰相第五琦,还有北宋时期地位相当于现在“国务委员”的范仲淹等等,但到底富贵不长久,做官不到顶,人还得有“平常心”才好。而前两句说的则是旬邑的自然景象。汃河也就是三水河,河水从东北向西南流淌,经年累月流淌冲刷,河床两边露出的全是高耸的石山危崖,石山顶上覆盖着深厚的土层,森林茂密,苍翠碧绿。

沿三水河逆流而上,就会看到一幅徐徐展开的立体画卷。每走几里,河流两岸的石山上就可以看见一排排石窟星罗棋布,排列规整,层次分明,一组组岩洞上下贯通,左右相连,恰似镶嵌在绝壁上的一座座楼阁,让人惊叹不已。这些绵延数十公里的成片石窟岩洞开凿于何时?究竟是何人所凿?又所用为何?

佛教东渐,僧侣传教,一边修行一边传教,有西方胡僧,也有本士僧人,孜孜不倦。尤其魏晋北朝时,天下分崩,多元相互,儒教不占主导地位,又因北方政权多系北方少数民族所见,儒化松驰,正为佛教传播之盛时,于是中囯石窟从新疆、敦煌、河西走㾿、陇上关中、云岗龙门等,一路入中土。泾河流域石窟,正在此中。三水河马栏河一系列石窟是一个系列,旬邑石窟当为关陇石窟系,一点都不突兀,时间也许最早到公元二三世纪,直到明清。

自从唐统一了全国后,建都长安,旬邑县所处地理位置,离京都较近,离番地不远,山大林密,沟壑纵横,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连年的战争,在唐贞观之治前,旬邑是“狐狸常在村边转,狼进村舍无人喊,难民游民民遭难,无衙无官无人管”的情景。于是,为了躲避战争,随着开凿石窟技艺的日趋成熟,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聪慧的旬邑古人便与三水河河谷内开凿出了一个又一个石窟岩洞,使之成为避难安身之所。而这些位于百米高崖之上的石窟居室,隔绝了纷乱的战事,也躲避了野兽的侵扰和洪水的肆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

《三水县志》里记载了旬邑石窟群的盛景:“绵亘数里,栈道连云,石梯落霞,网户万启。”清人周崇雅曾游此地吟诗《洞千正阁》:“岭楼依壁下无地,云阁飞空上有天。”极赞其宏伟奇特。到了民国初年,清末翰林萧莜梅返乡时曾一度隐居此地,也佐证了石窟的风景之胜。

旬邑三水河流域,上至马栏镇黑牛窝,下至丈八寺镇马刨泉,沿途50多公里,悬崖峭壁上有石窟群18处,上千石窟。远望似镶嵌于百米悬崖之上的阁楼,栈道云梯飞卧其间,绵延百余里,进之则洞洞相连如入迷宫,其中有名的有官家洞、赵家洞、悟空洞、黑牛窝石窟寺、留石石窟等。如今石窟的历史已难觅踪影,人的记忆里只是避乱崖居,千年绝壁民居。

旬邑石窟乃中囯石窟群的有机部分,意义地位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后来的崖居也值探讨。 

旬邑访古

扫二维码

跟我走吧

走进旬邑石窟群

旬邑宝塔-泰塔

悟空洞石窟群

黑牛窝石窟寺

堡子湾石窟

岳王庙石窟

阳庄子石窟

赵家洞崖居

官家洞崖居

留石石窟

马家河石窟

旬邑泰塔,改“斜”归正的古塔

说到旬邑,不得不先提起这里的地标性建筑—泰塔。“玲珑金刹跨豳阳,七级芙蓉舍利藏。风雨翠屏形突兀,云霞白色镜苍茫。”这是昔人周崇雅在《宝塔凌空》一诗中对泰塔的描述。

泰塔,又被称为“旬邑宝塔”,修建于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楼阁式砖塔,八角七层,塔内中空,从第二层起,每层都有拱形的门洞与长方形的假门相间,并逐层依次变换其方位。泰塔正在维修中,刚推开工地大门,就被看门大爷边吼边用水管喷水轰人,故未能进前细观。

泰塔之名是根据中国传统的八卦学说而定的,塔的建筑基址在八卦学说中位于“泰位”。泰塔原来建立在一座寺院内,寺院早已不复存在,剩下这一宝塔历经近千年仍巍然屹立在三水古城的北端。

因地基下陷,塔向东北方向倾斜,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2014年倾斜最大值达到了3.013米,邑县启动了泰塔抢险保护工程,经过三年多时间的修缮,泰塔塔体已趋于稳定。

悟空洞石窟群

悟空洞石窟,讹传无功洞,后又传为蜈蚣洞,分东、西、南、北四大区,此次到访的北区就在旬邑县城至马栏村的旅游公路边上,未有保护,随便参观。

具体开凿年代已不可考,最初为佛教窟寺,后世用作避兵,残存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

石窟横向巨型石罅下一列岩洞,现有二十多孔,洞口依岩随势,洞室大小有别,石窟间以暗道、天井、甬道相连。后世对洞窟进行过改造,百姓辟兵乱居住于此,更方便生活起居。

千佛龛,开凿有大小窟龛三个,据推测,开凿于唐至五代时期,宋金时期进行了维修。最大的为立佛龛,原有泥塑立佛一尊,现已不见踪影。

龛为圆拱形顶,自龛顶至底部,还残留有彩绘的圆形小千佛。

千佛均结痂跌坐于莲花座上,圆形头光和身光,高肉髻或平肉髻,身着褒衣博带式、通肩式、扁袒式袈裟,手印各不相同。各像旁有榜题造像名,如“南無水天佛”“南無大焦佛”等。

佛像之间以云朵相连,色彩有差异,主要以红色和石绿色为主,下部佛像手、颈、脸部已经变黑。下部佛像应为后世重绘,顶部则无修补痕迹,应该是原作。从佛龛四周的建筑遗迹看佛龛应该有类似遮雨棚的亭廊。

立佛龛左侧开凿有三孔小窟,里面空无一物,未发现有壁画和造像痕迹,很可能为后世避难百姓改造,使其失去理佛功能,而成为存物的场所。

道教窟位于突兀崖壁的拐角处,平顶方形,石窟外台阶坍塌。窟顶绘有阴阳八卦图,周围以莲花环绕。

正壁有长方形坛基,据分析原有造像三身为道教三清,今已不存。

左右两壁彩绘壁画,从题材及人物、背光推测应为明代作品。

丈八佛龛凿有一高大威武的立佛,这是悟空洞石窟群唯一残存的佛像。佛像背部与山体崖壁相连,依山而雕,砂质佛像外敷泥脱落,佛面部风化剥蚀很严重,双手残毁。头部和肩部敷有草泥,泥上有红色颜料,从脱落痕迹看,外敷达三层之多,应为后世重修彩绘痕迹。从其四周残存的孔洞看,此佛龛应该有附属建筑。

立佛一侧有一平面呈方形的石窟,窟口有后人加装的木门,门口两侧还残留“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对联遗迹。

窟内三壁皆有残存的壁画。

再往前走,皆为空窟。

内部通道上下相连,损毁严重。

窟壁熏黑,留下曾被用作居所的印迹。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黑牛窝石窟寺

黑牛窝石窟寺,在旬邑县马栏镇的黑牛窝村附近,称寺定是佛窟,是旬邑石窟群中开凿最早的一处,据石窟外残存的一块发愿文刻石记载,石窟始凿于北朝西魏文帝大统五年(公元539年),而石窟的建造者则是北朝当时的少数民族“卢水胡人”。

后来被用来居住,佛教遗存几乎无遗,只有几处石壁上的色彩还依稀可见,必为早年佛教壁画。

人的记忆里这里只是避乱崖居,居住痕迹明鲜,有窗有墙,大小参差,烟熏火燎的留痕比比皆是。

整个石窟分好几层,铁楼梯直通一个二层的平台,但实际上下面也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洞窟,窟内都已空无一物。

二层平台上大大小小的洞窟洞套洞、洞连洞,其内完全是一个立体布局,往上还有洞通向上面一层,往下也有洞通到地面。就像悬崖上的村庄,气息相通,房间不平,蜂窝一般。

大部分洞窟中也基本都空无一物,不过仍有好几处供奉着佛像,看得出来香火很旺,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十分干净。

站在石窟寺内,脚下就是缓缓流淌的三水河,周围则是一片高山密林的优美风光。

在这里无论是修行亦或者隐居,可比咱们现代人住的“筒子楼”舒服多了呢。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堡子湾石窟

堡子湾石窟在堡子湾村西侧的山梁崖壁。

外露数窟为方形龛,内有造像十余尊,风化比较严重,基本为一佛二菩萨。

中部有一稍大龛刻释迦和多宝佛并坐造像,似为北魏末期造像,有少数有初唐的风格。

由于泥沙淤积和山崖坍塌,还有部分造像和窟龛埋于地下,有一窟内造像仅头部露出地面,是否有完整的造像不得而知。 

岳王庙石窟

岳王庙石窟,仅剩两大空窟。窟内佛像皆无,窟壁除自然风化外,似被烟熏后又被刮过。

窟外两侧崖壁上的数个小龛也空了。

庙的来历无从考证,只有窟前的那棵大树还传递着岳王庙历史久远的信息。

大树下有两方紧挨在一起的造像碑,右侧一方上下结构,上为二佛并坐,下为一佛二菩萨,左侧一方凿刻有一佛二菩萨。

阳庄子石窟

远眺阳庄子石窟。

配帮主供图,以飨各位看官。

赵家洞崖居

赵家洞又称琅天洞,据说始建于周朝,乃古时先人为避乱世祸患,依山崖凿之,躲于此。后世朝代更迭,居于此者日久相继凿之,先小后大,先下后上,不断加叠,乃成今日规模。历经千年,风采依旧。

徒步而上,仰首望去,于峭壁石崖凿有密密麻麻有许多洞窟,排列规整,外露其窗,内隐其洞。层次分明,共分三层,洞内宽敞明亮,设有暗道,连接上下洞窟,洞外崖壁上修有栈道,架有云梯,使之穴穴相通。远远望去,恰似镶嵌在绝壁上的一座座楼阁。不难想象当年住满300多户人家的场景,是何等的热闹!

洞内还有凿成的石炕石灶,留下了经年岁月烟熏火燎后的痕迹,颇有远古时光。

石窟顶无片瓦覆盖,也不遭风蚀雨淋。

第三层洞窟中还有旬邑有名的唐家大院主人,唐大财主避难藏宝之窟。

洞外崖壁上曾修建有栈道,将不同的洞窟连为一体,而欲攀之则乃华山上下一条道,更为甚者,若抽掉栈道木板则是无计可施。

如今栈道桩孔痕迹仍存,沿着悬崖依次而上,令人目眩。

正是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使先民们避过匪患之祸,得以繁衍生息。遂敬佩之情顿生,感慨先人匠心独具,颇具慧心。

赵家洞虽年代久远,但一直没有中断使用。上世纪五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社员在此生活。上个世纪60年代,居民搬迁至山根平坦处,沿途村道的民宿便是迁移之民,如今他们已无需攀高缘低便可安居乐业,过着依山傍水、田园牧歌式的桃源生活。

迁徙之因缘于1958年国之备战,在当时"备战备荒为人民"和"要准备打仗"的战略思想下,原本计划是文化部战备选中赵家洞和与之一沟之隔的官家洞,用于存放故宫、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历史博物馆的资料和文物,由中国人民解放军“480”工程处占用,且投入300万在旧石洞基础上重整,一年竣工建成了文物储备库。但当时局势动荡,因前苏联间谍探知泄密,计划被迫停止。

文革时这里存放绝密档案。1974年,国家文物局将“480库”又叫“85号信箱”移交给陕西省文化厅,由当时的陕西省博物馆代为管理。1983年,陕西省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先后运来大量文物存放在“480库”之中。当时派有两个连的重兵把守,故此为之更添神秘之色。2005年,这里的文物全部搬离,守兵撤走,赵家洞才完成使命,恢复了曾经的状态。如今只留一位老人守护遗址,闲置至今。 

官家洞崖居

官家洞又称飞云洞,与赵家洞一沟之隔,是峭壁上雕凿而成的四层楼式叠洞。

山腰露洞门大约有百来个孔,高下错落。

每层及各洞之间均有甬道相连,串门儿的话挺方便。

室内结构有点像赵家洞。这边的崖洞比赵家洞挖得更加规范,保存得更加完整。

据旧志记载,“始为周族祖先穴居之地”的字句,表明开创了古代农耕文明的周人先祖最早就居住在这个地方。

官家洞也曾被选中作为“480库”的一部分。

两次到访官家洞,都在一道厚重石门紧闭的石窟,通过铁窗望见窟内被关的几只羊正眼巴巴滴望着窗外,不知何时牧羊人已把这里当成了羊圈。 

留石石窟,一处丹霞古崖居

留石石窟,因位于旬邑城关镇留石村而得名。凹型的丹霞崖壁就“藏”村后两个相邻的山沟间,数十丈之高,宛如天幕垂下,一派庄严伟岸,那些镶嵌在崖壁上的洞窟透出丝丝神秘感。

走到崖壁之下,清晰可见残留的栈道和桩孔,攀爬到一个洞窟内,发现天眼竖井,洞洞相通,层层相连,内有暗道可上可下,但是相当陡峭,攻防兼备,固若金汤。

从崖壁残留桩孔推测,石窟外部原建有遮檐、走廊,现已经腐朽损毁不存,崖壁上留有栈道桩孔。

窟内满是残损的石头,不见佛像、壁画和题记,具体开凿年代无法确定。

反而同样发现的是灶台、炕头、熏黑的窟顶和墙上写满不同时代的标语。

《三水县志》这样记载:“石窟为宋代开凿,元、明百姓避兵乱居之。”崖壁前沟底有水井一眼,应为崖居百姓生活水源井。据清乾隆版《三水县志》载:“县旧志流石洞右谷中,环绕如城,谷口对峙如门,远眺平田,水有枕流之思。”

当年“避兵乱居”的石窟如今已成了无人的秘境,从崖壁窗口鸟瞰,山苍野翠,灌丛密布,寂寂无人,只闻风声,一揽天地小。

一派前不见古人今不见来者,独与时空相处之佛境,顿觉心旷神怡。 

马家河石窟

夜探马家河石窟。人迹罕止,石碑也草没半截,寥落栖惶。

石窟在半山,坐南朝北,打灯爬上。走进好佛人自修的小门,右侧的石台上石窟便是人工雕凿的石窟,凿于五代时期,包括一座大窟和数座小龛。

爬悬梯而上,进入窟内。马家河石窟是唐代少有的中心柱窟形制。

 中心石柱四面设龛造佛,造像组合多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两飞天,高低不等,其雕刻细腻,形象逼真,衣纹流畅。

正面上的飞天,疑为历代描摹,渐渐走样,但早期神彩约略可见。一佛二菩萨,菩萨婀娜身姿仍可见。

窟内四壁皆为佛传故事的浮雕和壁画, 刀法洗练概括,刻石如削泥,由于年久石质风化严重。

窟外两侧石壁上有数个小龛。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旬邑县境内的石窟群至今没有被开发为景点,没有门票,这是一处亟待保护与开发的旅游资源。

文末再搭个顺风车,为旬邑苹果打个CALL。旬邑苹果远近闻名,有"中国苹果之乡"的称号。

苹果个大形正,色泽鲜艳,汁丰味浓,香甜可口。来旬邑一定要带的当然是苹果,记住哦!

THE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