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361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与五脏六腑相通,其特殊性是其他任何穴位无法比拟的,它,就是肚脐,中医称之为“神阙穴”。 保养好肚脐,就是护好了身体健康的第一关。 你可能不知道,当人体的五脏出现病变时,肚脐的对应点也相应地会出现不同反应,这时就可以通过按压对应点,来判断身体的哪些部分出现了异常。 按肚脐,“测”出五脏健康 肚脐虽然面积很小,但在中医看来,它非常重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王军指出,当五脏出现病变之时,肚脐的对应点就会出现压痛反应,我们可以通过按压对应点,来判断究竟是哪个脏器出现了异常。 1.检测“心”功能 心受外邪干扰有表现为心情郁闷,口舌生疮等症状。这时,肚脐上方边缘将有明显的压痛。 2.检测“肝”功能 肝功能异常,人往往伴随易怒、生气等不良情绪。这时,肚脐左侧边缘就会有明显的压痛。 3.检测“脾”功能 脾功能异常,人会表现为疲倦乏力、没有食欲、腹胀、腹泻或大便稀溏等。此时,肚脐中心常常会出现明显的压痛。 4.检测“肺”功能 肺受外邪干扰可表现为感冒、咳嗽等症状。这时,肚脐右侧边缘将有明显的压痛。 5.测“肾”功能 肾虚常常表现为腰膝酸软、健忘、四肢发冷等症状。这时,肚脐的下方边缘就会有明显的压痛。 中医推荐4个防病揉腹法一 肚脐上的对应穴点,既能够反应各个脏腑功能的异常,又可以用于调理脏腑功能。中医向大家推荐4个防病揉腹方法,功效各不同。 顺时针揉脐腹 “揉法”是用指腹或手掌,紧贴身体的某一部位做回动按摩。
动作: 两掌相叠,以肚脐为中心,做顺时针按揉。 速度柔缓,用力均匀。 功效: 增加腹腔压力,激励直肠神经,促进粪便排出,减轻便秘。 推少腹 “推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体一定的部位沿一定的方向往返推移的按摩手法。 动作: 推少腹时,两掌从两肋的乳根处开始,从上至下推向小腹,掌根用力。 功效: 两肋是肝气容易郁结的地方,经常推摩少腹可疏肝理气,解决情绪问题导致的消化不良。 摩脘腹 “摩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体一定的部位做环形移动的按摩手法。
动作: 摩脘腹时,两掌相叠从胸口开始,向小腹摩运。 然后两掌分开,沿腹股沟向两侧摩运,再沿两肋向上,经乳根到达胸口。反复几十次。 按摩时,正好可以同时刺激到中脘穴。 功效: 中脘穴有健胃消食、疏肝养胃的作用,胃不好的人可常按。 揉腹侧 “揉法”是用指腹或手掌,紧贴身体的某一部位做回动按摩。
动作: 用两手掌大鱼际侧面,沿乳根来回摩擦,速度稍快,大约3次/秒,感觉该区域微微发热为好。 用手掌在两侧腹部顺时针按揉,速度柔缓,约做30次,感到腹部两侧温暖舒适。 功效: 揉搓大包、章门两个穴位,有利于健脾理气、舒肝解郁、调和肝胆脾胃。 小贴士 1.不要“抠”肚脐 一些人喜欢抠肚脐,这样可能引发感染。 2.清洁肚脐,动作轻柔 如果肚脐较浅,直接用温水清洗,动作要轻柔。如果肚较深,用棉签涂点沐浴液或者香皂洗,冲净擦干。 3.避免肚脐受凉 肚脐皮肤较薄,屏障功能较差。经常穿低腰裤、露脐装容易因受凉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