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濠河边认识一个人,初识一座城——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

 火车侠 2021-12-16

行走方式:高铁(南京——南通)市内公交,出租

行走时间:2019. 8

南通是一座临江靠海的城市,它不是我的旅行目的地,而是因为工作关系接近它。去年来到南通大学给了我意外的惊喜。这次再踏足南通,爱玩的我依然不会停下脚步,利用中午或晚上的时间我都要在这座城走一走。七月最热最热的午间我放弃休息来到这座蓝印花博物馆。蓝印花布是我从小就钟爱的,以前我扯过蓝印花布请裁缝做过裙子,风衣。蓝印花的围巾更是拥有若干条,我喜欢这种即单纯又丰富的色彩。搜到南通众多的博物馆中居然有这样一个博物馆,毫无疑问把它作为第一站。为了节省时间打车直奔目的地。我一上车司机就开始了不停的抱怨。原来是刚才那一单碰到一个奇葩的人,让他很生气。抱怨了这个又抱怨另一个曾经让他不开心的顾客。其实我的心情已经受到他的情绪影响了,不论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都是极易传染的。远离负能量是利于健康的。但在小小的空间内我无处可逃,只能接受他的喋喋不休,劝劝他做服务工作就是这样,要多些宽容吧。在不同的城市打车,遇到的司机也是旅游中有趣的一幕,也会因为他们不同的类型给自己的旅途带来不同的感受。

一。濠河的昼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濠东路10米附近

门票:免费

面对濠东路一片绿意中一座古典园林式建筑就是蓝印花布博物馆。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于1997年创建的中国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专业博物馆。从门脸悬挂的牌子上看出这里有很多的功用。

抬脚进门,中间是门厅,门与这块大大的玻璃相对,透过玻璃是园中之景。

博物馆免费参观。门厅处左边一扇门,右边一扇门,分别是不同内容的展厅。

白墙的空隙处到处都悬挂着各种美丽的蓝印花布图。经典的“清明上河图”通过蓝印花布展现在我们面前。

先进第一展厅:蓝印花布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展厅通过文字介绍了蓝印花布的起源与发展。蓝印花布起源于唐代,它以全手工的印染工艺,简洁而朴素的图案,以蓝白之美而闻名。2006年6月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房内的空间里码放着层层叠叠的花布。一扎一扎的,但显得灰蒙蒙的,感觉好些日子无人打理了。

第二展厅:蓝印花布古旧精品。

这里每一个空间角落都被花布装点了起来。

古旧的家具,卧房,加上蓝印花布的装扮,满满的怀旧气息。

这让我想起姥姥家的樟木箱。

第三展厅:南通蓝印花布工艺流程。用图片文字介绍了南通的吴氏家纺和程家染坊。南通的蓝印花布始于明代。花布以天然织物和药物染料制成。展现了南通“纺织之乡”的由来。

手工纺织机

第四展厅:南通蓝印花布的开拓;第五展厅:南通蓝印花布创新与发展。

各种蓝印花布服饰。

各种蓝印花布制成的小物件。

有关蓝印花布的书籍和奖状。

因为对蓝印花布的喜爱,本想购入一两件实用有趣的物件,可是价格令我放弃了。这里真的都是博物馆的价格,远无法和我去丽江的白沙古镇看到的那绚烂而平实价格的蜡染相媲美。

展厅与展厅之间通过亭廊相连,亭廊弯弯曲曲,亭廊下有美人靠。

美人靠上垂挂着的花布。

亭廊下悬挂着花布

桐油纸做的雕花型板。

展厅的空间不大,加上凌乱的堆积了太多的东西给人一种陈旧的,密实的压抑之感。来到走廊上倒是开阔了许多。亭廊人字形的屋檐下悬挂着的宫灯,门后的蓝布窗帘很有几分古风古韵。

古典园林式的建筑风格

离开博物馆,再看一眼外景。这么好的艺术品,其实这里可以展现的更精致和美妙的。

蓝印花布博物馆位于濠河东段,这里绿意盎然。因为没想到这个博物馆这么小,二十分钟的样子就转完了,离下午开工还有时间,烈日下既然出门了也就不觉得热那么的可怕。

继续在烈日下前行。一路上的绿多少缓解了人对热的感知。

沿河设立的待月亭,扶渠轩,柳叶渡等景点。

沿着滨水步道漫步,步道边美丽的花花草草相伴。

步道两边种了很多形状漂亮各异的植被,植被前都有它的名字,倒是很长知识。

看美美的濠河两岸之景。

梅庵书院

一家甜品店

濠南路上的南园桥,桥上的石狮子或相望或相对,憨态可掬。

东西走向的平直的南园桥与通往怡园半岛的曲桥成直角状相连。桥本身的曲线加上河中倒影的曲线很是妙曼。犹如一位刚毅的汉子携手一位柔情的女子。

南园桥上看风景

濠南路上两侧的香樟树一侧入中年,一侧正值少年。

半岛上的怡园和一侧的怡侨都是为纪念教育家顾怡生而建的。

这里一处游船码头

怡园是一片明清建筑,依水而建。这里是江苏省第一代师范党支部成立的旧址,也是南通地区最早的地下党组织成立纪念地之一。

怡侨上看风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