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学典礼 庙学典礼 作者:元·佚名
庙学典礼 〔元〕 不着撰人
卷一 选试儒人免差 秀才免差发 先圣庙岁时祭祀禁约搔扰安下 设提举学校官 官吏诣庙学烧香讲书 设提举学校官及教授 释奠服色 儒学提举司行移体例 郡县学院官职员数 岁贡儒吏 都省复还石国秀等所献四道学田 省台复石国秀尹应元所献学田 革提举司令文资正官提调 卷二 程学士奏重学校 江南学田与种养 左丞叶李奏立太学设提举司及路教迁转格例儒户免差 学官职俸 学校事宜儒户免差赡学粮子 儒职升转保举后进例 江南儒户免横枝儿差发 江淮等处秀才免差役庙学禁搔扰 取勘贡士庄田粮 解发各学余剩粮赴国子监养士 学官格例 文庙禁约搔扰 儒人免役及差设山长正录直学词讼约会 差设学官学职 正录不与教官联署 儒人公事约会 分拣儒户不可轻易 卷三 正录任满给由 江淮拟设学官员数及升转格例 随路府州县尹提调儒人功业 不许变卖学舍 按察副使王朝请俣申明体覆 教授给由 各路岁贡儒人 学官考较儒人功业府州县文资正官提调 按察副使王朝请俣申请设立小学 抄户局攒报儒籍始末 儒户照归附初籍并叶提举续置儒籍抄户 儒户照抄户手收入籍 郭签省咨复杨总摄元占学院产业 都省押发各学钱粮 行省催核岁贡儒人 儒学提举俸给 教官铨注免面试令各路定拟 卷四 王御史言六事 庙学田地钱粮分付与秀才每为主 教授俸例 三教约会 辩明儒人难同诸色户计 添设教授 保勘教授 升用教授资格 学正三年满考 廉访司体察教官学职 正官教官训诲人材议贡举拨学田 崇奉孔祀教养儒生 还复濂溪书院神像 山长充教授廉访司体覆 教官任满给由 设立随省儒学提举司 岁贡知吏事儒人 完颜签事请令文资正官兼提举学校职衔 儒户不同诸色户计当役 卷五 行台坐下宪司讲究学校便宜 行省坐下监御史申明学校规式 行台监察举呈正录山长减员 行台治书侍御史咨呈勉励学校事宜 儒户免差下以田亩为限 临江路差儒户充役被问 卷六 宪司举明学校规式 提举柯登仕申明约会 申明儒人课试 籍定儒户免役 廉访分司举明体察 行省差设教谕 成宗设立小学书塾 山长改教授及正录教谕格例 附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元婚礼贡举考 至元婚礼 至元聘礼 大德聘礼 文公婚礼 皇庆开科 皇庆科举诏 中书省续降条画 中书省部定到乡试程序 会试程序 御试程序 进士受恩例 朱文公学校贡举私议 元统元年进士录 蒙古、色目人第一甲三名 蒙古色目人第二甲十五名 蒙古色目人第三甲三十二名 汉人、南人第一甲,三名 汉人、南人第二甲,十五名 汉人、南人第三甲,三十二名 附录 宋元科举三录序
庙学典礼卷一 选试儒人免差 丁酉年八月二十五日,皇帝圣旨道与呼图克、和塔拉、和坦、谔噜、博克达扎尔固齐 【 [一]扎尔固齐,元代文献中常作「札鲁花赤」,参见《元史》卷八七《百官志三》。】 官人每:自来精业儒人,二十年间学问方成。古昔张置学校,官为?给,养育人才。今来名儒凋丧,文风不振。所据民间应有儒士,都收拾见数。若高业儒人,转相教授,攻习儒业,务要教育人材。其中选儒士,若有种田者,输纳地税,买卖者,出纳商税,开张门面营运者,依行例供出差发,除外,其余差发并行蠲免。此上委令断事官蒙格德依与山西东路征收课程所长官刘中,遍 【 行】 【 [二]据行文体例补。】 诸路一同监试,仍将论及经义、词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试,专治一科为一经,或有能兼者,但不失文义者为中选。其中选儒人,与各住处达噜噶齐 【 [三]达噜噶齐,元代文献中常作「达鲁花赤」,参见《元史》卷九○《百官志六》。】 、管民官一同商量公事勾当者。随后照依先降条理,开辟举场,精选入仕,续听朝命。准此。 秀才免差发 羊儿年三月初一日,钦奉圣旨条画节该:一款:应州城里村子里的达噜噶齐 【 [四]达噜噶齐,元代文献中常作「达鲁花赤」,参见《元史》卷九○《百官志六》。】 官人每、过往宣使每,已前的圣旨如今也罢了者。咱每的圣旨里,和尚每、叶尔羌 【 [五]叶尔羌,元代文献中常作「也里可温」,参见《元史》卷八九《百官志五》。】 每、先生、达什爱满 【 [六]达什爱满,元代文献中常作「答失蛮」,参见《元史》卷九三《食货志一》。】 每的体例里,汉儿、河西秀才每,不拣甚么差发徭役不教当者,秀才的功业习学者。说来的圣旨体例里。这的每河西田地里住坐的高智耀为头儿秀才每,执把行打的圣旨与了也。这秀才每铺马、祗应休拿者,地产、物业不拣他每是甚么休争夺,无体例的气力休教到者。这秀才每兄弟孩儿每,秀才的功业好生习学者。这秀才每??文字有。圣旨:不是秀才 【 阿】 【 呵】 【 [七]据行文用字通例改。】 ,差发根底躲闪将别人,自己休隐藏者,别人根底无体例的气力休教到者。若隐藏无体例气力,到不怕那甚么他每?圣旨俺的。羊儿年二月二十六日,青山子根底有时分写来。至元十六年二月,浙东道提学司赍擎前件,检会到大兴府,钦奉圣旨,至十月十五日宣慰司开读。 【 高学士讳智耀,字显道,河西中兴路人也。世为西夏显族,曾祖某擢蕃科第一,祖某仕至大都督府尹,父某仕至中书右丞相。夏设蕃、汉二科以取士,蕃科经赋与汉等,特文字异耳。公巍然擢第,授佥判,未及大用,天兵西役,夏人举国归附,公隐处贺兰山。哈干 【 [八]哈干,元代文献常作「合罕」或「哈罕」,参见《通制条格》卷二《户令?户例》。】 请于公,遂乘驿走千里,诣藩府进见,难遽陈儒者事。适太子悬一笙于木上,募有能吹响者,大赏之。公应募而前,太子大悦。公曰:「本家世业儒,粗知音乐,兵烬之余,某家乐工尚多存者。」因公乘驿往取之。公遂言西州多士,昔皆给复,今置传,与编氓等,乞与蠲免。太子从之。公奉旨归取乐工,复往西凉。太子喜,欲官之,公不就,受重赏而归。久之,蒙克皇帝即位。公复以儒人差役事,北上奏陈:「儒者之所能,三纲五常,治国平天下。自古以来,用之则治,不可一日无者,故有国家蠲其徭役,以养成之。」因备陈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有补于世,非区区技术者所能万一。上曰:「有是乎?此至美之事也,前未有与朕言者。」遂诏汉地、河西儒户,徭役悉蠲之,无所与。色辰皇帝居潜藩,公因帕克巴国师进见,首论佛教,帝大悦。公曰:「释教固美矣、至于治天下,则有儒者之道。」又反复论其所以然者,帝甚异之,有用公意。及即位,刻符印付公,凡汉北、河西儒户,悉委公镇之,从公给文以为验。时汉北、淮、蜀儒人多为驱者,公奏曰:「以儒为驱,古无是也。帝方以古道治天下、宜除之。」上可其奏,命公奉旨以行,前后得释为民者几三四千人。以此忤权势,或愬于上曰:「高秀才所释者多非儒也。」上诘公,公对曰:「譬之于金也,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儒者学问亦有高下,谓之非儒,亦不可。」上为之释然。时庶事草创,纲纪未张,公奏曰:「前代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所以肃官常,整治具,诚不可阙。」上命宰臣记其事。越明年,命立御史台,实用公议。久之,有权臣欲令儒户与民给徭役者,公奏曰:「昔孟尝君,一列国陪臣耳,尚养士三千人,至今多之。今陛下富有四海,皆为臣妾,儒在其中万分一耳,除之何补于政。然使之安意讲习,幼学壮行,为治理助,其?不亦多乎?陛下何惜此而不为也。」上以为然,权臣之议遂格。未几,上命公为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公以廉勤自将,处事公允。有僧违戒律、挠官法者,有司莫敢谁何,公遣驿奏之,奉旨诘治,不少贷,境内为之肃然。其直而不挠,类如此。解任入觐,上方择人将命北行者,公毅然请行。上问公方略如何,公一一为上陈之,大称上意。比行,以病终,上甚哀悼之。公年六十有六,娶西夏驸马梁氏女,子长寿,仕至佥江淮等处行枢密院事:睿,今为江南浙西道肃政访廉使。】?皇帝尝问西夏故大臣家有贤子孙在者否,以公对,召见,上存抚,留公左右。公性乐恬退,未几复归旧隐。时库德太子镇西凉,令民间立传置,士亦与焉。 先圣庙岁时祭祀禁约搔扰安下 中统二年六月,钦奉圣旨节该:先圣庙,国家岁时致祭,诸儒月朔释奠,宜恒令洒扫修洁。今后禁约诸官员、使臣、军马毋得于庙宇内安下,或聚集理问词讼,及亵渎饮宴,管工匠官不得于其中营造,违者治罪。管内凡有书院,亦不得令诸人搔扰,使臣安下。钦此。 设提举学校官 中统二年八月,钦奉圣旨:诸路学校久废,无以作成人材。今拟选博学洽闻之士以教导之,据某人可充某处提举学校官。凡诸生进修者,仍选高业儒生教授,严加训诲,务要成材,以备他日选擢之用。仍仰各路官司,常切主领敦劝,宜令准此。 官吏诣庙学烧香讲书 中书省,至元六年四月,钦奉圣旨定例条画内一款该:提刑按察司官所至之处,劝课农桑,问民疾苦,勉励学校,宣明教化。若有利害可以兴除者,申台呈省。钦此。除已遵依外,事有似缓而实急者,学校是也。盖学校者,风化之本,出治之原也。照得:随路虽有设立学官,其所在官司,例皆看同泛常,不为用心勉励,以致学校之设,有名无实。由是吏民往往不循理法,轻犯宪章,深不副朝廷肃清风俗、宣明教化之意。今移文各路,遍行所属,如遇朔望,自长次以下正官同首领官,率领僚属吏员,俱诣文庙烧香。礼毕,从学官、主善诣讲堂,同诸生并民家子弟愿从学者,讲议经史,更相授受。日就月将,教化可明,人材可冀。外据所在乡村镇店,选择有德望学问可为师长者,于百姓农隙之时,如法训导,使长幼皆闻孝悌忠信廉耻之言。礼让既行,风俗自厚,政清民化,止盗息奸,不为小补。 设提举学校官及教授 儒人推举保申,体究相应,许令勾当。若本处委无堪充师范之人,许于别州、府依上踏逐相应之人勾当。?中书吏礼部,至元六年十一月初八日札付该:先准翰林院牒「开坐到随路见设提举学校官,呈奉都堂钧旨,通照拟随路合设人员同品级连呈」事,奉此,照得:旧例,外路学校,教授一员,别无另设提举学校职名,止是随路、府、州长贰或运司文资官兼充。即目随路已设学校官,除见钦受宣命人员,拟合依旧存设,其余亦拟行罢去。拟合并散府、上中州,依旧例设立教授一员。各路作正八品,散府、上中州作从八品。开坐下项事理,呈奉到都堂钧旨,送本部准拟施行。奉此,省部:合下仰照验。依呈奉都堂钧旨,准拟事理施行。仍开具选到人员官吏保结,申来以凭定夺施行。一提举学校,据钦受宣命人员,拟合依旧存设,其余委用人员,拟行罢去。一诸路散府、上中州,拟依旧例,合设教授一员。若有已设教授,乞行下各路体究,委是德行学问、通晓文字、可以为后进师范之人,拟令委保申省,依旧勾当。如体究得不应,及阙员去处,令各处官司,取问 【 札付河南道按察司。】 释奠服色 中书吏礼部,至元十年二月二十九日符文:承奉中书省判送大司农、御史丞兼领侍议司呈:至圣文宣王,用王者礼乐,御王者衣冠,南面当坐,天子供祠。其于万世之绝尊,千载之通祀,宜莫如吾夫子也。窃见外路官员、提学、教授,每遇春秋二丁,不变常服,以供执事,于礼未宜。及照得:汉、唐以来,祭文庙,飨社稷,无非具公服,执手板,行诸祭享之礼。且乡人傩孔子,犹朝服而立于阼阶,先圣先师,安得不备礼仪者乎?释、老二家,与儒一体,彼皆黄冠缁衣,以别其徒,独彼孔门,衣服混然,无以异于常人者。自此以往,拟合令执事官员,各依品序穿?公服。外据陪位诸儒,亦合衣襕带唐巾,行释菜之礼,似为相应。批奉都堂钧旨,送吏礼部拟定连呈。省部议得:衣冠所以彰贵贱、表诚敬,?国家大礼先圣先师,不必援释、老二家之例。凡预执事官员及陪位诸儒,自当谨严仪礼,以行其事。参详:如准侍议司所呈,以为相应。乞赐遍行合属,春秋二丁,除执事官已有各依品序制造公服,外据陪位诸儒,自备唐巾,以行释菜之礼。呈奉都堂钧旨,送本部牒翰林院议定连呈。奉此,移牒翰林院议拟去来,回准牒该:照得贵部议拟,是为相应。准此。呈奉都堂钧旨,送本部准呈施行。 儒学提举司行移体例 浙东道宣慰司,至元十六年十一月初四日札付该:来呈:见授奉训大夫浙东道提学,照得卑职系是五品,未知与随路总管府如何行移,合无与盐使司一体设立都目司吏,乞照详定夺事。使司得此相度提学之职,训导之官,难同有司。除都目司吏别无定夺,外据行移一节,照得元奉行省札付:照会诸不相统摄应行移者,品同,往复平牒:正、从、同三品于四品、五品,并令,故牒六品以下,皆指挥;回报,四品牒上,五品牒呈上,六品以下,并申。已下各路照会去讫。今据见呈,合下仰照验,若有必合行移事理,依上施行。 【 札付浙东道提学赵崇霄。】 郡县学院官职员数 行中书省,至元十九年正月日札付该:据浙西道宣慰司呈:照得近准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牒「本道既有儒学提举司衙门,其各路提学职事委是不应设立,请照依镇江路体例,将其余路分提学职名一体革罢」事,准此。卑司勾请到儒学提举司正官赴司,一同议得:拟将儒学提举司元设提管、纠弹、司计人等,依准按察司牒,截日罢去。据各路儒学提举人员,除平江路提学勾炜系钦受宣命勾当,已经任满离职,并杭州路儒学即系上路,生员数多,已设提学孙朝瑞系省府准拟、移咨中书省闻奏人员,拟令依旧勾当外,其余路学元设提学人员,拟合革去。外据儒学提举司拟设都目一员,司吏二员。外据本司议拟到儒学合设职名员数,依准所拟,开坐行下儒学提举司,依上施行。仍将额外滥设员数截日革去。并具呈行中书省,回牒按察司照验。去后,今准按察司牒该:来牒议拟到各处合设儒学职名员数,行下本道儒学提举司,依上施行。及将额外滥设员数截日罢去,具呈行中书省照验。外,请照验施行事,当司准此。议得:各处合设儒学职员,除依准贵司议拟,外据见设训导官并各县学正、学录实为冗滥。据此,今将各处合设职员开坐前去,合行移牒,请照验备去事理,依上施行。外据各处见设训导官,并各县学正、学录职名,并行革去。仍希依准。公文回示:准此。卑司除已行下本道儒学提举司,依准按察司牒文事理施行,合行开坐,具呈行中书省,乞照验。得此,送准浙东道宣慰司,再行从长讲究得:若准浙西道所拟员数,是为相应。省府:除外,今将拟定设各名员数开坐前去,合下仰照验施行。总管府:教授二员,钱粮官二员,学录、学正各二员,斋长、谕各一员。散府:教授二员,钱粮官一员,学录、学正各一员,斋长、谕各一员。书院:山长二员,钱粮官一员,学录、学正各一员,斋长、谕各一员。县学:教谕二员,钱粮官一员,斋长、谕各一员。 【 札付浙东道宣慰司。】 岁贡儒吏 御史台,至元十九年九月日,承奉中书省札付:近为朝廷选补掾吏无法,拟定中书省掾于枢密院、御史台内令史勾取,院、台令史于六部令史内勾取,六部令史以诸路岁贡人吏补充。内外职官材堪省掾及院、台、部令史者,亦许擢用。已经行下吏部,依上施行去讫。都省议得:省掾考满,出而临民,入而事上,资品既高,责任亦重,泝流寻源,皆自岁贡中出。由此言之,岁贡儒吏,若不先加教养,次以铨试收之,必将苟且以求侥幸,人才失真,所关匪细。比及设立科举以来,定到下项事理。承此,本台咨请照验施行。 一、诸州、府直隶者,有受敕教授,仰本路官将管下免差儒户内,选拣有余闲年少子弟之家,须要一名入府、州学,量其有无,自备束修,从教授读书,修习儒业。若无余闲子弟可以读者,不得桩配责要。本路官朔望拜庙,就加省视,勿令废替。非儒户而愿从学者,并听。秋季,本司参佐同本学官就学试验,择学业有成名子弟近上者,充府、州学生,仍申本州岛岛照会,标入学生之籍,依旧住学肄业。若遇本道按察司及本路总管府岁贡之时,仰本司、本路行下本学教授,于系籍儒生内选试行义修明、文书优赡、深通经史、晓达时务、可以从政者保申,本司再行体覆相同,然后贡解。 一、各路司吏有阙,须于所属诸衙门人吏内,先选行止廉慎,次论材干明敏,然后勾取,委本路长官、参佐同儒学教授立考试,择行移有法、算术无差、字画谨严、语言辩利,能通《诗》、《书》、《论》、《孟》一经者为中程序,仍取考试官保的文状,然后补充本州岛岛司吏。外此不许滥收,违者有辜。按察司书吏有阙,府、州司吏内勾补,至岁贡时,本司、本路挨次上名,再行试验相同,依额贡解。 一、岁贡人额:按察司、上路总管府,三年一次,贡二名,儒一名,吏一名。下路总管府,二年一次,贡一名,儒、吏递进。 一、六部令史,除补院、台令史外,诸道行省掾亦拟差补。 【 咨行御史台。】 都省复还石国秀等所献四道学田 中书省,至元二十年九月十六日咨该:进据浙东宣慰石国秀等呈「献江东、江西、浙东、浙西等四道亡宋时元拨赡学田产,若令石国秀等充学产总管府管领,办钞三千定,换给各人宣命,不致埋没」等事,为此,移咎文该:学校之设,务在养贤,若将学田官为拘收,士类无以奉养,贤才由此而废。若令各学依旧管领,似为相应。准此。方欲施行间,又据御史台呈,亦为此事。都省议得:江南赡学田产所收钱粮,令所在官司拘收见数,明置簿籍,另行收贮,如遇修理庙宇,春秋释奠,朔望祭祀,学官请给住坐生员食供,申覆有司,照勘端的,依公支用。若有耆宿名儒实无依倚者,亦于上项钱内酌量给付养赡。毋令不应人员,中间虚费钱粮。据收支见在备细数目,每上下半年申报行省,年终类咨都省照验。所在官司,亦不得侵支违错。据合行回咨,请照验施行。 【 咨江淮行省。】 先于至元十九年五月,浙东道奏:据宣慰石国秀并前亡宋总管谢允孙、石国祥、楼性之告言,略谓江东、江西、浙东、浙西四道诸路、州、县学并杭州太学,赡学田产约有数万来亩,自归附之后,诸生并无日请月逐饮食,亦无往来游士,春秋祭祀,所用不多,合于十分中拨二分赡学公用,余外分田产献纳御位下充办课程。石国秀情愿出力勾当,且认宝钞三千定,乞令石国秀等为学产财赋总管府官,仍免佃户差役事。当年八月,都省行下合属照勘,有无违碍施行,及据各处辨明,洞见情伪有无。绍兴路学所申:本学自前代建立以来,即有养士田土,系与僧寺、道观产业相同,即非其它系官田土之比。每年子粒不了支用,在亡宋时,官司于内且日拨公使库、激赏库、赡军库、都税务官钱添助养士,名曰四库钱,自归附后,诸生口粮、官职吏仆月粮,止靠学粮,支用不敷。自至元十三年,照旧例行供。十四年三月内,准宣慰司札付,令本学依寺、观例,自行收支接续养士。十五年二月,承宣慰司令史郑诚呈说,前往行省打勘,检照本学养士米粮不可与系官粮斛一般打勘,准呈开除讫。十六年八月内,准宣慰司行下再行定夺学官职事吏仆月给、诸生口粮数目。十七年三月内,准宣慰司定夺教授、训导、钱粮官、正、录、教谕、纠弹、掌仪、吏仆人员月粮数目。十九年二月内,准行中书省行下宣慰司存设教授、钱粮官、正、录、长、谕等职。本学每年所用,并系该准上司行下,即非擅自收支。所有每岁支用项目,除春秋祭祀、修造文庙外,学官学职月有请粮,诸斋生员日行二?,游学之人无所归者亦日有以赡之,年老者月给生料,幼学者日亦行供。每遇好日祝圣,朔望殿谒,学官讲说,诸生课试,事事不敢废弛。即非无月请,亦非无游学,亦非无日逐饮食。又如儒学提举司所申:杭州太学、武学、宗学三处,系前宋官库每年拨钱米供赡,即无田土。以此言之,虚妄可知。当蒙庙堂采听,公论获伸。四道赡学之田,得存教养之初意。 省台复石国秀尹应元所献学田 怨,人皆有望望不平之心,是驱之使为不善也。草泽寇攘,将恐日甚,所得不偿所失,大不忠于国家。合将上项学田仍旧付各处学校,以其每岁租粮春秋释奠,修葺祠庙,收养生徒,讲明义理,以美风化,以收士心。彼知名教之乐,必不肯为悖乱之归,坐消变故,永保太平,其利于国家,岂止百万顷学田之比哉。牒请照验事。准此。一就具呈中书省,定夺明降。去后,今承省札该:都省照得:先拨本台呈,亦为此事,都省议得:江南赡学田产所收钱粮,合令所在官司拘收数目,明置文簿,别行收贮,如遇修理庙宇,春秋释奠,朔望祭祀,学官请给在学生员食供,申覆有司照勘端的,依上支用。若有耆宿名儒实无依倚者,亦于上项钱粮约量给付养赡。无令不应人员,中间虚费钱粮。据收支见在数目,每上下半年申报行省,年终类咨都省照验。已经移咨江淮、荆湖等处行省,照会本处官司,亦不得侵支违错。外,合下仰照验施行。承此,须合回咨,请照验施行。?御史台,至元二十年月日咨该:来咨三道,俱为定夺江南等处赡学田产钱粮事,准此。除已具呈中书省照详外,又准本台御史中丞崔少中牒:窃惟三代、汉、唐以至于宋,皆立学以养士,生徒多至数千,置田筑室,官为营办。所以养成人材,讲明义理,习礼让之事,消祸乱之源,故识者以为急务。有贱丈夫者,不知此理,徒见广置田产以赡生徒,遂欲夺而归之官,不知名教消亡,所关者大。江南三百年,用儒不但科举而已,国都郡县皆置学。学必有田,少者官为增置,使人得以养。然后欣然向学,化顽犷为循良,此实治民之上策,?作成人材,又可为国家之用。兵火之后,科举已废,民知为儒之不见用也,去儒而为吏、为商,甚至为盗,儒风十去六七矣。所赖诸处学田尚可养士,犹可稍系士心,使之讲明道义,化诱风俗。近有浙东宣慰使石国秀者,献江南学田办课,后有编民尹应元者,献江南学田赈济贫民。此二人素行无赖,雠疾儒生,欲夺养士之田而归之官,固出私意,亦非长策。若使学田归官,则生徒必散,中人以下,无所利则不知劝,弦诵寂寥,庙祀芜毁,民不知礼义之教,则恐益增其鄙悖之风,俗化薄恶,何所不至。见今江南啸聚?起,正缘官吏侵蠹,士民失望。若又顾蝇头之利,括儒学之田,不惟官不能资助,且使臣无所仰给,失人心而犯 【 咨行台。】 先于至元十九年十一月,有前赣州通判拟授长江县尹尹应元呈都省言告略该:钦奉朝廷指挥行下真定等处,为说百姓阙食,给赐宝钞事,?缘河北道连年旱灾,米面价高,百物俱贵。应元自江西来,为见江南地面米只是三两钱籴一石,面只是五分钞买一斤,自从河北道以至大都,米面增价数倍。应元思忖得:江南地面有贡士庄、学、院养士钱粮,若取索亡宋时租籍照勘,尽数拘收,该钱粮三百余万贯石,主典人等埋没隐藏一半,有一半该钱粮一百五十余万贯石。若蒙朝廷取运赈济饥民,诚为利便。开具事目内一项略云:江南地面,亡宋时路、县各有贡士庄钱粮,三年一番开选场,赍发中选儒人作盘缠赴省殿试等用,到今九年未开选场,其各路、县贡士庄所收钱粮,路计数万贯石,县计数千贯石,未有归者。又一项:江南地面,亡宋时,路、县各有学、院养士钱粮,日给养赡儒人,归附后,学官人等只是一年内支得三四个月口粮与儒人食用,余并收贮在官,到今七年,各路、县学、院所收钱粮,路计数万贯石,县计数千贯石,除支与儒人食用,余剩尚多,未有归?。又言:诸道所收上项钱粮,动计数百万贯石,若将与学官人等埋没受用,及取勘官吏取授,不如将救济百姓。乞差官将贡士庄及学、院钱粮,除实曾支与儒人食用外,尽数取运前来赈济。如有是学官人等及打勘官取授,并行拘留作赈济用度。于内江西道贡士庄及学、院钱粮,应元稍知备细,情愿尽心勾当。又言:合无自至元二十年为头,将所有贡士庄钱粮,既是未开选场,且与收系,官充济民用度,候开选场,别议给还,呈乞施行。至元二十年七月,都省移咨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委请平章张荣禄、参政巴延于所指州、县取勘前项,自归附至今,实收粮斛曾无支发,有此埋没事。八月二十九日又奉行省札付,将至元二十年钱粮另项收贮听候,毋得动支。施行后,据诸处办明,以为随路、府、州、县学、书院,自至元十四年奉宣慰司指挥,赡学田粮照寺观体例,自行收支养士。又奉节次省、台行下设立职员,月给口粮,儒士每日登堂会食,至今遵守。只以绍兴路八县言之,院、学即无贡士庄名额。先奉都省元行令,止取勘各处学粮,不曾该将二十年合征钱米另行收贮听候,亦无不得动支明文,今行省?令听候。又本道宣慰司止凭处州路教授赵必实呈,辄便行下各路,将学粮催赴路仓,另作收贮。前后所行,俱各不一。及蒙台、省定夺,得存其旧。 革提举司令文资正官提调 中书省,至元二十一年十月初五日,省掾高柔承行咨:近为江淮见设提举学校,各路亦有设者,此职与教授等学官其品级相悬,于义未当。兼南方府、州、军、县,学校、书院所在皆多,若不定立学官员数及各分品级,使高下合宜,以备将来升转,南方选到文儒之士可为后进师者,何以处之?以此,送吏部与礼部、翰林兼国史、集贤院一同讲究。回呈该:南方前进士可为师范者多,兼所在学校、书院,俱有钱粮,足以赡给。使学校得人,职业修举,作成人材,以备他日选用,其于治化本原,所系甚重。缘自归附之后,老成前辈恬于进取,各处保充教官者,其学问才德,往往不厌人望。近年以来,一道既设提举学校官,各路又设提学与教授并为学官,而下又有训导、提点钱粮等职名,不惟品级相悬,于义未当,而官冗人滥,深不副上司崇重师儒、乐育人材之意。看详:随路教授、学正、学录,师范后进,作育人材,撰述进贺表章,考试岁贡儒吏,品级虽轻,责任甚重。若非公选博学洽闻、有德之士,将见幸门一启,贤不肖混淆,虽欲尽革前弊,不可得已。今据各道提举学校官并训导、提点钱粮等职名,并拟革罢,仍令各处文资正官一员专一提调。为此,于今年闰五月十七日启过事内一件:江南管秀才的,见设立?教授,又设立提举学校、兼管钱粮。和尔郭斯为头省官每根底商量来,将重设提举学校官罢了者,钱粮教城子里官人每管?。这般启呵,奉令旨:那般者。敬此。都省:除外,合行移咨,请照验,敬依令旨事意施行。 【 咨江淮行省。】 庙学典礼卷二 程学士奏重学校 集贤直学士少中大夫臣程文海,至元二十三年二月日奏:臣闻国于天地,必需材以为用,而人材之盛,非自盛也,全在国家养育之勤,其衰也,反是,参之历代可考也。国家自中统建元以来,中外臣僚亦时闻表表伟杰者,皆自往时故老宿儒熏陶浸灌而然,历时既久,以次沦谢,迩来晨星寥寥,无几何矣。臣不知更十余年后,人物当如何其琐琐也。而主论者恬不知怪,视学校为不急,谓《诗》、《书》为无用,不知人材盛衰,张本于此。盖尝有旨行贡举,求好秀才,上意非不谆切,而委人辄阴沮之,应故事而集议,凡几作辍矣。然则无怪乎选任之非才,政治之不理也。今已至此,后当若何?臣愚欲望陛下明诏有司,重学校之事,慎师儒之选。京师首善之地,尤当兴建国学,选一时名流为国人矜式,优以饩?,隆以礼貌,庶四方观感有所兴起。而名都大邑教官有阙,不但循常例收庸人而已,必使廷臣推择可以为人表仪者,条具闻奏,令有禄可养而不匮,职比亲民而加优,视教化之废兴,为考第之殿最。其诸生有经明行修者,特与蠲免赋役,依已降诏旨施行。臣望国家教育有方,多士鼓舞不倦,他日随取随足,无临事乏材之数,天下幸甚。伏取圣裁。 江南学田与种养 至元二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德仁府 【 [一] 德仁府,《元史》卷八一《选举志一》相应条文作「德兴府」。】 北里鄂诺勒噶察克台什里有时分,奏过事内一件:江南立学呵,怎生?先属学校的田地属官也,如今师父根底学文书的孩儿每根底种养?吃的田地,与他每呵,怎生?么道有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左丞叶李奏立太学设提举司及路教迁转格例儒户免差 至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五日,察察尔集赛 【 [二] 集赛,元代文献中常作「怯薛」,参见《元史》卷九九《兵志二》。】 第三日,柳林里阿勒坦察察尔 【 [三] 阿勒坦察察尔,当即「按坦察赤儿」,蒙古语,意为「学士做克埒穆尔齐 【?金帐」。参见《元朝秘史》第二七五节。】 内, [四] 克垺穆尔齐,元代文献中常作「怯里马赤」,参见《元史》卷八五《百官志一》。】 叶李奏过下项事理,具呈中书省照详,内一项该:年时圣旨,教道省里看条例去行得好的,我行奏说来者。臣看得丁酉年八月二十五日先朝圣旨,为名儒凋丧、文风不振,教民间应有儒士收拾见数者。儒人种田的纳地税,买卖的纳商税,开张门面营运的,依行例供出差发,其余差发并行蠲免。臣愚省得先朝创业之初,犹以收拾人材为急,今日混一之后,岂可不以设立学校为先?年时已有程文海奏立太学,圣旨:那般行者。缘至今未曾设立,如今教设立呵,宜的一般。外道设立儒学提举,正、副各一员,专一提调学官,讲习诸生经史,讲明治道。若有成材,申太学,呈省录用,有茂异之材,申集贤院,奏闻召用。外据各路教授,都依在前正八品内一任,回本等迁转。所据儒人,除地税、商税外,其余杂泛差役并乞蠲免。但恐其间真伪不分,侵占户计,教随路提举好生选试。奏呵,奉圣旨:恁说的宜的一般。那田地里立太学,合读是甚么书,合设学官并生员饮食分例,合立的规矩,外头设立儒学提举去处写出来,我行奏着。那时分,我回言语。钦此。 官钦依圣旨节该:讲究学校事,会议到下项事理,具呈中书省:?至元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集贤院南北诸儒并 一、国学。前件议得:监官四员:祭酒一员,周正平,司业二员,耶律伯强、砚伯固;监丞一员,王嗣能。 【 监察御史。】 学官六员:博士二员,张仲安、滕仲礼;助教四员,谢奕、 【 教授。】 周鼎、 【 童科。】 靳泰亨、 【 刑部令史。】 王载。 【 建宁教授。】 监令史二名。学生: 【 元议二百人,先设一百二十人。】 蒙古五十人,诸色目、汉人五十人, 【 十岁已上。】 伴读二十人。 【 公选通文学人充,十五以上。】 学舍:比及标拨官地兴盖以来,拟拨官房一所安置,创建房舍讲堂五间,东西学官厅二座, 【 各三间。】 斋房三十间, 【 东西各十五间。】 厨房六间, 【 分左右。】 仓库房五间,门楼一间。生员饮?:每人日支面一斤、米一升 【 [五] 面一斤米一斤,原为夹注小字,今据文义改排。】 ,油、盐、醋、酱、菜蔬、柴炭,照例勘酌应付;?、桌、什物、锅、?、碗、碟等物,验人数多寡,逐旋应付。厨子二名,仆夫一十人。生员各用纸札笔墨,官为应付。本学各用经、史、子、集诸书,于官书内关。学产:比及别行措置以来,生员饮食并一切所需之物,官为应付,候置讫学田,然后住支。 一、国子监隶集贤院。 一、文庙。前件议得:合行创建一所,先立学校,后盖文庙,大都拨地与国学一同兴盖。 一、外道学校儒学提举司。前件议得:除迤北、江淮路分,随各道按察司置司去处设立儒学提举司,提举,正、副各一员,提举从五品,副提举正七品。 一、外道学校生员成材者,申太学,茂异者,申集贤院,闻奏区用。前件议得:教官从翰林院选拟呈省,照会集贤院,外处生员成材者,申国子监,若有茂异者,提举司申覆,集贤院闻奏,呈省区用。 一、儒户免差事。前件议得:儒户除迤北路分于至元十三年选试,外据迤南新附去处在籍儒户,于内若有投充别项各色,别无定夺,其余籍内儒户,除纳地税、商税外,其余杂泛差徭并行蠲免。 至元二十四年闰二月初十日,柳林飞放处奏过。钦奉圣旨:那般者了也。钦此。 学官职俸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四年正月十七日札付该:近准中书省咨该:随路教授、学正、学录,师范后进,作育人材,撰述进贺表章,考试岁贡儒吏,品级虽轻,责任实重。非公选博学洽闻有德之士,将恐幸门一启,贤不肖混淆,虽欲尽革前弊不得已。今拟各道提举学校官并训导、提点钱粮等职名,并拟革去,各处文资正官一员专以提调。为此,于今年闰六月十七日启过事内一件:江南管秀才的,见设立?教授,又设立提举学校兼管钱粮。和尔郭斯为头省官每商量来的,重设提举学校官罢了,钱粮教城子里官人每管?。这般启了呵,奉令旨,那般者。敬此。都省:除外,咨请照验施行。准此。行下各道宣慰司,取勘到各路儒学教授、正、录并书院山长等各各职名数内,多有所历根?浅短、不经按察司体覆滥设之人,月请学粮钱数多寡不一。省府议拟到:除教授祇受敕牒外,本学合设正、录、直学,并书院山长、县学教谕各各员数,所受文凭,随月请学粮钱数,省府除已开坐,移咨都省照验外,合下仰照验。据滥设不应之人,截日尽行革去。前项额定人员,以勾当三年为满。如是阙员,选保德行才能曾得乡漕荐举、堪为后进师范者,本路行移本道按察司,委便体覆相应,回准公文,然后备申本道宣慰司,转呈省府照详定夺,毋得滥行保举。的委本路文资正官,不妨本职,兼行提调本学见在钱粮一应官物,从实依公销用,每季开坐见在销用备细数目呈省,毋致非理侵欺,借贷违错。路设教授,系祇受敕牒人员,月请学粮五石,钞五两。省委相副教官,比及换授以来,权充学正员数,月给学粮三石,钞三两。学正,俱受行省札付,月请粮米三石,钞三两,有省委副教官处,设一员,无省委副教官处,二员。学录二员,如止受本路札付,月请粮一石,钞一两,掌管学库、田产、屋宇、书籍、祭器、一切文簿,并见在钱粮,凡有收支,并取教官、正、录公同区处,明立案验,不得擅自动支。诸州、散府教授,系祇受敕牒人员,月请粮米五石,钞五两。学正一员,受行省札付,月请粮米三石,钞三两。学录一员,直隶行省去处,受本路付身,如宣慰司所辖,受宣慰司札付,月请粮米二石,钞二两。直学一员,受本路付身,月请粮米一石,钞一两。书院山长二员,祇受行省札付,月请粮米三石,钞三两。县学教谕,许设二员,止受本路札付,月请粮米一石五斗,钞一两五钱。 学校事宜儒户免差赡学粮子 的每一同商议,定下项合行奏的事理。这般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都省:除外,据下项事理,合行移咨,钦依圣旨事意施行。?尚书省,至元二十四年四月咨该:至元二十四年闰二月初十日奏:在先为设立学校的事,于二月十五日奏奉圣旨:恁说的宜的一般。这里那田地里立太学,合读甚么书,合设学官并生员饮食分例,合立的规矩,外头设立儒学提举去处,写出来我行奏者。那时分,我回言语。这般圣旨有来。钦此。今与翰林院里、集贤院里有的 一、外道设立儒学提举司,除迤北外,江淮等处十一道各立儒学提举司,提举,正副各一员,提举从五品,副提举正七品。前件除外,仰照会施行。 一、外道学校生员成材者,申太学,茂异者,申集贤院, 【 [六] 据本卷《左丞叶李奏立大学设提举司及路敖迁转格例儒户免差》条,院下当脱「闻奏区字」诸字。】 教官从翰林院选拟,呈省照会集贤院,外 【 处】 【 [七] 处,据[六]所引同条补。】 生员成材者,申国子监,若有茂异者,提举司申覆,集贤院闻奏,呈省区用。前件除外,仰钦依施行。 一、儒户免差事,议得:儒户除迤北路分于十三年选试,外据迤南新附去处在籍儒户,于内若有投充别项名色者,别无定夺,其余籍内见有的儒户除纳地税、商税外,其余一切差徭并行蠲免。前件除外,仰钦依施行。 一、赡学粮子事,议得:江南学校赡士田土,钦依至元二十二年二月内,都省奏准圣旨与了秀才。除钦依外,乞从各道儒学提举司点检,毋今教授滥支,上下半年免行供报行省、宣慰司、总管府。前件除外,仰钦依施行。 【 咨江淮行尚书省。】 儒职升转保举后进例 之人,牒委文资正官覆察相应,然后行移本道按察司,公坐出题试验,将亲笔所业文字,并察司的本牒文缴申省部,移文翰林国史院再行考校定夺,其余学正人等依旧守职。若有茂材异等,本处官司依例体覆具解,令本人亲身赴翰林国史院出题试验,保明关发,赴部定夺。倘有不应,罪及举官并体覆官司,如此似望革去滥保之弊。乞照详事。得此,省府:准呈。除外,合行移咨,请照验依上施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四年二月咨该:吏部呈:近承奉中书省札付:拟府、州儒学教授准正九品,任满,在历路教一任,准从八品,满日给由赴部,于本部迁转;若学正,止历一考即升教授。员多阙少,似有窒碍。今拟各路教授三年为满,依例迁转,须历两任。所据随路教授遇有阙员,散府、上、中州教授历一考之上者升补;散府、上、中州教授有阙,各处学正历一考之上者升补;学录、教谕有阙,直学保选升补;并依例体覆申呈。如未有阙员,依旧勾当,遇阙,依例升转,似易为铨调。其有年高德劭茂材异等之人,不求闻达、虽白身堪授教授一路一府者,许牒按察司体覆相同,将所业文字连申,拟充教授,不拘前例。若越次妄举,及选保不拘士行、不精儒业、令人代作之人,从监察御史、本道提刑按察司体究明白,申台呈省,取问是实,所保人截日黜罢,仍罪及当元举主,体覆官司,似望教官得人,作成后进,以备他日选用。奉此,除遵依外,近来各路将一考之上学正、录、教谕,往往给由越例求仕,及又行保举白身之人,抄录文字一二篇申部并翰林院迁用,中间冒滥不无。窃照平阳、益都、太原等路,各辖州、府一十余处,若将学正、教谕人等依常调人员升转,即目教授员多阙少,泛滥保用,不得其人,何以作成后进,深为未便。本部参详:学校风化之源,必当慎择师儒,教育后进。今来议得:各路并府、州教授,别有迁调影下窠阙,拟合令本路官司于所辖州郡教官内,通行推选材德服 【 咨行中书省。】 江南儒户免横枝儿差发 至元二十五年十月十八日,察察尔集赛 【 [八] 集赛,即怯薛,见[二]。】 第一日奏过事内一件:江南秀才做买卖呵,与商税,种田呵,与地税者,除外,横枝儿不拣甚么差发休与者。么道执把着的圣旨索有。俺商量的,执把着的圣旨他每根底与呵,怎生?么道。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 尚书省,十一月,咨江淮等处行尚书省。】 江淮等处秀才免差役庙学禁搔扰 至元二十五年十一月日,皇帝圣旨:据尚书省奏江淮等处秀才免杂泛差役事,准奏。今后在籍秀才,做买卖纳商税,种田纳地税,其余一切杂泛差役并行蠲免,所在官司常切存恤。仍禁约使臣人等毋得于庙学安下,非理搔扰。准此。 取勘贡士庄田粮 至元二十五年八月日,皇帝圣旨谕各处行尚书省、行御史台、行大司农司、行宣慰司、按察司、儒学提举司、应管公事大小官吏、军民诸色人等:据尚书省奏,江南人处访闻得,江淮等处未附已前,诸学并有贡士庄田产,所出租课,专一养育有学问士人等,津遣赴举秀才用度。归附已后,所收租课,本管官司并主学人等夤缘侵占。今四方多学之士悉归京师,上项租课,与其无用之人冒滥支用,若选官前去,自至元二十三年为头从实取勘,除修理文庙、丁祭,并提举司学官及额设生员等年例销用外,其余数目,尽数起运京师,以备养育四方贤才用度。准奏。今差官前去,并仰依上施行。准此。 解发各学余剩粮赴国子监养士 至元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有八日,察察尔集赛 【 [九] 集赛,即怯薛,见[二]。】 第一日、奏过事内一件:江南亡宋时,秀才每根底做粮食,与了田土。田地的租子,他每吃剩下的,擗掠庙宇时分,祭丁的时分有用来。至今说的人也无有,人也无属他处底田地多有。如今那的每根底,俺根底集贤院里来的人去打算道来,在前过了的年分不打算,从至元二十三年至今交打算了出来了的那里底秀才每根底斟酌量用外的交将来,集贤院官人每分付与这里有来,才艺人每根底、秀才每根底交与呵,怎生?么道。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都省:先据集贤院呈,乞取勘江淮路贡士庄及赡学田粮,自至元二十三年至今,除各学年例销用外,余在粮斛,回易作钞,解赴国子监,不为常例津助生员。以此,都省奏降前件事理。 学官格例 尚书省,至元二十五年十二月日札付该:据翰林国史院呈:奉省札该:御史台备行御史台咨准侍御史程嘉议牒,并礼部备主事厅呈江淮并迤北教官格例,至元二十一年翰林国史、集贤院例,甚为详备,若准所呈,似为长便,仰与集贤院一同议拟呈省。承此,本院与集贤院官一同议拟到下项事理,呈乞照详事。都省:准拟。另行外,合下仰照验施行。 保举,经各道提学同本道按察司文资正官公坐出题,当面引试所习经赋各一本,全篇考校文理优长,中程序者,缴连的本,并按察司公文,用印封铨,令总管府保结,申覆合干上司。除所试程文,或本人别有所业文字,并许缴呈。依上移咨都省,依例施行,似为允中。不如依格者,别无定夺。一、学正、学录已下,照依至元二十一年例选补,至考满当升教授者,依上保举体覆,引试程文,依例施行。违上别?所推、堪充教授者,依上公?推举士行修洁、堪充教授者,具解本人年甲籍贯,于何年某人榜下登科,曾无历仕,的是正身,保申本路总管府,移牒按察司体覆相应,令本路缴连的本、牒文,申覆合干上司,移咨都省,依例施行。除另设立提举,外据教授等官员数,并依至元二十一年省部定到格例施行。违上别无定夺。一、不系前进士人员,若有学问该博、年高德劭、为?一、御史台呈备行台侍御史程嘉议牒该:吏部定到教官格例,即目员多阙少,泛滥不无,若有茂材异等之人,本路具解,本人赴翰林院引试。得此,照得:江淮教官员多阙少,若止令依上例保举,特免亲身前赴翰苑引试,似为便当。今拟到江淮迤南选取教官格例,宜准御史台所据开坐于后:一、前进士人员,从本路学校公 【 无】 定夺。 【 [一○]无,据行文体例补。】 推举,录写所文字、孝廉行实,移准本道按察司体覆相同,再行移牒按察司覆察是实,本路依上连黏所业文字,并二次体覆牒文,保结申部,许补教授,似为允当。违上格例保举者,别无定夺。大都路不隶按察司去处,遇有保举教官,亦仰依上推举保给,申覆合于部,分呈省,行移御史台,令监察御史体覆,申台、呈省施行。违上格例保举者,别无定夺。一、越次妄举,及推保不拘士行、不精儒业、令人代作文字之人,从监察御史、本道按察司体究明白,申台呈省,取问是实,罪及元举官及体覆官。一、江淮诸行省,今后咨到保举试验合格人员,诚恐选部员多阙少,拟从省年挨次月日籍记姓名,遇有阙处,照依次第差注。江淮迤北,亦依此例。?公推选士行修洁、文学该博、堪充师范之人,令本人亲笔录写所业经义、词赋、诗文一十篇为额,内诗不过五篇,准本道按察司体覆相同,回牒开写本人才学行实,本路将的本、牒文,并所业文字用印封缄,张缝黏连在前,照依二十一年吏、礼二部同翰林国史院定到教官员数升转格例,学正、学录、教谕保结申礼部外,府、州教授、路教授,保结申吏部,挨次保举。白身保充学录、教谕,一考升学正,学正一考升府、州教授,府、州教授一考升路教授。今后立定教官,非备员而已,并令开设学校,训诱诸生,作养人材,似为允当。一切违上格例保举者,别无定夺。一、该若有茂材异等,本处官司具解,令本人亲身赴翰林院试验。今来议得:既是茂材异等之人,宁肯亲赴翰苑试验?傥有赴试之人,必非茂材异等。如此甚失尊贤礼士之义。参详:学校之官,若概以选法拘钤,则侥幸贪进之人固宜遏抑,而恬退硕学之士必不屑就矣。然省部累行虽有黜退非才、罪及举官之文,终是因循不曾举行。大抵有司守法既谨,择人既精,则学校庶可兴行矣。今后拟合照依二十一年都省令翰林国史、集贤院、吏、礼二部定到学官格例施行,仍札付御史台,遍行各道按察司、监察御史责成其事。如有选举不应,及升转不依例而冒滥申覆者,将本处学官并覆察官必须严加责罚。本部参议:学官格例,二十一年翰林国史、集贤院定立甚为详备,若准本厅所呈,似为长便。前件议得:如准礼部所拟,若有年高德劭、学问该博、恬退自处、不求闻达、堪充一路一州教授者,并仰本路询?者充。今来议得:若以此为例,则是甲处教官不得充乙处教官,丙处教官不得充丁处教官,或本路教官内或有应补而未及满者,或久任考满者而例不应补并不堪推选者,则教官名阙,终当旷废而不补矣。一、该其余学正人员,依旧守职。今来议得:此等人员中间,岂无才德堪充者,若令依旧守职,即是常川不得迁调,诚恐淹滞才能。前件议得:江淮迤北路分,目今不设提举,无人考校试验,宜准礼部呈,所令本路?一、礼部备主事厅呈该:吏部定到教官格例:一、该各路、府、州教授有阙,令本路官司于所辖州郡教官内,通行推选才德服 【 札付御史台。】 文庙禁约搔扰 尚书省,至元二十五年月日,据枢密院呈准中奉大夫同签枢密院事咨,照得:至元二十三年,钦奉圣旨差往江南等处寻访行艺高上人员,所至时有教官士人告称,诸官吏及诸管军官吏等,多于路、府、州、县学舍命妓张乐,喧嚣亵慢,习以为常,无敢谁何,甚失国家崇学重道之体。今有新授潭州路儒学教授林应龙、庆元路儒学教授吴宗彦、嘉兴路儒学教授唐林,亦皆称所在学舍多有似前不知礼法之人,乞加禁戢,庶得专教养之事,肃风化之源。以此检会到中统二年圣旨节文:宣圣庙,国家岁时致祭,诸儒月朔释奠,宜常令洒扫修洁。今后禁约诸官员、使臣、军马,毋得于庙宇内安下,或聚集理问词讼,及亵?饮宴,管工匠官不得于其中营造,违者治罪。管内凡有书院,亦不得令诸人搔扰,使臣安下。钦此。咨请照验施行。准此。本院看详:应大小管军官吏隶本院掌管,除已约束外,其余官吏合行具呈尚书省照详,移咨各处行省,遍行所属,出榜禁治施行。都省:除外,合行移咨,遍行所属,出榜禁治施行。 【 咨江淮行尚书省。】 儒人免役及差设山长正录直学词讼约会 江淮等处行尚书省,至元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崔思政承行札付该,来呈本道儒学提举司行移淮东浙西儒学提举司会验下项学校格例,乞照详事。得此,省府照得:本道见呈,与省府元议相同。合下仰照验,行下合属,依上施行。一、儒户除纳税粮外,和买和卖、仓场库官、大小科差并从除免。前项议得:儒户教官,各处自有簿籍,仰本司行下合属,取勘见数,籍名置册,?不得将不系儒户动摇违错。一、儒学保明生员,除山长、学正呈省定夺外,其余学录、直学以下人员,并从本司存设,乞照详。前项议得:依准所呈。一、管民官司,凡有词讼,不行约会,擅行勾捉,惊吓老小事。前项议得:儒户除犯奸盗,一切所犯重罪,并催征税粮,有司理问外,其余词讼,约会一同归问。 【 札付浙东宣慰司。】 差设学官学职 浙东道宣慰使司,至元二十六年八月三十日札付:照得至元二十五年七月十一日,据浙东道儒学提举司申会验卑司近于至元二十四年十二月十九日开司,所据合行事件未有定例。照得淮东道儒学提举司已曾讲究到学校事理,呈奉江淮等处行尚书省札付准议了当。为此,移关本司会验。去后,于五月二十二日回准关该:今将本司合行事件,逐一开坐如后,请照验施行事。准此。又照得本司先为开设衙门未有定例,移准浙西道儒学提举司牒该:至元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承奉浙西道宣慰使司□付该,近据来申,各路儒学学正、山长,从卑司选保,申按察司体覆相应,申宣慰使司,保呈省府,出给□付;学录,保申宣慰使司给札;直学、教谕,乞从卑司于相应人员内差拟,免行体覆,乞照详事。得此,具呈江淮等处行尚书省札付该,省府准呈,合下仰照验施行。承此,使司:除外,仰照验依奉省□内事理施行。承此,当司除已依上施行外,牒请照验事。准此。卑司今将会到各道儒学提举司学校合行事理,申乞照详明降事,开坐到数内一项:昨来至元十七年设立各道儒学提举司,承奉宣慰使司□付,备奉行中书省□付该:应儒学大小事务,并从儒学提举司掌管,所有日前总管府并免提调。至元二十一年因革罢提学之后,儒学事务仍归各路、府、州、司、县提调,所差设职员并从体覆。今既复设儒学提举司,见钦奉圣旨:应外道学校生员成材者,申太学,茂异者,申集贤,闻奏呈省区用,并从随道儒学提举司保申。所有体覆一项,委为重迭,除学正、山长比拟路教资次,儒学提举司保明,呈覆上司,转呈行省出给□付外,其余学录、县学教谕以下,照在前体例,并从儒学提举司出给付身差役,并免体覆,似与近详条画相应,及诸斋合设长、谕各一员,钤束诸生,申乞照详明降施行。今奉省府议得:依准所呈前件。本司奉此,除已行移各处路、府、州、县及合属儒学、书院,依奉省□内事理施行外,乞照验事。得此,使司照得:先于至元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承奉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令史张新承行札付「为学官格例事」该,省府议拟到,除教授祇受敕牒,外据本学合设正、录、直学,并书院山长、县学教谕各各员数,所授文凭,月请学粮,钞数省府。除已开坐移咨都省照验外,合下仰照验,据滥设不应之人,截日尽行革罢。前项额定人员,以勾当三年为满,如是阙员,选保德行材能、曾得乡漕荐举、堪为后进师范者,本路行移本道按察司,委自正官体覆相应,回准公牒,然后备申本道宣慰司,转呈省府,照详定夺。数内开坐到:路设教授,系祇受敕牒人员;省委相副教官,比及换授以来,权准充学正员数;学正俱授省札,有省委副教处设二员,如直隶行省,祇受省札,宣慰司所辖,止受本司札付;书院山长许设二员,祇受行省札付;教谕许设二员,止受本路札付。为此,具呈省府照详。去后,至元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承奉江淮等处行尚书省令史崔思政承行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札付该:来呈本道儒学提举司行移淮东浙西儒学提举司,会到下项学校格例,乞明降事。得此,省府照得:本道见呈,与省府元议相同。合下仰照验,依上施行。开 【 作】 【 坐】 【 [一一]据行文体例改。】 到数内一件:儒学保明生员,除山长、学正呈省定夺外,其余学录、直学以下人员,并从本司差设,乞明降事。前件议得:依准所呈。奉此,照得省府元议:如是阙员,选保德行材能、曾得乡漕荐举、堪为后进师范者,本路行移按察司,体覆相应;学正俱受行省札付;学录如直隶行省,祇受省札,如宣慰司所辖,止受本司札付;山长祇受省札;教谕止受本路□付。其儒学提举司会到淮东提举司例,呈准省札:差设职员,并免体覆;学正、山长,从提举司保明,申覆上司,转呈行省,出给札付;其余学录、教谕以下,并从儒学提举司差设。所有儒学提举司所呈,即与省府元议不同,除学正、山长,省府定夺,别不见学录、直学以下,是否从宣慰司差设,及不见学职人员,合无依例体覆,又不见设立儒学提举司有无定到格例。为此,再呈省府照详。去后,今奉省府札付该:来呈本道儒学提举司申,近于至元二十四年十二月十九日开司,所据合行事理未有定例。得此,窃详既立提举衙门,合从本司选保相应人员申覆,照依省府元议事理施行。得此,照得先据来呈,亦为此事。为此,照得至元二十四年八月内,据淮东儒学提举司申,开具到所行格例一项,省府议得;山长、学正呈省定夺外,其余学录、直学以下,从儒学提举司差设。已经行下本司照验去讫。今据见申,合下仰照验,照依已行施事理施行。奉此,使司;除外,合下仰照验,依上施行。 【 札付儒学提举司。】 正录不与教官联署 国子监,至元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令史张瀛承行指挥;近据淮西道儒学提举司申,据巢州等处学正朱庭槐等呈,本学应行文书,照依江浙例,正、录与教官一同签押,乞明降事。得此,照得省部定到教官格例节该:学正、学录不得连衔署文簿。府、州并各处书院,准此,直学掌管本学田产、屋宇、书籍、祭器一切文簿,并见在钱粮,凡有支发,并听提学、教授公议区处,明立案验,不得擅自动支,违者从教授申覆本处官司,截日黜罢事。除外,合下仰照验,行下合属,照会施行,毋得乱行申覆。 【 下浙东道儒学提举司。】 儒人公事约会 尚书省,至元二十六年月日咨该:集贤院呈:据浙东儒学提举司申到事内一件:各道儒学提举司管领儒人,但有公事与管民官司相关者,管民官司并不问事理轻重,径直勾摄,泛行搔扰,深为未便。拟合照依诸衙门体例,一同约会。为此,送国子监议拟。去后,今据准呈:儒人遇有公事,除犯奸盗从有司归问外,其余一切事务,并从约会,呈乞照详事。本院参详:若准所拟相应。送礼部照验,议得:合准集贤院所拟。乞照详事。都省:准呈。除外,合行移咨照会,依上施行。 【 咨江淮行尚书省.】 分拣儒户不可轻易 国子监,至元二十六年正月初二日,令史郑溟承行指挥:承奉集贤院判送浙东道儒学提举司申,照得各路、府、州、县学官、山长人等不能尽心,致使豪富不文之人经营入籍,规避差徭,乞令按察司委系名儒分拣。送国子监,议得:不可轻易紊乱。呈奉到集贤院札付,议得:依准所拟施行。奉此,合下仰照验施行。 庙学典礼卷三 正录任满给由 集贤院,至元二十七年二月日□付该:据司直司呈该,承本尚书吏部符文,承奉尚书省判送本部元呈,奉省判集贤院呈,浙东道儒学提举司申,江南各路学正、山长、学录,受院、监付身,三十个月为任满,给由依例迁转。国子监拟:照得省部定到江淮教官所受文凭 【 即】 【 节】 该 【 [一] 据行文体例改。】 ,学正受行省札付,学录受宣慰司札付。奉此,即目南北教官从监官考较定拟,凡今后江淮迤南教官,从本路儒学公众推举保申,各举道提司就便依例行移按察司体覆相同,然后从儒学提举司考较所业文字,循例定拟职名,学正申行省,学录申宣慰司,就便出给札付。外据三十个月为考满,依例给由一节,若从本司所拟相应。具呈照详。奉都堂钧旨:送吏部,疾早照拟连呈。奉此,本部议得:儒学教官,例从集贤院定拟。所据江淮迤南学正、录给由事理,参详拟合照依教授例,候得替,依例给由相应。呈奉都堂钧旨:准拟。送吏部,行移照会施行。奉此,除外,省部合下仰照验施行。承此,本司呈乞照验事。得此,使院合下仰照验,更为行下合属,照会施行。 【 札付国子监。】 江淮拟设学官员数及升转格例 集贤院,至元二十七年三月日札付该:据司直司呈,奉尚书吏部符文该来呈,江淮拟设教官员数节该,散府、诸州并各处书院,拟设教授、学正、学录、直学各一员。又照得升转格例, 【 诸散】 【 诸散】 【 [二] 据文义乙正。】 府、州并各处书院教授拟正九品,依上选注,以三年为一任,迁充各路教授。无阙,止于本等窠阙内更历一任,依例于从八品司、县官内选用。呈乞照详事。得此,即不见各处书院自几年分额设教授,已后缘何不曾差设,及各处书院应设去处,难便施行,合下仰照验,依上行移照勘明白,拟定开坐呈部事。承此,呈乞照详。得此,使院合下仰照验,依上照拟开呈。 【 札付国子监。】 随路府州县尹提调儒人功业 江淮等处行尚书省,至元二十七年八月日札付:开坐各项条目数内一项,检会应奉上司格例,条具到合行事理数内一款:所辖等处多有豪富势要兼并之家,往往托以儒户为名,厚贿构结有司官吏,苟避差徭,不当户役,因而靠损贫民,诚为未便。今后摘委随路府尹并府、州、县尹,不妨本职提调照勘所管在籍儒人见数,榜示姓名,每月上下半月一次考较各各所习功业,能通文学者,依例免役,如有怠惰荒废、不通文学之人,即仰开申省府定夺,与民一例差役。如有不法官吏,因而取受钱物,依前影庇,妄作儒户,不当差役,许诸人陈告,取问是实,一体治罪。 【 札付绍兴路总管府。】 不许变卖学舍 行御史台,至元二十七年十一月十八日札付:据察院呈,扬州在城宣圣庙学舍东西两教授厅屋二所,及先儒邹道乡先生祠宇一所,于内四柏亭等系道乡先生分教路学,手植四柏建亭,经今二百余年。今有上司委官同录事司,将上项房屋等丈量出卖。参详先儒祠宇,教授两厅房屋,即与其余系官房舍不同,若令出卖,似于崇儒重道之意有所未尽,乞照详。及据江北淮东道提刑按察司申,亦为此事。得此,宪台看详:各处文庙,有司相沿交割,理当增修,以宣风化。若与其余无用房舍一例出卖,所得不多,有伤治体实甚。伏虑省府不知,呈奉到江淮等处行尚书省札付该:省府相度,既是文庙房舍,有司不应一例供报发卖。除已札付淮东道宣慰司行下合属照勘存留外,可照会施行。承此,合下仰照验施行。 按察副使王朝请俣申明体覆 所敬服、可为后进师范之士,提举司保给,移文提刑按察司,牒文资正官体覆,如实相应,准回文方许委用。至于府、州儒学司计、直学之类,宜从公堂选举,本学保申,提举司出给付身,委付巡按官到彼体覆。若有不应,就便改正施行。?推举保申,儒学提举司依例行移按察司体覆相应,然后提举司考较所业文字,循例定拟职名,山长、学正申行省,学录申宣慰司,出给札付,各县教谕,提举司委付。今体知得儒学提举司保用教官,多不行移体覆,或于已差之后,才方移文。中间不应者,往往有之。得此,照得勉励学校,宣明教化,乃风宪所掌,学校之官,苟非其人,教化何由而生?虽加勉励,亦无所益。合下仰照验,教授、山长照依定例体覆,外据学正、学录、教谕等职,今后须凭乡曲善士同举保文行兼备、?行御史台,至元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札付该:来申该,准分司巡按官副使王朝请牒该,照得上司元行格例,江淮教官,从儒学公 【 札付浙东提刑按察司。】 教授给由 至元二十七年二月,江西行省准尚书省咨:集贤院备国子监呈,淮西儒学提举司申「若有教授、学正考满给由,未审申覆使、监,唯复申覆本道宣尉司」事,本监照得:先承奉集贤院备尚书省札付,本监掌管学校,定拟南北儒官,江淮等处儒学提举司并隶本监管领。奉此,又照得各处儒学提举司所辖,俱各掌管学田钱粮,每年造册申监呈院。今本监议得:既江淮各道儒学提举司学田钱粮隶本监所管,所据教授考满给由,拟合依例申覆本道宣慰司,另申国子监,呈集贤院照勘,似为便当。本院参详准拟相应。得此,送吏部照拟得:除腹里教官别无掌管学田钱粮,拟合依旧给由、申覆有司外,江南儒学教官,如有干碍学田钱粮事理,合从集贤院所拟,其余告?等,依例从合属给由,行省移咨都省,送吏部定夺。如准所呈,乞行照会。得此,都省准拟。咨请依上施行。 各路岁贡儒人 至元二十八年三月日,命鄂勒哲依为右相,将到圣旨政条内一款:南方儒人,若有隐逸德行文章政事可取者,其依内郡体例,各路岁贡一人,朝廷量材录用。 学官考较儒人功业府州县文资正官提调 江淮等处行尚书省,至元二十八年二月初四日,令史杨仁承行札付该:据行御史台呈:备浙东海右道提刑按察司申该,分司巡按官牒该,近知婺州路总管府阿尔善承宣尉司札付,备奉江淮等处行尚书省□付该,多有豪富之家,托以儒户为名,苟避户役,靠损贫民。今后摘委府、州、县尹提调,每月上下半月考较儒户功业,能通文学者,依例免役,如有怠惰荒废、不通文字之人,申省定夺,与民一体当差。有阿尔善总管转委婺州闲人赵亦李前来婺州东阳住留月余,空被干烦,于事无益。看详江南儒户数内,岂无托名苛避户役之人,若每月二次委官考课,非徒不能别其真伪,但恐反有所扰,?色目官员不通文学,若令提调儒户功课,似非所长,乞照详事。得此,照得各处儒户,近经抄数,其籍已定,今后民间虽有侥幸欲避役者,无从可入,若将提调色目人员革去,及上下半月考校之事权行住罢,似免学校搔扰,呈乞照详施行。得此,照得至元二十三年准中书省咨该,随路教授、学正、学录,师范后进,作成人材,撰述进贺表章,考试岁贡儒吏,品级虽轻,责任实重。若非公选博学洽闻有德之士,将见幸门一启,贤不肖混淆,虽欲尽革前弊,不可得已。拟各道提举学校官,并训导、提学钱粮等职名,并系革罢,仍令各处文资正官一员专一提调。为此,至元二十一年闰五月十七日启过事内一件:兴起江南管秀才的,见设教授,又设提举学校兼管钱粮。和尔郭斯为头省官每商量来,将重设提调学校官罢了,钱粮交城子里官人每管?。这般启呵,奉令旨:那般者。敬此。都省:除外,咨请照验施行。准此。已经行下各处照会去讫。又照得先为所辖去处,多有豪富势要兼并之家,往往托以儒户为名,厚贿构结有司官吏,苟避差徭,不当户役,因而靠损贫民未便。以此摘委府、州、县尹,不妨本职提调每月上下半月一次考校,能通文学者免役,不通文学之人,与民一体科差。行下各处,依上施行。去后,不曾委令色目人员考校。今据见呈,照得抄数户口已定,咨准都省明文该:议得江南儒人,比及选试分拣定夺以来,将归附之初元籍内儒户,于儒户项下作数,续收儒户,收系为民。又续准尚书省咨该:归附之初有籍儒户,已拟作儒。外据无籍儒人,既有叶提举续置印押文卷,合从行省查照相同,拟作儒户。准此。省府:除外,合下仰照验。今后止令学官考校,依已行文资正官提调施行。 【 札付绍兴路总管府。】 按察副使王朝请俣申请设立小学 浙东海右道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八年三月日牒该:近准本道副使王朝请牒,开坐儒学宜行事理数内一项「今后各处儒户子弟,于学舍就师请书,若训教不见成效,连及提举司官、教官」事。准此,申奉到行御史台札付该:议得南方儒户,往往皆有门馆,或父兄自教,若拟一概将子弟拘之入学,未知便与不便,仰本道再行讲究施行。承此,行下经历司,再行讲究去来,回据状呈该:讲究得古者教人有序,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小学所以为大学之基本,若于各路、各县学内设立小学,选请老成之士,以阐循循善诱之训,惠至渥矣。或自愿招师,或自从其父兄,令听其便。得此,除外,合行移牒请照验,依上施行。 【 牒本司副使。】 抄户局攒报儒籍始末 本管儒户花名,见住州县村坊,一应干照文凭,赴省攒报。去后,照得本司所管儒户至元二十四年准尚书省咨数内一款:儒户免差事理,议得:儒户除迤北路分,于十三年选试,外据迤南新附去处,在籍儒户内,若有投充别项名色,别无定夺,其余籍内见有的儒户,除纳地税、商税外,其余一切差徭并行蠲免。又照得至元二十六年二月初六日国子监承奉集贤院札付该,奉尚书省札付,准中书省咨,奏奉圣旨内一款节该:秀才每做买卖呵,与商税者,种田呵,与地税者,其余横枝儿不拣甚么差发休与者。钦此。议得:江南秀才甚多,若尽从供具手状俱作儒户,恐真伪难辨,虚添数多。拟合将归附之初元籍儒户,于儒户项下作数,外据已后续收儒户,即今科举未定,合无于民户内抄数。为此,移准尚书省咨该:都省议得:腹里儒户,至元十三年试中者,止免一身差役。所据江南儒人,比及选试分拣定夺以来,将归附之初元籍儒户于儒户项下作数。外据已后续收儒户,收系为民。合行移咨,依例攒报行事。准此。省府:除外,合下仰照验,依上施行。?江淮等处行尚书省,至元二十七年九月初十日札付:钦奉圣旨节该:抄数南北诸色户计。钦此。行下各道随路,钦依尽实抄数,札付本司,令当该官吏 【 札付浙东道儒学提举司。】 行省先准本省教化右丞咨据徽州路申乞分拣儒户事,议乞验归附初籍,将已后续收儒人,分拣为民,咨请定夺。行省议拟:将归附之初元籍儒户作数,外据已后续收儒户,收系为民。咨准都省回咨,遂有此行。 儒户照归附初籍并叶提举续置儒籍抄户 尚书省,至元二十八年正月咨:准来咨钦奉圣旨节该抄户事。钦此。行下各道随路,钦依尽实抄数。及将诸色户计名项,移准尚书省咨文内一项,议得:腹里儒户,至元十三年试中者,止免一身差役。所据江南儒人,比及选试分拣定夺以来,将归附初元籍儒户,于儒户项下作数。外据已后续收儒户,收系为民。准此,已下各道随路并儒学提举司,依上施行去讫。本省照得:各处归附之初儒户元籍,亦有有者,有无者,若依上将归附之初无元籍去处儒户,尽行收系为民,其间恐误籍内博学硕儒。及照得:见据杭州路申,先圣五十四代孙孔雷龙、饶州傅初庵,归附之初元籍内无各人姓名,似难于民户内抄数。如杭州路儒户,归附之初,止是有司凭据坊里正人等一时具写诸色户计,攒类籍册,经今多年,其间少有完全,?有十八年叶提举开立儒学衙门,置到儒籍。莫若除有归附之初元籍者,依准元籍查勘,若委无归附之初元籍去处,合无凭此,以后续置有印押堪信文卷,籍册查勘攒报,似望不致漏落差池。咨请定夺回咨施行事。省部参详:归附之初有籍儒户,已于儒户内作数,外据无籍儒户,既有叶提举续置印押文卷,合从行省查勘相同,拟作儒户相应。 【 部】 【 都】 【 [三] 据文义改。】 省:准呈。咨请照验施行。 【 咨江淮等处行尚书省。】 儒户照抄户手收入籍 行省户房,至元二十八年四月初八日,令史马禧呈:钦奉圣旨节该:抄数南北诸色户计。钦此。行下各道随路,钦依尽实抄数。及将诸色户计,移准尚书省咨文数内一项,议得:腹里儒户,至元十三年试中者,止免一身差役。所据江南儒人,比及选试分拣定夺以来,将归附之初元籍儒户,于儒户项下作数。外据已后续收儒户,收系为民。准此,已下各道随路并儒学提举司,依上攒报。去后,回据浙西道儒学提举司申,备杭州路儒人谢元卿等连名状告:至元十八年方有受敕教授赍到印信前来,续有尚书省叶右丞充教授时置立籍册。今户口局官吏不将叶教授等置到学籍查照,?将至元十四年临安府供报户计须知文册,指作元籍查对,其间止称张秀李秀 【 [四] 张秀、李秀,据本条下文,当系张秀才、李秀才之略。】 王官人、张进士,并无三代备细名讳,盖缘止凭坊正 【 卷】 【 里】 【 [五] 据本条下文改。】 长抄数,不曾关会儒学照勘,以致争差。若止凭须知查对,在籍儒人,百不存一,学校废坏。乞照详事。得此,本省照得:各处归附之初元籍,亦有有者,亦有无者,见据杭州路申,先圣五十四代孙孔雷龙并饶州傅初庵,归附之初元籍内亦无各人姓名,似难于民户内抄数。如杭州归附之初,止凭坊里正人等具写诸色户数,类攒籍册,其间少有完全,?有十八年叶提举开立儒学衙门,置造儒籍。莫若除有归附之初元籍者,依准元籍查勘,若委无归附之初元籍去处,合无凭此,已后续置有印押堪信文卷,籍册查报,似望不致漏落差池。移准尚书省咨该,送户部照拟:将归附之初有籍儒户,已拟作儒,外据无籍儒户,既有叶提举续置印押堪信文卷,合从行省查照相同,拟作儒户相应。都省:准呈。移咨依上施行。准此,札付监局总管李嘉议,依上查照攒报。去后,回呈该:元蒙省府发下各处归附之初有司报省诸色户计籍册,遂令各处儒学官吏一同查照得,于内多称张秀才、李秀才、上舍进士、官人,比对今抄手状,姓名争差不同。如杭州九县四司,止有查同九十九户,江东信州一路,查同四户,广德一路,查同二户。盖是归附之初,官府草创,止凭坊里正人等取到诸色户数,一时应报须知,即非儒籍,于内亡宋登科发解、真材硕学、名卿士大夫,多不在内。又兼淮西、淮东、浙东等处,别无报省须知籍册。若依各处学籍查照,除杭州路有至元十八年叶提举置到儒户籍册外,其余诸路儒籍,多系县学教谕、山长、教授归附后各年不等自行置到文册,俱各有首无尾,中间增减改抹,真伪不辨,实难凭信。如蒙省府分拣定夺,归一勘信文凭,查照作数,似望不致差池。呈乞照详事。得此,照得至元二十四年准尚书省咨该:至元二十四年闰二月初十日奏:在老每一同商议,定下项合行事理。这般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数内一款,儒户免差事,议得:儒户除迤北路分,于至元十三年选试,外据迤南新附去处在籍儒户,于内若有投充别项名色者,别无定夺,其余籍内见有的儒户,除纳地税、商税外,其余一切差役并行蠲免。又一款,外道学校生员成材者,申太学,茂异者,申集贤院,闻奏区用。又一款,外道设立儒学提举司,除迤北外,江淮等处一十一道各立儒学提举司,正、副各一员,提举,从五品,副提举,正七品。钦此。已经遍行了当。为此,议得:比奉朝廷差官选试以来,拟依归附之初元籍,并至元十八年叶提举置到印押文册,及至元二十四年尚书省与翰林、集贤院商议定奏奉圣旨,各道儒学提举司当时置到儒户印信册内,递相从实查照,委系在籍儒户,权行作儒攒报,于内若有投充别项名色,别无定夺。外据至元二十四年已后续收户数,收系为民。移咨都省照验。去后,今据省委浙东道查户官怀远军判高天佑呈:浙东道在先不系叶提举管领,别无本管置到十八年籍册。外,至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九日钦依圣旨设立儒学提举司衙门署事,当时行下各处学院,照勘儒籍,俱各未曾报到。其各处学官人等,虽有赍到年月不等儒户花名文册,多系县学教谕、山长归附后,各年不等,俱各有头无尾,中间增减改抹,真伪不辨,实难凭信。照得:浙东道抄数南北人户约计一百一十四万,儒户止有八千七百二十四户,较之分数,百不及一。若将见抄儒户权行攒写入籍,听候试验,似望早得完备。及据浙西道查户官怀远军知军宋从政等呈,备据平江等路儒学学正刘惟肖等状呈儒户事理,至元十四年有籍,归附之初,官司草创,止凭坊里正人等应报须知,作张秀、李秀?先为设立学校的事,于二月十五日奏奉圣旨:你说的宜的一般。这里田地里立太学,合读甚么书,合设学官,并生员饮食分例,合立规矩,外头设立儒学提举司去处写出来,我行奏者。那时分,我回言语。这般圣旨有来。钦此。今与翰林院里有的 【 [六] 张秀、李秀,参见[四]。】 进士、官人,比对今抄手状,姓名争差,即非儒籍,实难查照。至元二十四年设立儒学提举司,止凭各学官吏将到此在学行供人员,供报提举司礼上须知。如平江一路,状元阮登炳、登科文肖翁、发解张酉登、范文正公子孙范士贵等,此时或隐避山林,或出仕他处,或游学远方,至元二十四年须知册内,俱无各人姓名。其它各路如此者多。若使凭准查照,收系为民,实为未便。照得:军站等户,俱有在先官定版籍。所据江南儒户,归附以来,未经分拣,别无一定籍册,难同其它诸色户计,一体查照。呈乞照详。外据平江、常州、江阴、建德、湖州、松江、宜兴等处儒学官状告,亦为此事。得此,今蒙省府官同议得:江淮诸路军、站、人匠、打捕鹰房别项户计,俱有在先奉到圣旨处分,行省攒定印置籍册。所据儒户,归附以来,未经上司通行分拣,虽有学官,各年不等,置到花名文簿,其间少有完全。如先圣五十四代孙孔雷龙、饶州傅初庵、衢州刘中斋,及前贤范文正公子孙,亡宋登科发解、真才硕学、名卿士大夫,多不在内。以此看详,各路年月不等、山长、教授自行籍写不完文册,似难凭准。止合依据今次钦奉圣旨抄数户计,取到手状入籍,仍咨都省照验。都事常裕,员外范,郎中高。 郭签省咨复杨总摄元占学院产业 、江山形胜之地,远者百有余年,一旦皆被僧人强行抵赖,或称先系寺基,或云僧人置到,不经官府陈理,一旦使力逐出业主,将应有财赋钱粮等物据为己有。既得之后,不为修理爱护,拆毁圣像,喂养头疋,宰杀?羊,恣行蹂践,加之男女嘈杂,缁素不分,蔑视行省、行台,欺虐官民良善,致使业主无所告诉。又民间金玉、良家子女,皆以高价赎买,以其赀财有余,奢淫无所不至,由此南方风俗皆为此曹坏乱。近者罪恶贯盈,幸而败露,致蒙朝廷差官前来,抄出杨总摄并首领官一切党与人等公私对象。除在搬运他处,外据金玉宝玩、歌童舞女,不所胜数,其贪纵无厌,于斯可见。拟合将在前僧人强行占据诸人房屋、田土、山林、池荡,并宫观、庙宇、学舍、书院,照依归附时为主,尽行给还元主,实副江淮民望。据此,除外,合行出榜晓谕者。?诏书开列条例,务在更张旧弊,惠济生民。除已钦依奉行外,近体知得杨总摄等倚恃权势,肆行豪横,将各处宫观、庙宇、学舍、书院、民户房屋、田土、山林、池荡及系官业产,十余年间尽为僧人等争夺占据。略举杭州太一宫、四圣观、林处士祠堂、龙翔宫、伍子胥庙,绍与鸿禧观,及湖州安定书堂,镇江淮海书院等处,皆亡宋以前先贤名?江淮等处行尚书省,至元二十八年四月榜文该:准本省签省嘉议大夫签江淮等处行尚书省事咨该,钦 都省押发各学钱粮 尚书省,至元二十八年五月咨□,据集贤院呈,至元二十八年二月十九日呼图克台集赛 【 [七] 集赛,元代文献常作「怯薛」,参见卷二注[二]。】 第一日,本院官哲哩默司徒等奏,在先奏奉圣旨,江南取将来的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学田子粒等钱粮一万三千定有零,这钱里头与阴阳法师、国子学生员吃的茶饭支有来。如今除支用外薄敛军,见在钞一万一千七百四十四定六两六分三厘,银一百二十三两七钱八分,两处解库一千六百定。俺伴当每商量来,集贤院里不是管钱谷衙门,都教分付与省家,阴阳法师、国子生员每吃茶饭,依旧教省里、宣徽院里应与呵,怎生?奏呵,那般?是也。么道圣旨了也。钦此。行下国子监,照勘到实起已支见在银钞,呈解前去,乞照详事。得此,都省:除外,合行移咨,钦依施行。今后追到钱粮,差人管押,咨发都省施行。 【 咨江淮等处行尚书省。】 行省催核岁贡儒人 江淮等处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八年九月札付该:钦奉诏书内一款节该:南方儒人,若有德行文章政事可取者,其依内郡体例,各路岁贡一人,朝廷量材录用。钦此。省府议得:平治天下,以人材为先,作养人材,以学校为本。所以诸路设立教授,专一教养生徒,考较课业,务在成材,以备国家选用。江南素称多士,自归附以来,国家设官教养,已十六年矣,宜得人材,以应明诏。经今数月,诸路不见贡到德行文章政事之人,以副朝廷任贤之意。推原其由,或是教授不尽心训导,或管民官有失振率,或是教授不当其选,旷废教养,又诸路提调学校官止问钱粮,不顾职守任责。?兼诸路学粮,专为养赡务学之人,初非专私于教官。今上项官员,不能仰体上意,虚费钱粮,有负国家设立学校之盛德。相度路、府、州、县承流宣化之官,宜当勉劝学官,开设学校,每岁钦依诏书,贡举以备选用。外,贡不尽生员,如各处吏员有阙,相参取用。合下仰照验,遍行合属,仍移牒肃政廉访司,依上施行。 【 札付浙东道宣慰司。】 儒学提举俸给 中昼省,至元二十八年十月咨该:据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燕公楠呈,至元二十八年七月二十三日伊克集赛 【 [八] 伊克,即「也可」,蒙古语,义为「大」。集赛即「怯薛」。《元史》卷九九《兵志二》;「第一怯薛,即也可怯薛。……其云也可者,言天子自领之故也。」】 第二日,锡保齐 【 [九] 锡保齐,元代文献常作「昔宝赤」,参见《元史》卷八二《选举志二》。】 巴勒噶逊内里有时分,「什巴尔齐 【 [一○]什巴尔齐,蒙古语,意为「泥瓦匠」。原音译用字待考。】 特格特穆尔平章、必齐齐 【 [一一]必齐齐,元代文献常作「必阇赤」,参见《元史》卷九九《兵志二》。】 纳沁托克托大卿等,燕参政的勾当,商量了说者。」么道圣旨有呵,俺商量了奏呵,「达尔罕 【 [一二]达尔罕,元代文献常作「答剌罕」,参见《元史》卷一三六《哈剌哈孙传》等。】 、鄂托克齐 【 [一三]鄂托克齐,元代文献常作「阿都赤」,参见《元史》卷九九《兵志二》。】 、塔玛噶齐 【 [一四]塔玛噶齐,元代文献常作「探马赤」,参见《元史》卷九八《兵志一》。】 、秀才等格卜什、巴勒丹、唐古特、托音等商量有。」么道圣旨了也。当日俺商量了,内里寝殿里有时分,特格特穆尔、纳沁托克托等再奏呵,「寻思了说」。么道圣旨有来。二十四日钦奉圣旨:「燕参政说的勾当听了道是来,省官人每根底说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数内一件:管儒人、医人的两处提举司,教训好人,上位用?有。管?这的每底好人委付者,只于他每里头出来的钱物内与俸钱,不动?官钱,好人每也不生受,道有。俺商量得,儒学提举司有俸有,医学提举司自前无俸钱,医人根底不须与,商量来。都省:合行移咨请照验,钦依施行。 【 咨江淮等处行中书省。】 教官铨注免面试令各路定拟 误未便。都省拟准施行。奉此,显忠看详:福建、两广乃南鄙烟瘴重地,五品以下牧民之官,尚且不令赴都引验,何?有学寒儒,焉能跋涉梯航,往回一二万里求一教官?若不从优定夺,诚恐英材隐居山泽,必有遣贤之叹,咨请照验施行。准此,本台呈乞照详,都省送吏部议拟。去后,回呈该:集贤院判送国子监备国子?中书省,至元二十八年十一月咨该:据御史台呈,准行御史台咨,备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司申,据经历迟嘉从仕呈,检会至元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承奉行御史台札付,备奉尚书省咨该,集贤院呈「各处升充教授,连到所业文字,岂无似儒非儒、令人代作之者?今后应升充教官人员,令按察司体覆相同所业文字,前来赴院引试。果有学问,所业文字又中程序,依例定议,行移各部铨注」事。奉此,照得至元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准福建路牒呈该,承奉福建等处行尚书省札付该,准尚书省咨,应求仕官员,须要赴都省引验迁?。本省照得:先准都省咨,两广、福建沿海城子官人,五品以下,就便铨注。切缘本省极边重地阙员去处,于任满得替等官内拟注,先令补阙勾当,移咨尚书省奏降敕牒。若令离职赴都引验,虑恐 【 监】 【 学】 【 [一五]据下文改。】 所服之人,必然可为一处之教授者,所在官司重行保举,按察司再三体覆相应,依例定拟除授。若有司守法既谨,择人既精,是为得人之道矣。为此,已经开坐具呈国子监,转呈上司照详去讫。令奉事理,本学参详:江淮南北儒学教授,已有推选定例,又欲面试,似非所宜,合行革去。外据行省就便拟注,先令补阙勾当一节,合从省部区处。得此,本监参详:若准国子?呈该,照得本学近拟到监、学可行事内一件该,近奉上司照会,凡举教授者,皆令赴院引试相应,然后许补。以此看详:腹里教官人员所迁甚少,其所试者往往皆系江淮、闽浙、湖广人员,近者不下数千程,远者或至万余里。格例既谓年高德劭,不求闻达,安肯跋涉山川,备尝险阻,不顾义命,争一学官哉?合无革去此端,务令各路严加精选德业隆重、学术老成、为 【 监】 【 学】 【 [一六]参见[一五]。】 所服,将亲笔所业文字,行移肃政廉访司,重行体覆相应,定拟窠阙,令集贤院考验所业文字,若中程序,本部依例铨注。如蒙准呈,乞赐行移合属照会。乞照详事。都省:依准吏部所拟。除已札付集贤院照会外,咨请照验,依例施行。?所拟,实为相应。具呈照详事。本部议得:儒学教官已有推选格例,令集贤院议拟革去面试,与行台所拟相同。外据行省就便拟注,先令补阙勾当,参详恐涉差池,今后应升教官人员,令各路照依元定格例,精选德业隆高、为 【 咨江淮等处行中书省。】 庙学典礼卷四 王御史言六事 行御史台,至元二十九年四月日札付该:据监察御史王龙泽呈:窃照卑职旧隐金华,专意书册,地势幽远,人迹鲜至,不出门户垂二十年,所见无名山大川之胜,所闻无伟人达士之言。及今误蒙拔擢,俾任察官,愿效朴忠,深虞寡陋,既居职守,何敢不言?辄因书生之所深知,平日之所亲见者,条为学校六事,陈述于左。一曰定建学之规,以正风俗。三代盛世,礼乐具举,莫不有学,虽庠序、学校之名沿革不同,而劝民兴学之意后先则一。即目各道州、县,有见设学校去处,或微有隳废,失时修营,或旧曾欹倾,遂至覆压,或初制浅陋,或旧无规矩,或为过客之馆舍,或为军伍之聚庐,借为设局,往来游宴。且如两淮来安、清流诸县,旧无学校,为日已久,其间颓废局促十而八九。卑职乡郡之武义县学,不修废坏为甚,先圣庙宇,粪土堆积,明伦堂后,税务指占,至于斋舍,税官、铺军居止,上安下恬,官莫之禁。即此推之,非所目见如此类者必多,甚非所以钦崇先圣、兴吉士风之意。谓宜令各处旧有庙学,遇有损坏,实时修营,旧无庙宇,随力建创,立以期限,务要完整,岁时朔望,行礼唯谨。各处承流宣化之官及合庙谒人员,或有慢怠不至者,官吏罚俸,人士罚直,入学置册,修理公支,庶几震动民听,新美善化之意。二曰立养士之法,以育人材。三曰设课试之程,以考行艺。四曰黜浮薄之文,以明经理。五曰隆乐善之礼,以崇有德。六曰严教道之责,以劝小学。又照得各道廉访司以宣明教化为职,按行监临之地,常切考验成否,岁终逐项开申。继今而后,不致玩弛,庶几古昔之盛,复见今日。呈乞钧详事。宪台:除其余四事,开坐移咨御史台照验外,照得近准御史台咨,奏奉圣旨节该:属孔夫子庙田地根?里,不是官司底来,是秀才每置来底田地,同和尚、先生田地一般,分付各处孔夫子庙秀才每为□□出来底钱粮,修理孔夫子庙,春秋丁祭、朔望祭祀者,交教养人材者。若穷寒年老、无倚靠底好秀才每呵,那的每根底养济者。钦此。已经遍行合属,依上施行去讫。今据见呈武义县学废坏,明伦堂后,税务指占,斋舍铺兵居止等事,合下仰照验,行移合属,即便钦依所奉圣旨事意,将所指务官、军人起移他处,应据旧有属学堂舍地土,责付县学,修整完备,春秋朔望,依例祭祀,勉励学校,毋得违错。如有似此去处,依上禁治施行。 【 札付浙东海右道。】 庙学田地钱粮分付与秀才每为主 御史台,至元二十九年四月呈该:照得先为南人石国秀、尹应元陈献江南诸路赡学田土,认办课程三千定,官为收系,所在学校废坏,文风陏土地,至元二十年有本台崔中丞言。 【 自「三代、汉、唐」至「岂止百万顷学田之比哉」云云,具在第一卷《复石国秀、尹应元所献学田》条内。】 得此,呈准中书省札付:江南赡学田产所收钱粮,合令所在官司明置文簿,另行收贮。如遇修理庙宇,春秋释奠,朔望祭祀,学官请俸,住学生员食供,申覆有司,照勘端的,依公支用。若有耆宿名儒、实无依倚者,亦于上项钱内约量给付,毋令不应人员中间作弊。除贡士庄钱粮系开选用度,合听官为拘收外,赡学钱粮合令学官收贮,依公支用。至元二十三年,中书省奏奉圣旨节该:江南立学校,赡学钱粮分付各学为主。至元二十四年,南人叶李上言改钞法,柄用王 【 [一] 王,当系王巨济,见《元史》卷二○五《桑哥传》。】 桑噶,设立尚书省,朋奸党恶,专务聚敛,差詹玉等一十人分道前去江淮、荆湘、闽广、两浙等处,理算各路赡学钱粮,尽数起解,交付集贤院营运,以便其私。所差人等,苦害儒生,南方学校极弊大坏。至元二十八年,政化更新,奸党诛斥,并尚书省为中书省,累准行御史台咨节该:近年以来,为起解赡学钱粮公事,所差官如詹玉、杨勖等,皆以刻核聚敛为功,逼吉州路学教授刘梦荐自刎,淮海书院郑山长、杭州路王学录等自缢,诸学不胜其扰。近承奉中书省札付,备集贤院呈:江南学田钱粮,若依江淮行省并国子监所拟,令学校官管领,赡养生徒,官司不为理问相应,仰议拟呈省。承此,本台因议得:江南路分贡士庄田地,照依已行合听所在官司取勘见数,官为收系。其各路元属孔夫子庙赡学田地,每年所产钱粮,拟合闻奏分付庙学依旧为主。如遇修理庙宇,春秋祭丁,朔望祭祀,学官请俸,住学生徒食供,及有耆宿名儒、贫无依倚者,于上项钱内依公养赡。仍令肃政廉访司常切监临体察,无致冒滥侵欺,违者究治。如此似为相应。于至元二十九年正月十一日,太傅御史大夫裕噜诺延、崔中丞、庆安经历奏过事内一件:江南属孔夫子庙底田地有,那田地里出来底钱粮,桑噶立尚书省呵,差歹人每前去取将这里来也,多交秀才每生受来。如今中书省官人每俺根底与将文字来,商量了拟定说者。么道与将来。俺如今验看文书,商量分拣拟定来:江南路分里有底贡士庄名字底田地根?里,不属孔夫子庙,交行省、行台差人取勘数目,合教属官者。属孔夫子庙底田土根?里,不是官司底来,是秀才每置来底田地,同和尚、先生田地一般,已前中书省、御史台奏奉圣旨,分付与秀才每来。如今皇帝可怜见呵,依前体例里,分付与各处孔夫子庙秀才每为主。每年那田地里出来底钱粮呵,修理孔夫子庙,春秋祭丁、朔望祭祀者,交教养人材者。若有穷寒年老、无倚靠底好秀才每呵,那底每根底养赡者。这般行呵,是底一般。钦奉圣旨:那般者。钦此。本台除已移咨行台,并下各道肃政廉访司钦依外,合行具呈中书省照详,移咨各处行中书省钦依施行。 【 前件系抄连御史台元呈。】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九年五月札付该:照得近为浙西道儒学提举司等处申赡学田粮事,本省议得:至元二十三年,中书省奏奉圣旨与了秀才了当。江南僧、道、秀才,自来各有置到养赡田亩产业,其僧、道产业,依旧隶属寺、观,秀才田土,已有钦奉圣旨与了秀才,即合与僧、道一般,听从秀才修葺文庙,养赡生徒,官司不必理问,是为相应。移咨中书省咨该:又据集贤院呈,亦为此事。于至元二十九年正月十一日,太傅御史大夫裕噜诺延、崔中丞、庆安经历奏过事内一件:江南属孔子庙底田地有,那田地里出来底钱粮,桑噶立尚书省呵,差歹人每前去取将这里来了也,多教秀才每生受来。如今中书省官人每俺根底将与文字来,商量了拟定说?。么道与将来。俺如今验?文书,商量分拣拟定来:江南路分里有底贡士庄名字底田 【 地】 【 [二] 据本条上文补。】 根?里,不属孔夫子庙,交行省、行御史台差人取勘数目,合教属官者。属孔夫子庙底田地根?里,不自官司底来,是秀才每置来底田地,同和尚、先生田地一般,已前中书省、御史台奏奉圣旨,分付与秀才每。如今皇帝可怜见呵,依在前体例里,分付与各处孔夫子庙秀才每为主。每年那田地里出来底钱粮呵,修理孔夫子庙、春秋祭丁、朔望祭祀者,交教养人材者。若有穷寒年老、无倚靠底好秀才每呵,那底每根底养赡者。这般行呵,是的一般。钦奉圣旨:那般者。钦此。除外,具呈钦依事。都省:除外,今抄元呈在前,咨请照验,钦依施行事。准此。省府:除外,今将御史台元呈抄连在前,合下仰照验,钦依圣旨事意施行。 【 札付浙东道宣慰司。】 教授俸例 中书省,至元二十九年七月札付:至元二十九年五月十六日,奏过事内一件:各处汉儿城子里蒙古字教授、医学教授这两枝儿吃俸钱有,儒学教授无俸有,也依?那体例与俸钱呵,怎生?商量来。么道。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送户部,照勘到各支俸例。都省议得:除江淮等处已有学粮去处不须支俸外,今将各各俸例开坐前去,除已行移合属,自至元二十九年闰六月为始支付外,合下仰照验施行。各路每员月支一十二两,散府每员月支一十一两,上州每员月支一十一两,中州每员月支一十两。 【 札御史台。】 三教约会 至元三十 【 三】 【 [三] 至元无三十三年,三字显讹。今据《元典章》卷五三、刑部卷之一五《约会?儒道僧官约会》相应文字删。】 年正月初九日,阿都台集赛 【 [四] 集赛,见卷二注[二]。】 第一日紫檀殿里有时分,浩尔齐 【 [五] 浩尔齐,元代文献常作「火儿赤」,参见《元史》卷九九《兵志二》。】 托欢、舒库尔齐 【 [六] 舒库尔齐,元代文献常作「速古儿赤」,参见《元史》卷九九《兵志二》。】 图列台、伊噜特穆尔、锡保齐 【 [七] 锡保齐,见卷三注[九]。】 济尔噶朗、济尔噶、和塔拉、特穆尔、扎萨固逊、特穆尔布哈、必齐齐 【 [八] 必齐齐,见卷三注[一一]。】 蒙克托迪这的每,本院官托音、达什爱满、额特、布延克图、呼必布哈参议等奏过事内一件:托克托、察楚克等行宣政院官人每与将文书来,这里的和尚每、先生每、秀才每一处告争差的言语有呵,和尚每的为头儿的、先生每的为头儿的、秀才每的为头儿的一同不问,先生、秀才每管民官根底私地下告管?,先生每的,秀才每的为头儿一同不问,管民官与和尚的头目一同问?。如今和尚每的、先生每的、秀才每的一处有?争差的言语呵,和尚每的为头儿的,先生每的为头儿的、秀才每的为头儿的一同问者。么道与将圣旨来的说将来有。俺商量的,去年俗人与和尚每有争差的言语呵,和尚每的为头儿、管民官一同问了断者,和尚每根底休教断者。么道圣旨与将去了来。如今和尚一处,先生每、秀才每有争差的言语呵,管民官一处休教问,和尚每为头儿的、先生每的为头儿的、秀才每的为头儿的一同问者。么道圣旨与将去呵,怎生?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 【 中书省,至元三十年五月咨行省该,宣政院呈,钦奉到。】 又至元三十年正月某日,钦奉皇帝圣旨:行中书省、行枢密院、行御史台、泉府司、宣慰司、廉访司、转运司官人每根底,城子里达噜噶齐 【 [九] 达噜噶齐,见卷一注[三]。】 、官人每根底,管军官每根底,军人每根底,百姓每根底宣谕的圣旨:托克托、察楚克为头儿行宣政院官人每奏将来,年时俗人每、和尚每一处折证的言语他每的有呵,管民官每、和尚每的头目一处问了归断者,俗人每休断和尚者。么道圣旨有来。如令和尚每、先生每、秀才每折证的言语他每的有呵,先生每的、秀才每的头目每一处不问了。先生每、秀才每、民户的官人每根底,廉访司官人每根底下头背地里告呵,管民官、和尚每的头目每一处问有。么道奏来。如今呵,依?在先圣旨体例里,俗人、和尚一处折证的言语他每的有呵,管民官每、和尚每的头目每一处问了归断者。别个和尚每、先生每、秀才每一处折证的言语他每的有呵,和尚每的头目每、先生每的头目每,秀才每的头目每一处问了呵,归断者。和尚每、先生每、秀才每其间里折证的言语他每的有呵,民官每休问者。么道这般道了呵,问的民官每、廉访司官人每有罪过者。么道。圣旨俺的。蛇儿年正月十二日,大都有的时分写来。 辩明儒人难同诸色户计 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榜文内一件该:钦奉圣旨节该:今后在籍秀才,做买卖纳商税,种田纳地税,其余一切杂泛差役并行蠲免,所在官司常切存恤。钦此。照得各处官司故纵胥吏,违背诏书,舞文弄法,往往将儒人户计与民一体当差。除已行移各路戒约所属,钦依圣旨施行,仰司、县官今后本处附籍儒户,除种田纳地税,买卖纳商税外,民间一切杂泛差役,钦依圣旨蠲免,毋得乱行勾扰,雷例差拨。如违,定将判署官以故违制书之罪罪之。今来本县将儒户雷例科差夫役,显见违别制书。告讫施行。得此,宪司照得:元钦奉圣旨,止该军、站、礼乐户及弘州纳面户计,和顾和买一例均当,别不曾该载儒户,亦无杂泛差役语句。据此,除外,合下仰照验,钦依圣旨节该:今后在籍秀才,做买卖纳商税,种田纳地税,其余一切杂泛差役并行蠲免,所在官司常切存恤,毋得违错。?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分司,至元三十年十一月日指挥:据盐官县学教谕黄谦之呈,据本学儒户杨垕等状告,近承奉司行下为修筑海塘公事,因奉上司札付,有不问投下是何诸色户计,指挥被县吏不问元系免役儒户,亦作投下户计,与民一体科差勾扰。伏 【 下盐官县。】 浙东道儒学提举司,至元三十一年二月指挥:承奉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分司指挥该,来申儒户与医户系一体事理,诚恐司、县将儒人动摇不安, 【 讫】 【 乞】 【 [一○]据行文体例改。】 照详事。得此,宪司:除已移牒绍兴路依例施行外,合下仰照验施行。承此,照得近据本路儒学状申,亦为此事。又照得近会验到江浙等处官医提举司申,奉到省府札付该,元准都省咨文,别不曾令此项户计应当杂泛差役等事。奉此,儒司参详:医儒户计,即系一体事理。为此,已经牒呈本路总管府,并下本处学、院,依例除免施行,及市覆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分司照详。去后,今承前奉,除已再牒本路总管府,照依肃政廉访司分司所行,仍钦依累降圣旨,将所管在籍儒户除免杂泛差役外,合下仰照验,依上施行。 【 下绍兴路儒学。】 人均匀?者。钦依施行外,有常州路申,行省欲令水马站户、医、儒等户与民一例当差,因而动摇。遂蒙宪司及医、儒提举司申明,乃获除免。?省府:检照至元二十九年八月初四日,奏过事内一件节该:太庙里礼乐户四百余户,弘州纳面的户计,和顾和买事,不分军、站、民户, 添设教授 翰林国史院,至元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关:近准来文承奉中书省判送拟议添设教官事。准此。照得先准吏部呈,亦为此事,已经委请本院学士王嘉议等官拟议。外,今准国子监备本部郎中王奉训牒该:添设之由本因阙少,若科设一教授,恐医学指例,不亦冗乎?正合选采该博通儒一员,俾充教授,亦自省减俸钱。请一就拟议明白,希公文回示。准此。施行间,准翰林学士王承旨留中奉等官牒:近见集贤院学士傅通议建明添设儒学教授事,其间犹未详悉。照得宋时儒人合入教授名阙,本郡多是两员,又诸处书院山长,亦是教授资格,元不曾随科设立。自归附以来,各处教授员数,或一或二,因循未有定例。又有随路及府、州之别,路教授例不轻注,?缘江南自来皆是府、州通为列郡,如今?是一路。即目江南诸郡多为路,所以散州、散府十无一二。令吏部初注路教人员例注府、州,以此阙少员多,选法涩滞,坐困孤寒。当职等以为,若准傅学土所呈,每郡各设教授二员,实为允当。初不分别经、赋添设,置行省、宣慰司所在各道都会去处,留此名阙,以待经任该博名儒。外,其余不限路、州、府、军,止作一体通注,正合旧例,又免淹滞在都人员。?江南学校皆有养士钱粮,学官俸给就内支破,即不支费国家正俸。牒请照验,行移合属,定夺施行。准此。当院议得:集贤学士傅通议、翰林学士承旨留中奉等官牒该添设教官事,实为允当,合行移关,请照验施行。 【 关中书礼部。】 保勘教授 推服,堪充教授或学正、录、教谕。如是已后,但有虚冒,发露到官,将教授量情降罚。教授恐其累己,庶可核真。具呈照详。都省:除外,咨请依上施行。?。果能颜渊德行,贾谊高材,不拘此限。而又今之教授,月有俸给,任有出身,岂宜纵令散儒滥保。莫若立法,今后荐举学职,责任教授,须用保结所录文字即非假手,委是中程,堪以传授,年高德劭、为?中书省,至元三十年七月咨:礼部呈照得在先选取教官,皆凭本路保申,抄录廉访司体覆牒文,委是堪充师范,将亲笔文字十篇申部,行下集贤院司直司,转申本院下国子监考试中程,司直司申部,于教官内铨注。元行如此。近年以来,各路止凭儒人保举,别无儒学正官保结,上下相蒙,关节附会,将年少晚进保充。虽有文十篇,亦未知是本人亲作或假手于人。监学考校,有称可以模范一路,可以学正、录、教谕,高下不等。即自人人希望,耻作以次学官,窠阙塞满,调选诚难。切详教授赡仰师尊,释奠焚香,在诸儒人之首,讲书会课,坐正席之中,生员听其传经,路官与之抗礼。晚进年少,恐难服 【 咨江西行省。】 升用教授资格 中书省,至元三十年七月十二日咨:来咨,各处书院合设是何职名,今后选拟教官定例,请照验。准此。送吏部,照得除扬州、嘉兴、杭州、平江各设教授二员,其余去处合依至元二十年额设员数,依差设学教授官例,学录、教谕一考升学正,学正一考升府、州教授,府、州教授一考升路教授。又照得江南各处书院止设山长,受行省□付,此同学正出身,一考于府、州教授内任用。都省:咨请依上施行。 【 咨福建行省。】 学正三年满考 江西行省,至元三十一年月札付:据儒学提举司申:瑞州路学正杨震仲呈,至元二十九年五月勾当,今至元三十二年五月,方及三周年讫,依《至元新格》内事理,三周年满替。卑司看详,今后各学正、录、山长,合无照依职官格例,以三周岁为任满,唯复照依元奉国子监指挥,三十个月为考满,给由迁转。 【 讫】 【 乞】 【 [一一]据行文体例改。】 明降。得此,照得近准都省咨,学录、教谕一考升学正,学正一考升府、州教授。今据见申,照得《至元新格》诸职官在外以三周岁为任满,据山长、学正即系学职,仰照验施行。 廉访司体察教官学职 所敬服、可为后进师范之士,提举司保结,移文提刑按察司,牒文资正官体覆,如实相应,准回文方许委用。承此,已经遍行照会去讫。又照得近准本道肃政廉访司分司牒,今后提举司应保儒职,须要依例推选真才实学纯正之士,明白拟铨近阙,申司体覆相应,然后照会勾当。准此,亦已行下儒学提举司,依上施行去讫。在后节次据儒学提举司申婺州路儒学保举到儒人堪充学、院山长、正、录、教谕等职,移牒文资正官体覆相应,行下提举司照验了当。至元三十年七月十九日,承奉行御史台札付,准御史台咨,承奉中书省札付,礼部呈,今后荐举学职,责任教授人员,须要保结所录文字委是亲作,即非假手;又须保结所录文字委是中程,堪以传授;又须保结年高德劭、今寿几何,委是为众推服;又须保结委是堪充教授或正、录、教谕。如是以后,但有虚冒不实,发露到官,止将教授量情降罚,教授恐其累己,选举庶可核真。仰依例体察施行。承此,已经移牒监治各路分司,依例体察施行。外,今又据儒学提举司申,保到儒职文解,止依旧例申司体覆,有此差池。宪司看详:儒门教官,乃后进之本源模范,作育人材以备时用,今奉选例,委自教授荐举,责任甚重,务要实行。除已依例体察外,相度合下仰照验。今后荐举儒职,须要教授依例保结,就便依例施行,缴连本人所业文字申司照验,毋得乱申,体覆违错,先具依准甘结申来。?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日指挥该:照得前按察司申:奉到行御史台札付,教授、山长,照依定例体覆。外据学正、学录、教谕等职,今后须凭乡曲善士公同举保文行兼备、 【 下浙东道儒学提举司。】 正官教官训诲人材议贡举拨学田 至元三十一年四月十四日,皇帝登宝位诏赦内一款:学校之设,所以作成人材,仰各处正官、教官钦依先皇帝已降圣旨,主领敦劝,严加训诲,务要成材,以备擢用。仍仰中书省议行贡举之法。其无学田去处,量拨荒闲田土,给赡生徒,所在官司,常与存恤。 崇奉孔祀教养儒生 所尊敬者,月支米粮,优恤养赡,庙宇损坏,随即修完。作养后进,严加训诲,讲习道艺,务要成材。若德行文学超出时辈者,有司举保,肃政廉访司体覆相同,以备选用。本路总管府、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凡庙学公事,诸人毋得沮扰,据合行儒人事理,照依已降圣旨施行。彼或恃此非理妄行,国有常宪,宁不知惧?钦此。?至元三十一年七月日,皇帝圣旨谕中外百司官吏人等:孔子之道,垂宪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崇奉。曲阜林庙,上都、大都、诸路府、州、县邑应设庙学、书院,照依世祖皇帝圣旨,禁约诸官员、使臣、军马,毋得于内安下,或聚集理问词讼,亵渎饮宴,工役造作,收贮官物。其赡学地土产业,及贡士庄,诸人毋得侵夺,所出钱粮,以供春秋二丁、朔望祭祀,及师生?膳,贫寒老病之士、为 还复濂溪书院神像 行御史台,至元三十一年八月日札付该:据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司申:准全、永、道州分司牒,道州濂溪书院收藏亡宋御史「道州濂溪书院」六字,及楼阁内有金篆牌匾该写「宸奎阁」三字,又有收顿御书小阁子一个,并亡宋省札一道。看详宋自亡国之后,江南归附近二十年,上项文字即系亡宋御书,上有故宝印文,学舍相沿收掌,往来士庶人等递相传翫。详此,合行拘收焚毁,今藏之学舍,实为未便。又见书院正厅塑像七位,问得系是亡宋封赠濂溪先生周元公等。为此,会验江南诸处书院供依宣圣庙,例塑孔子神像,其濂溪书院既是学舍,又有万寿牌,合塑宣圣神像,诸儒朔望谒奠,于礼为当。其濂溪先生等?系亡宋道学之士,其教出于孔子,纵有明道辅世之功,终是人臣,不当据素王之位,合议改正。当司除前项亡宋御书并省札,追收到官就取讫,本院学士汤鼎不合不行具申本管上司区处,依前收留在学,招伏。契勘江南诸处学校,并亡宋故官之家,恐有似此收藏亡宋御书故宝文字,若不一体拘刷,诚恐滋长奸伪,愚民易惑,妄生事端。当司除书院合改塑宣圣一节,省会道州路改塑外,今将追到前项亡宋御书、省札,牒请收管施行,准此。卑司照得:道州乃濂溪先生本乡,后人思慕为之立祠,至亡宋理宗始赐书名额,本州岛岛已有文庙塑立孔子神像,书院遂因其旧址立濂溪先生像貌,以弟子二程先生等列位其次,今已年远。看详濂溪书院改塑孔子神像,及拘收亡宋御书等事节,系集贤院、翰林院讲究事理。为此,移牒道州、全、永分 【 司】 【 [一二]据行文体例补。】 听候外,将拘收到亡宋御书、省札缴连申讫。 【 乞】 【 [一三]据行文体例补。】 明降事。得此,送察院议拟。去后,回呈:议得濂溪先生学续千载,道传二程,维持纲常,发明仁义,实大惠于学者,乃有功于圣门,学被斯民,礼宜通祀,岂止乡土一祠而已。但国家混一之初,未有定例,?《礼》云: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盖礼乐者,自天子出也,有司不敢擅自定夺。其廉访司官所至之处,勉励学校,宣明教化,申理?狱,建白利病,顾此不为,乃擅自改易庙像,甚非所宜。亡宋御书、牌匾,即系前代事理,?腹里并江南僧、道寺、观皆有异代牌匾、碑石,岂独濂溪书院。江南四省书院非一,恐复有不知典故之人私意更改,深为未便。宜咨御史台,具呈中书省,送礼部、集贤院、翰林院讲究区处。呈 【 讫】 【 乞】 【 [一四]据行文体例改。】 扰人事理,难议施行,理合钦依圣旨事意,条理学校,岁时致祭圣帝、明王、忠臣、烈士。移准上都御史台咨:合准所拟相应,咨请照验。准此。宪台:合下仰照验施行。?照验事。得此,照得至元十三年二月内钦奉圣旨宣谕条画内一款:名山大川寺、观、庙宇,并前代名臣遗迹,不许拆毁。钦此。札付本道钦依圣旨事意施行,及移咨御史台照详、去后,今准回咨:本台看详:诸处寺、观收顿古今书画、墨迹、碑铭、牌面,处处有之,中间别无禁制。此系动 【 札浙东廉访司。】 山长充教授廉访司体覆 中书省,元贞元年三月日咨该:来咨,景星书院山长盛应春,勾当过四十个月,系都省咨发人员,请定夺。准此,送吏部照拟,回据呈该:施行间,准翰林国史院关,盛应春元系本院试中、都省准拟人员,难同创保入仕,如充江南各路教授相应。本部照得:各处行省咨到考满学正、山长,俱令廉访司体覆,及录连所业文字,移集贤院考校中式,于教授内定夺。盛应春虽经翰林院考试,都省咨发委充山长,合升教授,终是未经体覆,合咨行省依上施行。都省:咨请依上施行。 【 咨江西行省。】 教官任满给由 行御史台,元贞元年四月日札付该:据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申:准监治常、沣分司签事赵奉训牒,照得钦奉圣旨条画内一款节该:提刑按察司所至去处,勉励学校,宣明教化。钦此。又至元二十九年,御史台奏过事内一件节该:江南属孔夫子庙底田地里出来底钱粮,皇帝可怜见,依前体例里,分付与各处孔夫子庙秀才每为主。每年那田地里出来底钱粮呵,修理孔夫子庙,春秋祭丁,朔望祭祀,教养人材者。这般行呵,是底一般。奉圣旨:那般者。钦此。宪台:合下仰照验钦奉圣旨事意,常加监临体察,毋致中间冒滥作弊违错。又钦奉诏书内一款节该:学校之设,所以作成人材,仰各处正官钦依先皇帝已降圣旨,主领敦劝,严加训诲,务要成材,以备擢用,仰中书省议行贡举之法。又钦奉诏旨节该:孔子之道,垂宪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崇奉。其赡学地土产业,及贡士庄,诸人毋得侵夺,所出钱粮,以供春秋二丁,朔望祭祀,及师生?给,庙宇损坏,随即修完,作成后进,严加训诲,务要成材,有司保举,肃政廉访司体覆相同,以备选用。钦此。照得常、沣直学各状呈首教授人等侵使学粮不公等事另行外,窃谓学校乃风化之源,人材所出之地,职教者,可不谨其选欤?近年以来,委任不得其人,教养之道寂然无闻,侵蠹之风相扇成俗。其视学?不啻己物,营私规利,侵破不存,坐视庙学陏颓,不顾祭器损阙,经板散失,略不修完,在学有圣像、书籍,盗移驰送官员。甚者将学舍拆毁,田粮隐瞒,枵腹而来,饱载而去,任满得替,结托本处官司,馈赂提举司官吏,桩?虚文褒美,滥行保举,欺诳上司,别求选用。且如教授、学正,提举司保申,学录以下,自行委用,为提举者,不问其寿几何,学业优劣,德行有无,以苞苴之多寡,为职事之高低,以致侥幸躁进之流,无才有力者,得以滥处师席,老成前辈有科名者,耻与此曹为伍,介然自守,不可出仕。此等之人,营干之时,既有所费,到任之后,窥伺学?,惟务吞图,是以礼义风衰、廉耻道丧,欲求其教行俗美、作成人材也难矣。向者石国 【 英】 【 秀】 【 [一五]据卷一《省台复石国秀尹应元所献学田》条改。】 陈言以为学粮无益,可以拘没入官,遂致詹玉之徒,恣行惨酷,迫胁教官致死,亦此曹有以自取之也。且教授之职,例历两考,转入流官,既为师儒,已有侵盗之名,一朝理民,鲜不为贪婪者矣。推原其由,盖因有司不以吾道为念姑息之过,任满不行,依例给由,虽有过恶,无由上闻,所以肆无忌惮。钦惟圣天子即位之初,涣颁明诏,首以教养人材,议行贡举为急务。为今之计,必欲学校修明,在选举儒师为重。今后宜严责各道廉访司文资官从实体察,及戒约提举司以每岁举用当否,定为黜陟之例,仍从国子监命题引试相应,综名核实,然后注授。已后考满,须要将仕内收支钱粮、教养生员、月书季考课业实迹,又庙学房舍、经史书籍、图志版文、祭器一切系官对象交割明白,依例开写,从本处官司给由,廉访司体察相同,别无侵欺黏带过犯,方许求仕。如此庶望职教得人,侥幸冒滥之弊可以少革,礼义廉耻之风得以复明,其于国家化民成俗、作养人材之意,未必无少补也。牒请照验。准此。申 【 讫】 【 乞】 【 [一六]据行文体例改。】 照详事。得此,宪台:除选注学官,移咨御史台照验,外据其余事理,合下仰照验,体察施行。 【 札浙东廉访司。】 设立随省儒学提举司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元贞元年月札付:准中书省咨:元贞元年五月初七日奏准:江南儒学提举司,各省各存留一个,其余宣慰司有的罢了者。钦此。除钦依外,札付礼部铸造到下项印信。都省:除已责付本省儒学副提举陈友龙收管前去,咨请收管,依例发落,就追旧印,咨发施行。准此。除外,今将发到本司从五品铜印一颗,就令副提举陈友龙收领前去,合下仰照验,收管行用施行。 【 札江浙儒学提举司。】 岁贡知吏事儒人 元贞元年七月日,圣旨条画内一款:议行贡举,前诏已尝及之,比及设科以来,自元贞二年,诸路有儒知吏事、吏通经术、性行修谨者,各路荐举,廉访司试选,每道岁贡二人,省台委官立法考试,必中程序,方许录用。如所贡不公,罪及选举官司。 完颜签事请令文资正官兼提举学校职衔 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分司,元贞元年十一月牒该:准本道肃政廉访司牒该:近准本道监治台、庆分司牒该,本道签事完颜承务牒,照得至元六年立按察司钦奉圣旨条画内一款节该:所至之处,劝课农桑,问民疾苦,勉励学校,宣明教化。又至元三十一年五月内钦奉诏书内一款节该:学校之设,所以作成人材,仰各处正官、教官钦依先皇帝圣旨,主领敦劝,严加训诲,务要成材,以备擢用。又钦奉圣旨节该:本路总管府、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凡庙学公事,诸人毋得沮坏。钦此。除钦依外,窃照学校乃人材之所出,张国家之治具也,内而朝廷,外而路、府、州、县,设为庠序,乐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正欲将来以备擢用。圣天子即位之初,首以学校颁降诏条,不为不重也。今随路虽有设立学校,所在官司,敦劝之道视以为常,各处学官与夫提举司官,务以滥保人员,分差教谕,专为己任,于人品之贤否,学校之兴废,何尝究心。是故学校之设,似有若无,生员之盛,虽多奚益。参详学校风化之源,衣食农桑之本。朝廷尚恐农桑之事,有司正官不为用心勉励,且于职衔兼管劝农以专其任至于学校,似缓而实急者也,若照兼管劝农例,令路、府、州、县文资正官兼提举学校职衔,以遵典故,庶使中外究心,申明教化,期有成效。终任之后,于解由开写,以定优劣,似望学校不致虚设,作成人材,岂曰小补。牒请照验,移牒本道肃政廉访司更为会议,申覆行御史台照详施行。准此。牒请照验,更为会议,备申施行。准此。备申行御史台照详。去后,今回奉行御史台札付:照得勉励学校,已有定例,更为行移有司,常切用心提调,无致隳废。承此,除外,牒请行移监治路分,依上施行。准此。牒可照验,依上施行。 【 牒绍兴路。】 儒户不同诸色户计当役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元贞二年四月日札付该:钦奉圣旨节该:据中书省奏,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特穆尔、穆尔布哈等陈说,有力富强之家,往往投充诸王位下,及运粮水手、香莎糯米、财赋、医人、僧、道、火佃、舶商等诸项户计,俱各影占,不当杂泛差役,止令贫难下户承充里正,钱粮不办,偏重生受。乞降圣旨。准奏内一款:江浙钱粮,为数浩大,元系富户催办。今富强者苛避差役,下户承充里正、主首,以致靠损贫民,钱粮不能办集。仰照勘不以是何投下诸色影蔽有田纳税富豪户计,从本省分拣,与其余富户一例轮当里正、主首,催办钱粮,应当杂泛差役。于内若有疑惑不能与决者,具申中书省定夺,?不得因而动摇违错。钦此。已经遍行各处,钦依施行去讫。省府议得:托克托哈噶拉克齐 【 [一七]噶拉克齐,元代文献常作「哈剌赤」,参见《元史》卷九五《食货志三》。】 、布琳济达平章养老户计,并财赋佃户、生帛户,另行定夺。外,今照勘分拣到合当合免各色户计并合行事理,开坐前去,仰照依圣旨事意施行。于内若有疑惑不能与决者,具申中书省定夺,?不得因而那上趱下,放富差贫,一概动摇违错。一合免里正、主首、杂泛差役项下一件,儒籍内自来委系儒人户。 【 札付绍兴路。】 庙学典礼卷五 行台坐下宪司讲究学校便宜 行御史台,元贞元年六月札付该:据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申:照得立提刑按察司钦奉圣旨条画内一款节该:所至之处,劝课农桑,问民疾苦,勉励学校,宣明教化。钦此。诏书内一款:学校之设,所以作成人材,仰各处正官、教官,钦依先皇帝已降圣旨,主领敦劝,严加训诲,务要成材,以备擢用,仍仰中书省议行贡举之法。其无学田去处,量拨荒闲地土,给赡生徒所在官司,常与存恤。钦此。除钦依外,方今朝廷清明,崇重儒术,然奖谕之文虽笃,而教育之方未备。平居学校,既无素定之规,他时贡举,岂有超?之士。拟合明立教条,使之日就月将,庶几养成材器,以待选抡。为此,略举到合行数件,判送福建道儒学提举司详细讲究。连呈去后,回申:集到福州路儒学教授熊朋来并学正、学录人等讲究到逐项事理,诚恐中间所拟未应,缴连到元奉判送,申乞照详事。得此,省会福建道儒学提举司,照依所据事理,依上施行。如委于学校有所裨益,堪以为例,遍行开具保结申司。去后,未到间,九月十六日,承奉行御史台 付该:准御史台咨,奏准颁降圣旨节该,孔子曲阜林庙,上都、大都,诸路、府、州、县邑应设庙学、书院,本路总管府、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作养人材,及禁约诸人毋得沮扰等事。及有差来官赍擎御宝圣旨到来开读讫,恭迎前去福建道庙学钦领安奉。外,今据儒学提举司申,遵依将讲究到学校逐项合行事理,依上施行,委于学校有所裨益,堪以为例,若蒙遍行各路,一体施行,吾道幸甚,保结,申乞照详事。得此,卑司开坐,申乞照详施行。得此,行下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行移本道儒学提举司,更为讲究拟定申 【 司】 。 【 [一]据文义补。】 去后,今据回申行据提举司申,会集守司建康路儒学教授、山长、正、录、教谕各各职事人等,依上讲究得与本道学校见行教养大略相同,似此规绳,依上施行,俱各相应,保结,乞照验施行。得此,申乞照验事。宪台:除外,合下伸照验,行移所属儒学,一体施行。承此,除外,合下仰照验,遍下合属儒学,依奉台札内事理施行,先具依准文状申来。 一、肄业儒生,朔望并须诣学陪拜听讲。如无假故不到者,仰学官检举议罚。前件议得:在籍儒人,凡遇朔望,不犯红日,并须诣学,亲笔书名,陪拜听讲,雍容就列,不得諠哗。如有事故者,先期具状,经教官给假,附簿以凭稽考。或未经请假,妄称事故而不赴学者,从举事检举,具呈教官,依例行罚。征到钞数,委令司罚置簿收掌,以助修学,或充课赏。 一、每月课试之法,合照旧例,计其分数,逐月载籍,终岁考其优劣,以定殿最。其十二试俱黜者降供,积及十分者,春秋二季,教官申请本路文资正官诣学, 【 有廉访司官处同到。】 集诸生帘引,籍其高下,以备岁贡。前件议得:儒人课试,拟每月从教官出题,或赋论、经义、史评之类,在籍诸生,各供本经全篇,每五卷约取一名,照旧例魁名三分,亚名二分,又次名一分半,通榜者各一分,教官考校,逐月载籍,岁终计其分数,以考优劣。如十二试积及十分者,次年正月内,从教官申请本路文资正官、廉访司官诣学,集及分儒生帘引文义通畅者,取首名保申上司,以备岁贡,其余籍记姓名。所有十二试俱黜者,降供一季,发付本学训诲,逐日在斋习读,伺降供满日,再行引试,中格许令回参。其连三月不试者,从教官议罚。 将朔日题目讲说。三次文理不通者,拟降供一季,发付本学教导训诲,再行习读,伺降供满日,引上覆念讲说,文理通者,许令回参,不通者,从学官议罚。其系籍儒人不依例赴学供讲陪拜生员,于内多有恃赖见充行省、廉访司、总管府典吏、贴书,学校似难约束,许教官具姓申廉访司、经历司照验区处,各路总管府照验施行。?一、朔望讲书,除职事合选述讲议登堂讲说外,其诸生并无讲说,今后合预先出题,置立签筒,遍写该讲生员名姓,临时掣签背讲,二次文理不通者降供。前件议得:儒学除教官、正、录、前廊耆旧朔望轮次讲说外,三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儒生,常川在学肄业,每月朔日,教官预先出题三章,揭示廊庑,听其讲究精熟,置之签筒,遍写该讲生员名姓,至本月望日,伺登堂听讲毕,请教官临时掣签,引至案前,对 一、在学行供执事、生员,每日讲书会课,须当立定成规。前件议得:在学儒人,除前廊耆旧,皆亡宋登科贡舍之人,逐月朔望轮次讲书□,东西序耆儒内,请每日登堂讲《通鉴》一章,然后会食。儒生五十岁以下者,各供月课,孟月经、赋,仲月论,俱各全篇,季月经疑、史评。其三十岁以下者,各各坐斋读书,延请讲书训诲,日各习所业,或杂文、论冒、小经义、唐律诗之类,期以成材。十五岁以下者,设小学一所,教导二员,逐日依小学规式,教导施行。 一、设立小学,照依已行事理施行。坐次:师席居中,左右以次设书桌, 【 以右为上。】 诸生序齿,两两相对。直日设坐:师席南,两端,钟设于师席右,名牌设于师席左。直日所掌诸物:直日名牌、 【 上书直日轮次名姓,用毕,纸糊复书。】 钟、签筒、砚、水缾、手牌、 【 上书安详恭敬。】 箕?、书桌、香炉、界方、火炉、诸生所说书名牌。 【 人名以上书姓名,诸生至,各认名依次挂。】 直日所掌诸事:清晨洒扫,温诵旧书,专监视诸生,不如法者举之,诸生晨参,讲书,会食,习字,呈押,试书,暮归,并鸣钟喝揖。诸生所讲读书,合用朱文公《小学》书为先,次及《孝经》、《论语》。早晨合先讲《小学》书,午后随长幼敏钝分授他书。《孝经》,合用文公刊误本,《语》、《孟》,用文公集注,《诗》、《书》,用文公集传订定传本讲说。诸生所习字,合用唐颜尚书字样,写大小两样。诸生逐日仪式:晨参,清晨诸生毕至,师就坐,直日鸣钟一声,诸生以次出门外序立,第二声,诸生以次自正门东方入北面上重行立,第三声,喝揖,诸生齐揖,班首自西折旋至师前,进三步,拱手问先生安否, 【 师云如常。】 复退三步,揖,折旋入本位,直日喝圆揖,诸生圆揖,喝就位,诸生各就位。 【 中有兄弟、叔侄同学,候就位后,卑幼者就尊揖。】 讲书,直日与侍立各一人,以《小学》书及签筒置于书桌,舁于堂中,诸生北面重行立,鸣钟一声,喝诸生齐揖拱立,初开讲日,师先讲《小学》书第一章,次日诸生齐揖毕,侍立取签置师前桌上,呼其上姓名,闻呼者出班,自东方折旋入本位,或抽三四签,惟师意,毕,师复讲授第二章,讲毕,鸣钟喝揖,诸生齐揖毕,喝复位,诸生各就位诵书,诸生就坐,诵所授书,或未通晓,起立拱手问师再说,或斋长先通,师令巡问诸生通否,务要熟讲精思,毋得率略。会食,早食至,直日鸣钟,喝揖,诸生齐揖,就食,毋得语言咳唾,伺食俱毕,喝揖,齐揖,以次退就庭中,以序行步,务为舒徐,毋得跳踯戏笑,少顷,直日鸣钟,各就位。午食亦如之。习字,直日取砚各置诸生桌上,满贮水,诸生各取笔墨,习大字一纸,小字一纸,务要模仿精工,字画端谨,通晓前贤笔法,毋得率略及有浥污。写毕,直日收砚, 【 非写字时不得置砚。】 敛诸生书纸于师前,以次呈押,毕,复散于诸生位。试书,直日鸣钟,诸生各执书重行立于师前,次以就试,当试者以两手执书册度与师,或自执,或令斋长右立执之,试者揖毕,拱立念书,毕,复揖,向前取书册而退,俱毕,以次授诸生书。授书,以所读书分班次,如十人读《论语》,则十人为一班,直日鸣钟,序立如前仪,就师席前听授讲,毕,齐揖,以次退就坐,熟诵精思,或有疑问,如上仪。出入,出则执手牌,入则置直日位。暮归,如清晨仪,但班首于师前道先生安,置圆揖毕,以次出外,序其卑幼,各揖尊者,直日执诸生名牌,从上喝名,两两而退。其有成童愿宿斋者,从便讲读。前件照得:设立小学,至元三十一年正月内依奉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指挥,议拟上路设立小学生三十名,下路二十名,经、赋教导各一员,每日常川在学肄业,朔望与儒生一般陪拜讲书,每日与儒生一体会食。若有愿学者,听。申奉到福建等处行中书省判送儒学提举司,依例施行。奉此,已经行下合属儒学,依上施行去讫。今拟照依已行事理相应。 一、各处乡村小学,训蒙童师,所在州县学官毋得妄行勾扰,有妨学业。前件议得:各处乡村小学,训蒙童师,乃训诲人家子弟,与路、州、县别无统摄,拟行移咨各路禁约相应。 推服,又须保结委堪教授或学正、录、教谕。如是已后,但有虚冒不实,发露到官,止将教授量情降罚,教授恐其累己,选举庶可核真。仰依上施行。奉此,又承奉行中书省札付,亦为此事,已经行下合属学、院,依上施行去讫。今拟依例保申体覆委用,无得滥行差设相应。?一、各处书院山长、县学教谕,依例保申体覆委用,无得滥行差设。前件照得至元三十年七月内承奉肃政廉访司指挥:承奉行御史台札付:准御史台咨,奉中书省札付,礼部呈该,今后荐举学职,责任教授人员,须要保结所录文字,委是亲作,即非假手,又须保结所录文字,委是中程,堪以传授,又须保结年高德劭,今寿几何,委是为 一、真儒硕学在先漏籍不能入学之人,许召见任品官举保,随例入学,同赴月试。如果性行纯粹,文学优长,课试分数又居其上,帘引中式,教官籍其姓名,候有降供名阙,即令填补。?不许泛行保举,审察得实,罪坐举主。前件议得:在先漏籍不能入学儒人,如亡宋曾经登科、果有真才实学者,许召见任品官保举,本学取其备细出身根?,转申肃政廉访司体覆相应,籍记姓名,候有降供名阙,?合补填,仍申行省照验。其余不曾登科而材学有用者,亦许品官保举,随例入学,同赴月试。如果性行纯粹,文学优长,课试分数又居其上,帘引中试,教官籍其姓名,候有降供名阙,依上补填。?不许泛行保举,审察得实,罪坐举主相应。 一、各处学校见有书板,令教官检校,全者,整顿成帙,置库封锁,析类架阁,毋致失散,仍仰各印一部。及置买四书、九经、《通鉴》各一部,装背完整,以备检阅,不许借借出学。如有书板但有欠阙,教官随即点勘无差,于本学钱粮内刊补成集。前件议得:除福州路儒学,见在书板未全者,督令逐时修补成帙,专差职事二员掌管,置库封锁,析类架阁,不致失散,仍各印一部。及置买四书、九经、《通鉴》各一部,装背完整,以备检阅,不许借借出学。但有欠阙,令教官立便照勘见数,于本学钱粮内刊补。其余路学一体施行,实为相应。 一、所在官司若将无籍儒户妄行勾扰应当杂役者,许各处教官经申廉访司并分司究治施行。前件照得至元二十六年四月内承奉前行尚书省札付:准都省咨文,应儒人词讼,除奸盗从有司归问外,其余公事,并从约会,不许有司径直勾摄。奉此,又钦奉圣旨节该:在籍秀才,做买卖纳商税,种田纳地税,其余一切杂泛差徭并行蠲免,所在官司当加存恤。钦此。除钦依外,有各处官司,往往将在学儒人勾充杂役,经官陈告,不蒙改正。今后若有似此妄行勾扰,去后,许令学官就申有司,钦依施行。如更不为改正,许申廉访司,各路学就申分司究治,庶几有以副圣朝崇儒重道之美意。 一、随处文庙或有损坏去处,即仰教官就申提调官,于本学系官钱粮内依公支破,修盖完备。经行军马、使臣人等,毋得于内安下饮宴。前件照得至元二十五年五月初七日承奉集贤院札付该:尚书省札付,设立江淮等处儒学提举司,管领学校赡士田土,钦依至元二十三年二月内都省奏准圣旨与了秀才。除钦依外,从各道儒学提举司点检,毋令教授滥支,上下半年免行供报行省、宣慰司、总管府。除外,仰照验施行。奉此。又照得至元二十九年正月十一日,太傅御史大夫裕噜诺延、崔中丞、庆安经历奏过事内一件节该:江南属孔夫子庙底田地,依在前体例里,分付与各处孔夫子庙秀才每为主。每年那田地里出来底钱粮呵,修理孔夫子庙,春秋祭丁,朔望祭祀者,交教养人材者。钦奉圣旨:那般者。钦此。今来议得:随处文庙或有损坏去处,仰教官从实检计,于本学钱粮公支修理,将用过各各备细数目,开申儒学提举司点检,备坐申覆肃政廉访司照验。外据车马、使臣人等,于内安下饮宴,福州路学已蒙肃政廉访司给榜禁约。外,其余路学,拟乞依例给榜禁约施行。 一、该载不尽事理,卑司议得:圣门立教,德行为先,以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在前各处多有一等豪华之徒,口诵圣人之书,身为市井之事,教唆词讼,交通货贿,妄称风闻,论官吓吏,滥占士籍,有玷儒风。今仰各处教官,常切训诲,在籍儒生,务要读书明理,洁己修身,毋作浮辞以为讼师,毋假衣冠以商财贿,各务进德修业,以待选用。如有违犯,事发到官,取问是实,削籍为民,依例当差。 一、该载不尽事理,卑司照得:学、院之设宾序,所以待一乡之达尊,谓其仕学两优,齿德俱备,可以仪表儒林,纲维学校,故待以宾客之礼,而不敢列于诸生也。比年以来,宾序员多,其间有身未尝历宦,方逾弱冠,或冒称先贤后裔,或自谓显官子孙,课业不供,名籍徒挂,似此若不遴选,委实有愧作成。今议得:将亡宋高科显仕、年高德劭者,依旧令充宾序。自余年五十以下,及不曾历任、冒称先贤显官子孙之人,并令与各斋儒生一体供课,签讲肄业。庶几月书季考,成就人材,不负圣朝崇儒重道,严加训饬之意。 【 札付浙东海右道。】 行省坐下监察御史申明学校规式 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司,大德元年月,承奉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指挥该:奉行御史台札付该:据监察御史呈,近为建康路儒学教授,凡行文卷,未审有无,一体照刷。呈奉宪台札付该,照得至元二十九年正月内准御史台咨,奏过事内一件节该:属孔夫子庙底田地根?里,是秀才每置来底田地,依在先体例里,秀才每为主。修理孔夫子庙,春秋祭丁,朔望祭祀者。若有穷寒年老、无倚靠的秀才每呵,那底每根底养赡者。这般行呵,是底一般。钦奉圣旨:那般者。钦此。咨请遍行各廉访司,常切监临体察,无致中间冒滥,作弊违错,仰依例施行。承此,体知建康儒学并上元、江宁县学,及明道、南轩两书院,除学官外,名儒耆宿月支学粮,养赡不一,有每名一石者,有五斗者,有一名两处支粮者,有一家数口共食行供饮?者,有不系贫寒之士冒滥支请者。又朔望拜谒,课试程序,规绳教养法度,多不严整。省会建康路经历司逐一照刷,取会明白,从长讲究,遵行定例,开坐具呈本路牒报。去后,今准牒该,备本路经历司呈,依上与各处教官、山长一同取会得,除南轩书院名儒耆宿自来不曾支请米粮,外据路学、明道书院、上元、江宁两县学取会到见议名儒耆宿月支米粮。照得路学例该,当学见设耆宿,系至元二十六年正月内,朝廷差来官托克托学士等官到来打算钱粮,准报合该人员每月合支口粮五斗,外据名儒,不曾奉到上司明文差设。今议得:既无上司许设名儒明文,拟合依例与耆宿一体,每名月支米五斗,及重支米粮儒人从例减并,并照到一家数口共食行供饮?缘由,讲究到朔望拜谒,课试程序,规绳教养法度。府司看详:若依讲究定逐项事理,令各处遵守施行,实为便益。开坐牒请照验。准此。卑职看详:如准所拟,就令本路行下各学、书院依上遵守,仍委提举学校官常加主领,毋致废弛相应。为此,呈乞照详施行。得此,除学粮另行外,照得先据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开申朔望陪拜、课试听讲等诸事条理,行下江东道廉访司,令建康路儒学会集教授、山长、正、录、教谕各各职事人等,讲究得本道学校见行教养大略相同,已经开坐,遍下各道廉访司,行移所属儒学,一体施行去讫。今据见呈,宪台:今将福建道元申、今次监察御史所呈事理开坐前去,合下仰照验,行移儒学提举司更为讲究,就申合干上司,照详定夺施行。奉此,今将所奉各项事理开坐前去,合下仰照验,依奉行御史台札付事理更为讲究,就申合干上司,照详定夺施行。奉此,本司官与杭州路学官职人等公同讲究得:所奉行御史台札付开坐学规各项事理,于作成人材实为便益。为此,开坐申覆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约详定夺施行。去后,回奉省府札付,来申学规各项事理乞约详事,得此,省府合下仰照验,就便行下各处儒学遵守施行。奉此,本司:除外,今将所奉各项事理开坐前去,合下仰照验,就便行移州县儒学,依上遵守施行。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元申开 【 [二]开下疑夺一「坐」字。】 【 即依前项行台坐下指掸内学规。】 监察御史今次所呈: 一件:儒生朔望拜谒。照得各处元奉前儒学提举司指挥,备奉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指挥,承奉行御史台札付坐下学校便宜事件数内,议得:在籍儒人,凡遇朔望,不犯红日,并须诣学亲书花名,陪拜听讲,雍容就列,不得諠哗。如有事故者,先期具状,经教官给假,附籍以凭稽考。或未经请假,妄称事故而不赴学者,从举事检举,具呈教官,依例行罚,将罚到钞数,令司罚置簿收掌,以助修学,或充课赏。奉此,即目各学概管儒人,每遇旦望,至日早到学,亲笔书单,陪拜听讲。今将各处概管有籍儒人开坐于后:路学总计一百九十五户,明道书院总计三十七户,南轩书院总计, 【 [三]本处疑有阙文。】 上元县学总计三十八户,江宁县学总计五十九户。前件讲究得:若令路学,明道、南轩书院,上元、江宁两县学,各置簿籍,教授印押,将各处附籍儒人花名备细开写,凡遇朔望,至日侵晨到学,亲笔书历。如有事故,先期具状,经教官给假,附历以凭稽考。或妄称事故而不赴学者,依例检举行罚,仍将罚到钞数,委司罚置簿收掌,以助修学,或充课赏相应。 一件:程序。照得路学,明道、南轩书院,上元、江宁两县学,见依奉前儒学提举司指挥,备奉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指挥,承奉行御史台札付坐下学校便益事数内,议得:儒人课试,每月从教官出题,或赋论、经义、史评之类,在籍诸生,供本经全篇,每五卷约取一名,照旧例魁名三分,亚名二分,次名一分半,通榜者各一分,教官考试,逐月载籍,岁终计其数,以考优劣。如十二试积及十分者,次年正月内,从教官申请本路文资正官、廉访司官诣学,集及分儒生帘引文义通畅者,取首名,申上司以凭岁贡,其余籍记姓名。所有十二试俱黜者,降供一季,发付本学训诲,逐日坐斋习读,候降供满日,再行引试,中格许令回参,其连三月不试者,从教官议罚。前件讲究得:若将路学,明道、南轩书院,上元、江宁两县学,考中儒人花名,试中经赋,每月开申本路儒学,转申总管府照验,仍将试中经赋装褙成册,每季申解合干上司,以备岁贡相应。 一件:课试。每月,儒生五十岁以下者,各供月课,孟月经赋,仲月论,季月经疑、史评今取具到各处合供课儒人花名,开坐于后:路学总计六十四名,治经儒人二十六名,治赋儒人三十八名。大学生员课试,三十岁以下者,各各坐斋读书,延请讲书训诲,每日每习。课业:一、六,本经经义,破题承冒,赋破一韵;二、七,本经经义,小经义,赋省题诗;三、八,经、赋同律诗一首;四、九,经、赋同古诗一首;五、十,经、赋同《语》、《孟》口义。食后出课,习字说书,午前读书,午后供课呈教授,晡后书名会食,课办方许放学。小学生员课试,每日背诵隔日书,授本日书,出本日课题,律诗,省诗对句,登堂听讲,食后习功课,七言律,五言律,绝句,省诗隔对,七字对,五字对,习字,读本日书,午食后习功课,说书《大学》、《中庸》、《论语》、《小学》之书、《通鉴》,出晚对,供晚对。每月初三日引试,每月十六日引试,正、录出题,教授考校,取中合格者,前三名支赏,每月十四日试讲,每月二十九日试讲。明道书院总计一十四名,治经七名,治赋七名。大学生员课试,三十岁以下者,各各坐斋读书,延请讲书训诲,近因上年 【 漂】 【 溧】 【 [四]元无漂州,今据《元史》卷六二《地理志五》改。】 水州田土被水淹没无收,止是旦望行供,才于十二月初一日为头,每日照旧例行供讲课,每日课治,治经义者,小经义冒,治赋者,省诗,午后纳课呈山长,晡后书名会食,课办呈公堂,放学。小学生员课业,每日从小学教谕出题授书训导,每遇三日一次供诗,每日背诵隔日书,授本日书,出本日课题,省诗对句,食后习功课,午后说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小学》之书、《通鉴》,出晚对,供晚对。南轩书院大学生员总计八名,治经二名,治赋六名;上元县学大学生员总计七名,治经一名,治赋六名;江宁县学大学生员计一十一名,治经三名,治赋八名。前件讲究得:若依目今课试相应。 将朔日题目讲说,望日依上就出讲题,次月朔日依前讲说,三次文理不通者,拟降供一季,发付本学教导训诲,再行习读,候降供满日,引上覆念讲说,文理通者,许令回参,不通者,从学官议罚。其系籍儒人不依例赴学陪拜供讲,生员于内多有恃顽,见充行台、宣慰司、廉访司、总管府典吏、贴书者,学校难以约束,许教官具姓名,申本路提调学校官照验施行。每日清早,教授、正、录、直学、耆宿、小学教谕、大学讲书、六斋长、大、小学生员并登堂,耆宿讲《通鉴》一章,然后会食。儒生入学,书名听讲毕,行食,轮请斋长一员,常川在学率领生员,轮请正、录一员,下大学训诲生员,出题考试。前件讲究得:若依目今规绳法度教养相应。?一件:规绳法度,取勘得路学、明道书院两处,旦望每日依例讲习,外据南轩书院、上元、江宁两县学,为是所出钱粮数少,内南轩书院止于旦望诵说,上元、江宁两县学旦望讲说,一、六行供,讲习课业,旦望讲书。除教官、正、录、前廊耆旧朔望轮次讲说外,三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儒人,常川在学肄业。每月朔日,教官预先于四书内出接题三章,揭示廊庑,听其讲究精熟,置立签筒,遍写该讲生员姓名,至本月望日,候登讲堂听讲毕,请教官临时掣签,引至案前,对 【 下各路学。】 行台监察举呈正录山长减员 江东道宣慰司,大德二年月呈:据建康路申:承奉行御史台札付,据监察御史呈,窃谓学校乃风俗之源,教官不可不备,选法有壅滞之患,冗员不可不除。为此,检会到至元二十四年省部准拟教官升转格例内:散府、诸州教授有阙,各处学正一考之上升充,各处学正有阙,学录、教谕一考之上升充,书院山长目今亦同学正一例升转。间者卑职到湖广省,闻知本省管下儒学正、录,书院山长各设一员,访闻江浙、江西等处多有滥设员数,不能一一具呈。略举建康一路,府学除教授外,见设学正三员,学录二员,明道书院设山长二员,南轩书院生徒钱粮最为鲜少,亦设山长二员,昭文书院别无田产儒户,虚设山长二员,皆受行省札付。此等职员,如历一考之上,必须给由,求充府、州教授,再历一任,路学教授内选用。今江南州郡教授窠阙常少,而学正、山长太多,迁调之间,欲无窒碍,诚为难矣。又恐因而奔竞者进,教官不得其人,恬静者退,真才不显于世,实非良便。以此参详,学正、山长既历一考之上,例升府、州教授,学录、教谕亦得以次转补,宜从都省定额,各处儒学学正、录,书院山长每处存设一员,多者革去,额外不许滥设。其无儒户学田,书院山长亦合减并,不惟裁抑冗员,庶少窒碍迁调。据此,合行呈讫照详。得此,宪台:合下仰照验,就申宣慰司,转呈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照详施行。承此,府司:申乞照验。得此,本司今备呈照详施行。 【 呈 【 浙江】 】 【 江浙】 [五] 【 等处行中书省。】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大德二年二月 付该:照得大德元年三月十七日钦奉诏赦内一款节该:官冗吏繁,扰民害事,从省台合并裁减。钦此。近据江东道宣慰司呈□备建康路申,承奉御史台札付,监察御史呈该「为本省管下各处儒学职员数多,宜从都省定额,每处存设正、录,书院山长一员,多者革去」等事,仰就申宣慰司,转呈 【 浙江】 【 江浙】 【 [六]参见[五]。】 行省照详施行。得此,行据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司申,参详江南儒学书院,各有所管儒户、钱粮,中间多寡不同,合先将各路、府、州正、录,照依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四年元咨都省定到员额,路设学正,有省委副教处设一员,无省委副教处设二员,诸州、散府正、录各一员,其余宜从裁减。外据各处书院山长,于儒户、钱粮数少去处量减一员。 【 讫】 【 乞】 【 [七]据行文体例改。】 钧详事。今斛酌定夺得:除杭州路拟设学正二员,学录二员,诸州、散府正、录各一员,书院有钱粮去处设山长二员,无钱粮处止设一员,其余人数截日革去。除已移咨中书省照验外,今将存设并裁减人员开坐前去,合下仰照验,依上施行。所据减去人数,依例给由。 【 札付各道宣慰司。】 行台治书侍御史咨呈勉励学校事宜 扰人事理,难议施行,理合钦依圣旨事意,修理学校,岁时致祭圣帝明王、忠臣烈士。移?所尊敬者,月支米粮,优恤养赡。庙学损坏,随即修完,作养后进,严加训诲,讲习道艺,务要成材。若德行文学超出时辈者,有司保举,肃政廉访司体覆相同,以备选用。本路总管府、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钦此。又累钦奉圣旨条画:凡为学校公事责任,廉访司尤重。今窃见各处所司官员,反有不便于学校者。谓如庙像制度、释菜礼仪,乃三重所系,凡有因革损益,皆朝廷考文之事,或有官员,往往以浅俗之见,或道听涂说之论,来者辄有去取而更定之,不惟使有司无所适从,又使天下礼文不一。又体覆秀才,或经或史,或词赋,或策论,科通一艺,主司之官亦合度量我之能否,然后考正彼之是非,有自来不通儒书,亦自任责而体覆者,及有假借于人考校而见于公文者,岂惟召识者之笑,其于职分不无欺罔之罪。间有文章知名官员体覆,不过当面应酬数语,及看所上诗文而已,终无法式以别真伪,一旦朝廷责以罔滥,其将何辞以对?又有以己之好尚,辄使师生习于世无用之学,徒费日月,有误后人。又有将堂上前人所书扁额毁去,以己之书札换易,不复存古。又或风使学官,板无益之书,镌不急之石,创建改作等事,徒费学粮,妄兴工役,反致妨废生员事业,有负朝廷任责勉励之意。合行咨呈,伏请照验,详酌戒约施行事。准此。照得至元十三年二月内,钦奉圣旨宣谕内一款:名山大川寺、观、庙宇,前代名人遗迹,毋得毁拆。钦此。近为湖南道廉访分司将濂溪书院亡宋御书、省札拘收,及改塑神像等事,已经札付本道钦依施行。去后,移准御史台咨该:看详诸处寺、观,收顿古今书画、墨迹、碑铭、牌面,处处有之,中间别无禁制。此系动?至元三十一年七月诏谕中外百官节该:孔子之道,垂宪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崇奉。其赡学田土产业,及贡士庄所出钱粮,以供春秋二丁、朔望祭祀及师生??,贫寒老病之士、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大德二年二月札付该:准本台治书侍御史咨呈:钦 【 准】 【 [八]据卷四《还复濂溪书院神像》条补。】 所尊敬者,月支米粮,优恤养赡,庙宇损坏,随即修完。钦此。除钦依外,今准前因,宪台相度:学校一事任责非轻,合下仰照验,凡事加谨,遵守施行。?之人,牒委文资正官覆察相应,然后行移本道察司,公坐出题试验,傥有不应,罪及举官,另行覆察官司,如此似望革去滥保之弊。又元贞元年正月准御史台咨节该:奉中书省札付,礼部与集贤院学士等官一同议得,选举教官,已有考试定例,随处若有所保人员,令廉访司严加体覆,无得滥保。又照得钦奉诏书节该:赡学地土产业,又贡士庄,诸人毋得侵夺,所出钱粮,以供春秋二丁、朔望祭祀及师生??,贫寒老病之士、为?上都御史台咨,合准所拟相应。准此。遍行照会去讫。又照得至元二十四年行中书省准中书省咨节该:为定夺儒学教授、正、录资品事,吏部参详:学校风化之源,必当谨择师儒,教育后进,教官窠阙,合令本路推选才德服 【 札付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 儒户免差不以田亩为限 浙东道宣慰使司,大德二年五月日札付该:准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牒:承奉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札付:准御史台咨:来咨,湖南道廉访司申,准永州路牒呈宣慰使张正奉言「儒户田土,以几亩为率除免杂泛差役,余上田亩与民一体差役,免致偏负」,即系为例事理,请会议事。准此,照得钦奉圣旨节该:孔子之道,垂宪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崇奉。其赡学田土、贡士庄田,诸人毋得侵夺,作养后进,务要成材。凡庙学公事,诸人毋得阻扰,合行儒人事理,照依已降圣旨施行。钦此。回牒本路就申合干上司去讫,请照详事。准此,本台咨请钦依累降圣旨事意施行。准此,宪台:除外,合下照验,钦依累降圣旨事意施行。奉此,除外,合行移牒请照验,钦依累降圣旨事意施行。准此。使司:合下仰照验,钦依累降圣旨事意施行。 【 札付各路总管府。】 临江路差儒户充役被问 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司,大德二年十一月指挥:承奉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指挥:承奉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札付:照得至元二十五年十一月内钦奉圣旨节该:尚书省奏江淮等处秀才乞免杂泛差役事,准奏。今后在籍秀才,做买卖纳商税,种田纳地税,其余一切杂泛差役,并行蠲免,所在官司常切存恤。仍禁约使臣人等,毋得于庙学安下,非理搔扰。钦此。又照得至元三十一年七月钦奉圣旨节该:本路总管府、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凡庙学公事,诸人毋得沮扰,拟合行儒人事理,照依已降圣旨事意施行。钦此。除钦依外,近据临江路民户何义状告本路总管李倜不公事内一项,将本管儒户差充各乡里正、主首户役,责勒催办税粮子粒、酒课,及勾摄杂事。宪台相度:学校系人伦风化本源,累有钦奉圣旨,责任廉访司勉励,毋致废陏土。除将临江路总管另行追问外,合下仰照验,遍行所属,钦依累降圣旨事意施行,毋致违犯。奉此,宪司:合下仰照验,遍行所属,钦依累奉圣旨事意施行,毋致违犯。承此,本司除已行移各路、府、州、司、县外,合下仰照验,遍行所属,钦依累降圣旨事意施行。 【 下各儒学。】 庙学典礼卷六 宪司举明学校规式 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大德三年四月牒:照得立按察司钦奉圣旨条画内一款节该:所至之处,劝课农桑,问民疾苦,勉励学校,宣明教化。又钦奉圣旨节该:今后应在籍秀才,做买卖纳商税,种田地纳地税,其余一切差役并行蠲免。又钦奉诏书内一款节该;学校之设,所以作成人材,仰各处正官、教官钦依先皇帝已降圣旨,主领敦劝,严加训诲,务要成材,以备擢用。钦此。除钦遵外,窃以学校乃风化之源,人材所出之地,凡在学者,正当勉励业术,讲明道艺,仰副朝廷崇重之隆。近日以来,一等儒人不守元规,惟知户役之优免,遽忘圣经之阃奥,朔望拜谒,尚有阙礼,坐斋肄业,安有尽心?近于三月朔日,司官诣婺州路学,为见本学职员数少,略行点视,其不到者八十人,及至讲说,有不通者十余辈。此盖教官教诲之无方,抑亦儒生怠慢之所至。宪司:除另行外,诚恐本路儒学亦有似此去处,今将元奉行御史台备到福建儒学提举司讲究到规式拟议责罚开坐前去,牒可照验,行下合属儒学,一体施行。 一、在籍儒人,凡遇朔望,不犯红日,并须诣学,亲笔书名,陪拜听讲,雍容就列,不得喧哗。如有事故者,先期具状,经教官处给假附籍,以凭稽考。或未经请假,妄称事故而不赴学者,从举事检举,具呈教官,依例行罚,将罚到钞数委令司罚置簿收掌,以助公支,或充课赏。前件,除依已行规式外,如朔望妄称事故不赴学者,从本学检举,初犯罚中 【 统】 【 [一] 据文义补。】 钞五钱,再犯罚一两,三犯别议施行,仍令教官置簿标附不到姓名,并将罚到钞数,俱令司罚收掌公支。 将朔日题目讲说,望日依上就出讲题,次月朔日依前讲说。三次文理不通者,拟降供一季,发付本学教导训诲,再行习读,候降供满日,引上覆念讲说,文理通者,许令回参,不通者,从学官议罚。前件,每月朔望行礼毕,耆儒并生员各分等列,雍容登堂就坐,不得喧哗,依已行规式讲说外,再请行礼官抽签,于《中庸》、《大学》、《语》、《孟》内另提出一章,令坐斋生员默说,如有不通者,至期量议责罚,二次不通者,别议。?一、朔望讲书,除教官、正、录、前廊耆旧轮次讲说外,三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儒生,常川在学肄业,每月朔日,教官预先出题三章,揭示廊庑,听其讲究精熟,置立签筒,遍写该讲生员姓名,至今月望日,俟登堂听讲毕,请教官临时掣签,引至案前,对 一、儒人课试,拟定每月从教官出题,或赋论、经义、史评之类,在籍诸生,各供本经全篇,每五卷约取一名,照旧例魁名三分,亚名二分,又次名一分半,通榜者各一分,教官考校,逐月载籍,岁终计其分数,以考优劣。如十二试积及十分者,次年正月内,从教官申请本路文资正官、廉访司官诣学,集及分儒生帘引文义通畅者,取首名保申上司,以备岁贡,其余籍记姓名。所有十二试俱黜者,降供一季,发付本学训诲,逐日坐斋习读,候降供满日,再行引试,中格许令回参。其连三月不试者,从教官议罚。前件,除依已行规式外,仍将每月已考过课试文字于行礼官处呈说,验其优劣。 一、在学儒人,除前廊耆旧,皆亡宋登科贡舍之人,逐月朔望轮次讲书外,东西序耆儒内,请每日登堂讲《通鉴》一章,然后会食。儒生五十岁以下者,各供月课,除孟月经、赋、仲月论,俱各全篇,季月经疑、史评。三十岁以下者,各各坐斋读书训诲,每日各习所业,或杂文、论冒、小赋、经义、唐律之类,期以成材。十五岁以下者,另设小学一所,教导二员,逐日依小学规式,教导施行。前件,除依已行规式外,小学每日常川在学肄业,朔望与儒生一般陪拜讲书,若朔望不到、讲书不通者,将训导坐不称职之罪,别议施行。 【 牒绍兴路。】 提举柯登仕申明约会 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司,大德三年五月日指挥该:近准本司副提举柯登仕牒:会验至元三十年正月内钦奉圣旨节该:如今和尚一处,先生每、秀才每有争差的言语呵,管民官一处休教问,和尚每的为头儿的,先生每的为头儿的,秀才每的为头儿的一同问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又照得承奉前江淮等处行尚书省札付:准都省咨文该,应儒人词讼,除奸盗从有司归问外,其余公事,并从约会,不许有司径直勾摄。奉此,除遵依外,今来当职切详:和尚、先生,凡遇管民官司相关公事并从约会归问,外据儒人但有干碍民讼,其有司多不经由儒学约问,往往违例,径直勾摄,泛行搔扰,似与钦奉圣旨事意并元奉都省元行事理相违。牒请照验,备申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照详。乞赐行移各路,钦依圣旨事意并元奉都省定例事理,依例约会归问施行。准此。照得近奉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札付,准中书省咨,宣政院呈,至元三十年正月初九日,阿都台集赛 【 [二] 集赛,见卷二注[二]。】 第一日奏过事内一件:托克托、察楚克等行宣政院官人每与将文书来,这里的和尚每、先生每、秀才每一处告争差的言语有呵,和尚每的为头儿的、先生每的为头儿的、秀才每的为头儿的一同 【 不问】 【 [三] 据卷四《三教约会》条补。】 ,先生、秀才每管民官根底私地下去管?,先生每的、秀才每的为头儿一同不问,管民官与管和尚的头目一同问?。如今和尚每的、先生每的、秀才每的一处有?争差的言语呵,和尚每的为头儿的、先生每的为头儿的、秀才每的为头儿的一同问者。么道与将圣旨来的说将来有。俺商量的,去年俗人与和尚每有争差的言语呵,和尚每为头儿、管民官一同问了断者,民官、和尚每根底休教断者。么道圣旨与将去了来。如今和尚一处,先生每、秀才每争差的言语呵,管民官一处休教问,和尚每的为头儿的、先生每的为头儿的、秀才每的为头儿的一同问者。么道圣旨与将去呵,怎生?么道。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又照得先承奉国子监指挥,备奉集贤院札付该,据司直司呈,奉礼部符文该,奉尚书省判送集贤院呈。备国子监议拟到,江南各道儒学提举司管领儒人,遇有公事,除犯奸盗从有司归问,其余一切事务,并从约会。呈奉都堂钧旨:准呈。送礼部,行移合属,照会施行。承此,又承奉江淮等处行尚书省札付该,准尚书省咨该,集贤院呈:据浙东道儒学提举司申到事内一件「各道儒学提举司专一管领儒人,但有与管民官司相关者,管民官司并不问事理轻重,径直勾摄,泛行搔扰,深为未便,拟合照依诸衙门体例约会」事,为此,送国子监议拟。去后,今据状呈:儒人遇有公事,除犯奸盗从有司归问外,其余一切事务,并从约会,呈乞照详事。本院参详:若准所拟相应。送礼部照拟得:合准集贤院所拟。都省:准呈。除外,合行移咨照会,依上施行。准此。仰更为照会合属,依上施行。奉此,除已依上施行外,又照得近为学校便益等事,申奉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札付该:省府:除儒户差役并约会归问公事,遍下合属,钦依圣旨事意施行外,仰照验事。承此,除外,今准前因,本司参详:儒人、僧、道与民间相关词讼公事,明有钦奉圣旨事意,并累奉都省定例,理合约会归问。近年以来,有司往往多不约问,一面径直勾摄,深不副圣朝崇儒重道之美意。如蒙行移各路,依例约问,委为相应。为此,申奉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指挥该:宪司:除已行移各处依例约问外,合下仰照验施行。奉此,儒司:除外,仰更为申覆本路,并行移各州及各州学、书院,合属县学,一体依上约问施行。 【 下绍兴路儒学。】 申明儒人课试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大德三年十一月札付该;近据建德路申;一等富户不通文字,计嘱儒学官吏,买作儒户,与免差役。得此,议得;真儒硕才,固宜崇奖,妄冒避役,亦合沙汰,如不考试,无以辨别。为此,移准中书省咨;照得先准咨文,平江路申,归附以来,于今二十四年,富豪上户,诗书不通,伪作儒人入籍,除免差役,皆及下民,逼令逃窜。拟合闻奏,委官与廉访官一同试验,中选者免差,不中之人与民一体当差,庶几勉励后学,均平赋役。送礼部议拟。去后,回呈;照得至元六年四月内钦奉圣旨条画内一款节该;随路虽有设到学官,所在官司例皆看同泛常,不为用心勉励,以致学校之设有名无实。仰各路所属,如遇朔望,自长次以下正官,同首领官率领僚属吏员,俱诣文庙烧香。礼毕,诣讲堂同诸生讲议经史,更相授受,日就月将,政清民化。钦此。今承见奉,本部议得;江南儒人数多,若便通行考试,恐有动摇。且如富豪之家子弟诈入儒籍,或所作月课令人代笔者,自是各处正官有失检举,学官不能训导,致令有此欺弊。若贫富赋役不均,管民官当任其责。以此参详,平江路岁办钱粮,诚为不细。今后若有富强之家假托儒户,苟避差役,及系籍儒生令人代笔者,宜从本路官及所在廉访司体察是实,严加惩戒,仍与民一例应当杂泛差役,本官亦须依例提举学校,毋致隳废相应,具呈照详。得此,施行间,今准前因,咨请照验事。准此。省府:合下仰照验施行。 【 札付浙东道宣慰司。】 籍定儒户免役 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大德四年正月札付:据监察御史呈:会验钦奉圣旨节该:今后在籍秀才,做买卖纳商税,种田纳地税,其余一切杂泛差役并行蠲免,所在官司常切存恤。钦此。又钦奉圣旨节该:孔子之道,垂宪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崇奉。其赡学田土、贡士庄田,诸人毋得侵夺。教养后进,务要成材,凡庙学公事,诸人无得沮扰。合行儒人事理,照依已降圣旨施行。除钦依外,体知建康路总管府将本处在籍儒人,欲与民户一例推排里正、主首,为此,追照得本路行卷该:奉江浙行省札付,元贞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钦奉圣旨条画内一款节该:江浙钱粮,为数浩大,元系富户催办。今富强者苟避差役,使下户承充里正、主首,以致靠损贫民,钱粮不能办集。仰照勘不以是何投下诸名色影蔽有田纳税富豪户计,从本省分间,与其余富户一例轮当里正、主首,催办钱粮,应当杂泛。于内若有疑惑不能与决者,具由咨中书省定夺。钦此。仰委本路总管廉中议专一依上从公点差有田纳税富豪户计,应当里正、主首,仍将点差定各户花名田产,攒造备细文册申省。各路备坐行下所辖州县,依上施行。为此看详:学校之设,盖人伦风化所系,实与各投下并其余诸色户计不同。兼先钦奉圣旨节该:在籍秀才,一切杂泛差役并行蠲免。今奉圣旨,明交投下诸色户计从江浙行省分间轮差,若有疑惑,移咨中书省定夺。今有司不加详照,将在籍儒人与民一体科差,有负圣朝崇儒重道之意,拟合钦依累降圣旨事意施行。呈乞照详。又据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申:照得尚书省至元二十五年十月二十有八日察察尔集赛 【 [四] 集赛,见卷二注[二]。】 一日 【 奉】 【 奏】 【 [五] 据文义改。】 过事内一件:秀才每做买卖呵,与商税者,种田呵,与地税者,其余横枝儿不拣甚么杂泛差发休与者。么道执把着的圣旨索有。俺商量的执把着的圣旨他每根底与呵,怎生?么道。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又至元二十六年正月内钦奉圣旨节该:今后在籍秀才,做买卖纳商税,种田纳地税,其余一切杂泛差役并行蠲免,所在官司常加存恤。钦此。又至元三十一年四月内钦奉诏书内一款节该:学校之设,所以作成人材,仰各处正官、教官钦依先皇帝已降圣旨,主领敦劝,严加训诲,务要成材,以备擢用。所在官司,常与存恤。钦此。又至元三十一年七月内钦奉圣旨节该:谕中外百司官吏人等:孔子之道,垂宪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崇奉。本路总管府、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凡庙学公事,诸人毋得沮扰,合行儒人事理,照依已降圣旨施行。钦此。除钦遵外,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司及平江路儒学各状申吴江州、长洲县将儒户胡锈、程淳祖、朱应得、谢晟孙违例差充各都里正、主首等事,议行间,今据儒学提举司状申:元贞二年四月内承奉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札付,钦奉圣旨节该:据中书奏,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特穆尔、穆尔布哈等陈说,有力富强之家,往往投充诸王位下,及运粮水手、香莎糯米、财赋医人、僧、道、火佃、舶商等诸项户计,俱各影占,不当杂泛差役,止令贫难下户承充里正、主首,钱粮不办,偏负生受,乞降圣旨事。准奏内一款节该:仰照勘不以是何投下诸名色影蔽富豪户计,从本省分间,其余富户一例轮当里正、主首,催办钱粮,应当杂泛差役。于内若有疑惑不能与决者,具由咨中书省定夺,?不得因而动摇违错。钦此。分间到数内儒籍内,自来委系儒人,合免里正、主首、杂泛差役,仰钦依圣旨事意施行。承此。又大德元年五月内据嘉兴路学录丁廉孙状告,系杭州路附籍儒人寄庄田土,坐落平江路常熟州,被本处官司差役等事,申奉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札付该:省府照得近钦奉圣旨节该:江浙钱粮,为数浩大,照勘不以是何投下诸名色影蔽富豪户计,从本省分间,与其余富户一例轮当里正、主首,催办钱粮,应当杂泛差役。钦此。分间到合当合免户计内,和尚、先生、秀才各有所宗,自古称为三教。据儒籍内,自来委系名卿大夫秀才户计,拟合钦依累朝皇帝圣旨、今上皇帝圣旨事意一例除免。已经遍行各处,依上施行去讫。仰照验施行。承此。又大德二年十月内承奉江南浙 【 江】 【 西】 【 [六] 据《元史》卷八六《百官志二》改。】 道肃政廉访司指挥:备奉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札付该,为临江路总管李倜不公事内一项,将本管儒户差充各都里正、主首户役,责勒催办税粮子粒、酒课及勾摄杂事,宪台相度:学校系人伦风化本原,累有钦奉圣旨,责任廉访司勉励,毋致废堕。除将临江路总管另行追问外,仰遍行所属,钦依累降圣旨事意施行,毋致违犯。奉此,先为各路、府、州、司、县将在籍儒户,差充盐局、仓库官,攒催课头目、坊里主首、淘金户等役,申覆省府并肃政廉访司,已蒙遍行各处,钦依累降圣旨事意施行。外据平江路儒户束元吉,邓荣、俞处仁、张文彪,嘉兴路儒户徐砥,杭州路儒户家之巽、张火赤、张拱、谢晟孙、赵由升、俞应模、郑淮、刘松,庆元路儒户袁桷、袁栋,绍兴路儒户王英孙、陈恕可、王性之等各状告,被平江等路、州、县官司差充里正、主首等役,及有铅山、江阴等州将儒户与民一体科差不便。又照得大德三年二月内钦奉诏书节该:朕自临御以来,日图善治,思济天下之民,诏书屡降,而有司奉行弗至,以致恩泽不能下流。钦此。窃惟三教鼎立甚久,而儒教乃三纲五常所自出,于世道为最切。且以一二见用者言之,上而朝会祀典、进贺表章,下而案牍文移之事,皆出于儒。所在有司,独欠优恤,动辄差充里正、主首,或擅敢勾扰,或非理科敷,不止一端。假令儒户数多,及间有近上户计,曾不及僧、道五分之一,?所有田地,依例输纳税粮,所免者徭役而已。?钦奉累朝圣旨,蠲免差徭,敦劝存恤。兼儒人不系投下户计,若有司似前科扰,非惟有失国家崇儒重道之心,亦且不称见钦奉诏书内恩泽下流之意。拟合照依抄户年分,以籍为定,其在籍儒户,钦依累降圣旨事意,蠲免一切杂泛差发,似望儒学不致废弛,人才有所作成。为此,申覆省府照详,乞赐遍行合属,严加禁治。今后毋得将在籍儒户动摇差扰,钦依累降圣旨事意施行。又恐各处学校,将不系在籍儒户影蔽,致使有司藉此为词,泛行科差,遍行各路儒学,不得擅将不系在籍儒人影蔽户役,引惹违错。去后,八月初六日,承奉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札付该:委系籍定儒户,别无影占田土,就便行移各处,钦依累降圣旨事意施行,毋得违错。承此,卑司除已移牒总管府及各州,行下合属,钦依累降圣旨事意施行外,申乞遍行各路,钦依施行。更赐备申江南诸道行御史台,行下浙东、江东道肃政廉访司行移各路,钦依累降圣旨事意施行。得此,卑司申乞照详。得此,宪台:除外,合下仰照验,钦依累降圣旨事意施行。 【 札付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 廉访分司举明体察 推服,又须保结委是堪充教授或学正、录、教谕。如是以后,但有虚冒不实,发露到官,止将教授量情降罚。教授恐其累己,选举庶可核真。如蒙准呈,乞下照会。都省:除外,仰依例体察施行。又大德三年八月内本道肃政廉访司体覆儒人,各处保举不一,移准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牒该:照得至元三十年七月内钦奉圣旨节该:诸路、府、州、县邑庙学、书院,作养后进,严加训诲,讲习道艺,务要成材。若德行文学超出时辈者,有司保举,肃政廉访司体覆相同,以备选用。本路总管府、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钦此。?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大德四年二月牒该:准本道监治台、庆分司牒:照得至元三十年七月内本道肃政廉访司承奉行御史台札付,准御史台咨,承奉中书省札付,礼部呈:今后荐举学职,责任教授人员,须要保结所录文字,即非假手,更须保结所录文字,委是中程,堪以传授,更须保结年高德劭,今寿几何,委是为 【 详看】 【 看详】 【 [七] 据行文体例改。】 近年选用儒人,例系教授应举,申覆本路总管府,备牒廉访司体覆有司,转申行省定夺。今后从提举司考较,固为良便,但有经本路保荐,似与钦奉圣旨许从有司保举体例相违。合无循例,先从教授举荐,申覆儒学提举司考校中程,移文本路总管府核实保明,牒呈廉访司体覆,回牒有司,转申行省。缘系为例事理,申 【 奏】 【 奉】 【 [八] 据文义改。】 趄不到者大半,勉强赴司者十余名,及至命题考试,其作文中程之士少,害理讹事之辈多。不能自教,何以教人?参详儒人始由教谕升为正、录、山长,自山长受除教授,俸给至厚,出身甚优,乃诸儒之领袖,为士类之师范,释奠拜谒,班居其上,讲书会课,席坐其中,体覆之际,不可不慎。若使上下相蒙,关节附会,儒学视为奇货而泛滥保举,提举以为文具而不曾考校,各路看同泛常,既不覆实保明,宪司若止凭虚文,更不加意体覆,纵令晚进后士不通文学,侥幸之徒冒滥充之,不惟教养失人,学校不立,其德行文学之士,意以玉石混淆,耻与同列,未免隐避山林,恐有遗贤之患,深不副国家建学立师之初意。除已行移台、庆两路并下儒学,今后所选教谕,须要本学照依元例,从公举明年高才德兼备之士,保举所业文字,委是亲作,申覆提举司考校中程,本路覆实保明,方许牒呈体覆。如有年少无学之人,泛滥保举,但有体覆不应,先将元举教授严行降罚,有司、提举司官别议施行。外,合行移牒请照验,更为会议,行移各路并提举司,依上施行。准此。牒可照验依上施行。?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札付,仰钦依圣旨事意施行。牒请照验。准此。已经移牒各路行下儒学照验去讫。窃惟学校乃风化之源,教官乃学校之纲,苟举用不得其人,治教何由而生?是以朝廷立法选士,必凭乡曲推举年高德博、性行修洁、堪为后进师范者,经由廉访司体覆相同,然后用之。近年以来,儒学提举司不依元例,恣意滥保,年高德劭之士不得闻达,年少德薄之人奔竞冒进,各处学职,遂有重注重任待阙之弊,盖由此始。今巡按到台州本路备准儒学提举司保到儒人堪充教谕凡三十余名,虽连所业十篇,不见是否亲作。当令教授缪若凤将引各人赴司,有 【 牒绍兴路。】 行省差设教谕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大德四年六月札付:照得近准中书省咨,礼部呈:照得在先循行选取教授格例,皆凭本路保申,抄连廉访司体覆相同牒文,委是年高德劭、学问该博、士行修洁、恬退自处、不求闻达、堪充师范之人充应,仍将本人亲笔文字十篇申部,行下集贤院司直司,转申本院下国子监考试中程,司直司申部,就便于教官内铨注。元行如此,近年以来,各路所申,止凭散儒人告状保举到上文字,别无儒学正官重甘保结,上下相蒙,关节附会,往往将少年晚进保充学官,虽有文字十篇,亦未知本人亲作,或假手于人。监学考校,有称可以模范一路者,有称可学正、录、教谕者,又各高下不等。即目四方保牒填委,人人希望教授,耻作以次学官,窠阙塞满,调选诚难。本部切详:一方教授,赡仰师尊,释奠焚香,班在诸儒之首,讲书会课,坐居正席之中,生员听其传经,路官与之抗礼。若用晚进年少,恐难压服人心,果能颜渊德行,贾谊高才,不拘此限。而又今见任教授,月有俸禄,任有出身,岂宜虚通人情,纵令散儒滥保,莫若立法,今后荐举学职,责任教授人员,须要保结所录文字,委是亲作,堪以传授,又须保结委堪充师范,或学正、录、教谕。如是以后,但有虚冒不实,发露到官,止将教授量情降罚,教授虑其累己,选举庶可核真。如蒙准呈,乞下照会。然此诚恐未当,具呈照详施行。都省:除己札付御史台依例体察外,咨请照验,遍行合属,依上施行。准此。已经行下各处照验去讫。省府议得:窃谓开设学校,置立教官,宏圣人之道,谈圣人之经,务以养人材、正彝伦、美教化、移风俗,其意可谓尽善尽美矣。近年以来,儒风浸坏,富家之子急于仕进,谒托经求,各路儒学往往?情保举,提举司校勘,虚加褒奖,廉访司体察相应,一牒有二三十名。照得即目到省学官已有五百八十余员,山长、学正窠阙仅有一百余处,又提举司、县设教谕二员,见在守阙,复有四百之上,似此泛滥,员多阙少,久而不能迁调,使真才实学之士,一概沉滞,甚不副国家设立学校之意。腹里县家教谕,俱受中书吏部符文,本省管辖所教谕,提举司委付出身,既与学录一体,教谕亦各受省札。除于到选人内通行挨次铨注外,合下仰照验,即将提举司所设人员截日革去。今后果有德业优长、堪为师范者,儒学从公荐举,行移廉访司,逐名依例体覆,缴连的本牒文,申省施行。 【 下儒学提举司。】 成宗设立小学书塾 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司,大德四年六月指挥该:承奉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札付该:据建康路申:勉励学校,拟于请粮儒人内遴选堪为师范之士,于各乡每都创立小学书塾一处,训习生徒。申奉行御史台札付该:化民成俗,莫善于学,若准儒学提举司所言,各路一体设立,实为盛事,仰就申合干上司施行,乞照验事。得此,会验钦奉圣旨条画内一款节该:今后每社设立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于农隙时月,各令子弟入学,先读《孝经》《小学》书,次及《大学》、《论》、《孟》、经史,务要各知孝弟忠信,敦本抑末。依乡原例,出办束修。如自愿立长学者,听。若积久学问有成者,申覆上司照验。钦此。今据见申,省府:除外,合行仰照验,依上施行。奉此,照得近准建康路牒:准本路总管廉中议关:学校乃作养后进之地,除路、州、县学、书院,各设小学教谕教习生员,外据请粮耆儒人内,遴选真材实学、前辈典型、堪为师范之士,在城八隅各设小学书塾一处,训习生徒,作养后进,在塾生员,晨昏便于修读。或能担簦负笈,不远千里而来者,皆所不拘。若夫束修,如其父兄有乐教子弟之心,随宜多寡供送,各从其便。为师尊者,常体教不厌、诲不倦之意,如遇朔望,令各塾师儒率领诸生,前诣学、院观礼,使知学校规绳,期成远大之器。其余州、县,拟于各乡每都,依上创设立小学书塾,近者每月赴学,乡村远者,不须赴学。仍开坐设立书塾去处、员数,申覆照验,庶几将来可有稽考。准此。行据本路儒学并各州、县儒学各状申,依上于请粮儒人内选择,设小学书塾训习生徒。外,今将各州司、县设立书塾去处开坐前去,请照验施行。准此。儒司参详:古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所为作养后进,莫先于此。今建康路坊隅乡都拟设书院,似为相应。申奉省府□该:照得钦奉圣旨节该:应设庙学,书院,作养后进,严加训诲,讲习道艺,务要成材。本路总管、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凡合行事理,照依已降圣旨施行。钦此。除钦遵外,今据见申,除已札付建康路就便申覆行御史台,行下廉访司讲究拟议可否施行外,仰照验施行。奉此,已经移牒建康路,并行下本路儒学,依奉省、台事理施行。去后,今奉前因,儒司:除外,合下仰照验,于本处请粮儒人内,遴选真材硕学、堪为师范之士,并合设去处,拟定官吏保结,申司施行。 山长改教授及正录教谕格例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大德五年六月札付:准中书省咨:吏部呈,奉省判元呈江南书院山长改设教授,又教官额员升转等事,于大德四年六月内,约会到翰林国史、集贤院,礼部官等,一同议拟到下项事理,具呈照详。得此,都省:除外,咨请照依区处定夺事理施行。准此。除外,省府:合下仰照验,照依中书省咨文内事理,滥用员数尽行革去,仍照勘亡宋归附以前合设书院去处,所出学粮多寡,归附后创设去处,目今有无学田,通行照勘明白,备细开坐,同合设教官额员,并各各到任月日一就开申。外据见设教官并以后补替人员,依下季报施行。一江淮迤南书院改设教授,照得至元二十一年二月呈准中书札付:近为江淮见设提举学校官,各路亦有设者,此职与教授等学官,其品级相悬,于义未当,兼南方府、州、军、县学校、书院所在皆多,若不定立学官员数及各分品级,使高下合宜,以备将来升转,南方选到文儒之士、可为后进师范者,何以处之?为此,送吏部与礼部、翰林国史集贤院,一同议得:南方前进士可为师范者多,兼所在学校、书院俱有钱粮,足以赡给,使教官得人,职业修举,作成人材,以备他日选用,其于治化本原,所系甚重。缘自附之后,老成前辈恬于进取,各处保充教官者,其学问才德往往不压人望。近年以来,一道既设提举学校官,各路又设提学,既与教授并为学官,教授而下又有训导、提点钱粮等职名,不惟品级相悬,于义未当,而官冗人滥,深为不副上司崇重师范、乐育人材之意。议得:随路教授、学正、学录,师范后进,作养人材,撰述进贺表章,考试岁贡儒吏,资品虽轻,责任实重。若非公选博学洽闻、有德之士,将见幸门一启,贤不肖混淆,虽欲尽革前弊,不可得已。今拟到江淮学官格例,乞照详。都省:除革罢各道提举学校官,并训导、提调钱粮等官闻奏外,余准所拟,仰照验施行。数内开项该;江浙学官,各路拟设儒学提举一员,教授一员,学正一员,学录一员,直学二员,散府、诸州并各处书院拟设教授一员,学正一员,学录一员,直学一员。教授祇受敕牒。学正拟受行中书省札付,学录、教论拘该行中书省亲临路分,拟授本省札付。外,宣慰司所辖去处,并受本司付身,直学止从本路出给付身。各路儒学提举与教授一同管领学事,学正、学录不得连衔签署文簿,府、州并各处书院准此。直学掌管本学田产、屋宇、书籍、祭器、一切文簿,并见在钱粮,凡有支发,并听提学、教授公议区处,明立案验,不得擅自动支,违者从教官申覆,本处官司截日黜罢。选取升转例;儒学提举拟从七品,以前进士到选相应人充,三年为一任,满日再历别路一任,依例于司、县官内选用,其已除资品高者,依验前资升转。各路教 【 授】 【 [九] 授字原缺。元代各路教授从八品,参见卷一《设提举学校官》、《元典章》卷九、吏部卷三《诸教官迁转例》条与《正录教谕直学》条。今据补。】 推服、提刑按察司体覆、申台呈省到部相应人充,三年为一任,满日再历别路一任,依例于从八品司、县官内选用,若儒学提举有阙,亦拟铨注。散府、诸州并各处书院教授,正九品,依上选注,以三年为一任,迁充各路教授,无阙止于本等窠阙内更历一任,依例于从八品司、县官内选用。学正、学录、教谕以儒业优长、士行修洁、曾得乡漕荐者,从本路行移本道提刑按察司体覆相应,回准公牒,然后保申合属上司,备呈行省。直学,从在前职事人内选保性行端方、才干通敏者充,依例出给付身。散府、诸州并各处书院教授有阙,各处学正历一考之上者升补,各处学正有阙,学录、教谕一考之上者升补,学录、教谕有阙,于直学内选保升补,并依例体覆申呈。各道提举学校官员,并训导、提点钱粮等职名,并拟革罢,仍令各处文资正官一员专一提调。承此,除遵依外,照得;江南各道书院山长,俱各不曾换授敕牒,止令行省就委,每处别无额员勾当,一考转充府、州教授。今见到部者,已积二百余员,不能迁调。为此,移准集贤院关,于江南学田册内,照到书院地产钱粮三十二处,照不见五十二处。本部参详:拟合照依至元二十一年,都省与翰林、集贤院讲究定事理,比依府、州设立教授,其行省所委山长并行革去,实为便益。外据未经照勘书院,合咨行省依上照勘各各是否应设去处,开坐地顷粮数,以凭定拟相应。又准集贤院关,照得除学田钱粮外,今将江南各处见设书院处所开坐,关请照验。准此。前件讲究得:江南书院始因前贤而置,其训诲生徒,作养人材,与夫地产钱粮,不在府、州学校之下。且山长俱系行省委用,别无额员,止历一任,转充府、州教授、致使员多壅滞,不能调用。宜准吏部已拟额设书院四十六处,每处改设教授一员,?将见有山长?拟从八品,以前进士及学问该洽、士行修洁、为尽行革去,岂增广窠阙,实塞行省冗滥之源。外据新设书院三十七处,若便一体置立,未谂是否必合专设,或宜减并,合咨行省,从公讲究各各应设处所同地产钱粮,一就开咨,至日定夺相应。本省额设,浙东浙西道:杭州西湖,嘉兴宣公,湖州安定,平江学道、和靖,镇江 【 [一○]江下显有缺文,或脱「淮海」二字,参见《至顺镇江志》卷一一《学校》。】 、婺州丽泽,台州上蔡,绍兴稽山,衢州柯山,温州永嘉;江东道:建康明道、南轩,太平天门,徽州紫阳,饶州鄱阳,乐平州慈湖,信州广信、鹅湖、象山,铅 【 山】 【 [一一]元无铅州,今据《元史》卷六二《地理志五》补「山」字。】 州宗文,池州齐山;福建道:建宁武夷。创设,浙东浙西道:常州龟山,建德钓台,绍兴兰亭、右军、高节、和静,庆元慈湖、州石,婺州月泉,衢州明正、清献、崧高,处州独?、石洞、明善,镇江茅山,嘉兴传贻;江东道:太平东轩、采石,余干州忠定、石洞,浮梁州长芗、双溪,信州道 【 一】 【 [一二]一,据《同治广信府志》卷四《学校》补。】 蓝山,德兴初庵,饶州锦江,徽州晦庵。前件议得:江南书院额设去处,每处准设山长一员,余悉罢去,仍照勘亡宋归附以前合设去处,所出学粮多寡,归附后创设去处,目今有无学田,通行照勘明白,备细开坐咨来。外据改设教授事理,候照勘见数,至日商议。行省所辖儒学教官额员升转等事,照得至元二十一年二月呈准中书省付札:腹里儒学教官例:路教授拟设一员,学正、学录各设一员。散府、上中州设教授一员,下州设学正一员,县设教谕一员。除教授祗受敕牒,学正受中书省札付,学录并受吏部付身,路、府、州、县各添设直学一员,止受本路付身勾当。各处教授以三年为满,依例迁调,须历两任,所据路教授遇有阙员,散府、上中州教授历一考之上者升补;各处学正有阙,学录、教谕历一考之上者升补;学录、教谕有阙,于直学内选保升补,并依例体覆申呈。如未有阙员,依旧勾当,遇阙依例升补。江淮儒学,各路拟设教授一员,学正一员,学录一员,直学二员,散府、诸州并各处书院拟设教授一员,学正一员,学录一员,直学一员,各县拟设教谕一员。上项合设教授祗受敕牒,学正受行中书省札付,学录、教谕拘该行中书省亲临路分拟受本省札付。外据宣慰司所辖去处,并受本司付身,直学于本学在前执事人内,保选性行端方、才干通敏者,止从本路出给付身勾当。散府、诸路并各处书院教授有阙,各处学正一考之上者升补,直学于本学在前执事人内,选保性行端方、才干通敏者充,依例体覆申呈。未有阙员,依旧勾当。承此,近为江南儒学教官员多阙少,不能调用,拟将各处书院山长罢去,照依旧例改设教授,品同府、州升转,庶革泛滥。以此具呈,未蒙明降。今来本部照得:即目在选教授二百余员,若止及此,尚且数年注受未毕,?又续到者亦未见数。以此论之,盖是各省不依元额,又不循资,一概差役,仅能及考,辄便保升,既到省部,为无稽考,止凭元咨,俱转教授,夤缘壅积,贤否混淆,冗滥之弊,实由于此。今若必欲更革,当清其源。参详行省所辖儒学教官,合与腹裹一体,路设教授、正、录各一员,散府、上中州止设教授一员,下州并书院各设学正一员,县设教谕一员,余皆尽行革去。如遇阙员,止于学录、教谕内递进,实历一任之上,依例升转,并要体覆。若果以德行才能、难拘常调、直举学正者,亦须明白体覆相应,两任之上,方许迁用。如蒙准呈,移咨行省,取勘合设教官额员,并各各到任月日,开咨本部,置立贴黄,以凭照勘。以后补替人员,亦行季报,依例标附。如此,则庶几事有关防,人易调用。前件讲究得:除书院已设教授外,行省所辖学教官额员并升转等事,合依吏部已拟相应。前件议得:除所设书院学正不设外,教授、学正、录、教谕照依腹里例,一体设立,滥用员数,尽行革去。余准吏部所拟施行。 【 下儒学提举司。】 附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庙学典礼六卷永乐大典本 异如是,或至元时虽有此议,实未及施行,至成宗乃补定其规制,而史未及详与。《元史》一书,自开局至告成,仅阅八月,其间潦草阙略,不一而足。诸志尤不赅备。留此一编,犹足以见一朝养士之典,固考古者所必稽矣。其中有当日文书程序,后人不能尽解,以致传写讹脱者,并详核厘正,无可考者则阙之。人名、地名、官名,译语对音,尤多舛异,今皆一一核定,俾不失其真,以纠向来流传之误焉。?不着撰人名氏。诸家书目皆不着录。核其所载,始于元太宗丁酉,而终于成宗大德间,盖元人所录也。其书杂钞案牍,排缀成编,未经文士之修饰,故词多椎模。又原序原目散佚无考,亦无从得其门类,幸其年月先后皆有可稽,尚可排比成帙。谨厘析其文,勒为六卷。虽繁复之失,在所未免,而一代庙学之制,措置规模,梗概具存,颇可与《元史》相参考。如至元六年设举学校官一条,称儒学提举司秩从六品,而《百官志》作从五品;各路儒学教授秩八品,而《百官志》作九品。至元十九年郡县学院官职员数一条,称总管府设教授二员、学录、学正各二员,散府设教授二员、学录、学正各一员,而《百官志》作总管府教授一员、学正一员、学录一员,散府上中州教授一员、下州学正一员,俱不相合。盖宋濂等修史之时,据其末年之制,而大德以前之旧典则未及详考也。又《选举志》称至元二十八年令江南诸路学及各县学内设立小学,选老成之士教之,其它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是明言小学、书院设于世祖之时,而此书载所立小学书塾乃在大德四年,以成宗时人记成宗时事,不应 元婚礼贡举考 至元婚礼 《易》重咸恒,《诗》?《关雎》,婚姻之道,其来尚矣。国朝以礼防民,至元八年,聊印颁降龙制,自议婚、过婿、见妇之父母凡七条,并斟酌文公婚聘,立为定式,以诏天下后世。今具卷首,俾四方士庶举行嘉礼者,有所据依焉。 至元八年九月,尚书礼部契勘人伦之道,婚姻为大,即今聘财筵会,已有定例。外据拜门一节,系女直风俗,遍行合属革去。外据汉儿人旧来体例,照得朱文公《家礼》内婚礼,酌古准今,拟到下项事理。呈奉尚书省 【 礼】 【 札】 付 【 [一] 据行文体例改。】 ,再送翰林院兼国史院,披详相应,移中书省咨:议得:登车乘马,设次之礼,亦贫家不能办。外据其余事,依准所拟,遍下合属,依上施行,仍关各部照会。 议婚。身及主婚者,无期以上丧,乃可成婚。必先使媒氏往来通言,使女氏许之,然后纳采。前件议得:其诸议婚之家,合依此例而行。 纳采。 【 系今之下定。】 主人具书,夙兴,奉以告祠堂, 【 人之大伦,于礼为重,必当告庙而后行, 【 示】 【 [二] 据《通制条格》卷三《户令?婚姻礼制》补。】 不忘祖。而今往往俱无祠堂,或画影,或写立位牌,亦是。】 及使子弟为使者,如女氏上之 【 女氏主人】 【 [三] 据同上补。】 ,出见使者,遂奉书以告于祠堂,出以复书授使者,遂礼之。使者复命,婚主复以告于祠堂。或婚主人等亲往纳采者,听。前件议得:婚姻之礼,人之大伦,于礼为重,必当告庙而后行,示不忘于祖先,拟合依上施行。 纳币。 【 系今之下财礼。】 具书遣使如女,授书,而复书,礼宾,使者复命,并同纳采之仪。前件议得:拟合酌古准今,照依已定筵会,以男家为主,会请女氏诸亲为客,先入坐。男家至门外,陈例币物等,令媒氏通报,女氏主人出门迎接。相揖,俟女氏先入,男家以次随币而入,举酒,谓纳币,饮酒,受币讫,女氏主人回礼,婚家饮酒。毕,主人待宾如常礼,许婿氏、女子各各出见,并去世俗出羞之币。 【 [四] 「拟合………出羞之弊」,《通制条格》卷三《户令?婚姻礼制》纳币项下作正文。】 亲迎。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婚之室,质明,婿家设位于室中,女家设次于外。初婚, 【 姻】 【 婿】 【 [五] 据同[二]改。】 盛服,主人告于祠堂,遂醮其子,而命之迎。婿出, 【 乘】 【 [六] 据同[二]改。】 马至女家,俟婿次女家,主人告于祠堂,遂醮其女而命之。主人出迎,婿入奠雁,姆奉女出登车, 【 婿】 【 [七] 据同[二]补。】 乘马先行。妇车至其家,导妇以入,婿妇交拜,就坐饮食。毕,婿出,复入,脱服,烛出,主人礼赞。 前件议得:拟照依此例而行,所据登车乘马,设次奠雁之礼,近下贫穷之家不能办者,从其所便。 妇见舅姑:明日夙兴,妇见舅姑,次见于诸尊长。若 【 妇家】 【 冢妇】 , 【 [八] 据以下《文公婚礼》条改。】 则馈于舅姑,舅姑飨之。前件议得:合依此例而行。 庙见:三日,主人以妇见于祠堂。前件议得:合依此例而行,如无祠堂,或悬影像及写位牌,亦是。 婿见妇之父母:明日,婿往见妇之父母,次见妇党诸亲, 【 妇】 【 [九] 据同[二]补。】 家礼婿如常仪也。前件议得:酌古准今,妇之父母受婿拜礼,余依上仪。窃见自今作赘召婿之家,往往盖是贫穷不能娶妇,故使作赘,虽非古礼,亦难拟革。此等之家,拟合今权依时俗见行之礼而行。 至元聘礼 至元八年二月,据中书省奏定民间嫁娶婚姻聘财等事,仰遍行诸路,照会一体施行。婚姻聘财表里头面诸物在内,并以宝钞为财,以财畜折充者,德君和同不拘此例。 品官:一品、二品,五伯贯。三品,四伯贯。 四品、五品,三伯贯。六品、七品,二伯贯。 八品、九品,一伯二十贯。 庶人:上户,一伯贯。中户,五十贯。 下户,三十贯。 筵会高下,男家为主。 品官:不过四味。 庶人:上户、中户,不过三味,下户,不过二味。 为婚已定,若女年十五已上,无故五年不成, 【 故谓男女未及婚年甲,或服制之类。】 其间有故,以前后年月并之,及夫逃亡五年不还,并听离,不还聘财。 同姓不得为婚,截自至元八年正月二十五日为始,已前者,准已婚为定,已后者,依法断罪,听离之。 有妻更娶妻者,虽会赦,犹离之。 妇人夫亡服阕守志,并欲归宗者,听。其舅姑不得一面改嫁。 大德聘礼 大德八年正月一款:男女居室,人之大伦。近年聘财无法,奢靡日增,至有倾资破产,不能成礼,甚则争讼不已,以致嫁娶失时。除蒙古、色目人各依本俗,品官别行定夺,其民间聘财,令中书省从宜定立等第,以男家为主,愿减者听,亲礼筵会, 【 务】 【 [一○]据同[二]补。】 从省约。上户:金一两,银五两,彩段六表里,杂用绢四十疋。中户:金五钱,银四两,彩段四表里,杂用绢三十疋。下户:银三两,彩段二表里,杂用绢十五疋。 文公婚礼 议婚: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年十四至二十,身及主婚者,无期以上丧,乃可成婚。必先使媒氏往来通言,俟女氏许之,然后纳采。 纳采:主人具书,夙兴,奉以告于祠堂,乃使子弟为使者如女氏。女氏主人出见使者,遂奉书以告于祠堂,出以复书授使者,遂礼之。使者复命婿氏,主人复以告于祠堂。 纳币:纳币具书,遣使如女氏,女氏受书,复书,礼宾,使者复命,并同纳采之仪。 亲迎:先期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婿之室,厥明,婿家设位于室中,女家设次于外。初婚,婿盛服,主人告于祠堂,遂醮其子,而命之迎。婿出乘马至女家,俟于次,女氏主人告于祠堂,遂醮其女而命之。主人出迎,婿入奠雁,姆奉女出登车,婿乘马先。妇车至其家,导妇以入,就坐饮食。毕,婿出后入,脱服,烛出,主人礼宾。 妇见舅姑:明日夙兴,妇见于舅姑,舅姑礼之。妇见于诸尊长,若冢妇,则馈于舅姑,舅姑飨之。 庙见:三日,主人以妇见于祠堂。 婿见妇之父母:明日,婿往见妇之父母,次见妇党诸亲,妇家礼婿如常仪。 皇庆开科 皇庆天子,作新文治,革万代科举之弊。圣朝宗世之规,凡所取士,崇尚德行,禁绝浮华,得贤立太平之基,猗欤盛哉。今将颁降条制并文公贡举私议开列于后,并诵一封天子诏「四海状元心」之诗,以为天下学士勉。幸鉴。 皇庆科举诏 皇庆二年,诏行科举,以皇庆三年八月天下郡县兴其贤者能者充赋有司,次年二月会试京师。 一、科场。每三年一次开试,举人从本贯官司于路、府、州、县学及诸色户内推举年及二十五以上、乡党称其孝悌、朋友服其信义,经明行修之士,结罪保举,以礼敦遣贡。诸路、府其或徇私滥举并应举而不举者,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体察究治。 一、考试程序。蒙古、色目人:第一场,经问五条,《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义理精明、文辞典雅为中选,用朱氏《章句集注》。第二场,策一道,以时务出题,限五百字以上。汉人、南人: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经义一道,各治一经,《诗》以朱氏为主,《书》以蔡氏为主,《易》以程氏、朱氏为主,已上三经并用古注疏,《春秋》许用三传及胡氏传,《礼记》用古注疏,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第二场,古赋、诏 【 告】 【 [一一]据《通制条格》卷五《学令?科举》删。】 诰、章表内科一道,古赋、诏诰用古体,章表参用古体四六。第三场,策一道,经史、时务内出题,不矜浮藻,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 一、蒙古、色目人愿试汉人、南人科目,中选者加一等注授。 一、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第一名赐进士及第,从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正七品;第三甲以下,皆正八品。两榜并同。 一、流官子孙荫?,并依旧制,愿试中选者,优升一等。 一、在官未入流品之人,愿试者,听,若中选,已有九品以上资级,比附一高加一等注授,若无品级,止依试例 【 后】 【 从】 【 [一二]据《通制条格》卷五《学令?科举》删。】 优铨注。 中书省续降条画 一、乡试。中选者各给解据,录连取中科文,行省所辖去处移咨都省送礼部,腹里宣慰司及各路关申礼部,拘该监察御史、廉访司依上录连科文,申台转呈都省,以凭照勘会试。八月二十日,蒙古、色目人试经问五条;汉人、南人明经,经疑二问,经义一道。二十三日,蒙古、色目人试策一道;汉人、南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二十六日,汉人、南人试策一道。 一、会试。次年,省部依乡试例,于二月初一日试第一场,初三日试第二场,初五日试第三场。 一、御试。三月初七日,前期奏委考举官二员、监试御史二员、读卷官二员入殿庭考试。每试子一名委怯薛歹一人看守。汉人、南人试策一道,限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时务策一道,限五百字以上成。 一、乡试,行省一十一处:河 【 东】 【 南】 【 [一五]据《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改。】 ,陕西,辽阳,四川,甘肃,云南,岭北,征东,江浙,江西,湖广;宣慰司二处:河东冀宁路,山东济南路;直隶中书省部路分四处: 【 直】 【 真】 【 [一六]据《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改。】 定路, 【 河间路、保定路、顺德路、大名路、广平路、彰德路、卫辉路、怀孟路。】 东平路, 【 济宁路、高唐州、曹州、濮州、恩州、泰安州、东昌路、冠州、德州。】 大都路, 【 大都、永平路。】 上都路, 【 上都、兴和路。】 一、天下选合格者三百人赴会试,于内取中选者一百人,内,蒙古、色目人、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二十五人。蒙古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大都 【 一十五人,】 上都 【 六人,】 河东 【 五人,】 真定等 【 五人,】 东平等 【 五人,】 山东 【 四人,】 辽阳 【 五人,】 河南 【 五人,】 陕西 【 五人,】 甘肃 【 三人,】 岭北 【 三人,】 江浙 【 五人,】 江西 【 三人,】 湖广 【 三人,】 四川 【 一人,】 云南 【 一人,】 征东 【 一人,】 色目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大都 【 一十人,】 上都 【 四人,】 河东 【 四人,】 东平等 【 四人,】 河南 【 五人,】 真定等 【 五人,】 山东 【 五人,】 四川 【 三人,】 甘肃 【 二人,】 陕西 【 三人,】 巅北 【 二人,】 辽阳 【 二人,】 云南 【 二人,】 征东 【 一人,】 江浙 【 一十人,】 湖广 【 七人,】 江西 【 六人,】 汉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大都 【 一十人,】 上都 【 四人,】 真定等 【 十一人,】 东平等 【 九人,】 山东 【 七人,】 河东 【 七人,】 河南 【 九人,】 四川 【 五人,】 云南 【 二人,】 甘肃 【 二人,】 岭北 【 一人,】 陕西 【 五人,】 辽阳 【 二人,】 征东 【 一人。】 南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湖广一十八人,江浙二十八人,河南 【 七人】 ,江西 【 二十二人。】 一、乡会等试,许将《礼部韵略》外,余并无不许怀挟文字,差搜检怀挟官一员,每举人一名差军一名看守,无军人处差巡军。 一、提点擗掠试院,差廉干官一员,度地安置席舍,务令隔远,仍自试官入院后,常川防职,监押外门。 一、乡会等试,弥封、誊录、对读官下吏人,于各衙门从便差设。 一、试卷不考格,犯御名、庙讳,偏犯者非,及文理纰缪,涂注乙五十字以上。 一、誊录所承试卷,并用朱书誊录正文,实 【 针】 【 计】 【 [一七]据《通制条格》卷五《学令?科举》删。】 涂注乙字数,标写对读无差,将朱卷逐旋送考试所;如朱卷有涂注乙字,亦皆照写字数;誊录官书押,俟考校合格、中选人数已定,抄录字号,索上元卷,请监试官、同试官对号开拆。 一、举人试卷,各人自备三场文卷并草卷一十二幅,于卷首书三代、籍贯、年甲,前期半月于印卷所投纳,置簿收附,用印钤缝讫,各还举人。 一、就试之日,日未出入场,黄昏纳卷,受卷官送封弥所,撰字号封弥讫,送誊录所。 一、科举既行之后,若有各路岁贡及保举儒人等文字到部,并今还赴本乡应试。 一、倡优之家及患废疾,若犯十恶奸盗之人,不许应试。 一、举人于试场内,毋得諠哗,违者治罪,仍殿二举。 一、举人与考试官有五服内亲者,自须回避,仍令同试官考卷,若应避而不自陈者,殿一举。 一、乡试、会试,若有怀挟及令人代作程文及代之者,汉人、南人居父母丧服应举者,殿二举。 一、国子监、学岁贡生员及伴读出身,并依旧制,愿试者,听,中选者,于监、学合得资品上从优铨注。 一、别路附籍蒙古、色目、汉人,大都、上都有恒产住经年深者,从 【 西】 【 两】 【 [一八]据《通制条格》卷五《学令?科举》删。】 都官 【 私】 【 司】 【 [一九]据《通制条格》卷五《学令?科举》删。】 依上例推举就试,其余去处,冒贯者治罪。 中书省部定到乡试程序 【 【 佑延】 【 延佑】 【 [二○]元无佑延年号,据《元史》卷二五《仁宗纪二》改。】 元年】 (一)家状式: 一、乡 【 贾】 【 贯】 【 [二一]据文义改。】 【 某】 路 【 某】 州县 【 某】 乡 【 某】 里,应乡贡进士举 【 某】 ,人年若干。 一、习经:疑、义、古赋、诏诰、章表策。 一、三代, 曾祖讳 【 某,有官则云某官,在则云见任,不在则云故仕,无官则云未仕,不在则云故不仕。】 祖讳 【 某。】 父讳 【 某。】 并同前。 一合家口若干, 【 有祖父、母、父、母则云合家口五,父母在则云合家口三,偏侍则云合家口二,俱亡则云合家口一。】 祖年 【 若干。】 祖母 【 某】 氏,年 【 若干。】 父年 【 若干。】 母 【 某】 氏,年 【 若干。】 一今举。 一见住 【 某处。】 右具如前。 (一)试程序: 第一场 奉 试经疑二问。 第一问。 【 云云。】 限三百字以上。 对 【 云云。】 谨对。 涂注乙 【 若干】 字。 第二问。 【 仿此。】 奉 试 【 某】 经义一道。 限五百字以上。 对 【 云云。】 谨对。 涂注乙 【 若干】 字。 第二场 奉 试古赋一道。 【 诏诰、章表仿此。】 又 【 云云。】 谨对。 涂注乙 【 若干】 字。 第三场 奉 试策一道。 限一千字以上。 对 【 云云。】 谨对。 涂注乙 【 若干】 字。 (一)草卷一十二幅,用印钤缝。 (一)凈卷一十二幅,用印钤缝,依式凈写科举文字,以上并用朱笔界画。 右家状并草卷黏作一通。 会试程序 【 延佑二年二月日。】 试院于翰林院东至公堂设席分舍。 正月十五日,于中书礼部印卷。 【 卷面用印钤缝。】 正月二十八日,中书礼部榜示。 二月初一日,黎明,举人入院、搜检怀挟讫,班立堂下,各再拜,知贡举官答跪,试官以下各答拜,毕,受题,各就本席,午后,相次于受卷所投卷而出。 二月初三日,如前。 二月初五日,如前。 御试程序 三月初一日,于中书礼部印卷。 【 卷背用印钤缝。】 三月初七日,黎明,入试,拜受策题,各就席,至晚进卷而出。 二月十一日,各于国子监关栏帽。 三月十三日,赴阙,听候唱名。 进士受恩例 延佑二年四月日,中书礼部呈奉中书省札付该:来呈「策试举人,今将各二姓名、年甲、籍贯具呈照详」,得此,延佑二年四月初四日奏过事内一件:前者为这应举的人每,依礼部拟来的典故里赐了际授时分,上表谢恩,参见省官,文庙里烧香行礼,立石题名。的依?礼部拟将来的,省官人每商量了再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有来。俺商量来:赐恩、荣宴于翰林国史院,中书省官押宴,御史台、翰林、集贤两院摘官预宴、预宴官及进士簪花,至所居;进士受官:择日,具公服,侍仪司引赴殿廷,上谢恩表;次便服诣都堂参见;择日,进土谒先圣,行舍菜礼,第一名具祀文行事,有司于宣圣庙前刻石题名呵,怎生?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四月十七日,赐恩、荣宴、押宴,押宴官及进士各簪花。 四月二十七 【 日】 【 [二二]据文义补。】 于中书省祇受敕牒。 四月二十九日,各具公服,诣殿廷谢恩。 四月三十日,便服诣都堂参谢。 五月初二日,谒先圣庙,行舍菜礼。 朱文公学校贡举私议 古者学校选举之法,始于乡党而达于国都,教之以德行道艺,而兴其贤者能者。盖其所以居之者无异处,所以官之者无异术,所以取之者无异略,是以士有定志而无外慕,蚤夜孜孜,唯惧德业之不修,而不忧爵禄之未至。夫子所谓「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孟子所谓「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盖谓此也。今之谓法,其所以教者,既不本于德行之实,而所谓艺者,又皆无用之空言,至于其弊,则所谓空言者,又皆?妄无稽,而适以败坏学者之心志。是以人材日衰,风俗日薄。朝廷、州、县每有一事之可疑,则公卿、大夫、官人、百吏愕眙相顾而不知所出,是亦可验其为教之得失矣。议者不知其病源所在,反以程试文字之不工为患。夫空言本非所以教人,亦不足以取士。而诗赋又空言之尤者,其无益于设教取士,章章明矣。然熙宁罢之,而议者不以为是者,非罢诗赋之不善,乃专主王氏经义之不善也。今必罢诗赋而分经、诸子、史、时务之大者。古者大学之教,以格物致知为先,而其考校之法,又以九年知类通达、强立不反为大成。盖天下之物事,皆学者所当知,而其理之载于经者,则各有所主。若诸子之学,同出于圣人,各有所长而不能无所短,其长者固不可以不学,而其所短亦不可不辨也。至于诸史,则该古今兴亡、治乱得失之变。时务之大者,如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兵谋、刑法之属,亦皆当世所须而不可阙,皆不可以不之习也。今欲以《易》、《书》、《诗》为一科,而子年午年试之,《周礼》、《仪礼》及二戴之《礼》为一科,而卯年试之,《春秋》及三传为一科,而酉年试之,诸经皆兼《大学》、《论语》、《中庸》、《孟子》。论则分诸子为四科,而分年以附焉。策则诸史,时务亦然。则士无不通之经,无不习之史,而皆可为当世之用矣。草茅之虑,偶及于此,故敢私记其说,以为当路之君子其或将有取焉。 元统元年进士录 【 蒙古、色目人第】 一甲三名 赐进士及第 【 第一名授承务郎,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承事郎。】 一、同同 贯真定路录事司,侍卫军 【 广】 【 户】 【 [一] 据文义改,参见下文明安达耳项下。】 ,蒙古□□那歹氏 字同初,年卅二,十二月廿九日。 曾祖□□,祖玉速歹儿,父玉速帖木儿。 【 母,□氏。】 永感下。娶蒙古 【 氏】 。 乡试大都第四名,会试第廿三名。 授集贤修撰。 二、余阙 贯庐州路录事司,唐兀人氏。 字廷心,行四,年三十一,正月十一日。 曾祖铣节,祖铣节,父屑耳为。母尹氏。 慈侍下。兄闑、少剌八、供保,弟福。娶耶□氏 【 [二] 耶下疑脱卜字。宋濂《余左丞传》云「其妻耶卜氏」,见《宋文宪公全集》卷四○。】 。 乡试河南第二名,会试第二名。 授 【 淮】 安路同知泗州事 【 [三] 元代泗州属淮安路,见《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 。 三、寿同 【 海】 涯 【 [四] 海,原文卷中有寿同海涯所著策文一篇,据补。】 贯绍兴路,别失八里 【 畏】 兀儿氏 【 [五] 宋褧《燕石集》卷九《送翰林应奉寿同海涯挈家觐省十首》原注云:「供奉字弘毅,至顺四年(即元统元年)进士第二名,辉和尔人。」辉和尔即畏兀儿,系四库馆臣改字。今据补畏字。】 。 字弘毅,行二, 【 年】 廿八,四月二十 【 日】 。 曾祖□□;祖笃 【 善】 弥实 【 [六] 善,据钱大昕《元史氏族表》(二十五史补编本)卷二页五三补。】 ,太□□; 【 父】 普颜,朝□□□; 【 母□氏,□□下】 。兄仁同□□,举乡贡 【 进士】 。 【 娶□氏】 。 【 乡试江浙第□名】 , 【 会试】 第卅六名。 授 【 应奉翰林文字同知】 制诰兼 【 国史院编修官】 【 [七] 此处据下文虎理翰及李祁名下例补。】 。 【 蒙古】 色目人第二甲 【 十五名】 赐进士出身授承事郎 一、虎理翰 贯奉元,弘吉解 【 [八] 解,疑系?之讹。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氏族》条蒙古七十二种中有瓮吉歹,当即此弘吉?之异写。萧启庆《校注》径改解为剌。】 人氏。 字仲桓,行三,年廿八,三月初五日。 曾祖伯连乃,潞州达鲁花赤;祖高住,鄜 【 州□□】 ; 【 父】 伯家奴,宣抚司同知。母康氏。贝庆下。兄伯忽,两举乡贡。娶张氏。 乡试大都第六名, 【 会试】 第四十九名。 授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 【 国史院编修官】 。 二、慕 贯大都路宛平县,回回于阗人氏,见居杭州。 字仲伦,行二,年廿六,五月廿九日。 曾祖迷儿阿里, 【 大名】 宣课提领 【 [九] 大名,据许有壬《至正集》卷五一《赠奉训大夫渔阳县男于□公碑铭》补。】 ;祖勘马刺丁,奉训大 【 夫】 、 【 飞骑】 渔阳县勇 【 [一○]夫、飞骑,据同上补。】 ; 父哈八石,乙卯进士,廉访佥事。 【 母】 温氏,赠县君;慈侍下。 娶 【 □氏】 ;乡试江浙第八名;会试第十六名。 授天临路同知湘阴州事。 三、大吉心 【 [一一]大吉心,《元史氏族表》卷二页八八作大吉慈。】 : 贯山东军户,见居真定路,哈儿鲁氏。 字有仁,行三, 【 年□□】 ,二月廿八日酉时。 【 曾】 祖阿□□,□大郡□。祖□□,中奉大夫、郡公。 【 父□□,母□□氏】 , 【 永】 感下。娶斡 【 □氏】 。 【 乡试燕南第□□名】 【 [一二]乡试地原缺。大吉心「见居真定」,所就当为燕南。参见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四《燕南乡贡进士题名记》。】 , 【 会试□□第□名】 。 【 授】 霸州□□□□。 四、亦速歹 贯蒙古札只剌歹人, 【 见居】 龙兴 【 路录事】 司。 字鼎安 【 [一三]鼎安,《元史氏族表》卷一页三四作鼎实。】 ,行三,年□□,十 【 月□】 日。 曾祖习剌□,密州达鲁花赤。 【 祖】 洛台□,□户。父恩知杰,母夏氏,严侍下。娶□氏。 乡试江西第一名,会试第□名。 授瑞州路同知新昌州事。 五、?僊普化 贯右都威卫探马赤军户,□□氏 【 [一四]氏族原缺,《元史氏族表》卷二页五九及《蒙兀儿史记》卷一五四《色目氏族表》皆补作唐兀氏,不知何所据。】 ,居德州。 字有恒,行十,年□□,十一月十九日。 曾祖木念兹,祖驴儿,父黑□子,母?氏、张氏。具庆下。 乡试东平第二名,会试第四十四名。 授大名路滑州判官。 六、买住 贯广平路,唐兀人氏,见居成安县。 字从道,行一,年廿七,八月初□日。 曾祖业母,县达鲁花赤,祖唐兀歹,父□哈答儿,县达鲁花赤。母岳氏。具庆下。娶蒙古氏。 乡试燕南第六名,会试第四十二名。 授保定路同知安州事。 七、敏安达尔 贯真定路灵寿县,亦乞列思人氏。 字达夫,行二,年廿六,四月初一 【 日】 。 曾祖抄合,县达鲁花赤。祖燕帖木儿,省宣使。父唐兀 【 歹】 【 [一五]歹,从《元史氏族表》卷一页一七增。】 , 【 人】 匠达鲁花赤 【 [一六]人,从同上增。】 。母王氏。具庆下。娶 【 □氏】 。 乡试燕南第七名,会试第五名。 授河间路同知莫州事。 八、乌马儿 本贯阿里马里,回回人氏,大名路, 【 见居】 襄阳。 字 【 希】 说 【 [一七]希,据王沂《伊滨集》卷八《送乌希说编修之会稽降香》补。】 ,行二,年二十七,三月□日午时。 曾祖□阿散,速鲁花;祖木八儿沙,忠翊校 【 尉】 ;父阿思兰沙。母李氏,慈侍下。娶未。 乡试 【 河】 南第四名 【 [一八]河字原缺。按乌马儿见居襄阳,元代襄阳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其所就当为河南乡试。今据补。】 ,会试第六名。 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九、伯颜 贯成都路温江县籍,管蒙古军户,唐兀人氏。字鲁卿,行二,年一十七,十二月初七日寅时。 曾祖剌真,祖秃弄歹,祖母唐兀氏,父赫闾,母女直人氏。具庆下。娶周氏。 乡试四川第三名,会试第四十八名。 授成都路同知崇庆州事。 十、阿虎歹 贯大名路滑州内黄县,左翊蒙古 【 侍卫军】 户 【 [一九]据行文体例及《元史》卷八六《百官志二》补。】 字士杰,行四,年二十八,二月二十五日卯时。 曾祖也速歹,祖不速,父忙古歹。母孟氏,生母王氏。具庆下。娶王氏。 乡试燕南第五名,会试 【 第】 三十五名。 授益都路同知莒州事。 十一、穆占必立 贯大都鹰房总管府籍,回回人氏。 字永叔 【 [二○]永叔,《秘书监志》卷一○作永初。】 ,行一,年三十八,九月十五日。 曾祖沙的:祖忻都,奉议 【 大夫】 。父?古伯,登仕 【 郎】 。母罗氏,慈侍下。 庚申湖广第三名。癸亥第八名。乡 【 试】 □□第五 【 名】 ,会试第□名。 授 【 秘书监校】 书 【 郎】 【 [二一]秘书监校郎,据《秘书监志》卷一○补。】 。 十二、 【 完迮】 □先 【 [二二]完迮,据下文兄之姓氏补。】 。 贯沔阳府景陵县,忙兀台 【 氏】 。 字进道,行三,年二十九,□月初八日卯时。 曾祖完迮。祖张撞忽,景陵主簿。父保,□事 【 郎】 【 [二三]《元史氏族表》卷二页一一补为承事郎。亦可能为征事郎或从事郎。】 。母?□□。具庆下。兄完迮溥化,□□□进士,完迮□木。乡试中选。娶师氏。 癸亥 【 河】 南第三名 【 [二四]河字原缺。按完迮□先贯沔阳府景陵县,元代沔阳府属河南江北行省,据补。】 ,陈州学正。乡试河南第四名,会试 【 第】 十一名。 授南阳府同知邓州事。 十三、丑闾 贯昔宝赤身役,唐兀氏。 字时中,行二,年二十九,七月二十九日。 曾祖□,祖□,父伯颜察儿,母葛氏,永感下,娶 【 侯氏】 【 [二五]侯氏,据《元史》卷一九五《丑闾传》补。】 。 乡试己巳上都第一名,会试第三十二名。 授崇福司管勾。 十四、别罗沙。 贯西域别失八里人氏,居龙兴。 字彦诚,行五,年二十六,二月初四日卯时。 曾祖木八刺,管领纳失失户计。祖别鲁沙,管领织匠户计。父苫思丁,兵部尚书致仕。母,回回人氏。永感下。兄默理契沙,甲子进士。娶答失蛮氏。 乡试江西第六名,会试 【 第】 廿二名。 授吉安路同知□州事。 十五、□合谟沙 【 [二六]□合谟沙,其第一字原残剩「」,萧启庆疑为默字,全名当作默合谟沙,即Mahmud──shah的音译。】 贯□□蛮氏,居常州录事司。 字文显,行三,年二十九,十一月二十一日。 曾祖义失的暇儿丁,祖□利赤。 【 父】 不撒。母阿鲁温氏。具庆下。 【 乡试□】 西第三,江浙 【 第】 十三,会试第□ 【 名】 。 【 授□□□□】 。 蒙古色目人第三甲三十二名 赐同进士出身授将仕郎 一、朵列图 贯曹州济阴县,乞失里台人氏。 字希贤,行一,年廿七,十一月廿□日。 曾祖秃坚,敦武 【 校尉】 。祖帖木儿,昭信 【 校尉】 。父完者都。忠显校尉。母亦乞烈真氏。具庆下。娶未。 乡试东平第一名,会试第四十三名。 授太常礼仪院太祝。 二、普达世理 贯别失八里,畏兀儿人氏,居岳州录事 【 司】 。 字原理,行三,年廿六,十一月廿一日。 曾祖胜全,祖忠胜都,父善秉仁。母畏兀氏,孟氏。重庆下。兄纳失理,进士。娶未。 乡试湖广 【 第】 三名。会试 【 第】 廿六名。 授常德路龙阳州判官。 三、丑闾 贯河南淮北 【 蒙】 古军户 【 [二七]蒙,据行文体例及《元史》卷八六《百官志二》补。】 ,哈刺鲁氏。 字益谦,行一,年□□□,九月十一日。 曾祖霍哲,赠南阳郡伯。祖阿□义。父喜生;母康里氏。慈侍下。娶钦察氏。 乡试河南第五名,会试 【 第□□名】 。 授 【 保】 定路遂州判官 【 [二八]保字原缺。元代遂州属保定路,见《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据补。】 。 四、扎剌里丁 贯嘉兴路崇德州, 【 □□人氏】 。 字彦才,行二, 【 年□□□】 ,八月初五日。 曾祖 【 阿都】 刺 【 [二九]阿都,据《元史氏族表》卷二页四补。】 ,祖□□□,父阿里,母盛氏。具庆下,娶未。 己巳江浙 【 第】 十三名。乡试□□ 【 第】 五名。会试 【 第】 四十六名。 授嘉兴路嘉兴县丞。 五、囊加歹 贯济南路济阳县,察罕达 【 达】 氏 【 [三○]察罕达达,意为白鞑靼,指汪古族。今据译音补一达字。】 。 字逢原,行三十,年廿六, 【 □月】 初十日。 曾祖哲里洼歹,祖丑厮,父教化。母□□氏、元氏。慈侍下。娶宋氏。 乡试山东第一名,会试 【 第】 十三名。 授河间路陵州判官。 六、明安达耳 贯左翊蒙古侍卫军户,居曹州,唐兀氏。 字士元,行一,年三十,八月十九日。 曾祖军儿,祖傅思郎,父囊加台,母秦氏。重庆下。娶护都伦氏。 乡试东平第八名,会试第三十名。 授 【 常】 【 归】 德宿州 【 [三一]按元代宿州属归德府,不属常德路;常德路下无宿州,见《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卷六三《地理志六》,今据以改常为归。】 判官。 七、安 【 笃剌】 【 [三二]笃剌二字原脱。《元史氏族表》卷二页六○增一笃字,《蒙兀儿史记》卷一九四《色目氏族表》增笃剌二字,今从补。吴师道《吴礼部集》卷一四《送芊希曾之江西序》提到的「江西佥宪按笃剌公」当即此安笃剌。】 【 贯益】 都路滕州邹县 【 [三三]按元代滕州属益都路,见《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益字据补。】 ,唐兀氏。 【 字】 □□,行八 年二十六,二月初二日 曾祖□□,祖□□儿 【 赤】 【 [三四]赤,据《元史氏族表》卷二页六○补。】 。祖母樊氏、刘氏。父公安,母□□□氏。重庆下。娶未。 乡试山东第一名,会试第二十名。 授卫辉路辉州官。 八、□□□ 【 贯】 □□,□□ 【 人氏】 。 【 字】 □□, 【 行】 □, 【 年】 □□,□ 【 月】 □ 【 日】 。 【 曾祖】 □□, 【 祖】 □□,父明安, 【 母】 □□氏,慈侍下。 【 娶】 □ 【 氏】 。 【 乡试】 □□ 【 第】 二名,会试第九名。 授 【 太常礼仪院】 太祝 【 [三五]太常礼仪院五字原脱。按元代唯太常礼仪院有太祝,见《元史》卷八八《百官志四》,今据补。】 。 九、阿都剌 贯中兴路录事司,昔马里回回人氏。 字子俞,行一,年廿六,十二月初三日寅时。 曾祖答不丁,嘉议 【 大夫】 。祖阿里,奉训 【 大夫】 。祖母,贞节 【 夫人】 。父洒不丁,务大使。母阿鲁温氏。具庆下。娶□ 【 氏】 。 乡试河南第三名,会试第十名。 授湖广省照磨。 十、托本 贯大名路濮阳县军籍,哈利鲁人氏。 字公翼,行五,年卅一,正月十八日申时。 曾祖忽都鲁,管军百户。祖唆郎呵歹,百户。 父那海,忠显 【 校尉】 。母铁直氏、钦察氏。慈侍下。娶王氏。 乡试燕南第二名,会试第四十名。 授将作院照磨。 十一、也先 【 溥化】 【 [三六]溥化,依《元史氏族表》卷一页一六、《蒙兀儿史记》卷一五三《蒙兀氏族表下》补。】 【 贯】 平阳路 【 大】 【 太】 平县 【 [三七]元无大平县而有太平县隶于平阳路,见《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据改。】 军户,弘吉刺氏。 【 字】 西英,行一,年廿八,正月初七日。 【 曾祖】 □□铁木儿,□□使。祖德正,州同知。父□□,母□□,娶未。 【 乡试河东第□□名,会试第□□名】 。 【 授】 □□□□。 十二、 【 剌马丹】 【 [三八]剌马丹,据《元史氏族表》卷二页八四补。】 【 贯济宁路】 ,回回人氏,居绍兴路新昌县。 字德 【 方】 【 [三九]方,据《元史氏族表》卷二页八四补。】 ,行一,年卅二,三月初三 【 日】 。 曾祖伯八剌黑,祖马合谋,亦思八撒剌儿监榷官。父哈里丁,新昌主簿。母阿鲁温氏。具庆下。娶穆速鲁 【 蛮】 氏 【 [四○]波斯文Musalman,元代文献译作穆速鲁蛮,或作没速鲁蛮、谋速鲁蛮、木速儿蛮、木速蛮、铺速蛮等,今据补蛮字。】 。 己巳江浙第九名,乡试江浙第十二名,会试第十八名。 授温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 十三、脱颖 贯南康路, 【 穆】 速鲁蛮氏 【 [四一]穆,据同上补。】 。 字用宾,行二,年廿六,十月初七日巳时。 曾祖速哥,路达鲁花赤。祖囊加歹,治中。父教化的,母胡氏。慈侍下。娶杜氏。 乡试江西第二名,会试第廿四名。 授抚州路临川县丞。 十四、买闾 贯濮州,蒙古军户,斡罗台氏。 字世杰,行□,年廿六,二月初五日子时。 曾祖八郎,千户。祖丑妮子,千户。父唐兀 【 白】 【 歹】 【 [四二]从《元史氏族表》卷二页一二改。】 ,□□。母宋氏,具庆下。娶未。 乡试大都第三名,会试第十七名。 授 【 太常】 礼仪院太祝。 十五、察伋 贯般阳路莱州掖县,塔塔儿人氏。 字士安,行一,年廿九,三月初三日未时。 曾祖合纳臣,武略将军。祖月禄普化。父帖木儿。母博罗氏。慈侍下。娶弘吉剌氏。 乡试大都第十名,会试三十三名。 【 授国】 史院编修官。 十六、 【 塔不歹】 【 [四三]塔不歹,据《元史》卷一九四《喜同传》补。史文作塔不台,本文原缺第三字残笔似歹字曳?,元人书人名,台与歹多通用,故此处补用歹字。】 贯东昌路聊城县,唐兀 【 人氏】 。 字彦辉,行三,年廿六,十一月廿七 【 日】 。 【 曾祖】 □□,祖朱沙,□武校尉。父认管你,忠翊 【 校尉】 。 【 母】 唐兀氏,宜人。具庆下。娶王氏。 【 乡试东平】 第八名 【 [四四]乡试地名原缺。按塔不歹贯东昌路,依科举程序条目,所就当为东平乡试。今据补。】 ,会试第十四名。 【 授】 □□□□□。 十七、百嘉纳 贯河南府洛阳县,蒙古人氏。 字若思,行二,年廿八,七月十三日。 曾祖□□,祖□□,父哈刺,母唐兀氏。具庆下。娶钦察氏,继哈 【 刺】 鲁氏。 乡试河南第五名,会试第四十五名。 授襄阳路录事司达鲁花赤。 十八、道同 贯别十八里,畏吾人氏,见居池州路录事司。 字文卿,行一,年二十九,二月二十八日午时。 曾祖八扎赤,宣授管领畏吾儿官。祖小哥,正议大夫。父肃安,江东书吏。母畏吾氏,具庆下。娶未。 己巳江浙第五名 【 [四五]此句原置于下文「授江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一句后,与本录体例不合,今改正。】 ,乡试江浙第十一名,会试第二十八名。 授江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 十九、 【 彻】 台 【 [四六]彻,从《元史氏族表》卷二页七○补。】 贯 【 广】 平路曲 【 周】 县军籍 【 [四七]广、周二字原缺。元季以曲为首字之县而又属以平为第二字之路者,唯有广平路曲属县,见《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据补。】 ,乃蛮氏。字文德,行二,年廿六,三月初十日寅时。 曾祖□□。祖忽都帖 【 智】 儿 【 [四八]智,从《元史氏族表》卷二页七○补。】 ,敦武校尉。父那海,忠显 【 校尉】 。母唐兀氏。严侍下。娶元氏,继朴氏。 【 乡试燕南第】 □ 【 名】 【 [四九]乡试地原缺。按元制贯广平者试于真定,又称燕南乡试,参见注[一二]。今据补。】 , 【 会】 试第□名。 【 授】 □□□□□。 二十、铎护伦 贯临江路录事司寓居,畏吾 【 儿人氏】 。 字振远,行五,年三十二,九月廿六 【 日】 。 曾祖朵忽里牙老瓦赤,参 【 知】 政 【 事】 。祖曲列, 【 案】 【 按】 察使 【 [五○]显误径改。】 。父燕只哥,宣使。母阿鲁温氏,具庆下。娶南氏。 丙寅江西第六名,己巳第□名,壬申第三名,会试第三十八名。 授袁州 【 路】 录事司达鲁花赤。 二十一、博颜达 贯蒙古札刺 【 亦】 儿人氏,大名路附籍,见居江州路录事司。 字孝友,行二,年二十六,正月二十九日辰时。 曾祖曲帖儿,大名路达鲁花赤。祖异里不哥儿。父也先,务使。母王氏。娶未。具庆下。 乡试江西第二名,会试第二十五名。 授徽州路婺源州判官。 二十二、博颜歹 贯济宁路金乡县军户,札 【 刻】 【 刺亦】 儿人氏 【 [五一]札剌亦儿,元代著名的蒙古氏族之一,系Jalayir音译。原作札刻儿显误,今改正。】 。 字士贞,行六,年卅七,八月二十五日。 曾祖□□,祖燕只哥,父罗罗,母贾氏。具庆下。娶张氏。 乡试东平第三名,会试第四十七名。 授益都路莒州判官。 二十三、护都不花 贯河南府,居衡州路录事司,军户,□□ 【 人氏】 。 字茂实,行一,年廿六,四月十二日。 曾祖拔都鲁,祖秃满达儿,父答不歹。母唐氏,继吴氏。具庆下。娶未。 乡试湖广第□名,会试第四十一名。 授通政院照磨。 二十四、?延乌台 贯河南府路登封县军籍。□□ 【 人氏】 。 字仲纪,行二,年四十三,十一月 【 初】 十日。
- 190 -
曾祖□□,祖妥和郎 【 [五二]妥和郎,《元史氏族表》作安和郎。】 ,父丑思。母史氏、陈氏。永感下。娶郑氏。 乡试河南第一名,会试第廿九名。 授高邮路?应县丞。 二十五、月鲁不花 贯南阳府郏县,居绍兴路,逊都台氏。 字彦明,行三,年廿六,八月十九日酉时。 曾祖察剌月里,赠亚中 【 大夫】 【 [五三]亚中大夫系元文散官之一,见《元史》卷九一《百官志七》,今据补原脱大夫二字。】 。祖忽纳, 【 肃政】 廉 【 访】 使,赠通议 【 大夫】 ,封陈留侯,谥景桓 【 [五四]据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三五《逊都台公墓志铭》,忽纳官至江东道肃政廉访使。通议大夫系元文散官之一。今据以补肃政、访、大夫诸字。】 。父脱 【 木帖】 【 帖木】 儿 【 [五五]脱帖木儿为蒙古文Tugh Temur的音译,意为纛?。脱木帖儿无意义。上引《逊都台公墓志铭》作脱帖穆耳,今据以乙正。】 ,明威 【 将军】 【 [五六]将军,据上引《逊都台公墓志铭》补。】 。母朱氏。具庆下,娶未。 乡试江浙第一名,会试第十五名。 授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 二十六、脱颖 贯晋宁路高平县,军户,札刺 【 亦】 儿氏。 字尚宾,行二,年廿六,十二月初三日寅时。 曾祖黄吉忽达,祖丑脸,父军僧,母姬氏。具庆下。娶宋氏。 乡试河东第八名,会试第三十七名。 授大都路通州判官。 二十七、野仙脱因 贯河中府河东县,军户,蒙古氏。 字友贤,行二,年卅一,三月十九日卯时。 曾祖南京 【 [五七]南京,《元史氏族表》卷一页三七作南□尔。】 ,进义 【 校尉】 。祖火六台,昭信 【 校尉】 。父哈刺不花,武略 【 将军】 【 [五八]武略将军系元武散官之一,见《元史》卷九一《百官志七》,今据补原脱将军二字。】 。母□□王氏,县君。具庆下。娶唐兀寇氏。 己巳大都第五名,壬申第十三名,会试第□ 【 名】 。 授 【 太常】 礼仪院太祝 【 [五九]太常二字原脱。按元代唯太常礼仪院有太祝,见《元史》卷八八《百官志四》,今据补。】 。 二十八、廉□□ 【 贯】 □□□□, 【 畏】 【 [六○]畏,据《元史》卷一二五《布鲁海牙传》补。】 吾儿氏。 【 字】 □□, 【 行】 □,年□□,五月十四 【 日】 。 【 曾祖布鲁海牙,顺德等路宣尉使】 ,赐仪同三司魏国公谥孝 【 懿】 【 [六一]曾祖布鲁海牙顺德等路宣慰使、懿诸字,据同上补。】 。祖□□□□,□阳郡侯,谥真惠。父廉甫,将□□。 【 母】 □ 【 氏】 。□□下。娶□ 【 氏】 。 乡试上都第一 【 名】 , 【 会试第】 三十四名。 【 授翰林】 国史院检阅 【 官】 。 二十九、□□达 贯建德路录事司,燕只吉台氏。 字兼善,行一,年廿六,四月廿日。 曾祖文木卵干,昭勇 【 大将军】 。祖脱歹,武德 【 将军】 。父伯都,从仕 【 郎】 。母许实歹氏,重慈下。娶未。 乡试江浙第三名,会试第十九名。 授国史院编修官。 三十、燕质杰 贯陵州,怯列歹氏。 字道亨,行二,年卅二,十月初一日亥时。 曾祖也列虔,昔宝赤。祖妥 可孙。父执 【 札】 【 礼】 化台 【?【 拒】 【 桓】 【 [六二]从《元史氏族表》卷一页二五改。】 ,本爱马里 [六三]从《元史氏族表》卷一页二五改。】 。母雍古台氏、李氏。具庆下。娶张氏。 乡试大都第七名,会试第卅九名。 授益都路密州判官。 三十一、寿同 贯汴梁路开封县,达鲁乃蛮氏。 字仲举,行三,年廿八,□月□日。 曾祖汤闾 【 [六四]汤字偏旁原缺,今从《元史氏族表》卷二页六九改。】 ,祖懵哦歹,父蒙呵不花,母李氏。 【 具】 庆下。娶刘 【 氏】 。 【 乡】 试上都第四 【 名】 ,会试第□ 【 名】 。 【 授安丰】 路濠州判官 【 [六五]路名原缺。按元代濠州属安丰路,见《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今据补安丰二字。】 。 三十二、明□□ 【 贯山东河北蒙古军大】 都督府军 【 户】 【 [六六]元代军事机构中称都督府者唯有「山东河北蒙古军大都督府」,今据补。】 ,□□氏。 【 字】 □□,行一,年卅二,十月□ 【 日】 。 【 曾祖】 □,祖赖朮,父寒驴,母唐兀 【 氏】 。慈侍下。 【 娶】 □ 【 氏】 。 乡试□□第三名,会试卅一名。 【 授】 扬州路□□县丞。 蒙古二十五名 色目二十五名 汉人、南人第一甲,三名 赐进士及第 【 第一名授承务郎,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承事郎】 一、李齐 贯保定路祁州蒲阴县,匠户。──《春秋》。 字 【 公】 平 【 [六七]公,据《元史》卷一九四《李齐传》补。】 ,行一,年卅三,十二月廿八日。 曾祖□□;祖□让,宣慰 【 司】 经历。父揖,温州路夏税库官。母安氏,□□下。弟鲁、周、晋、元。娶未。 乡试燕南第六名,会试第十一名。 授翰林 【 院】 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 【 官】 。 二、李祁 贯 【 岭北湖南】 道 【 [六八]原缺道名。按元代茶陵州属岭北湖南道,见《元史》卷六○《地理志三》。今据补岭北湖南四字。】 【 荣】 【 茶】 陵州 【 [六九]茶,原形讹作荣,今改正。】 ,民籍。□□。 字 【 一初】 【 [七○]字原缺。按余阙《青阳文集》卷首李祁序末注有「一初,又号希莲」,今据补一初二字。】 ,行一,年三十五,十月初十日。 曾祖伯俞,祖起莱,父元,母胡氏。重庆下,弟关、法、积。娶毛氏。 乡试湖广第五名,会试第十四名。 授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三、罗谦 贯南阳府邓州穰县附籍屯户。──《书 【 经】 》。 字林亨,行三,年二十六,十一月十七日。 曾祖友胜,祖思贤,父天贤,南台察院书吏。母张氏。慈侍下。弟巽。娶和氏。 乡试河南第二名,会试第十七名。 授归德路同知毫州事。 汉人、南人第二甲,十五名 赐进士出身 【 授承事郎】 一、聂炳 贯先世居龙兴路,今籍武昌路江夏县,民户──《诗 【 经】 》。 字韫夫,行二,年卅二,正月廿五日申时。 曾祖□□,祖清,父道全,母杨氏。永感下。娶邹氏。 【 乡试湖广】 第十二名,会试第四 【 名】 。 【 授岳州路同知平江州事】 【 [七一]初授官衔原缺。按陈旅《安雅堂集》卷二有《送聂韫夫同知平江州》诗,元平江州隶岳州路,见《元史》卷六三《地理志六》。今据补。】 。 二、李之英 贯益都路滕州邹县,民户,蒲察氏。──《□□》。 字允达,行二,年三十四,十月十一日。 曾祖□,祖□;父俨,儒学教谕。母王氏,继侯氏。严侍下。娶刘氏,再宁氏。 乡试己巳科辽阳第二名,会试第二十五名。 授大宁路同知州锦州事。 三、宋梦鼎 贯建德路淳安县,民户。──《春秋》。 字翔仲,行三,年卅三,十二月初九日。 曾祖元弼,宋思勉进士。祖应樗,父德懋,字勉之。母任氏。具庆下。娶邵氏,继洪氏 乡试江浙第二名,会试第十二名。 授徽州路同知婺源州事。 四、王明嗣 贯真定路赞皇县,居南阳府舞阳县。──《书 【 经】 》。 字伯昌,行二,年卅,二月十五日子时。 曾祖成,祖义,父彦实,母胡氏。具庆下。兄庭玉,弟十二人,娶刘氏。 乡试燕南第一名,会试第卅七名。 授翰林国史 【 院】 编修官。 五、王充耘 贯吉安路吉水州,民户。──《书 【 经】 》。 字与耕,行三,年卅,十一月初六日。 曾祖季模,祖鼎,宋国学生,父孟韩,母曾氏。慈侍下。 兄□,□校□,从兄相,辛酉进士,娶曾氏。 乡试江西第□ 【 名】 ,会试第四名。 【 授吉安路同知永新】 州事 【 [七二]初授官衔原缺。按王充耘初授同知永新州事见于《大明一统志》卷五六,元永新州隶吉安路,见《元史》卷六二《地理志五》。今据补。】 。 六、杜彦礼 贯陕西兴元路录事司,奥鲁军户──。□□。 字仁□,行二,年卅一,八月初五日。 曾祖海,马军□□,祖和,务副使,父伯恭,前蜀郡幕官。母杨氏。重庆下。娶蒲氏。 前兴 【 元】 路 【 祥】 【 洋】 州 【 [七三]按元代无祥州,兴元路有洋州,见《元史》卷六○《地理志三》。今据以补元字,并改祥作洋。】 儒学正。乡试陕西第三名,会试第卅三名。 授奉元路同知路州事。 七、李炳 贯龙兴路新建县,民户。──《易 【 经】 》。 字炳文,行二,年廿九,九月廿八日丑时。 曾祖允恭,宋漕贡进士。祖景仁。父仕龙。母邓氏,继熊氏,重庆下。娶邓氏,再娶未。己巳乡试第廿一 【 名】 ,乡试江西第廿名,会试第二名。 授常德路同知龙阳州事。 八、李谷 贯高丽国杨广道韩州。──《易 【 经】 》。 字中父,行四,年卅六,七月十八日。 曾祖将真,本州岛岛户长,祖世昌,本州岛岛户长,父自成,国司巡卫别将同正,母李氏。慈侍下。娶金氏。 庚申本国登科,丙寅征东第三名,壬申第一名,会试第五十名,授 【 翰林】 国史院检阅官。 九、庄文昭 贯彰德路安阳县,军户。──《春秋》。 字子麟,行一,年廿七,七月廿一日戌时。 曾祖荣,祖□忠,林县主簿。父思诚。母徐氏,罗 【 氏】 ,杨氏。重庆下。娶李氏。 乡试燕南第五名, 【 会试】 第十三名。 【 授晋宁路】 同知 【 潞州事】 【 [七四]初授官衔原缺。依许有壬《至正集》卷五八《安阳郡伯庄公墓志铭》,庄文昭「同知潞州事」,元代潞州属晋宁路,见《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据补。】 。 十、朱 【 文霆】 【 贯兴化路】 录事司 【 [七五]原缺路名。按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三四《朱公墓志铭》称文霆莆田人,元代莆田为兴化路治,亦即录事司所在地,见《元史》卷六二《地理志五》。今据补。】 ,儒户。──《 【 书经】 》 【 [七六]上引宋濂《朱公墓志铭》称文霆于至治癸亥以尚书举进士,以后应试其主科当相同。今据本录体例补书经二字。】 。 【 字原道】 ,行四,年卅九,正月卅日丑 【 时】 。 曾 【 祖德诚,宋潭州驻泊;祖治】 安, 【 河南等处医学提举】 ;父世英,母林氏,慈 【 侍下】 , 【 娶池】 氏 【 [七七]以上均据宋濂《朱公墓志铭》补。】 。 癸亥乡试第七名, 【 壬申】 【 [七八]壬申,据上引《朱公墓志铭》补。】 【 第】 七名,会试第八名。 【 授】 温州 【 路】 同知瑞安州事。 十一、张颐 贯恩州附籍太常礼仪院礼乐户。──《诗 【 经】 》。 字以养,行三,年卅一,八月初八日。 曾祖天翼,从仕郎、按察司经历,祖衍,承务郎、吏部主事。父友谅,中顺大夫、知府。母韩氏、曾氏、王氏。慈侍下。娶司氏、崔氏。 己巳东平第四名,壬申第二名,会试第廿一名。 授太常礼仪院太祝。 十二、张兑 贯先四川普州安 【 居】 【 岳】 【 [七九]据余闵《青阳先生文集》卷七《张同知墓表》改。】 县,今系沣州路慈利州。──《书 【 经】 》。 字文说,行二,年卅,七月十二日。 曾祖圆,祖可大,父杏孙。母陈氏。具庆下。伯梅孙。叔柑孙。外祖陈景阳。弟临、观、复。娶杜氏,继丁氏。 乡试湖广第十五名,会试第二十名。 授湖南道同知茶陵州事。 十三、韩玙 贯大都路南警巡院西开阳坊,儒户。──《易 【 经】 》。 字廷 【 玉】 【 [八○]按《秘书监志》卷九称韩玙字廷玉,今据以补玉字。】 ,行一,年卅六,正月十一日子时。 曾祖润,秘□□丞,祖继先。父滋,宣慰司奏差。母□氏,娶□ 【 氏】 。 江东宪司书吏。丙寅大都乡试第十名,乡试□□第三名,会试第九名。 授 【 秘】 书 【 益】 【 监】 典簿 【 [八一]按《秘书监志》卷九典簿条列有韩玙,今据以补秘字,并改益为监。】 。 十四、李 【 毅】 【 [八二]毅,据本录原卷下策文补。】 贯吉安路 【 庐】 陵县 【 [八三]按元代吉安路所辖县中唯庐陵县有陵字,见《元史》卷六二《地理志五》,今据补庐字。】 延福乡,儒户。──《书 【 经】 》。 字弘略, 【 行】 一,年卅,十月初七日□时。 曾祖文昌,宋□□□生。祖省忠,万安县儒学教谕。父以明,播州 【 儒】 学正。母郭氏。重庆下。娶赵氏。 乡试江西第十三名,会试第四十九名。 授瑞州路同知新昌州事。 十五、宇文公谅 先世居成都路双流县,今籍湖州路归安县,儒户。──《易 【 经】 》。字子贞,行二,年四十二,十月初七日酉时。 曾祖峒,宋朝请大夫、大理寺丞、提刑兼安抚,知嘉定府。祖大钧,宋通直郎、知□州。 父挺祖,宋迪功郎、平阳县尉。母刘氏。兹侍下。娶叶氏。 乡试江浙第廿二名,会试第十六名。 授同知婺源州事。 汉人、南人第三甲,三十二名 赐同进士出身 【 授将仕郎】 一、张宗元 贯衢州路开化县。──《诗 【 经】 》。 字仲 【 亨】 【 [八四]按吴师道《吴礼部集》卷一五《送张州判序》称宗元为三衢张仲亨,唐元《筠轩集》卷九亦有《送知事张仲亨序》诗,因知宗元字仲亨,今据补亨字。仲字原脱偏旁。】 ,行十一,年四十二,四月初八日。 曾祖□之,宋□□郎。祖由孙,宋进士。父孟传,母江氏、徐氏。永感下。娶余氏。 乡试江浙第二十六名,会试第十名。 授台州路黄岩州判官。 二、任登 贯济南路录事司。──《书 【 经】 》。 字子升,行□,年□ 【 十】 六,七月初五日□时。 曾祖静,元帅□□; 【 祖】 显,崇仁县丞。父士恭。母房氏。□□下。娶□ 【 氏】 。 乡试 【 山东第】 五 【 名】 【 [八五]乡试地名原缺。按依《元典章》卷三一《科举程序条目》,济南人参加山东济南路乡试,而依本录行文体例,山东济南路当简称山东。今据补山东二字。】 ,会试第卅九名。 授淮安路□□县丞。 三、雷杭 贯建宁路建安县,儒户。──《易 【 经】 》。 字彦舟,行七,年卅二,十二月初一日辰时。 曾祖时,宋国学上舍,祖桂子,宋乡贡进士。父逢年,母李氏。严侍下。从兄机,进士。娶叶氏。 乡试江浙第一名,会试第四十八名。 授漳州路录事。 四、张周干 贯真定路录事司,见寓扬州路。──《诗 【 经】 》。 字国桢,行一,年廿八,八月初三日□时。 曾祖振, 【 人】 匠提举。祖天佑,庐州知事。父让,崇明州吏目。母王氏、殷氏。具庆下。娶马氏。 乡试燕南第九名,会试第十五名。 授保定路安州判官。 五、陈植 贯吉安路永丰县,民户。──《春秋》。 字中吉,行十二,年四十一,二月十一日卯时。 曾祖克仁, 【 祖】 □□,父俊叟,母毛氏。具庆下。娶袁氏,继李氏。 己巳乡试第廿一名,乡试江西第一名,会试第六名。 授南康路录事。 六、李干 贯汴梁路 【 目代】 【 睢】 州襄 【 邑】 县 【 [八六]按元代汴梁路下无目代州而有雎州,且下辖有襄邑县,见《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今据以正补。】 ,民户,居大都──《诗 【 经】 》。 字维桢, 【 行】 □,年卅一,四月二十四日□时。 曾祖坚,祖□将,□□ 【 总】 管府知事;父世杰,白石湖大使。母陈氏、王氏。严侍下。娶未。 乡试大都第七名,会试第四十五名。 授河南府录事。 七、徐祖德 贯处州路青田县,儒户。──《诗 【 经】 》。 字景熙,行六,年廿六,五月十二日寅时。 曾祖洪,宋迪功郎。祖梦奇,大中大夫宣慰副使。父泉孙,延平教授。母方氏。具庆下。娶未。 乡试江浙第四名,会试第廿二名。 授江浙行省管勾。 八、张崇智 贯邓州,迁襄阳路均州郧县,见居武昌。──《易经》。 字惠贞,行四,年卅七,正月初六日□时。 曾祖□,祖载德,赠奉训大夫、追封穰县男。父永□,奉训大夫、汉阳同知。母程氏,继虞氏,封 【 欀】 【 穰】 县君 【 [八七]据上文改。】 。具庆下,娶徐氏。 国子伴读。乡试大都第六名,会试第四十三名。 授淮安路盐城县丞。 九、赵毅 贯陕西奉元路录事同,军户。──《书经》。 字近仁,行三,年卅一,九月初五日午时。 曾祖伯杰,金□□□。祖仲容,葭州知州,父鉴,兴平税使。母李氏。□□下。娶李氏,继李氏。 乡试陕西第一名,会试第廿六名。 授陕西行省管勾。 十、 【 余观】 【 [八八]姓名原脱。按《元诗选》癸集有余观诗,其小传云:「余院判观,观字□□,岳之平江人,登元统元年癸酉进士第」。今据补余观二字。】 贯岳州路平江州,儒户。──《书经》。 字 【 嘉】 宾 【 [八九]嘉字原脱。按《傅与砺诗文集》卷七有《余观嘉宾及第归岳阳?赴常宁州判官》诗,陈旅《安雅堂集》卷二亦有《送余嘉宾赴常宁州判官》诗,今据补。】 【 行】 □,年廿六,正月十六日□时。 曾祖师孟,□□□,祖端昂,父元升。母邓氏,□□。具庆下。娶胡氏。 乡试 【 湖广第】 □□名,会试第卅四名。 授常宁州判官。 十一、张桢 贯汴梁路录事司附籍侍卫军户。──《春秋》。 字约中,行八,年廿九,二月十一日□时。 曾祖国维,将仕郎。祖鼎,将仕郎。父道渊,将仕郎、汴梁路经历。母史氏。慈侍下。娶未。 乡试河南第三名,会试第五名。 授彰德路录事。 十二、鞠志元 先世居吉安路吉水州,今籍岳州路巴陵县。──《诗经》。 字希仁,行四,年四十,二月初八日。 曾祖三复,宋进士。祖子端,宋进士。父颐孙。母钟氏,继黄氏。慈侍下。娶彭氏 乡试湖广第十六名,会试第三十二名。 授宝庆路邵阳县丞。 十三、成遵 贯南阳府邓州穰县,军户。──《春秋》。 【 字谊叔】 【 [九○]谊叔,据《元史》卷一八六《成遵传》补。】 ,行三,年卅,十一月二十日寅时。 【 曾祖】 □□, 【 祖】 □□, 【 父】 辅仁,母周氏。慈侍下。娶雷氏。 乡试 【 大都第□名】 【 [九一]成遵乡试地,宋褧《燕石集》卷四《送翰林编修成谊叔》诗称系由国子生乡举于大都,今据补。】 , 【 会试】 第廿□名。 授翰林 【 国史院编修官】 【 [九二]据《元史》卷一八六《成遵传》补。】 。 十四、陈毓 贯□□路□□□。──《春秋》。 字符□, 【 行】 □, 【 年】 □ 【 十】 六,正月初八日酉时。 曾祖□□,□□□,祖幼黄,宋待补太学生。父以德, 【 母】 □ 【 氏】 。重庆下。娶易氏 乡试湖 【 广】 第一名,会试第六名。 授瑞州路新昌州判官。 十五、周璇 贯真定路录事司,民户。──《书 【 经】 》。 字子衡,行一,年廿九,四月初十日酉时。 曾祖斌,祖壁,赠承事郎。父思义, 【 廉】 访司知事。母蒲察氏。具庆下。娶申氏。 乡试真定第五名,会试第七名。 授太常礼仪院郊祀署太祝。 十六、江文彬 贯建宁路录事司,儒户。──《书 【 经】 》。 字质甫,行一,年卅六,十月初六日申时。 曾祖斯立,祖翼子,父元父,母赵氏。具庆下。娶黄氏。 乡试江浙第十八名,会试第卅名。 授泉州路录事。 十七、程益 贯济南路录事司,军户。──《春秋》。 字光道,行一,年卅一,四月廿一日寅时。 曾祖 【 万,江南郡狱掾】 【 [九三]据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一八《程府君墓志铭》补。】 。祖璧,□□郎。父恭,承务郎,南陵县尹。母刘氏,继张氏。 【 具】 庆下。娶张氏。 己巳山东第四名,乡试山东第□ 【 名】 ,会试第卅一名。 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 十八、邓梓 贯 【 龙兴路奉新县】 【 [九四]据同治《南昌府志》卷二九叶一八上补。】 。──《诗 【 经】 》。 字 【 文】 若, 【 行】 □, 【 年】 □□□,四月廿八日午时。 【 曾祖】 □□, 【 祖】 □□, 【 父】 □□,母王氏。具庆下。娶易氏。 乡试 【 江西】 【 [九五]邓梓为江西龙兴路奉新县人,当就乡试于江西,今据补。】 第三名,会试第廿八名。 授南丰州判官。 十九、郭文焕 贯成都路录事司,儒户。──《春秋》。 字质方,行三,年卅三,十二月初九日卯时。 曾祖诚,祖复,父善宗,母何氏。严侍下。娶白氏。 乡试四川第三名,会试第四十七名。 授重庆路录事。 二十、刘基 贯处州路青田县,儒户。──《春秋》。 字伯温,行七,年廿六,六月十五日。 曾祖濠 【 宋翰林掌书】 【 [九六]据张时彻《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见于刘基《诚意伯文集》卷首,四部丛刊本)补。】 。祖槐,宋太学生。父火仑,儒学教谕。母 【 富】 氏 【 [九七]据上引《刘公神道碑铭》补。】 。具庆下,娶富氏。 乡试江浙第十四名,会试第廿六名。 授瑞州路高安县丞。 二十一、刘文□ 贯大都路警巡院附籍儒户,先里济南。──《诗经》。 【 字】 □□,行一,年卅五,二月廿九日,亥时。 曾祖□□,□□□,祖德昭,刑部同知令使。父王 【 [九八]此字原仅残存偏旁。】 ,儒学教谕。母张氏。 【 具】 庆下,娶殷氏。 己巳乡 【 试】 第五名, 【 乡试大都】 第□ 【 名】 , 【 会试】 第廿七名。 授 【 上】 都路 【 奉】 圣州判官 【 [九九]元代大都、上都二路辖下州名以圣为第二字者,唯有奉圣州,隶上都路,见《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据补。】 。 二十二、徐邦宪 【 贯龙兴路富州】 【 [一○○]据同治《南昌府志》卷二九叶一八上补。】 ──《书 【 经】 》。 字□□, 【 行】 □,年卅二,十二月初四日。 曾祖正道, 【 祖】 □□, 【 父】 □□,母邹氏,具庆下。娶 【 催】 【 崔】 氏 【 [一○一]原文显误,今改正。】 。 儒学教谕。乡试 【 江西第】 □□名 【 [一○二]徐邦宪为江西龙兴路富州人,当就乡试于江西,今据补。】 ,会试第四十二名。 授袁州路分宜县县丞。 二十三、许寅 贯晋宁路临汾县,军籍。──《诗 【 经】 》。 字可宾,行三,年卅,十一月初二日□时。 曾祖济民,祖固,父肯终,母张氏。具庆下。娶程氏,继高氏、韩氏。 乡试大都第十名,会试第三十五名。 授翰林国史 【 院】 检阅官。 二十四、朱彬 贯建昌路新城县附籍儒户。──《诗 【 经】 》。 字仲文,行二,年廿六,正月十五日□时。 曾祖应元,祖何,父礼。母翁氏。具庆下。娶黄氏。 乡试江西第十九名,会试第廿四名。 授翰林国史院典籍官。 二十五、于及 贯益都路录事司,军户。──《易 【 经】 》。 字□□,行一,年廿七,九月廿日子时。 曾祖守中,祖□,浦江县尹。父钦止,岳州教授。 【 母】 郑氏、乔氏。 【 慈】 侍下。 【 娶】 □ 【 氏】 □。 乡试山东 【 第】 □ 【 名】 ,会试第□名。 授□阳□□□。 二十六、艾 【 云】 中。 贯龙兴路录事司。──《易经》。 字翼□, 【 行】 三,年廿六,二月初二日辰时。 曾 【 祖】 □□,祖梓,父德新,母徐氏。具庆 【 下】 ,娶陈氏。 乡试江 【 西第】 九名,会试第卅六名。 授赣州路录事。 二十七、邓世纶 贯高唐州武城县,军户。──《诗 【 经】 》。 字君理,行卅六,年廿七,八月十九日酉时。 曾祖彬,祖?,父焕,母杜氏。具庆下。娶高氏。 乡试东平第五名,会试第四十一名。 授东昌府录事。 二十八、熊爟 贯龙兴路富州,□ 【 户】 ──《诗经》。 字成举,行七,年卅一,二月十七日子时。 曾袓庄孙,宋迪功郎。祖涯,父樾。母雷氏、徐氏、 【 母】 邓氏 【 [一○三]依本录行文体例,母字显衍当删。】 。慈侍下。娶黄氏,继黄氏。 乡试江西第廿二名,会试第四十四名。 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 二十九、李哲 贯 【 保定】 路博野县 【 [一○四]按元代博野县隶保定路,见《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据补保定二字。】 ,军户。──《春秋》。 字 【 公毅】 【 [一○五]字原脱。按赖良编《大雅集》卷三叶二下记:「李哲字公毅。」今据补公毅二字。】 ,行一,年卅一,十一月十五日戌时。 【 曾祖】 □□, 【 祖】 □□,父居禛,母赵氏。慈 【 侍下】 。娶朱氏。 乡试 【 燕南第】 □ 【 名】 【 [一○六]依《元典章》卷三一《科举程序条目》,保定路人就真定路乡试,而本录均称乡试燕南,今据补。】 , 【 会试第】 □一名。 授□□□□□。 三十、许广大 贯台州路天台县,民户。──《书经》。 字具瞻,行一,年廿一,正月初十日酉时。 曾祖渔着,宋进士。祖文的,父嗣。母张氏。重慈下。娶叶氏。 乡试江浙第廿名,会试第十八名。 授庆元路昌国州判官。 三十一、张本 贯延平路将乐县,儒户。──《礼记》。 字在中,行一,年卅六,正月十二日子时。 曾祖兴,祖日宣,父德昭,母廖氏,继廖氏,具庆下。娶萧氏。 乡试江浙第十一名,会试第卅八名。 授赣州路宁都州判官。 三十二、张文渊 贯汴梁路尉氏县,寓居武昌 【 路】 录事司。──《易经》。 字希颜,行一,年廿九,二月十六日卯时。 曾祖德,祖凯,父寿之,母周氏,具庆下,娶袁氏。 乡试河南第五名,会试第十九名。 授襄阳路均州判官。 汉人二十五名 南人二十五名 附录 元统元年进士录跋 钱大昕 此元统元年进士录,录前当有读卷、监试、执事诸臣衔,今惟存监膳、供给、□造、公服数人,余皆失之。是年岁在癸酉,以十月改元,故列传或书至顺四年,其实一也。元自延佑设科,赐进士五十有六人,嗣后递有增广,无及百人之额者。是科增至百人,史家以为科举取士,莫盛于斯者也。廷试进士,例以三月七日,是年顺帝以六月即位,故廷试移在九月三日,此亦当书于《选举志》者,可以补史文之阙。是榜蒙古、色目五十人,汉人、南人五十人。有两丑闾、两脱颖,敏安达肃与明安达耳音亦相同,当时不以同名为嫌也。李齐贯保定路祁州蒲阴县,匠户,而史云广平人;丑闾贯昔宝赤身役,唐兀氏,而史云蒙古氏,皆当以录为正。右榜第三甲第十六名字彦辉,而名已残缺,唯末笔似歹字曳?,以《元史?忠义传》证之,当是塔不台,台与歹,元人多通用也。此百人之中,《元史》有传及附见者凡十人。余阙、月鲁不花、李齐、聂炳、塔不台、明安达耳、丑闾,皆以忠义显名;而成遵之政绩,张祯之谠直,宇文公谅之文学,亦卓卓可称,斯足征科举得人之效矣。宋世登科录传于今者,唯王佐、文天祥两榜。元之登科录,前辈未有及见者。顷黄君荛圃于书肆中偶得之,诧为希有,属予审定,爰记所考证于卷末。时己卯重五日夏至,竹汀居士钱大昕书。 宋元科举三录序 徐乃昌 (前略)元统元年进士录,元刻本,为黄氏士礼居藏书,前人皆未之见。录中题名百人,元史有传及附见者凡十人。后附试策中多断烂,而余忠宣一篇阙文尚少,殆有神物护持者欤?爰汇绍兴、宝佑、元统三录,镂版印行,以与世之人共读焉。癸亥正月南陵徐乃昌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