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度最佳豹粪,谁见过!

 昵称535749 2021-12-17

猫盟CFCA 

民间野生猫科动物保护联盟3小时前

下坡的时候,山里一树一树的明亮黄色吸引了我,正纳闷这个季节啥植物开这么鲜艳的花呢,听到身后巧巧一声惊呼:哇!!回头一看,二宝发现了豹粪。

从颜色来看,这是一坨非常新鲜的豹粪,二宝推测时间差不多有一周。我们兴奋地拍了照,记录好坐标,我从背包里翻出一个干净的塑料袋,二宝已经用树枝自制好一双筷子等着了。

他轻轻地夹起豹粪,我们又一次发出了“哇偶~”——这坨豹粪拎起来竟然是完整的一长串!

喜提豹粪!©巧巧

在和顺的第一次巡护,就喜提豹粪,还是非常新鲜完整的一坨,四舍五入不就等于是跟豹子相遇了吗?我开心得飞起。

那一树一树的黄色原来不是花,而是果子,请教了子驭,这个叫槲寄生 ©小小崔

冬日里的好天气,山里格外美 ©小小崔

和老豹子队员一起巡护

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我终于有机会再次去和顺,但在此之前我没有在和顺爬过山,因此跟着老豹子队员去山里巡护是我最期待的一项工作。

老豹子队员二宝,已经是当爷爷的人了,按辈分我应当叫他二宝叔,但是二宝真的很可爱,以至于我觉得叫叔显得生疏了些。

二宝家在西马泉村,一进大门,看到他家的狗狗很乖巧地坐在院子里,也不冲我们叫。二宝背上一个不大的挎包,拎着斧头和我们一起出门,漂亮狗狗跟着他到车门前,亲昵地把前爪搭在二宝的胳膊上。

500

二宝家的帅狗狗 ©小小崔

修建风电时开辟的宽阔山路,让车子能够爬到梁上,在二宝的指挥下停车,商量好路线,我们兵分两路,郭婷和老豹子队员王杰走社区,我和巧巧跟着二宝巡护。

巧巧将执法记录仪别在我的背包带上,说:跟着二宝去巡山咯~ 这是巡护非常有仪式感的开场。

这片山头是二宝的负责的区域,他熟悉这里的每一条路,跟着他我们走得很轻松。直到一处灌丛,二宝率先钻了过去,我赶紧拉起冲锋衣的帽子,也一头扎了进去。

巧巧在后面喊道:“这是不是得砍一砍呀,也太难走了!”二宝却指指右后方:那里有路。原来不是灌丛长满了路,只是抄了个近道。

500

跟着二宝去巡山 ©小小崔

这个季节,山上一片枯黄,没走多久黄土就爬上了鞋面和裤腿。沿着小路往下,太阳不容易照到的地方残留着小片的积雪。

雪地上融化出几个巴掌大小的圆圈,二宝用斧头柄指给我看:“豹脚印。”我不明所以,这咋看出来的呢?沿着这几个圈再往前,果然看到两只尚未消融的完整豹爪印,和前面的窟窿连起来 呈现出一条明显的足迹链。

二宝仔细地砍掉了路边横升过来的灌木,原来,这柄斧头并不是为了给人助攻,而是用来给豹子开路。

500

500

发现了豹的足迹链 ©小小崔

不同于我东张西望到处瞎看,二宝总是小心地注意着脚下与两边,尤其是到开阔的平台处,他会格外仔细地查看,那是豹子喜欢来的地方。

然而豹子的脚印不容易见到,野猪的脚印到处都是,它们拱出的凹槽也很常见。二宝会观察一堆野猪脚印,估计一下这里路过了几只野猪。

这一区域有12台相机由二宝负责,反盗猎巡护每月一次,二宝每次都是独自一人上山,看看相机是否完好,检查山里有无电网、猎套、兽夹。

巡护不会每次都走同一条路线,久而久之这一片的每一寸土地他都烂熟于心了。

野猪的足迹链 ©小小崔

二宝也熟悉当地人的情况,他说拉电网的人通常会骑摩托车运输电网以及工具,而摩托车是上不去高处的,沟里可能是放电网的高发地。而且电网也不会放在草木多的地方,容易起火。

就是在去沟里的路边,我们发现了豹粪。后来因为走到一半没路了,只得改变路线,决定从九寨谷下山,到达霍城村附近与郭婷和王杰会合。

下山途中经过一个水库,左边一条岔道上,有两条非常粗的车轮印子,二宝说这么宽的印子只能是挖机的。时间尚早,我们决定进去看看。

挖机的车辙,路上还有许多小动物的足迹 ©小小崔

沿着车辙,走到了水库上游,过了一道坝,基本上就算走到头了,前面的坡上石头凌乱地裸露,不难猜测挖机进这里是为了采石。

积雪上有野鸡的爪印,眼尖的二宝发现左边一棵小树旁的铁丝——有人在这里下过套。下套的人显然有经验,这是一个小沟口,一潭积水已经结冰了,左侧有一条明显的小径,动物会从这里下山。

二宝在拆除铁丝 ©小小崔

拆除了铁丝,我们也差不多到了该返回的时间。跟着二宝,我就像是一个陌生的游客,有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没有比“老豹子”更贴切的称呼了,熟悉自己的领地又时刻保持敏锐,二宝走在这山里的时候,和豹子是一样的。

“我喜欢上山。”退耕还林之后,不用再上山种地,但他还是喜欢去山里。巡护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独自一人进山他也丝毫不会害怕。对二宝来说,巡护的意义,或许已经超出了工作和任务。

在山里走得多了,自然有机会亲眼见到豹子,今年7月二宝就见到过一次豹子。他指着沟谷对面给我比划,“就这么近,听到有什么东西的叫声,就看到豹子叼着小山猪(当地把野猪叫做“山猪”)跑过去了。等我拿出手机,已经看不到了。”

太行山,就是这样一个人和动物离得很近的地方。虽然亲眼看到的只有头顶飞过的一只猛禽和山坡上奔跑的雉鸡,但是各种动物的足迹和粪便贯穿整个巡护的始终。

我们还遇到了一个猎杀现场,应该是豹猫干的,二宝说羽毛像是野鸡的 ©小小崔

老豹子队员守护着这里,他们的存在,也润物无声地改变着当地人。

二宝说,现在大家对红外相机都习以为常,也不咋丢了。以前相机丢得多,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有时候出于好奇就拿走了。

人们会习惯红外相机,也终会习惯与豹为邻。在通往人豹安居城的路上,老豹子队员是桥梁。

二宝说:“我们去那边高的地方,观察观察地形” ©小小崔

跟着大锤走社区

随着和顺县华北豹全域调查的启动,我们也将反盗猎巡护与宣传工作向更多地方延展。这次的目标地是东边的平松乡和松烟镇。

到了平松乡,整个街道冷清得只能听见风吹的声音,可能是因为天气冷,又是大清早的缘故。

老豹子队员王杰和郝耀华找地方挂横幅去了, 我和大锤走进一家小超市,说了声“您好”,老板娘胳膊肘支在柜台上没有说话。大锤拿出宣传册,继续说“我们是……华北豹第一县……不能打野生动物……”

大锤讲完了,老板娘还是不说话,我瞬间感觉屋子里的空气比外面还冷,但我身边可是李大锤啊,她将传单交给老板娘,说“您看一下,我们先走啦”,就拉着我出了门,相视一笑,我俩直呼“好冷啊哈哈哈哈~”

元气满满的大锤 ©小小崔

高冷可打击不了我们的热情啊,我和大锤又去了一家超市、一家饭馆和唯一一户开着门的居民家,当然也没放过唯一一个路过的行人,他说:“打猎我们会管的”,后来我们看到他走进了林场的办公楼。

合山村有一个景区,临山立着一个巨大的石像,王杰说这是三圣母,有50米高,石像附近是公园,冬季处于关闭状态。

走进一个小巷,几乎每家门口都挂有农家乐的牌子,农家乐比较多的地方是我们要重点宣传的。

王杰和郝耀华干活很麻利,挂好横幅就来帮我和大锤,他们跟村民自然又熟络地攀谈,既打听消息又跟他们普及反盗猎。

早就听说王杰社区工作很厉害,郝耀华加入老豹子队不久,业务上也分毫不含糊。

每家都是农家乐的小巷子 ©小小崔

在合山村挂了一个横幅 ©小小崔

松烟镇的南天池村也是一个景区,村里人看不到人影,我和大锤走了一圈,发现大家都聚集在村委会打扫卫生。

他们说的方言我不能全部听懂,但明显能感觉到大家看到宣传页上野猪的照片时话变多了。

“山猪都把庄稼吃光了……” “保护这东西干啥呢?”“山猪害人,也没有人管管……”

从平松乡到松烟镇,跑了好几个村子,一路都能感受到村民对野猪的怨念非常之深。

南天池村,村口有好看的木头篱笆 ©小小崔

刚从和顺回来,就听说了野猪拟从“三有名录”删除的消息。

农民在乎的是自己的庄稼,最深受其害的是农民,就算野猪不再受法律保护了,农民又如何承担与野猪对抗的成本与风险呢?野猪问题还是需要好好想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王杰说,今年野猪下山其实比去年少了。我们去走访,村民一看是“上面来的”,必然会说得很严重,期望有人尽早管一管野猪的问题。但王杰作为本地人,得到的消息肯定更为真实,这也是老豹子队员的无可替代之处。

至于野猪下山为什么今年没有去年多,很难推测,还需要科学的调查。

大家拿到宣传册,看到野猪就开始诉苦了 ©小小崔

听大锤说,马坊乡发现猎套、兽夹的现象比以前少多了,那是我们做宣传最多的一个乡。我想到了我们在马坊针对野猪问题做的种种工作,马坊乡的人们对野猪的态度或许也不同于其他地方了。

只要我们一直在路上,转变总会慢慢有的。大锤很耐心地跟大家解释,肯定会管的,野猪的事还需要再想想办法,但别自己去打,很危险……

在景区门口挂了一个横幅 ©小小崔

其实文章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我还想说说美丽的风闯村,那么就以它结尾吧。

风闯村是一座彩色的村庄,村里的屋子都是用丹霞色彩的石头搭建成的,跟村庄后面的山一样,特别美。

彩色的石头房子和彩色的山 ©小小崔

墙上的花朵,也是用彩色石头拼出来的 ©小小崔

我们在街道上只看到一个村民,原来风闯村早已易地搬迁,村里现在没人住,只有养牛的农户会回来看牛,以后可能要拆掉了。

我拍了好多张照片,有点舍不得离开,冬天总是萧瑟的,若是夏天,风闯村该多么好看呀。

而现在它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被现代化的车轮远远地丢在原地,这座列车呼啸而过的风似乎要把它最后的残骸也吹化了,还有机会再看到夏天的风闯村吗?

我有些惆怅,村庄也会老去。但一想到华北豹还在这里,靠谱的老豹子队员们还守在这里,荒野不会老,心里又变得温暖了起来。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