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在男科疾病中比较常见,近几年笔者运用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阳痿40例,疗效满意。40例病人均有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临房力不从心,伴有腰膝酸困,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药物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当归、柴胡、生地各10克,泽泻、木通、车前子各8克,蜈蚣2条,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续服用5剂后进行疗效评定,服药期间忌房事。 疗效:治疗40例,治愈6例(症状消失,能正常性生活);显效15例(症状明显减轻);好转15例(症状减轻,有时有举而不坚);无效4例(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为90%。 典型病例:李某,31岁,于2005年3月8日初诊,自述阳痿不举,临房力不从心1年余,伴下肢酸软,口干口苦,大便干结,阴囊潮湿,嗜食烟酒厚味,自购多种补肾壮阳药无效。 查体:肥胖,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肝胆湿热下注,治法:清肝胆湿热;方药:龙胆草、栀子、当归、柴胡、生地各10克,蜈蚣2条,泽泻、木通、车前子各8克,甘草3克。5剂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体会:湿热型阳痿在男科门诊中比较常见。尤其以中青年偏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年人追求快乐,追求刺激,经常酗酒,餐餐膏梁厚味,再加手淫助长,一有身体不适,盲目用滋补壮阳药,导致湿热内生下注。《类证治载·阳痿》篇说:“亦有湿热下注,宗筋弛纵而致阳痿瓠”龙胆泻肝汤针对本病的主要病机,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苦寒清下焦湿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排除,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使苦寒药物不伤耗阴血,柴胡引药入肝胆,甘草调和诸药,蜈蚣通络,使湿热阻滞之经络畅通,精血下注病变部位,综观全方是泻中有补,利中有滋,以使火降热清湿浊分清,循经所发诸症而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