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润芝、萧子昇湘北研学旅行记

 品书p8o2sehkw4 2021-12-17

毛润芝、萧子昇湘北研学旅行记

杨锡贵

图片

此图片来自网络

1917年暑假,湖南省第一师范布置了学生在假期调查本县教育、乡土状况及本校毕业生状况的任务。但是,在一师读书的毛泽东(字润芝)却没有回湘潭,而是邀着他的老同学萧子昇即萧瑜)到湘北游学去了。这种游学,是指离开自己熟悉的校园,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玩,和我们今天的研学旅行极为类似。)

是年夏日里一个凉爽的早晨,毛润芝身着蓝粗布短衣,脚穿布鞋,带着一把雨伞,背着一个白包袱(里面有一套换洗的衣服、毛巾及文房四宝),和萧子昇一起离开了长沙。萧子昇在他的日记里曾这样描述过他们的简装旅游:“雨伞行囊荷一肩,头无冠带手无钱。去看河山千万里,如何整顿仗空拳。”

渡过湘江后,他们踏上了去宁乡的崎岖山路,遇到学校、庙宇、大户人家,就写一副对联送去,主人则馈赠一至四元不等的“程仪”。萧子昇写得一手好字,又会做对联,但他爱面子,不愿送,毛泽东就送。他们的游学活动就这样开始了。

一天,毛泽东、萧子昇来到宁乡杓子村拜访友人何叔衡。何家十分高兴,盛情款待他们。毛泽东看到何家的猪喂得壮,菜长得好,赞不绝口。在何叔衡的陪同下,他们还走访了几家农户。在何家住了两晚后,又到同学王熙家住了七天,临别时留赠了一副“爱君东阁能延客,别后西湖赋予谁”的对联。

离开王家,他们便上了沩山。沩山距宁乡县城西约75公里,是佛教名山。山上有个很大的佛寺,里面住着很多和尚。毛泽东想了解佛教和佛教徒的生活,于是便装求神拜佛的信徒,故受到了方丈的热情接待。在佛寺里,听了方丈对佛经的讲解,并和方丈讨论了老子、庄子的哲学,详细询问了佛教徒的生活情况。方丈将他们当作贵客,招待、留宿。

游沩山寺后,他们去了同学萧蔚然、罗双雄家,然后来到当时的安化县城——梅城(今设东坪镇),看了不少名胜古迹。当他们看到刘邦庙时,两人为刘邦这个人还发生了争执。毛说:“刘邦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平民成为皇帝的人,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萧说:“刘邦是一个坏蛋,一个吹牛大王。”毛反驳说:“他是汉朝的缔造者,怎么能叫坏蛋呢?至少刘邦是个成功的革命者。他推翻了秦朝的暴政,你总不能设想叫他成立一个民主共和国。他生活在那个朝代,应同那个时代的帝王比较。”

毛泽东在梅城游北宝塔时,还兴致勃勃地题了词:“洢水拖蓝,紫云反照;铜钟滴漏,梅岭寒泉。”

但是对毛泽东更富有吸引力的是安化饱学之士、时任县劝学所所长的夏默安先生。他曾三次登门拜访,并以对联相和。夏先生出了上联:“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毛泽东对了下联:“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夏先生连声称赞,临别时还送了八块银元给他们作旅费。

离开安化,他们沿资江赴益阳。一天黄昏,他们来到一个渡船码头,急切过河,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上了船。船到河中时,船工停船收过河费。他们故意装着身无分文,与船工开玩笑。萧子昇俏皮地说:“你硬要钱才过河,那就把我们送回去。”船工没办法,只好把他们送过去。上岸时,毛泽东马上付了钱。

到益阳,他们住进了龙洲书院(今益阳市二中)。这时,沅江正闹水灾,他们特意前往琼湖镇看了灾情。毛泽东还帮一户人家租到一条船,将被淹的家中什物抢运出来。

因临近开学,他们在沅江没呆多久,便乘船经益阳返回了长沙。

 
注:
   本文是笔者毕业后发表的第一篇习作,原题为《毛泽东游学湘北》,首发《湖南文史通讯》1989年第2期(总第26期)。感谢当年该刊主编高源先生和责任编辑彭德才先生的不嫌弃、不放弃。此次贴出时,个别地方稍有改动。
    《湖南文史通讯》创刊于1980年,1984年改为32开季刊,1987年改为16开季刊,至1992年底,共出版40期。此后即自行停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